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名言名句二年级97条
韩非子名言
1、韩非子名言名句什么过什么吝
(1)、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韩非子·喻老》
(2)、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3)、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韩非子·守道》
(4)、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韩非子·备内》
(5)、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韩非子
(6)、私行胜,则少公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康有为《政论集》
(8)、⊙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9)、(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这几句的大意是:一个人右手画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10)、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喻老》
(1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12)、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治学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
(13)、选自《韩非子·外储右下》。(译文)想让自己得利,必先让你的国君得利;想让自家富裕,必先让你的国家富裕。
(14)、《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提供了理论根据。
(15)、两条线,一条以劳拉为主视角展开,通过她来放大她的邪恶——找情人不想被知晓,在车祸突如其来时,为了不公开她偷情的丑闻让男主艾德里安来处理他们认为已经挂掉的丹尼。其实插句题外话,第一这车祸不是他们引起的而是突然窜出的鹿,第二两辆车也并没有发生相撞或者是接触,这种情况下干嘛要丢了西瓜取捡芝麻?到头来,西瓜芝麻都丢了。男主用劳以丹尼的身份盗刷银行资金来掩盖男主艾德里安的无奈、懦弱。第二条线以劳拉的死为故事载体,以一张p过的报纸为套路,一层一层将男主狰狞的内心扒开。
(16)、每次改革都会出现一批偏激的狂人。——罗斯福
(17)、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8)、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用肉来驱赶蚂蚁,蚂蚁会越来越多;用鱼来驱赶苍蝇,越赶苍蝇就会越来。说明处理问题要有正确的措施。
(19)、解释:所以人们办事和给人好处,如果把对自己有利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关系疏远的人也会和好;如果把对自己有害作为中心思想,那么就是父子也会远离而且互相埋怨。
(20)、韩非用这两句话比喻国家制定的法令要为普通的百姓所懂,那些所谓高深的法令,连聪明的人也不懂,普通的百姓就更不懂了。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有过高的奢望。
2、韩非子名言名句二年级
(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2)、(译文)我不能破坏君主的法令而亲手砍掉了你的脚,现在是你报仇的时候,为什么竟肯帮我逃走?我凭什么得到你的帮助呢?
(3)、⊙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4)、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5)、⊙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
(6)、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7)、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8)、解释:战阵之间,诈伪的战术变化无穷,谁都不厌弃使用这种战术去欺骗敌人。
(9)、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0)、这两个比喻说明,互相矛盾和敌对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不能同时用来治理国家。后世形成“冰炭不相容”的成语,用来形容两种事物完全对立,矛盾尖锐,有你无我,不可并存。
(11)、⊙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12)、涵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13)、(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大意是: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14)、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
(15)、(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常可就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韩非子以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明古代顾大体者不察寻细微,陷人以罪。现在可借用来说明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对待上级或下属,都要看大体,看主流,对同志持宽容的态度,不可故意地挑剔别人的缺点、过错,构人以罪。成语“吹毛求疵”即由此而来,亦作“吹毛求瑕”。
(18)、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有天下不为也。
(19)、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0)、(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3、韩非子名言
(1)、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子·饰邪》
(4)、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5)、⊙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6)、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韩非子·解老》
(7)、(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8)、解释: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璧,不用五彩颜色来装饰;隋侯的宝珠,不用银黄来装饰。它们的本质很美,其它物体不足以用来装饰。
(9)、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然将适得其反。
(10)、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11)、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韩非子·主道》
(12)、剧中,反复强调:从细节入手。既是假扮律师的图马斯的妻子的自我提醒,也是为了以此为借口,找到撬开男主嘴巴的榔头。
(13)、(译文)您并不是偏袒我才这样做,而是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本就这样。这便是我心悦诚服并要报答您的原因。
(14)、⊙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15)、出自《韩非子·王蠹》。(译文)长长的衣袖有利于舞蹈,钱多的人有利于经商。
(16)、(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篇。冶强指的是国家太平强盛。弱乱就是国家纷乱衰弱。阿就是不公正,偏袒的意思。这两句话的大意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17)、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18)、翻译:有上等智慧之人,听到老子讲得道,马上就去修行、学习,按老子的教理去实践。中等智慧之人,是将信将疑,又想去实行又犹豫不决。下等智慧之人听了道之后,大笑之!因为他不可理喻。正由于他理解不了,才正说明“道”的非常与微妙!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听闻得!更不用说“得道”了
(19)、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20)、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4、韩非子名言名句从善如流
(1)、⊙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shusu/
(2)、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3)、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4)、(译文)连米糠和酒糟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追求精美的食物。粗衣短袄都是破破烂烂的人,也不会去期待那绣衣丝绸。
(5)、所以,中国历史上有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
(6)、(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蠹》。这两句大意是: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寻求粱肉;连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没有的人,不会去期望有文采的锦绣。
(7)、“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出自《韩非子·饰邪》。常:经常,固定。译为家里有固定的收入就不会挨饿,国家有固定的法治就不会灭亡。
(8)、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团结是一个老话题。事实上我们中国人虽然多,但却没团结合作起来。在国外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讧”。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但总分却非常落后。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尤其是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市 场竞争,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冒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 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这时候,大家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
(12)、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13)、⊙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14)、韩非为了说明“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的道理,实行严刑峻法,如熔金烫手,最贵重的东西连最贪心的人都不敢轻拿妄取;没有刑罚约束,人人有恃无恐,哪怕是最微薄的东西普通人也会争夺不休。
(15)、团结是一个老话题。事实上我们中国人虽然多,但却没团结合作起来。在国外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讧”。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但总分却非常落后。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
(16)、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7)、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
(18)、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9)、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20)、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5、韩非子名言什么过什么吝
(1)、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刑过,惩罚有罪之人。遗,遗漏。匹夫,指最平常的百姓。依法惩罚有罪之人要不避权贵,奖赏有功之人要不遗漏贫贱普通之人。这句话以赏罚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3)、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4)、⊙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5)、译文: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平民。
(6)、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7)、山大,不易跨越,但正因为其大,困难多,人们重视,小心谨慎,所以能安全通过。土堆小,易于跨越,但也正困为其小,不成其为困难,引不起人的注意,产生麻痹心理,所以往往反而被绊倒。
(8)、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养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9)、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10)、(感悟)自出《韩非子·显学》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11)、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12)、法无久不变,运无往不复。——魏源《古微堂外集》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4)、⊙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15)、(感悟)自出《韩非子·安危》。这两句大意是针刺骨上的病毒,局部感到小痛而整个身体却得到长远的健康;耳听深刻的忠言,心里感到小不舒服而国家却得到长久的洪福。
(16)、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17)、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