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哭耗子一一歇后语下一句64条
猫哭耗子一一歇后语
1、大海捞针一一歇后语
(1)、故事:一富有者,人称张三爷。凡穷人来借贷,他皆泡粗劣茶相待,饮后便问:“我的茶好吗”凡说“三爷的茶是上等好茶”者,皆可获借贷。反之,不管怎样苦求,皆不借不贷。有一穷人,不知三爷这一脾性,登门求借时,直说三爷之茶实为劣等粗茶,结果无论怎样哀求,都未获借贷,只好怏怏离开三爷家。他一路走一路想:“为什么他人去三爷处可获借贷,惟独自己不能!”想来想去,忽悟自己可能因说他茶不好之故。因此决定复去三爷处弄个究竟。于是,当他重到三爷家门时,便大声呼叫:“三爷呀三爷,你快出来!”三爷闻声而出,问:“你又来何事”穷人忙说:“三爷,我是穷人见识短,早先到你家饮了你一杯茶,不觉得怎样,所以错说是劣茶。哪知你的茶喝进肚里,个性不同,我从你家出来后,走一步肚里浓甘茶味就涌现一次,走到半路,你的茶回甘得不得了,使我提神醒脑,全身清爽阿!所以我特地回来,告诉你,三爷的茶是世间最好的上等茶阿!”三爷一听飘飘然,最后答应借贷。
(2)、孟获归降――口服心服孟姜女寻夫――不远千里
(3)、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4)、(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5)、诸葛亮进了灵堂,哭得更凶,两只手在棺材上不停地捶打着。哭罢,尻子一拍走了,原先这一拍,棺材盖子全盖严了。周瑜也就活不过来了。
(6)、人们阅读习惯总是从左到右,从上一行到下一行,从词到词组然后到句子最后是段落,这一过程给人的感觉是人的眼睛总是在不停的移动。既然阅读时人的眼睛一直在移动,那么不妨用铅笔或手指着书上每一行左右移动,一边阅读一边轻声读,这样虽然比较精确,但是这样做的缺点就是会分散一些注意力,因而可能会影响阅读速度,也影响阅读理解的程度。
(7)、一只老鼠吞食了耗子药,离开了人间。老鼠们开始紧张起来,它们不知道哪天自己也会吞食这种可怕的药物而丧了命。于是,它们想超度一下这只死去老鼠的亡灵,好保佑它们不要被这种药物伤害。葬礼在老鼠洞中隆重地举行,老鼠们全都痛哭流涕,它们并不是真正为死去的老鼠难过,而是在担忧自己的命运。就在这时,老鼠们突然听到洞口处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便不约而同地向外看去,原来,一只大花猫正对着洞口嚎啕大哭。一只小老鼠壮着胆子问道:大花猫,你为什么哭啊?大花猫哽咽道:我在哭那只死去的老鼠。说完,又放声痛哭起来。老鼠们全都糊涂起来,大花猫是自己的天敌,老鼠死掉它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它在痛哭流涕呢?一只小老鼠说:依我看,大花猫的哭声不是装出来的,是发自肺腑的,它肯定是想和我们做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我们何不趁这个机会和大花猫做朋友呢?我得出去安慰它几句。说着,就要从洞里走出去。这时,一只大老鼠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了小老鼠,说:你先不要出去!我问你,大花猫和那只死去的老鼠是朋友吗?小老鼠摇摇头。大老鼠接着问道:那你说,是我们和这只死去的老鼠关系近还是大花猫与它关系近?小老鼠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我们。大老鼠沉着地说:那好,我们的哭声都没有大花猫来得真切,这其中必有缘故。小老鼠不解地问道:那它的哭声并不像是装出来的。大老鼠思考了片刻说道:没错,大花猫的确是真哭,但它一定不是为死去的老鼠而难过,是为他自己。洞里所有的老鼠全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理解大老鼠所说的话。大老鼠接着说:你们想想看,我们这群鼠中有一只吃了鼠药而毙命,大花猫根本不能确定其他老鼠是否也吃了这种药。这种药可以毒死我们,难道就不能毒死大花猫吗?它确定不了我们当中还有谁吃了这种药,就要挨几天饿,你们说它能不哭吗?在场的所有老鼠听后全都挑起了大拇指,表示赞同。紧接着,大老鼠用低低的声音给在场所有的老鼠出了个主意,老鼠们全都鼓掌称妙。老鼠们排着队从洞里走了出来,全都像喝醉酒一样摇摇晃晃地从大花猫身边走过。大花猫瞪着大眼盯着它们,直到老鼠们把足够吃的东西搬进洞里,大花猫还坐在原地看着,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耗子钻牛角的歇后语(耗子钻牛角歇后语)比喻无路可走,已到绝境。(例)胡连的妻子被赶出家门后,耗子钻牛角-便投河自杀了
(8)、买了麦子习笼屉――不蒸馒头蒸(争)日气卖水的看大河――尽是钱
(9)、歇后语,不象成语那样“个个有典故有出处”,然而大王川方言歇后语中,有的确实是有根有据有掌故的:
(10)、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编成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打黄盖-自己人打自己人”、“周瑜打黄盖-苦肉计”等歇后语。
(12)、3手抓两把泥,脚踩西瓜皮——能抹就抹,能溜就溜。
(13)、这是一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张飞是《三国演义》里的人
(14)、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进军夺取荆州城。因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故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 其实荆州本是刘备同宗兄长刘表的地盘,当初刘表让刘备,他却不肯要。认为从别姓手里夺回才名正言顺。
(15)、分类不当:把不同类的事物分到了同一类事物中。
(16)、吞吞吐吐──干干脆脆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17)、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比喻得罪了一个,交了一个)
(18)、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B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C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拆了的破庙——没神出窑的砖——定型了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D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大老爷坐堂——吆五喝六大炮打麻雀——不够本钱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刀尖上走路——玄乎肚皮上磨刀——好险肚子里敲鼓——心中乱扑腾E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F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飞机上吹笛子——唱高调飞机上吹喇叭——空响(想)飞机上点灯——高明飞机上挂口袋——装风(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飞机上做梦——天知道G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撵鸭子——呱呱叫狗头上长角——装羊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H何家的姑娘嫁郑家——正合适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怀里抱冰——心寒 黄连树下吹喇叭——苦中作乐
(19)、(3)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竟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的猜出词义。
(20)、打猎的不说鱼网,卖骡马的不说猪羊——三句话不离本行。
2、猫哭耗子一一歇后语下一句
(1)、2荞麦皮喂牲口,不填枕头填料兜——做没的了。
(2)、吵吵嚷嚷──冷冷清清唇枪舌剑──心平气和
(3)、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歇后语歇后语应该算日常应用最多的语文类知识,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就是应用广、不枯燥、易识记,但比较难的就是有些字容易写错,而且歇后语一般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所以包含范围很广,如果想都掌握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平时多留心、多积累,我想应对考试或者平时的应用足够了,歇后语的分类也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接下来我对小学阶段常用的歇后语做了小结,仅供参考!
(4)、代表队不仅在本村表演,也代表黄土坡村到三里五村慰问联谊演出,活跃文化生活,促进村民文化修养,为本村争光添彩,意义非同一般。约定俗成,凡是去外村表演的黄土坡村秧歌队,肯定是通过堡门坡选拔出来的优秀队。于是,就流传出了这则歇后语。
(5)、上弦的月亮――两头尖(奸)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6)、当年,周瑜给诸葛亮气死,不是真正的死了,只是一时气咽,歇个三天两天就会缓过气来的。诸葛亮神掐妙算,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他也不情愿周瑜缓过气来继续跟他作对。他要想办法治死周瑜。这才去给周瑜吊孝。
(7)、(4)茅盾《我们这文坛》:唯美主义者高举艺术至上的大旗,人道主义者效猫哭老鼠的悲叹。
(8)、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9)、包拯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没想到自己侄子这么不中用,但又非常为难。包拯从小失去父亲,他的童年都是和包勉的一家一起度过的,包勉的妈妈对待包拯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10)、以上只是小学阶段要求背的古诗,诗词应该是背诵的越多越好,加油吧!等背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没准自己都能成为诗人了!
(11)、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12)、“黄土坡秧歌队—优秀”,这则歇后语,说来颇有意思:很早以前,庆元宵闹红火儿,黄土坡村民自发组织几个秧歌队,每队不仅要有精彩的表演艺术,也得有较高水平的吟诗对对的高手。经过激烈的比赛,由村民和“同乐会”共同评选出最优秀的秧歌队,作为本村的代表队。尔后,“同乐会”为代表队举行隆重的表彰会,村里男女老少和其他秧歌队,在堡门坡前夹道欢迎优秀队,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热闹非凡。当代表队通过堡门坡进人表演场后,“同乐会”人宣读表彰词,授受红绸金字的“黄土坡村秧歌队”大旗,并颁发奖品,然后由代表队作示范表演和朗诵四六句(自已创作的喜庆诗歌)和对联。
(13)、(1)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14)、第二天,周瑜击鼓召集众将,诸葛亮也到了。周瑜故意对大家说:“曹操号称有百万大军,看来不是一天可破,你们每人可先领三个月粮草,以便相持下去。”黄盖一听,立刻表示反对这样做。周瑜勃然大怒,喝令将黄盖推出去斩首。黄盖怒火直冲,指着周瑜大骂。周瑜怒不可遏,拍案大叫;“快把黄盖斩了!”众将一齐跪下替黄盖求情,周瑜才免了黄盖的死罪,下令重打一百棍。军土不敢违令,只好动手。打到五十多下,黄盖已被打得皮开肉绽。在众将哀求下,周瑜把黄盖骂了一通,才气愤地走进后帐。众将从地上扶起黄盖一看,已经奄奄一息了。鲁肃和众将无不流下眼泪。鲁肃去找诸葛亮,责备他为什么不劝阻周瑜。诸葛亮道:“公瑾(即周瑜)毒打黄盖,无非是要黄盖去诈降曹操。上次他收留蔡中、蔡和,就为的是让这两个人去传递消息,好叫曹操相信。他们正在使着‘苦肉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为什么要劝呢”鲁肃听了,恍然大悟。
(15)、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
(16)、卖花的,说花香;卖茶的,说菜鲜――各有一套。
(17)、用词不当:这就和用错了量词差不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到位,用错了近义词、褒贬义词等。
(18)、(4)从作者的语气、语调、措辞等文体特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19)、(2)看看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即看这个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另外看看这个词在文中与那些词搭配使用,再根据自己的其他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进行正确的猜测了。
(20)、满身沾油的老鼠往火里钻——哪还有它好过的(比喻日子很不好过。或十分不好受)
3、能把人给笑死的歇后语有哪些
(1)、别具一格──普普通通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2)、释义:像包公断案一样公正严明,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徇私枉法。
(3)、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4)、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这是一句歇后语,意思是:心里慌张起来;一时失去主张。神:这里指“神思”。
(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比喻受多两方面的抱怨或责难。或两头不讨好)
(6)、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7)、因为张飞的形象是“豹头环眼”,大大的眼睛,中间是黑眼仁儿,外面一圈儿白眼珠,显得威武。
(8)、(1)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9)、歇后语的故事: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10)、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11)、曹操与陈宫坐了一阵儿,忽闻庄后有磨刀声,曹操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这一去很可疑,当我们去偷听一下他们说什么。”二人潜步入草堂后,听到有人在说:“捆起来杀了怎样”曹操一听顿时变颜失色,便拔剑直入,不管男女,见人就杀,一连杀死八口,搜到厨房里,却见缚着一头猪正待要杀,才明白完全是误会了。二人急忙山庄上马而走。走不到二里路,见吕伯奢正携带酒菜果子回来,叫道:“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曹操道、“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道:“我已吩咐家人宰一猪款待,贤侄、使君速。请回去。”曹操不听,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砍杀了吕伯奢。陈宫大惊,道;“刚才误杀,此刻如何杀他”曹操道:“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怎样肯善罢干休若牢众人来追,必遭大祸阿。”陈宫道:“知而故杀,大不义阿”当晚在旅店住下后,陈宫心想,曹操奸诈很毒,不能共事,就不辞而别投齐他处去了。
(12)、猫哭老鼠是一句歇后语,它的意思是假慈悲,而老虎挂念珠的歇后语也是假慈悲。
(13)、(2)《说唐》第六二回:唐家是没良心的,太平时不用我们,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14)、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15)、包拯从来不叫嫂子,而是叫嫂娘,嫂娘从小对包拯恩重如山,而这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儿子,在公私两难的选择间,包拯随后选择了贯彻自己的执法风格,他选择大义灭亲,就下令斩了包勉,然后再向自己的嫂娘赔罪道歉。
(16)、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欢迎大家不吝赐稿,共享永济文化之香醇。
(17)、特别提示:在解答近义词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小窍门,那就是出原词的一个字去组词,组出来的能和原来词语意思大致的基本就是近义词。另外近义词也是一对二对二的字数形式,千万别犯低级错误噢!!
(18)、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读题百遍,其意自现”,话说如此,但是如果真的落实到现实中,尤其是小学生的头上,那么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中考察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一项知识点,也是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因为往往在题目中没有固定的解答模式,而且题目变化也很难把握,随意拿出一篇文章就可以成为一道阅读理解的题目,但并不是一点规律都没有,接下来我对阅读理解这一类型的题目做以小结,仅供参考!
(19)、“李家堡看戏—男女有别”,这则歇后语,就是根据历史事实产生的:从前,每逢李家堡唱戏,看戏的人们就自觉地遵守“男左女右”的俗规,男人在东边,女人在西边,戏场中间自然留出一条空当儿道。久而久之,就在人们口语中流传开了这则歇后语。
(20)、语句及句子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小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内容,例如句型转换、修改病句、造句、口语练习等等,但是白变不离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于各种题型只要经常练习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接下来我对小学语文常见的几种句型及用法做以下小结,仅供参考!
4、老母猪上树歇后语
(1)、我把歇后语做了小结,这一篇是关于谚语的,如果不好好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还真容易混淆了。我认为歇后语和谚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书写的形式上,有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歇后语都是由“-------”符号分隔成的两个短语,而谚语就是一个独立的说明一定常理和道理的短语,所以在记忆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区分,能做到这一点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谚语和歇后语的特点基本一样------易记、易用、生动、灵活,接下来我对小学比较常用的谚语做了一下小结,仅供参考!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藐视一切规矩,众神都没有办法制住他,刀剑不能伤、火烧烧不死,连玉帝都着忙,神仙都发了慌。所以,这个歇后语巧妙运用了典故:慌了神。
(3)、张飞是个五大三粗的猛夫,性格粗鲁,脾气暴躁,没想到他也会穿针,他也有心细如发的时候。猛张飞的战袍在白天的厮杀中被撕坏了,晚上在中军大帐喝庆功酒时,孔明激他说,这种细活张将军不会做,只有找个女工来才能缝好战袍。张飞不信,愿和军师打赌,说他不用女工,自己也能穿针引线缝好战袍,孔明于是和他打赌。油灯下,只见张飞鼓着牛眼,屏气凝神,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大气不敢出,全神贯注地穿着针线。 众人喝酒谈笑,想分散张飞的注意力,然而猛张飞不为所动,张飞大眼瞪小眼,专心致志地做着女工活。他足足用了两柱香的工夫,终于穿好了针,缝好了战袍。
(4)、包拯的亲侄子包勉,在做了地方官之后,行为不检点,丝毫没有包拯的半点作风,他贪赃枉法,本以为能够逍遥法外,但是作恶多端,人神共愤,最终纸包不住火,事情败露,案件的处理上几经周转,就应差阳错的到了包拯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