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作者简介95条

2024-02-28 10:42:23

托尔斯泰

1、托尔斯泰主义

(1)、(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2)、这些哲人的教导在根本上都归结为一种。这种适于所有人的唯一教导就是,人的生活是什么和应当怎样度过一生,而这也就是真正的信仰。

(3)、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如果我们说生活就是苦难,这只是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更好的生活相比较而言,然而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生活,也不可能知道,因此,无论生活是什么样的,它都是我们所能获得的至高之福。

(4)、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5)、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6)、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7)、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俄国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革命爆发这一段时间里的现实生活。把他的创作活动和俄国社会革命联系起来考察,列宁提出了“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论断。

(8)、(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9)、孙甘露谈道:“俄苏文学开始进入中国的时代,实际上就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年代。虽然苏联文学的传入有政治的背景,但是确实对中国百年来的文化、文学、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俄国文学,尤其是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文学,对中国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我觉得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跟我们今天讲到的这一代翻译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屠格涅夫、莱蒙托夫、普希金,我都喜欢。”

(10)、即使是在自己的新作中,这位老人也没能把他连同他那剖析的天才及其粗犷彻底抹去,有时他们表现得反而更加明显。可他的艺术手法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线条变得更加清晰、强烈;心理变化更加曲折繁复;内心活动变化更加集中。

(11)、(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12)、我心里头一次有了这样明确的思想,就是:生活在世界上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即我们一家人),并不是一切利益都以我们为中心,而是还有别的人们,还有另外的生活存在,那一切与我们毫无共同之处,根本不关心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毫无疑问,我以前也知道这些,但是并不像现在认识得那么清楚,以前我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感觉到。

(13)、“他酷爱音乐。常常弹钢琴,而且对古典大师的作品十分喜欢。他经常在工作前弹一会儿钢琴。或许他可以从中获得灵感。他总为我妹妹伴奏,因为他很喜欢她的歌喉。我发现,有时候音乐可以使他脸色微微泛白,有时还会使他表现出一种不易察觉的怪相,或许这反映了他的恐惧。”

(14)、人文社拥有一支能力很强的外国文学编辑队伍,许多托尔斯泰作品的译者本身就是社内编辑,比如翻译了托翁戏剧的蔡方信(笔名“芳信”),翻译了《战争与和平》的刘辽逸,翻译了《童年少年青年》的谢素台(她还参与了《安娜·卡列尼娜》的翻译),翻译了托翁的儿童故事的陈馥,翻译了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的蒋路、楼适夷、许磊然,等等。而草婴先生则因为和托尔斯泰缘分尤其深厚而被关注。

(15)、(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

(16)、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

(17)、昨天我们了解了托尔斯泰的爱情与婚姻、他最重要的两部作品的诞生,以及《安娜·卡列尼娜》与托尔斯泰自身生活的关系及其创作背景。由此,我们也发现托尔斯泰其实终生都活在文学与宗教的交战与挣扎里。

(18)、真信仰与伪信仰之间的区别在于,持伪信仰的人希望的是:因为他的祭礼和祈祷,上帝要让他得到满足。而持真信仰的人的希望仅仅是一点:学会满足上帝。

(19)、(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20)、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2、托尔斯泰的作者简介

(1)、“难道你真要离开我们吗?”我说,“分开了我们可怎么过呢?”

(2)、美国贵格会介绍过托尔斯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给它的成员。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开信中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宣扬“勿以暴抗恶”原则,鼓励印度人用“爱的原则”拯救自己。

(3)、(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列夫托尔斯泰)

(4)、亲爱的朋友们,以上就是我给你们的临别赠言。我说的这些道理是世上所有的圣贤之士和智者都会教导你们的。

(5)、中国的哲人孔子在谈到思想的意义时是这样说的:

(6)、为肉体而生活,则你在其他生命中就是孤独的;为灵魂而生活,你会觉得四海一家。

(7)、“要知道,我们不能永远住在一起,”卡坚卡回答,脸有点红了,目不转睛地盯着菲利普的后背,“我妈妈是你故去的母亲的好朋友,可以住在她家;但是同伯爵夫人,据说她脾气很大,天晓得,她们合不合得来?况且,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别的;你们有钱——你们有彼得罗夫斯科耶庄园,可我们穷,妈妈一无所有。”

(8)、当我们在河上乘船的时候,我们感觉到,是河岸,而不是我们所坐的船在走。时光也是如此。

(9)、“不,自从我们从莫斯科回来,你变多了。老实告诉我,”我补充一句说,带着坚决的神色转向她,“你为什么变得这么古怪?”

(10)、要记住,你所说的不幸之所以派给你,是为了使你接受考验,为了使你学会谦恭而满怀爱心地忍受不幸,为了使你仰赖这不幸而生活得更美好。而你生活的任务,正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11)、(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12)、首先,讲解欲扬先抑的概念,并且结合学生学过的文章和生活举一些事例,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其次,走进文本。学生先自主朗读课文1-5自然段,勾划出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语句。朗读结束后分小组合作,总结概括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老师会在黑板上写出面部各器官的提示,学生合作寻找答案。合作学习八分钟之后,学生自由发言。最后,全班集体诵读教材6-8段,勾画出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语句。朗读结束,同学们总结眼睛的特点。再次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13)、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14)、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15)、在1884年,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名叫《什么是我的信仰》的书,在书中他公开地承认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他声称自己信仰耶稣的教诲,特别是深受山上宝训的影响,以及有关非暴力和和平主义的教条。

(16)、如果你看到社会制度是坏的,你又想改造它,那么你得知道,为此只有一种办法,即让所有人都做得更好。而为了让所有人都做得好,你力所能及的只有一点:自己做好。

(17)、49岁拿下硕士学位,51岁患癌,66岁却活出20岁模样:我从不向命运求饶

(18)、(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19)、列宁: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20)、(人只应当忘记自己而爱别人,这样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列夫托尔斯泰)

3、托尔斯泰名言

(1)、(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列夫托尔斯泰)

(2)、生活的含义就在于一点,把灵魂越来越多地从肉体中解放出来,使之与其他生命,与万物的本源相结合。

(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之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曾评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罗曼·罗兰称《战争与和平》为“我们时代最宏伟的史诗”和“现代的《伊利亚特》”他的作品将对世界的爱和憎恨交织在了一起,将内心似火的朝气与时代融为一体,思索着心中之博爱、人民与信仰等话题。1910年,这个美丽的灵魂终于得到解脱,结束了长达八十二年的生命之战。他的大爱,也挣脱了最后一根枷锁,永远地照耀着全人类。

(4)、“我们有钱,她们穷,那又有什么呢?”我心里想,“为什么因此就必须分离呢?为什么不把我们的财产平分呢?”但是我懂得,同卡坚卡不便谈这个,一种与这个合乎逻辑的思考相矛盾的现实的本能已经暗示我,她的话是对的,向她说明我的想法是不合适的。

(5)、(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6)、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7)、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喜欢发怒,他们往往无缘无故地发怒并危害别人。大家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吝嗇的人会去欺侮别人;他想要占有财富,自己发财;损害别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恶的人损害别人,对自己却丝毫无益。这是何等的疯狂啊!(据苏格拉底)

(8)、今天,我们了解了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理论与渊源,还有音乐对他创作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贝多芬的音乐,让他不得不屈服于一种伟大的艺术力量,这让他产生了极大的震慑。

(9)、张艺谋《一秒钟》火了,很多人哭了:完美都是假象,缺憾才是人生

(10)、人更多地为灵魂而生活,就会感到所有的生命离自己更近。

(11)、有一种谬误是:某些人可以用暴力操纵与自己同类人的生活。

(12)、水车,为了把粉磨好,是必要的。人生,为了让生命灿烂发光,是必要的。《人生论》序所有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而求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可能是不知道自己所以生存的意义。也就是说,入如果没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想法,根本谈不上什么人生。对所有的人来说,所谓生存,就等于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因此,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当然也就等于人生。《人生论》第一章列夫托尔斯泰名言_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99句(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13)、当你感到苦恼,当你害怕他人,当你的生活发生混乱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让我不再去想那些与我相关的事,我要爱所有与我相逢的人,别的都不想,随它去吧。只要尝试一下这样生活,你会看到,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有条有理,你将无所畏惧,也无所欲求。

(14)、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15)、课堂总结结束,下课铃声响起,挺好。不足的是我在上课之初讲解欲扬先抑手法的时候耗时有点多,生怕学生听不懂,重复了几遍,举的例子也有点多。如果那一部分能够精炼一些,后半部分的学习会从容一点。前松后紧,这个问题需要改变。每个环节的用时比列应该认真琢磨。不要因害怕学生听不懂而变得啰嗦,重复。教师的语言需要精炼。

(16)、生活在世袭贵族家庭,他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以说他的童年是美好的。幼年的他活泼顽皮,又多愁善感,喜欢幻想,而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能深切地感知到快乐和忧伤,特别是当看到善良的家仆过得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幼小的心灵萌生出愧疚和自责。这种感情贯穿了他的一生,在文学创作时,他一直以此为标准,进行自我剖析。

(17)、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很相似的幸福气氛,但是,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各自背负着不同的不幸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部第一章

(18)、只有托尔斯泰这样生活丰富的人才会受其影响。事实上,无论托尔斯泰对贝多芬有多么不公平,他都比今天崇拜贝多芬的一部分人对其音乐的感受度、理解力更加深刻。

(19)、“最早跟托尔斯泰联系的中国人有两个,一个是北大教授辜鸿铭,他通过上海领事馆跟托尔斯泰联系、写信,表示对他的尊敬,而且要翻译他的书。还有一个是张庆同,他当时在彼得堡,是一个留学生,他写信给托尔斯泰,表示想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翻译过来。后来托尔斯泰给他们都回信了。留学生张庆同,学贯中西、懂很多外文的辜鸿铭,最早起到了桥梁和引导的作用。到后来,潮流涌动,托尔斯泰作品在中国慢慢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势头。”徐振亚说。

(20)、只有那不知道上帝就在他心中的人,才会认为一些人优于另一些人。当一个人爱某些人胜过爱另一些人时,他的爱就是俗人的爱。在上帝之爱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类的生命刚刚诞生或死亡时,无论他属于哪一个阶级,我们那时都会受到同样的感动,这说明,人人平等的意识是与生倶来的。

4、托尔斯泰的十句名言

(1)、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2)、许多情况下人作恶是出于自己的肉欲,而更多的情况下人作恶是为了得到赞赏,为了世俗的荣誉。

(3)、你感觉不好——于是你以为,这是因为你没能按你所希望的那样生活,假如你的生活换一种方式,你也许会很轻松地完成你认为应当做的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4)、革命家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真可以说是与托尔斯泰的本质相符,并令人有共鸣之感。概括地说,托尔斯泰叫人们要回归真实的基督教精神。

(5)、一种思想转变成一种信仰,只经过某种一定的途径,而这途径时常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与别人获得同样信念所走的途径大不相同。同卡坚卡的这次谈话使我深为感动,并且使我考虑到她未来的境遇,对我说来,这次谈话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当我望着我们路过的乡村和城市,每幢房子里至少都住着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望着那些由于一时好奇而打量着我们的马车、随后就永远消失了踪影的妇女儿童,望着那些不但不向我们行礼致敬(像我在彼得罗夫斯科耶见惯的那样),甚至都不赏脸看我们一眼的店员和农民,我心头初次涌上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们,那么他们对什么感到兴趣呢?由这个问题又产生了另外一些问题:他们怎样生活?靠什么生活?他们怎样教养自己的孩子们?是否教他们念书?让他们玩耍吗?怎样责罚他们呢?诸如此类。

(6)、“是的,可惜你们没有参加。有好多客人,大概有上千人,还有音乐,有将军,我也跳了舞……卡坚卡!”我说了半截突然停止描述,“你不在听吧?”

(7)、托尔斯泰的作品、见解、教条,与其派系之中的矛盾,实在是相当地明显。托尔斯泰用其不凡的笔触来描写俄罗斯人的生活,并提供了世界文学第一级的作品,实是属于天才型的艺术家。但是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却是个狂信基督教的地主。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

(9)、知识,只有当它靠自己努力思考,而不是靠努力记忆而获得的时候,它才可以称之为知识。

(10)、后来,他曾对保尔·巴维尔先生说:“这些人是大师。之前,当我和他们,或其他背着布袋到我家乡流浪的人交谈时,我将生平第一次听到的语汇、他们的经历都记录了下来。这些词汇基本上是被我们当代的文学所遗忘了的,但他们却充满了俄罗斯偏远乡间的气息……”

(11)、在人们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为苦难而愤怒的时候,他们仍然要活下去,这原因就是,他们脑子里相信生活是肉体的,而在灵魂深处却知道,生活是灵魂的,任何苦难都不能剥夺人的真正的幸福。

(12)、(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3)、“你们有钱,我们穷”这句话和其中包含的概念,使我觉得万分奇怪。照我当时的理解,只有乞丐和农民才是穷人,在我的头脑中,“贫穷”这个概念怎么也不能同优雅美丽的卡坚卡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既然米米和卡坚卡过去总和我们住在一起,那么将来也会永远同我们住在一起,共享一切。不可能出现另外的情况。但是现在,我的头脑里涌现出许许多多有关她们无依无靠情况的新奇而模糊的想法,一想到我们有钱、她们穷,就使我羞得满脸通红,不敢望卡坚卡一眼。

(14)、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

(15)、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47年4月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16)、之后,人文社出版的草婴译著主要是肖洛霍夫的作品,包括1961—1962年的两卷本《被开垦的处女地》,2001年的中短篇小说集《一个人的遭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除了阅读俄罗斯文学作品,学习苏联作家的写作技巧也是一股热潮。1962年,草婴以及一部文学评论——1962年的《加里宁论文学和艺术》。

(17)、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18)、(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列夫托尔斯泰)

(19)、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20)、他用极其严正的写实主义来揭穿所有的假面于世人,但另一方面却又宣扬世界上最丑恶的事物之一宗教,并致力于让基于道德信念的祭司来取代官僚的祭司,亦即致力于养成更加洗练、难以对付的祭司。然而,托尔斯泰的见解与教条之中的矛盾,并非偶然。那是反映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之后,充斥于俄罗斯人生活中的矛盾状况。

5、托尔斯泰

(1)、就在这一段巅峰与终极的创作时期,《复活》(1899)诞生了。它仿佛一座有两个钟楼的大教堂一样,一座象征着永恒的爱,另一座则象征着人世间的恨。

(2)、正如只有夜幕才能显示出天上的星辰,只有苦难才能显示出生活的真正意义。

(3)、(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列夫托尔斯泰)

(4)、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管自己的写作时间相当宝贵,但他常常将部分时间分给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5)、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6)、后来,由于他思想的变动,使得美满的家庭生活破碎。但这段被爱围裹的生活经验,仍然影响了他的一生,他的作品里有深沉,有痛苦,有警醒,但最重要的是,“他教会俄罗斯人什么是爱。”

(7)、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8)、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

(9)、“不,让我把话说完,”我打断她的话头,觉得鼻子已经有点发酸,这是我倾诉憋在心里已久的思想时经常涌到眼里来的泪水的前奏,“你躲避着我们,只同米米讲话,好像你不愿意认识我们一样。”

(10)、奉献给民众是科学的任务。科学和艺术的活动,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这个说法好像是说,妨碍船只前进的拙劣操桨法,会促进船只的前进。《怎么办》第三十五章

(11)、我很想在诀别的时刻(以我这样的年纪,每一次与人们相见无异于诀别),简短地同你们说一说,按照我的理解,人们应当如何生活,才能使得我们的生活不像现在大多数人所感到的那样是不幸和痛苦,而是如同我们所企求的那样是幸福和欢乐。它本来就应当是这样的。

(12)、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

(13)、你说:“不值得做什么努力:无论你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完善。”但是要知道,你的使命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只在于越来越近地走向完善。

(14)、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如果发现你的生活变得更好更善了,更多地摆脱了罪孽、邪念和迷信,那么要知道,这些成就只能归功于你自己思想的努力。

(15)、19世纪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三年级李白古诗大全124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