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摘抄102条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以及翻译
(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3)、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6)、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9)、(“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0)、⊙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1)、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1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15)、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18)、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语录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聞;损者三友:友便辟(暴躁)、友善柔(优柔寡断)、友便ni(心怀鬼胎的人)。
2、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1)、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2)、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省——认知;宽容源自于理解;忠诚自己、善待他人。
(1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4)、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5)、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16)、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简短
(1)、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3)、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言名句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6)、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孔子语录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名人读书名言孔子关于读书名言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10)、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2)、⊙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3)、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5)、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16)、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7)、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18)、很多人理解古文都会按照现代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取义,譬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句意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而并非讨伐人类的趋利性。
(19)、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0)、孔子的一生,一直在以保守的形态进取,以圆润的方式变通,以小心翼翼达成他的野心勃勃。他自命不凡,却脚步缓慢,他坚定有力,永远向前。
4、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集填空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4)、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6)、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1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3)、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4)、(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15)、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断句的重要性大家都懂,举以下二例再次强调:“一男子扬言要整成都教授,成都教授纷纷搬家”,“草帽路飞说要当上海贼王,上海居民加紧防盗”。
(1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7)、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9)、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1)、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2)、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3)、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5)、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6)、⊙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7)、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0)、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语上迟钝,但做事情却能十分敏捷。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5)、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16)、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1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8)、“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1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1)、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