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句子500138条

2024-04-16 08:43:02

佛学语录短句哲理

1、佛学句子简短

(1)、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2)、我们求佛,常常觉得佛陀拥有大神力。然而,真正让佛陀有神力的是因果,是善念。因果是世间金刚不坏的法则,我们现在承受的一切,都是往昔所作之业,我们将要遇到的一切,又都是当下的造化。我们的心念导致善恶的行业,而这些又都决定着我们的福祸际遇。所以,求佛,其实就是在求自己。

(3)、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佛教重视伦理,着眼于人伦互动的过程对人心性的培养、智慧的启迪。人伦关系是修行的道场、生命教育的学校,其目的是成就心灵的圆满、博大、清净、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谐。

(5)、置之死地而后生,遇到非常时期,人是要有点非常思维和非常勇气的。在最后的关头,唯有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才能绝地逢生,才能有柳暗花明的转机。

(6)、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8)、这界间唯独骗不了的,就是自己的心。它总在自己最没提防时,暴露你的欢喜忧愁。

(9)、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计较。不执于苦时,苦就渐渐远了。不执于乐时,乐就渐渐近了。明心了了,给世界一个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担待,一份宽容!心宽了,路就宽了。趁岁月安好,种上一片福田,趁阳光温暖,播撒福报的种子,就让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没有遗憾的永恒。知足者得乐,惜福者得福。

(10)、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1)、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12)、10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3)、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14)、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15)、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16)、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您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您深入了解后,您会发现原不是您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7)、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语《佛经》

(18)、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9)、得宽心处且宽心,能饶人处饶几分。平生多少事,一切好商量,话语暖几度,送人多几站,花谢花还开,别离还相逢,抱一颗好心,好留下一回相见。

(2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佛教哲学思想句子(热门篇)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佛学经典句子500

(1)、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2)、佛说:爱情是一种遇见,遇见是一种缘分,佛又说五百年的修行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3)、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4)、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5)、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6)、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7)、哪一片天空更广阔一看便知,但要下定换一个角度的决心,需要你具有勇于放弃那些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机会的心态。

(8)、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9)、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10)、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11)、记住,并不是所有的话语说的都是真心的。所以,不要那么轻易的就去相信。

(12)、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3)、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4)、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15)、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6)、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7)、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18)、佛语有云:人既生亦死。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19)、当禅修达到一定阶段,身心会获得一种纯然的喜乐,是任何世间快乐都无法比拟的。

(20)、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3、佛学语录短句哲理句子

(1)、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前世的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没有那次相遇可以准备,没有那次重逢可以预演,生命就是一场情里之中的意外。

(2)、皈依三宝是平等的精神,因为生佛一如,无高无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5)、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6)、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8)、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9)、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独处,也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回归自我。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独处,是一种静美,也是一种修炼。能够在独处时安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淡然自若。

(10)、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11)、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12)、求学读书要: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读悟一点缘,读懂一颗心。

(13)、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14)、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5)、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16)、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17)、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傅: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师傅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18)、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19)、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20)、看人看事有三重境界:第一重,黑白不分。涉世之初,天真幼稚,看不清人,看不懂事,对自己好就好,用感情驾驭理智;第二重,黑白分明。经验丰富,心智成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用理智驾驭感情;第三重,世无黑白。黑白起于心,我心若白,天下皆白。世间无对立,哪来黑与白?理智与感情融为一体。

4、佛学经典100句

(1)、在贫困中,要有忠心志气;在危难中,要有信心勇气;在富贵中,要有善心义气;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气。

(2)、上课闻道要有欢喜心,指导训话要有接受心,做事担当要有勇敢心,和人相处要有恭敬心。

(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5)、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6)、受社会教育,为一家谋生;受心灵教育,为万众化导。

(7)、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8)、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9)、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10)、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11)、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2)、13)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3)、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4)、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郎中天。印光法师《了凡四训序》

(1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6)、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17)、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18)、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19)、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20)、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5、佛教哲理经典语录

(1)、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

(2)、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长寿,主要指延续慧命,而非长命百岁。

(3)、一样东西,如果你太想要,就会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个世界,占据了你的全部心思。我的劝告是,最后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如实地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亦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没有得到也不会痛不欲生。

(4)、目中有人助缘多,口中有德福报多,耳中清净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5)、佛语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6)、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7)、永远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人生中没有假设、没有如果、没有可能,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平平常常的小事情。假如你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可以做,那么就做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吧!给一个可爱的孩子做尽责的父母,给一对可敬的老人做孝顺的子女,和你的另一半一起经营温馨幸福的家。简单生活一样美好。大彻大悟的佛学经典语录,句句充满智慧想不开时不如不想,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不对机的时候,多说无益,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决定快乐的是心境,不是遭遇。

(8)、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而能分别一切,无事不知。

(9)、27)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0)、当你对被别人产生意见时,先不要动口批评别人,你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看看你意见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贪心、嫉妒或是嗔恨这些东西。遇事容易发脾气的人,其实是无能的表现,也证明了是自己心胸不够大,发脾气是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他人。能做到镇定、从容,并且能够包容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过失,这是真的有素质、有涵养的人。

(1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2)、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13)、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4)、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5)、歌德曾经说过,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会会在你犹豫的片刻失掉。即使是在混乱中,也必须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成千上万的人虽然在能力上出类拔萃,但却因为犹豫不决的行动习惯错失良机而沦为了平庸之辈。

(16)、如果你驾驭不了命运,命运就来支配你。如果你摆正不了心态,人生势必倾斜。把握自己的命运,重在修养良好的心态:看不到的,不要过分地探究,你没必要啥都知道。看不透的,无须为之神伤,能够看穿世态万相的,唯有圣人。看不开的,那就换一个视角。

(17)、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8)、谁把最美的梦大胆的插进冰封的土壤,谁就会获得满园的芬芳。

(19)、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20)、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1)、10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2)、为了体验人生,应以道德严律人格;为了追求学问,应以智慧扩充心光。

(3)、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4)、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5)、修习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6)、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8)、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9)、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10)、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11)、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12)、17句名言:负能量强大到一定程度就变成正能量

(13)、佛教讲的智慧是让人解脱自在,不为外物所奴役,也不被知识所捆绑。美国

(1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5)、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6)、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17)、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8)、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在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去!说完便去了。

(19)、能吃亏可以获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获得大安乐,能和气可以获得大力量,能散财可以获得大聚集。

(20)、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1)、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细心,做难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无相。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5)、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佛语有云:不可说,不可说。

(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9)、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0)、很多人都相信: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很多人就把他们宝贵的时间用在等候机会上,其实,如果你有过人的勇气,睿智的头脑,勤劳的双手,那么你也可以创造机会。

(11)、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心无住处,则无有心,即无有心,亦无无心,有无总无,身心具尽。身心尽故,泯齐万境。万境无相,合本一冥。冥然默照,照无不寂。以寂为体,体无不虚,虚寂无穷,通同法界。法界缘起,无不自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12)、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1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4)、当我们觉得自己很苦的时候,内心里一片黑暗,充满了愤懑、嗔怒、仇恨、妒忌等种种恶念,如山雨欲来,黑云压境,亦如狂风骤至,翻江倒海,暴力充塞胸腹,撕裂肝肠......苦极时只看成一切的末日,了无生趣。佛家哲理经典禅语摘抄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5)、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16)、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7)、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8)、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经典佛句名言110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