尼采为什么是天才131条

2024-02-27 10:34:44

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

1、尼采为什么有名

(1)、就是因为哲学的本质就是看清人生的真相,而人生的真相就是以悲剧垫底。

(2)、但当时,这样一个牛人饱受诟病,他的书在出版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卖掉几百本。

(3)、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4)、读书的方式就是你的生活方式,思考可能不会为你的生活增加什么,但会让你明白自己是怎么走到今天,如何更好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怎样能够活得更加坦然。

(5)、周国平:其实最早我接触到尼采的诗是我在哲学所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我开始学德语,开始用尼采的著作来学德语,很厉害吧?但是没有老师,我们社科院,是没有教研室的、没有老师的,都是外请的,但是德语老师不好请,请来一个他给你讲一个月就走了,所以这样的情况我就说我自己学吧。我就自己看语法,我这人对语法很通的,我数学和逻辑很好,我对语法接受得很快。看完语法以后我就开始拿着尼采的书,拿着字典开始这样读起来了。

(6)、所以哲学的伴侣其实就是悲剧,你见过有几个人活的开开心心,整天没心没肺的去思考哲学呢。结语:对于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总结起来就是,一个人会因为痛苦而走向哲学,痛苦相伴的自然是抑郁情绪,而一个人也会因为哲学,而看见人生的本质,看到悲剧垫底的人生真相,这个时候也会让自己增添了抑郁的情绪。

(7)、@炼云:如果可以作弊,带一个kindle,并且拥有一个一直有电的电源,不能作弊会选红楼梦或者现代汉语词典。

(8)、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9)、尼采对于无意识有不少精辟的洞见,但这些洞见还都是零星的。当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研究现代文明时,能够发现他把尼采的某些见解具体化了。

(10)、而更多的时候,就像柏拉图的那个比喻里说的,我们直接面对的是认识对象的影子或者是影子的影子,而那些所谓的社会公知,那些不痛不痒的议论者,就像那些举着火把的人,把影子投射给我们,或者他们看到的也只是影子,他们贩卖的都是从别人那儿拣到一些零碎,如果你信了,你记下了,看似你收获了很多的东西,给了你一树的枝繁叶茂,可是在一棵树没有强壮的根系与枝干之前,枝越繁叶越茂,大树倾倒的就越快。那些相互矛盾不成体系的结论最终也会纠缠在一起,让事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浮于表象。

(11)、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尼采强调,人需要排除一切外在因素,从自身出发,反思究竟为了什么而生活。

(12)、马特·麦克马那斯(MattMcManus),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TecdeMonterrey)政治学和国际关系访问教授。新著《克服虚假的必要性:让人的尊严成为国际人权法的核心》和《后现代保守主义是什么?》等。

(13)、如果你的世界观不正的话,其实我想问看完如是说先看。再看,有些东西估计就明白了,快乐的科学,没问题,最好不要对。建议你读他的朝霞,这是尼采全集14卷。

(14)、死是不可能死的,只能让存在变得更有意义。所以便对悲剧人生,尼采引进“日神因素”,赋予继续活下去动力,即人生艺术化。

(15)、@涉世与归-:会懵一下,但是不会懊恼,毕竟阴差阳错也都是缘分hhhh。不加预设或许值得一读,书嘛,多读一本多一分收获,总没坏处。

(16)、在这个课程的一开始我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说,尼采与20世纪的充满暴力与激情的反民主运动有某种关联,这种关联虽然微乎其微但却不容小觑。这毋庸置疑。尼采的意思和希特勒或墨索里尼的不是同一回事,但是,经由他的否定,他为他们做好铺垫。这毋庸置疑。(第八讲)

(17)、@提刀斩剑赵先生:很有必要,读了三遍《百年孤独》,两遍《双城记》,两遍《1Q84》,感觉都不一样。

(18)、世界上本没有多少真理可言,有的只是角度的不同,你坚持自己的世界观,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坚持下去,开辟蹊径,终会有所成就。

(19)、你体验过开悟的感觉吗?犹如深山之泉从头灌下,醍醐灌顶,你的双眼格外清晰。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一次觉醒,那种感觉太妙了,你不再纠结对与错,妄想心、杂乱心消失无踪,你知道你是谁,你要做什么,接下去你该干么。

(20)、简单说个例子,现在电影文化很火爆,人人都在写影评,谈电影,江湖上自称影评人的越来越多,张嘴法国新浪潮,闭嘴谈巴赞,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看过巴赞写的文章,如果看过了,又不知他们有多少人接着找来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读读,如果不理解柏格森有关“意识”与“时间绵延”这些理论,是很难理解巴赞的。

2、尼采为什么是天才

(1)、周国平:尼采哲学被歪曲成第三帝国主要的思想渊源,他被说成是一个法西斯哲学家,这是有个过程的。在这里面首先起作用的是他的妹妹,他的妹妹当时嫁给了德国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反犹太主义者,尼采疯了以后,基本上是尼采的妹妹在照顾他,实际上也就控制了他的全部著作,当然他已经发表的著作他的妹妹是不可能再篡改,但是后来的著作她做了篡改。尼采疯的时候是1889年,我对照了一下,像《瞧这个人》里面就是这样的。《瞧这个人》是尼采最后一本书,但是是在尼采疯了以后发表的,这里面专门有一章尼采是骂他母亲和妹妹的,意思就是我的血统比她们高贵,他讲的血统是一个精神血统,但是最后尼采妹妹把它改成夸耀自己波兰贵族血统,完全改掉了。

(2)、你听了N多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形势,各种理论,各种模型,各种矛盾,也有各种掐架骂街,你无所事从,拼命站队,不如你从看看《国富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开始,走进经济学,学着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那些问题。

(3)、 ✔ 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原谅我,作为一名老语文学家,怀着不可遏制的恶意,要对那些低劣的阐释艺术指指点点;不过,那种被它的物理学家们如此骄傲地谈论、似乎如何如何的“自然法则”,只是由于你们的诠释和低劣的“语文学”才得以存在,——它不是事实状况,不是“文本”,而是带着一种幼稚的博爱进行的调整和曲解,你们以此来充分迎合现代灵魂中的民主本能!

(5)、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早期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富有攻击性”的人。

(6)、凤凰文化:同样受尼采影响,但您却是很温柔、平和的一个人。

(7)、关于第四章《格言与插曲》的讨论集中在分析格言87:

(8)、@superjojo历险记:看价格,拿来当桌垫也行。

(9)、存在主义者想到了“死”,为什么今天要拼命地学习、成长、谋生,珍惜片刻,其实都是因为人类意识到自己会死,便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发挥生命的价值。

(10)、周国平与尼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6年出版的《尼采:在实际的转折点上》使得周国平作为尼采学者享誉学界,甚至普通百姓也知道周国平是著名的尼采学者,可以说,尼采和周国平在中国是密不可分的。除了研究尼采的哲学之外,对于鲜为人知的尼采的诗歌以及美学作品,他也有丰富的研究。

(11)、所有种种,都让尼采不满意。他认为是德国人的精神“病了”,思想和观念上出了问题,而病根就是社会对宗教的集体无脑狂热。

(12)、因为很多所谓的哲学家,他们身上都充斥着悲剧色彩,一生都演绎着悲观主义,最后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自杀了。

(13)、但是那些打着反洗脑的孩子们,行为同样可笑,你们真的了解所学的那些政治到底是什么吗?马克思主义,你看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些原著吗?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哲学家之是世界公认的,不仅仅是我们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追捧他,他开创了哲学新的时代,他的思想是人类的财富,他的观点你可以不喜欢,但他的思考方式也不值得学习吗?

(14)、施特劳斯通过揭示格言35之间隐晦的关联来总结对这两条格言的讨论:

(15)、@明天开始搞学习hhh:有必要的书重读就有必要,没必要的书重读就没必要。。我这太极耍的真好。。

(16)、自《瞧,这个人》,团结出版社,2006年。

(17)、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18)、孙周兴|一个难断的现代性公案——尼采与瓦格纳

(19)、所以尼采活着的时候没有人追随,人们都只把他当成一个“疯子”,一笑了之,直到尼采去世半个世纪后……

(20)、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几个世纪以来雄踞世界舞台C位的欧洲,此时也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欧洲人的心路历程迎来180°急转,仿佛从上帝的子民变成了渺小的弃儿。

3、尼采的书能看懂吗

(1)、哲学家可以有严重的个人好恶,但这些是建立在个人独立的思考之上的。你可以借鉴别人,从他人那儿吸取营养,但这些只是为自己的思考积累素材,而不是照搬硬填。

(2)、另外他喜欢古希腊,研究古希腊的悲剧,对古希腊的酒神颂无限向往,所以他在诗里面也有体现。其实酒神颂已经没有了,已经失传了,他是靠想象来写酒神颂这种诗歌,也写得很好。

(3)、也许你也觉得,人生确乎是悲剧的,短短数十载,倏忽便过。从生下来开始逐渐适应外界的规则;在学校、社会要受学业、道德、制度的约束;长大后又要为了生存奔波;如果你是少数群体,还要多受一点别人的非议。

(4)、灵魂空虚的另一面便是欲望膨胀,到处蔓延一种“可怕的世俗倾向”,一种“挤入别人宴席的贪馋”,一种“对于当下的轻浮崇拜”。人们急切地追求尘世幸福,这“已经使整个社会直至于最底层腐败,社会因沸腾的欲望而惶惶不可终日”。

(5)、@刘小茶:买错书当然会懊恼了,毕竟花了价钱,但是读这本买错的书应该不会带上这种情绪,像是在街角邂逅一个未知的人儿

(6)、然而,修行是需要机缘的,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痛苦之后,他才能真正的有时间去反思人生,这个时候就是修行的开始,也是和哲学结缘的开始。

(7)、尼采这个人的诗歌,我想讲那么几点。一点就是说,可能他的诗人气质起码不亚于他的哲学家气质。他从小就喜欢写诗,因为他从小性格是一个比较内向、比较忧郁的小孩,家庭也连续遭到变故,5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半年以后他弟弟死了,家里面就剩下母亲、妹妹和他,这些家庭死亡事件给他的刺激非常深,所以他就从十岁开始写很多这样的诗歌,都是比较忧郁的诗歌,然后到了14岁的时候他又写了很多,他童年和少年已经写了不少诗,而且现在看起来有些诗写得很不错。从事哲学以后,他始终没有断过写诗,他有时候把一本书——譬如说《快乐的科学》,他会把诗歌作为他的序言。我看了他的诗,我真的觉得他的诗非常好,我尤其喜欢他的格言诗,写得特别棒,因为本来他的格言就写得好,他的文字非常精炼而且又深刻,格言诗就是要精炼、深刻,所以这个东西跟他的哲学是有关系的,和他的哲学表达方式是有关系的。

(8)、作为一个反叛者,可以,但光有姿态是不行的,还要有内容,这样你的姿态才会美,才会让人动容。

(9)、《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诗体著作,讲的是智者查拉图斯特拉在人世间传播智慧,启迪人心的故事(不是正统的哲学著作,是很典型的通过故事讲哲学),在这部书中,尼采提出了“超人”“永恒轮回”等他的重要哲学思想,是囊括尼采思想最全面的著作,也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10)、你可以不读书,但不能不思考,读书可以让人思考,修理一台摩托同样可以让人思考,扫地也可以,聊天也可以,恋爱可以,做爱当然也可以。

(11)、1844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出生在德国一个清教徒家庭。从小,父母严格要求他压抑自己的个性和欲望,保持接近苦行僧般的节俭作风,以将所有精力放在对上帝的虔诚上。

(12)、周国平:鲁迅早年是非常喜欢尼采的,但是鲁迅可能看的尼采书不多,我估计他就看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另外看过一些介绍。他早年的时候有三篇文章,里面都谈到尼采,但你可以看出他对尼采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他谈到尼采两大思想,第一就是个人主义,他说尼采是“个人主义之至雄桀者”,就是很伟大的个人主义者,尼采反对用群众的意见来决定一切,主张个人的优秀;还有一点就是重视精神,反对物质主义。我觉得归纳得很对。后来鲁迅写杂文以后,也经常提到尼采,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文学修辞性的东西。当然他和尼采有很多共鸣。我觉得最大的共鸣是鲁迅其实也是悲观的人,他很孤独,孤独很痛苦,但他能够享受这种孤独,他有虚无的东西,但是他又不甘心虚无,这一点一定是和尼采有共鸣的——虚无和对虚无的反抗。

(13)、当查拉图斯特拉问他待在森林里干嘛时,他说:“我笑啊,哭啊,哼哼唧唧:我这样赞颂上帝。”查拉图斯特拉听罢这话,知道自己跟圣徒是两路人,圣徒宁肯去服侍那虚无缥缈的上帝,也不肯关心自己的同类。所以查拉图斯特拉跟他分道扬镳,并且在心里说:“这位老圣徒待在森林里,居然还根本不曾听说:上帝死了!”

(14)、这是对德国人说的:因为在其他地方我到处都有读者——他们都是杰出的智者,都是受过考验的,受过高级职位和职责教育的人物;甚至只有在我的读者中我才有真正的天才人物。在维也纳、圣彼得堡、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巴黎和纽约——到处都发现了我:只有在欧洲的平原德国没有发现我……我承认,我更喜欢那些没有读过我的书的读者,他们从来没有听过我的名字,也从来没有听过哲学这个词;但是,不管我走到哪里,比如说在都灵吧,那里的人一见到我,就显得轻松愉快。最使我感到得意的是市场上的老妇们,她们在没有为我挑选出最甜蜜的葡萄之前,是不肯停手的。达到这种程度,他肯定是哲学家了……人们称波兰人是斯拉夫民族中的法国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妩媚可爱的俄国女子时时刻刻都不会搞错我的身份。摆出庄严的样子,我做不到,这样反而使我变得十分尴尬……德国式的思想,德国式的感觉——我什么都会,但是,这一忉都超出了我的力量……我的老师李奇耳甚至认为,我在思考我的语言学论文时就像巴黎的小说家一样——荒唐而紧张。甚至在巴黎,人们也对我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和感觉灵敏”感到惊讶——这是泰纳先生的说法——我担心,即使以酒神颂歌的最高形式也会在我身上——在我的身上掺入了永远不会变成愚蠢的“德国式”的精华——找到机智……我不会变成其他的。上帝助我!阿门。——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些人甚至从经验中得知,长耳朵是什么意思。那好吧,我敢声称,我有最短的耳朵。这一点会使妇女们很感兴趣——我觉得,她们感到我能比较正确地理解她们……我是最出色的反驴子,因而成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怪物——用希腊语,不仅仅用希腊语来说,我是反基督者……

(15)、科学主义世界观(理性世界观,与今天的意思不同)的支配,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生存状态上,由于回避人生根本问题,“用概念指导人生”,使现代人的生存具有一种“抽象性质”,浮在人生的表面,灵魂空虚,无家可归。

(16)、(3)ThomasE.Wartenberg.什么是艺术(M).李奉栖/张云/胥全文/吴瑜.重庆大学出版社

(17)、袭承叔本华的意志论,尼采站在生命的巨幕前,看着表象世界里如同钟摆的个体,在欲望和倦怠间徘徊,借助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日神破译冲动,解读艺术。

(18)、查拉图斯特拉是古波斯的宗教思想家,尼采借助他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书的开头,三十岁的查拉图斯特拉就离开故乡,遁入山林,隐居起来。过了十年之久,忽然有一天,他的心灵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太阳的意义乃是为了照耀人,如果没有人,阳光也就没有意义;同样,如果没有信徒,那查拉图斯特的思想也就没有价值。

(19)、那么当时读的时候,一方面我注重尼采美学的东西,另一方面因为当时我们所里面有一套1900年最早版本的《尼采全集》,我翻那些东西的时候翻到了尼采的诗,当时诗歌还是分散在各卷里面的,我就把那个东西集中起来翻译了一些。所以那时候开始第一次翻译,那个时候我给了漓江出版社,哪里知道在我给他们之前已经有一位翻歌德翻海涅的翻译家钱春绮把他的《尼采诗选》的译本给了他们,但他们也不跟我说,最后他的译本出来了,我一看他的译本出来了,我就说你们怎么回事,如果你们有了应该还给我,他们向我道歉以后也就算了。后来我就转给了文联出版公司,当时就出了一版。再过了一段时间,我找到了《尼采诗集》单行本的德文版,完整的一个诗集,我对照了一下,发现我基本上都翻全了,就是少了大概二三十首他的少年之作,我把这个补齐了,放进了目前这个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本的《尼采诗集》,现在这一版是较为完整的版本。

(20)、@沈子颜:会,但浪费钱是小事,不能再浪费时间。

4、尼采十大经典语录原句

(1)、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他能够凭借什么来理解这种史料无征的神秘现象呢?

(2)、然后可以把其它的大致浏览一遍 哪本感兴趣选哪本

(3)、高中时,看着自己身边的“刷题机器”,你是否迷惑烦恼?拥有了成绩又能怎样,是为财富吗?是为名利或地位?人类的延续纠缠不过是时间有先后。……这些话不能多说,只要一思考,虚无主义就来了。

(4)、@Oaksss:买错书不会懊恼,单从买书本身来说,已经足以让人满足愉悦了。而且“错”不在于它不好,我会找机会把它送给适合它的主人。

(5)、如果看多了,自己的定力又不行的话,很可能会陷入悲伤的环境。

(6)、这本《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对我影响很大。现在想一想有很多道理还是非常正确的,如“每天你必须克服你自己十次”,“每天你必同自己合解十次”,“一切诸神都已经死了(变相是说上帝死了,这在西方是大逆不道的)”,“缄默才是更坏,一切不言的真理,成为有毒”,“自己不能再爱的地方,自己应该离开”,“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等等,比比皆是。翻译家楚图南翻译得也好,一部哲学著作,像散文诗似的语言,让人看了很过瘾。

(7)、和席勒一样,尼采的酒神精神(悲剧世界观)与苏格拉底精神对立,因此希腊悲剧艺术作品就毁灭于苏格拉底精神。苏格拉底主义的“理性精神”(比如实用的就是美的)用逻辑否定了生命的本能,用“道德、知识”审视文化,破坏了艺术性,如同理智阻碍了浪漫和艺术的独立性。

(8)、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变得悲伤起来,他终于知道在乌合之众中寻找信徒是徒劳之举,或许圣徒说的是对的吗?他应该离开同类吗?

(9)、查拉图斯特演说刚结束,走绳的表演就开始了。一名走绳演员在绳子上行走,当他走到一半时,背后出来了一个丑角。丑角冲演员呐喊:“向前啊,跛子。”并且一直辱骂他,之后丑角也走上了绳子,他一跳,越过走绳演员,到达对岸。走绳演员看到他的对手胜利了,就乱了方寸,踩了个空,跌下去,摔了个半死。人群乱作一团,四处逃散,只有查拉图斯特拉站在他身旁。

(10)、对于普通人的一生来说,生活是多么的阴森而可怕,“而且还总是无意义的:一个丑角就可能成为人生的厄运。”因此,尼采认为人存在的意义在于过渡到“超人”,他想要给人们灌输的也是这个真理。只要你敢于走向过渡到“超人”绳索,即使丢了性命也没有什么损失的。

(11)、“超人”就是“现代人”,只有让上帝死亡后,“超人”才能从“普通人”中发展过来。因而“普通人”是需要被克服的。尼采认为人是需要发展的,就如猿猴是我们的笑柄和羞耻一样,我们本身也是“超人”的笑柄和羞耻。当我们变成“超人”后,回看那个匍匐于上帝雕像脚下的自己,会显得多么的可笑和羞愧啊!

(12)、尼采他的作品给现代深层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观念。弗洛伊德以《梦的解析》一书为精神分析学奠基,而尼采比他早二十到三十年就对梦的作用和机制作出类似的分析。

(13)、尼采指出,对于人生本质上虚无性的认识,很容易让人们走入两个极端,要么禁欲厌世,像印度佛教那样笼罩在悲剧主义之下;要么极端世俗化,政治冲动横行,或沉湎于官能享乐,像罗马帝国暴民所为。

(14)、周国平:我看多半是他自己的天性,他天生是这样的人,不一定是受尼采影响。当然尼采有这种很激烈的东西,也是旗帜鲜明的东西。

(15)、就好像一个人正风光的时候,每天忙忙碌碌的都是为了工作,白天忙工作,晚上陪老婆陪家人,甚至是陪小他的时间被那些五彩缤纷的世界占有,没有深度思考的机缘。

(16)、共同的善当然被理解为一个特定社会或部族的好处,那么,它就要求抗击这个部族的内外敌人,特别是打击罪犯。这是原初群体道德的一个部分。但是,这在当代欧洲完全变了。当群体道德走到最后,就如同它现在这样,它就站在真正的罪犯一边,变得害怕施加惩罚。它满足于让罪犯变得无害,这非常不同于让罪犯缴械投降并施以严惩。(第十一讲)

(17)、查拉图斯特拉出城后,走过森林和沼泽地,来到一座小屋旁,他敲开了门,本想下山赠与人类礼物的他,居然变成了向乞食者,他失败了。门里走出来的是一个老人——也就是原来那个圣徒。老人赠与查拉图斯特拉两份食物,查拉图斯特拉说他的同伴死了,没想到老人却说:“谁敲我的门,也就得接受我端给他的。”

(18)、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成功励志的书看的比较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干法》、《活法》、《人性的弱点》等,如果一类书看多了也会腻,就会尝试着看其他类的书,比如自传类《邓小平时代》、《乔布斯传》等,小说类的《追风筝的人》、《活着》等。最后推荐几个自己整理的书单,希望大家会喜欢。

(19)、(周国平译尼采三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8月)

(20)、不管是黄色的土,红色的土,还是黑色的土,都是可以长出大树的,关键土里要有树需要的营养,空空的脑袋里是长不出思想的。我们需要的是独立的思考,是直接面对认识对象不带先入偏见的思考。

5、尼采的书看不懂怎么办

(1)、的确,尼采将虚无主义诊断为承担历史的运动。没有人比尼采更好地分析了虚无主义,尼采创造了这个概念。但尼采将虚无主义精确地定义为消极力量的胜利,或者是对权力意志的否定。他毫不动摇地反对否定与消极。相反,他提出了超变形或生成,这是唯一的力的行为,唯一对权力的肯定,超历史的人性元素,超人(不是超级英雄)。超人是克服消极力量(憎恨和坏良心)的焦点所在,也是让否定让位于肯定的焦点所在。我们无论从什么地方来理解他,尼采与未来的力须臾不可分离,那些力量就是即将来到的力量,他所希望和渴望的力量,他的思想草绘出来,他的艺术预言的力量。不仅仅尼采提到,而且卡夫卡也说过,恶魔般的力量已经敲响了大门,但他也树立起能够与恶魔之力战斗的、反对它们的、将我们周边的消极力量连根拔起的最终力量,来将这些恶魔般的力量彻底清除。尼采手里的“格言”不是单纯的碎片,不是思想的片段:它是一个只能在所表达出来的力的关系中才能理解的命题,按照它“能够”(已经具有了权力)引出的新的力来让其意义发生改变,也必须发生改变。

(2)、凤凰文化:鲁迅身上的“不宽恕”和批判、战斗精神是不是正是尼采的体现?

(3)、对于读什么样的书?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的书,我建议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不会让看书成为自己的负担,只有自己喜欢才更容易坚持。我喜欢读历史,通过读《明朝那些事儿》,《如果这就是宋史》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4)、@普通人总觉得饿:斯宾诺莎《伦理学》吧,可靠的英或德译本。

(5)、有两种混淆破坏了在尼采死后对尼采的接受:他的著作真的预设了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了吗?他的思想真的是哲学吗?或者它仅仅是一种暴力诗学,变化无常的格言,病态的碎片,所有这些都太过度了吗?这种误解或许在英格兰十分流行。汤姆林逊(Tomlinson)说尼采面对的主要问题,以及尼采的哲学斗争,例如对法国理性主义或德国辩证法的斗争,从一开始就从来没有对英语思想产生可观的影响。英语世界已经拥有了它们自己的理论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让这些思想通过尼采来前进,完全没有必要。他们没有试用尼采的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品牌,这些东西反而会反对共识。所以,尼采在英格兰的影响,局限于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尼采的影响更富有实践性,更富有感受性,而不是哲学性,更抒情,而不是更理论……

(6)、✔ 看到人类几千年来最聪明的脑袋,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7)、痛苦往往伴随着深刻,每一次痛苦的时候,都是成长的机会,是命运之神在告诉你,你该反思下自己的人生。痛苦是你的私人宝藏,你不必伟大到跟任何人分享,以此博得的同情毫无意义,只会降低你的生活水准。痛苦造就伟大,往人类历史书上一翻,伟大的人历来如此。

(8)、比如说尼采有一句话“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的,就是说你们是不可能理解我的。这样的话我也说的出来,遇到那些没有共同语言的人,我是这样的。譬如说跟一般人相处我都会很温和的,但是一件事情如果说我觉得是牵涉到一个人的底线、尊严了,我绝不屈服的。

(9)、“谋杀”上帝的观点,直接将尼采送上近代最伟大哲学家之一的宝座,在当时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石破天惊。

(10)、施特劳斯关于宗教的讨论首先澄清了那一章的标题——尼采称之为“宗教性的本质(TheReligiousEssence)”,而不是“宗教之本质(TheEssenceofReligion)”,因为,宗教之本质假定“各种宗教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某个普遍的东西,”但对尼采而言“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才最重要”。随后施特劳斯清晰地指出这章的谋篇。

(11)、凤凰文化:这次的三本尼采译作虽然是全新亮相,但也都是您早年的翻译成果。好像关于尼采、关于哲学,您有太长时间没出过新的著作了,许多年轻人只会把您当成作家,而不了解您其实是“根红苗正”的哲学学者。为什么“远离”——这个远离是加引号的——哲学这么久?为什么会从哲学研究转向完全跨界的散文写作?

(12)、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尽管“有一些强烈激进的论断”,“它们也都总是由‘或许’、‘似乎’限定或包围”。(第二讲)实际上,文本与解释这个问题本身成了一个主题,比起在文章中,这个主题在施特劳斯的课程上更加突出。尼采在格言22中曾说,

(13)、总结,其实首先要明确在自己的知识领域里,是否有过哲学基础,这点很重要。

(14)、在简短地讨论《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选段之后,施特劳斯开始讲解《善恶的彼岸》。按照老规矩,他先讨论这本书的标题与副标题,并且考察它的结构与谋篇。

(15)、直接面对认识对象,哪怕无法看清全貌,也不要只看它的影子;

(16)、1889年,尼采在都灵的大街上倒地丧失神志。在此之前不久撰写的自传式的自我审视的文章《你瞧,这个人》(EcceHomo)中,他曾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是“命运之神”。在当时,如此自我拔高和夸耀几乎是自我毁灭的疯狂举动。在思想创造力接近巅峰的时刻倒下,尼采是个病人和孤独者。尼采的书很多是他花钱自费出版的,除了朋友们为接济他而购买一些之外,并没有卖出去多少本。几年之前,尼采稳固的爱恋对象露·莎乐美(Lou-Salome)拒绝了他的求婚,他和哲学家朋友保罗·里(PaulRee)一起重新动身去度假:他的妹妹伊丽莎白及其丈夫越来越频繁地与各种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调情,这在具有世界主义思想的尼采看来非常庸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他生病期间,正是她承担起照顾尼采的责任,编辑了他的很多书稿,并错误地将哥哥呈现为亲纳粹的偶像。在当时,尼采的“命运之神”肯定是,在剩下的日子里作为新奇有趣的思想传奇和卧床不起的植物人一样活着。

(17)、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格言都不是随机排列,它们当中有些显然排列得恰如其分。施特劳斯在讨论第三章《论宗教》时尤其注意彰显这一点。大体而言,根据施特劳斯的说法,这本书结构的关键在于第四章《格言与插曲》,它把第一至三章与第五至九章分开。前三章讨论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是通常被认为指向高于人或超越我们的东西的那个东西。五至九章关注道德与政治,也就是,更加属人的东西。但是施特劳斯还指出,五至九章关注自然:第五章是“道德的自然史”。“这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也是唯一在标题中提到自然的章节。问题:自然可能是本章、乃至本书最后几章的主题吗?”(第十一讲)或许,一至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权力意志最精神性的表现,五至九章关注由于自然可以被生动化或精神化,权力意志被自然化。

(18)、这本,是曾经入选过我认为的,最难读的一本书之与之并列的还有《尤利西斯》。

(19)、针对你先看谁的书的命题。我觉得,作为一个自然人,先看持“天才论”,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的叔本华的书,比偏执“狂妄”,富有一定攻击性思想的尼采的书要更容易接受。

(20)、这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信息通畅,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各种论调都可以看到,但有价值的东西也被隐藏的更深了,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难发现他们,互联网像一湾深海,如果没有高超的游泳技术和掌控能力,不想被互联网淹死,就只能远离它。

(1)、你耐心慢慢看,建议之前多看一些西方其他哲学书籍之后在回过头来看尼采,尼采本人受达尔文叔本华影响较大叔本华的哲学是很消极的,先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相对好读。其他的可以读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和偶像的黄。

(2)、尼采为何说出这样的话?又是如何从不起眼到备受关注的?今天我们走近这个两百年前全欧洲最酷的酷盖。

(3)、我们这个时代,留给思考者的空间越来越小了,思考者要接受的挑战越来越难了。

(4)、可惜的是群众仍然理解不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哲学,“他们弄不懂我,我的嘴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又转过来告诫群众不要成为“末人”。当人类再也无法过渡到更高阶段时,“末人”的时代就要到来。“末人”使大地变小了,他们的信条是“我们发明了幸福”。

(5)、@柚子胖胖一只:小事,有啥可懊恼的。不过我只买重过,好像还没买错过。

(6)、总之,此上只是建议,该如何选择,还是请自己决定吧!

(7)、查拉图斯特拉介绍完“超人”后,换来的却是一阵嘲笑。人们急切要看走绳演员的表演,对什么新价值毫无兴趣。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只好退求其次,告诉人们怎么做好一个“普通人”。他说:“人是一根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一根悬在深渊之上的绳索。”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一名过渡者,不要停留和回望,要大胆的向“超人”跨去。即使是没落,也要为了“超人”的诞生而没落。

(8)、“迄今为止有千个目标,因为有千个民族,只是一直没有套在千个颈项上的锁链,一直没有一个唯一的目标。人类根本没有一个目标。

(9)、周国平:很早就有人提这样的问题,我就说互相影响,我也影响着尼采,影响着他的传播。而且我介绍的尼采可能跟别人介绍的不一样,他还是经过我的消化,其实加进了我的东西,尤其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这本书,其实真的是很多借尼采的口来说我想说的话,可以感觉到这一点,有时候我故意让它模糊掉,其实是我的话,但是让人看起来可能是尼采的吧。我耍了一个滑头,借尼采说我自己想说的东西。

(10)、周国平:从两方面讲。一方面我认为哲学的表达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并不仅仅是学术著作这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西方哲学也好中国哲学也好,开始用学术的方式来呈现是非常后来的事情。在西方是中世纪以后的事情,受了神学的影响。在神学以前哲学不是这样的,神学是一种非常烦琐的系统的东西,所以到了中世纪以后哲学在这一点也向神学学习了,变得比较烦琐,很学术化。古希腊的哲学不是这样的,古希腊哲学像尼采这种格言体多得很,或者谈话式的,像柏拉图对话,包括古罗马塞尼加那些作品都是谈人生道理,不是一个很严格的理论著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想我写的哲理散文,其实仍然可以算哲学,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它的内核还是哲学的东西,还是表达我对人生的思考、对精神生活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它还是哲学。

(11)、疯后,笔记由其妹妹整理成两大册的《权力意志》,成为了尼采哲学最后的,也是最耀眼的辉煌。不过他妹妹对这些笔记做过篡改,所以她整理的版本不足为信,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权力意志是由后世学者根据笔记原稿整理的,可以说最真实的体现了尼采。

(12)、没有的话,就从我列的这个书单,顺着读下去,先入门,再循序渐进。

(13)、与围绕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争议不同,围绕尼采的愤怒已经让位于无所不在的、过分慷慨的称赞。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多亏了沃尔特·考夫曼(WalterKaufmann)等阐释者的努力,一直有很多关于尼采的更严格和更宽容的重新解释。涵盖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或许没有任何其他哲学家会引发如此众多的不同观点。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和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等人是与政治左派关系密切的著名人物,他们深受尼采的影响,他们支持人类应该克服自我创造过程中的道德残余和传统障碍。其他人物包括自由意志论者安·兰德(AynRand)和古典学家列奥·斯特劳斯(LeoStrauss)在内的政治上的右派也受到尼采的巨大影响。画家求助于他的著作呼吁激进新美学形式,其他人则求助于他来痛批现代艺术和情感的堕落衰败。最有趣的或许是,尼采甚至赢得了某些大众的青睐,他的书虽然谈论的话题怪异,文笔风格也各种各样,但销售火爆,高达数百万册。虽然如此,尼采仍然是一个与当今很多政治立场迥然不同的思想家。这样的结果或许不可避免,因为尼采是个叛逆者,很可能赞同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发人深省的格言,“当你给我贴标签的时候,就是在否定我。”  

(14)、尼采造成这样一种风气,在这种风气中,法西斯主义与希特勒主义诞生。切勿羞于承认这个可疑的亲缘关系。我们必须特地强调这种关系。连傻子都可以看到,而且确实看到,尼采憎恨那些尤其由希特勒代表的东西,希特勒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这些东西。(第一讲)

(15)、凤凰文化:尼采的诗算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吗?

(16)、我想换个说法:你不是书读得少,你是经典读得少。

(17)、查拉图斯特自认为自己的智慧已经充盈了,就像采足了蜜的蜜蜂,他想把这些智慧传播到人世间去,影响其他人,所以他说“我需要伸展的双手。”

(18)、正是权力意志把那些感官材料组织在一起才形成一个可理解的整全,更不必说,自我提升、超越自我的这类道德现象,它们当然是尼采一贯暗示的东西。(第七讲)

(19)、每次去方所,看着高高的书架,满眼的书,一方面很庆幸,这个时代对爱书的人来说,是幸福的,一方面也很难过,这些书都像一个个陷阱,很多人陷在其中,而不自知。

(20)、把新的知识与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连通起来,不要碎片化的知识点,人与搜索引擎的不同是,人的知识有体系,搜索引擎是堆积;

(1)、——从我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心理学家,这也许是一位优秀读者的最佳眼力——就像我赢得的一位读者一样,他读我的书就像优秀的老语言学家读贺拉兹一样。全世界的人,更不用说那些平庸的哲学家、道德学家和其他没有头脑的人,基本上都同意那些话,而那些话在我看来是错误的幼稚言行:比如,当自我本身只是一种“较高级的欺诈”,一种“理想”时,相信“无私”和“自私”是对立的……既没有自私的行动,也没有不自私的行动:这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上都是荒谬的。或者“人人都追求幸福”……或者“幸福是道德的报答”……或者”陕乐与不快乐是对立的”……人类的喀耳刻——道德——彻头彻尾地伪造了一切心理学上的东西,使一切都道德化了,以致达到十分荒谬的地步,甚至连爱情都要有点“无私的”……一个人必须自己坐稳,必须勇敢地站稔脚跟,不然,根本就不能去爱别人。其实,女人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她们对那些忘我的、又冷落别人的男人不感兴趣……附带一句,容我猜想:我了解女人吗?这属于我的酒神的嫁妆。谁知道呢?也许我是永恒女性的第一位心理学家。她们都喜欢我——不幸的妇女除外,她们是不能生育的“被解放的女性”,这是过去的事了。——幸好,我不愿意让人把我撕碎:如果一个完美的女人爱你,她会把你撕碎的……我了解这些可爱的狂野的女人……啊,多么危险的、伪善的、隐蔽的小食肉动物!同时又多么令人愉快!……一个急于复仇的小妇人也许会在奔跑中冲撞自己的命运。——这种女人远比男人邪恶,但也远比男人聪明;女人身上的善良已经是蜕化的一种形式了多所谓的“美丽的心灵”,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存在生理一我说的不是所有情况,不然,我就有讽刺医学之嫌了。的斗争甚至成了疾病的一种症状:每个医生都知道这一味越浓的女子,越是拼命地反对一切权利:自然状态,两斗争给予女人绝对的最高的地位。——你们听过我给爱情下的定义吗?这是唯一值得哲学家来下的定义。——爱情的手段就是斗争,爱情的基础就是两性间极大的怨恨。——你们听过我怎样回答如何使一个女人解脱,即“拯救”的问题吗?让她生一个孩子。女人需要孩子,而男人始终只是工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妇女解放”——这是失败者仇恨的本能,这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在反对有生育能力的女子——反对“男人”的斗争始终只是手段、借口和策略。她们抬高自己,是要作为“地道的女人”,作为“较高级的女人”,作为女性的“理想主义者”来贬低普通的女人,对此,没有比文科中学的教育、裤子和类似牲畜的政治投票权更为保险的手段了。从根本上说,解放了的女人是“永恒女人”世界里的无政府主义者,失败者,她们最低下的本能就是复仇……一种完整的极为恶毒的“理想主义”的类型(顺便提一下,这种“理想主义”也表现在男人身上),比如,易卜生所描述的那个典型的老处女——这种理想主义类型的目的在于毒害良知,毒害性爱中的自然因素……为了不让别人对我在这方面所抱有的正派而严肃的信念产生怀疑,我还想从我的道德惯例中选出一句用以反对不道德行为:我用不道德行为这个词同一切违反自然的行为作斗争,或者,如果你们軎欢好听的字眼,就是同理想主义作斗争。这句话即:“宣扬贞洁就是公开煽动违反自然的行为。所有对性生活的蔑视,所有用‘不贞洁’这个概念对性生活的玷污,都是对生命的犯罪,——都是违反生命这个神圣精神的真正罪行。”

(2)、●   岳美中:我给大家列个书单,哪些医书应该看看(建议收藏)

(3)、总之他们离开的原因五花八门,甚至让人难以置信。需要纠正一点,哲学家也有开心的时候,只是相比之下,他们抑郁的时间会更多一点,没办法,他们就是靠这一行吃饭,这也是他们的本性,如果他们每天乐乐呵呵,不去思考,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深度问题呢。或许也是上天注定,需要有一些人承担悲剧,然后深度思考,牺牲自己的快乐,去思考人生的真相,带给世俗之人更多的释然。1:悲剧是人生的真相在很多哲学家身上都会看到一种状态,那就是悲观主义。

(4)、吃完饭后,查拉图斯特就把死者放在一棵空树里,埋葬了他。第二天,当查拉图斯特拉从睡眠中醒来时,“他看见了一个新的真理”。他这才发现,信徒是不可靠的,他需要的其实不是信徒,而是志同道合、能够与自己共同创造新价值的同伴。查拉图斯特拉何必向乌合之众布道呢?他更应该倾述的对象难道不是同伴吗?“看看形形色色信仰的信徒吧!他们最恨谁呢?最恨那个打碎他们的价值招牌的人,那个破坏者,那个罪犯:——但那就是创造者。”

(5)、不管他经历的是身体的病痛,还是生活的挫折和磨难,只有经历了痛苦之后,才会触发他去思考的心思。

(6)、很多人患上了偏见症,无法用无偏见的认识去深入社会与生活。而他们的这些偏见并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是从别人那儿继承过来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持偏见的那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样的,就人云亦云地带着偏见,可笑而可悲。

(7)、或者你也能试试别的哲学家 比如叔本华(从他的人生的智慧看起)

(8)、核心问题是,尽管“哲人”这个词唯独出现在第一章的起始处,而没出现在别的章题中……那只是个假象。整本书都是哲人。(第一讲)

(9)、“末人”不再把自己视为需要修行跟克服的阶段,他们追求的是在白昼有自己小小的快乐,在夜里也有丁点的乐趣。他们讲究岁月静好,重视健康,平平淡淡。正因为“末人”让人感到轻松,所以在查拉图斯特拉演讲完后,群众就对他狂呼:“把我们弄成这种末人吧!我们就可以把超人送给你了。”

(10)、-----------------------------------------------

(11)、同时,我还要概述一下我在风格方面的技巧。通过符号,包括这些符号的韵律,表达一种状态,表达一种激昂的内心紧张情绪——这就是每一种风格的意义;鉴于我的内心状态极其多样,因此,我能够表现多种多样的风格——具有任何人曾经具备的多方面的风格技巧。任何风格只要真正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只要在符号、符号的韵律、表情方面——所有多元组合句的法则都是表情的艺术——没有出错,都是好的风格。在这方面我的本能是不出差错的。——好的风格本身——纯粹是傻事,只是“理想主义”,大概像“美妤本身”,像“完美本身”,像“事物本身”……还是有前提的,即要有听众——这些听众能够产生同样的激情,而且是当之无愧的,我们可以向他们倾诉衷情。——比如说,在此期间,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就在寻找这些人——啊!他还要找很长的时间!——人们肯定值得去听听他怎么说……直到那时,还没有人理解被浪费在这里的那种技巧:还从来没有人比这更多地浪费过崭新的、闻所未闻的、真正首创的艺术手法。认为在德语中可能有过类似的艺术手法,这种说法还有待证明:我本人可能曾经是坚决反对这种说法的。在我之前,人们不知道可以用德语做什么,——用这种语言到底可以做什么,——伟大韵律的技巧,多元组合句法则的伟大风格(用以表达一种高雅的、超人的激情的巨大波动),这都是我首先发现的;带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最后一节标题为《七个印记》的酒神之歌,我飞翔在向来被称做诗歌的千里高空之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读书的名言摘抄200字86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