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小学简单143条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
1、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带拼音
(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农历端午节前后上市。由于各地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不同,粽子的用料和风味也因地而异,各有特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3)、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4)、译文:剥开晶莹如玉的粽子,阵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江上正举行龙舟比赛,千舸竞渡,热闹非凡。端阳时节,许多人家在门口插上艾叶,还要喝雄黄酒,据说这样可以消灾驱邪。
(5)、一说是百姓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6)、译文: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
(7)、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8)、②金碧楼西:领奖处装饰得金碧辉煌。③红旗高举:高高举起红旗。④渚(zhǔ):水中间的小洲。⑤春雷:形容鼓声像春雷一样响个不停。⑥远远回:形容龙舟的速度之快。⑦惊退万人争战气:龙舟竞争之激烈气势,就像打仗一样,把观众都惊呆了。
(9)、“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10)、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022月亮有关古诗词小学一年级(篇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1)、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2)、江苏省苏州粽子长而细,为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特点是配料考究,制作精细。以猪油夹沙粽子为例: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熬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要夹一块肥板油(或膘肉)。煮熟后成水晶般明亮的脂肪,口味甜美。
(1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16)、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17)、贝琼生于元代中后期,因元朝统治者废除科举考试,并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压迫和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多怀才不遇,有志难伸,人在端午节,看到狂风暴雨,想起屈原这位怀才不遇的伟大爱国者,不禁兴叹,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旧洒脱的一面。
(18)、译文: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1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0)、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2、端午节的古诗小学简单
(1)、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2)、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色彩沮。——刘禹锡《竞渡曲》
(3)、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赐百索》
(4)、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5)、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出自唐代殷尧藩的《同州端午》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8)、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9)、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1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1)、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12)、重午山村好,榴花忽己繁。粽包分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3)、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4)、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5)、雄黄酒即蒲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城很盛行。雄黄本属矿物质,与酒混合为雄黄酒,用于驱虫解毒。小孩涂于额头、耳鼻、手足心,以法诸毒。有诗云:
(16)、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17)、彩线又称五色絲、五彩絲,五色计表五行一一金木北火土,蕴含吉祥如意。端午时,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将彩伐系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以消灾避难,防蛇虫伤害。有诗云:
(1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9)、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20)、《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句诗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好酒沈醉酬佳节,分酒,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3)、(干货|小学数学)人教版五下期末复习,全册考点提纲汇总(附电子版)
(4)、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5)、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6)、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7)、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8)、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9)、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10)、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11)、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首》
(12)、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3)、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14)、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故人:古人,死者。新知:新结交的知己。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夙昔:指昔时,往日。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隔:间隔,距离。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15)、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6)、《念奴娇》宋·张榘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7)、《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9)、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20)、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4、端午节的古诗小学短诗
(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5)、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端午节的古诗小学3端午节的诗句1
(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0)、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1)、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2)、《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3)、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14)、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15)、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16)、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7)、在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1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9)、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故人:古人,死者。新知:新结交的知己。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夙昔:指昔时,往日。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隔:间隔,距离。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20)、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5、端午节的古诗小学李白
(1)、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2)、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3)、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浙江嘉兴的粽子,最早来自湖州,后来逐步发展,具备了自己的特点。这类粽子矮壮长方(象枕头),有鲜肉粽、豆沙棕、八宝粽、鸡肉粽等品种,选料精细,调味讲究。例如鲜肉粽(又称火腿粽),采用上等糯米用酱油拌和,再把鲜腿肉切成小块,用糖、酒、盐等调配成馅。裹扎时,用两块瘦肉夹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脂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
(5)、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6)、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7)、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8)、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10)、时花竞巧,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1)、guó wáng shēn yǔn jīn hé yǒu,zhǐ liú lí sāo zài shì jiān。
(12)、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月榴花妖艳烘》
(1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7)、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18)、《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9)、(儿童节特惠)20张思维导图作文明信片+高质量作业本
(2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端午日赐衣》
(2)、《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4)、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小重山・端午)
(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7)、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空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9)、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0)、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3)、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14)、良辰当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
(15)、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16)、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7)、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8)、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9)、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20)、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5)、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7)、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8)、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0)、共骇群龙水上游,不只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3)、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亡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4)、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色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15)、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16)、《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7)、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18)、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9)、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0)、“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端午节的古诗小学2端午节的诗句(精选60句)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