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古今名句137条
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1、关于战争的千古名句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1975年7月下旬,经中央政治局研究同意,中央军委下达命令,调动了126团、119团二营和120团二营、昆明军区集训的4个侦察连,总字122部队9大队12个连队等部队。由昆明军区和14军组成前线指挥部,由昆明军区副司令刘春山任总指挥,统一协调,指挥各参战部队。126团担任主攻,并执行穿插分割任务,拿下三个要点,并抓坏头头。中央首长指示:执行任务的部队,就是平叛部队。126团那时执行甲种步兵师编制,每个步兵连有四个排,三个步兵排加一个炮排;一个营有五个连,三个步兵连加一个机枪连和一个八二无后座力炮连。那时我刚满20岁新兵,服役于126团二营部无线通讯班,使用的装备就是884电台,也就是常见的步谈机。
(3)、赢得持久战的条件(能力需求)。对此,毛主席在1936年7月16日,同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就已经讲到了(斯诺:《西北印象记》)。十分简洁明了,勿须解释。毛主席为备忘计,抄录了几段。在这里我也照例抄录几段,与大家一起回顾。
(4)、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5)、历史会对我友好的,因为我正在创造历史。——丘吉尔
(6)、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关于战争的古诗《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8)、(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巴顿)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____李颀《古意》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11)、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12)、这几句大意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15)、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16)、长者向敌人宣战,而年幼者将于战场身先士卒!——赫伯特·胡佛
(17)、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1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9)、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20)、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2、关于战争的古今名句
(1)、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4)、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5)、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8)、使敌人丧失平衡,自己乱了阵脚,这才是战略的真正目的;其结果不是敌人自行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被我击溃。描写战争的古今名言(没什么比中了弹却安然无恙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丘吉尔名人名言)
(9)、(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10)、宋·辛弃疾《破阵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11)、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末日:这才能赋予我们继续的勇气。——丘吉尔
(1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3)、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急需与中国订立一个有利条约,来实行其“拓荒四海”的侵略国策。从1871年起,日本国内就有“征韩”“联韩”之争,从大方向来说还有“南下”“北进”的辩论。但是日本从未改变过对中国的觊觎之心。
(14)、再如,“问:你想,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答: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说,除了主要地看中国自己的力量之外,国际间所给中国的援助和日本国内革命的援助也很有关系。如果中国抗日统一战线有力地发展起来,横的方面和纵的方面部有效地组织起来,如果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威胁他们自己利益的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能给中国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来得快,则这次战争将迅速结束,中国将迅速胜利。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15)、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16)、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17)、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8)、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19)、(兵车行)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2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3、关于战争的名言警句
(1)、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2)、日本不得不忍气吞声让辽东半岛吐了出来。但从此正式开始了海外殖民之路。
(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半岛无核化,大家还是坐下来谈,“六方会谈”不要成了“六方清谈”。朝美之间的任何协议都必须得到有力监督,讲诚信,才能实现“半岛无核化”。
(5)、这“三战”都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在抗日战争具体环境中都有其特殊的表现。
(6)、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有许多诗句描写战争。例如:先秦《击鼓》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7)、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8)、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冯梦龙
(9)、还是丑话说在前面。既然是学习就得有个态度,首先表个态,受限于本人文字功底和思想水平,疏漏和错谬在所难免。不当之处,还请读者诸君不吝批评指正。
(10)、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1)、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12)、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箱里,有各种不同的工具一样,军事手段也只是达成大战略的手段之一。
(1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5)、____柳中庸《征人怨/征怨》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____马戴《出塞词》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7)、鹰对尸首也有兴趣,它们也是噬腐者,但它们不与乌鸦合流,保持着虚伪的高傲态度。
(18)、我注意到,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就有9次提到“概念”一词。例如,“……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再如,“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又如,“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还如,“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等等。
(19)、(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
(2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4、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有哪些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年幼的孩子,要经历多少悲伤才能表现得如此平静?
(3)、____李益《塞下曲》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6)、我们在战争概念和作战概念运作问题上需要反省
(7)、(在恋爱和战争中先发制人,都是天经地义的。贝恩)
(8)、日本著名小说家。1957年正式踏上文坛时便赢得了“学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赞语。著有《广岛札记》、《作为同时代的人》和《小说方法》等作品和文论。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谁读到这一句,不会为之感动呢?
(10)、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11)、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1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13)、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14)、(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5)、“出租车漫天要价,问了几个都说要200多才拉,如果等下去只能开个小旅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想来想去,还是徒步回家。”洛阳孟津县的赵方子大爷乘坐十几小时从上海到洛阳的火车后,面对瘫痪的交通,虽精疲力竭,但还是选择徒步回家。
(16)、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7)、这个问题,我们甚至不用举战国时代“纸上谈兵”的典故,只看一位“离我们不太远”的名人就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当这位“英武天子”还是位萌萌哒的小皇子时,他的父亲明宣宗就曾把他抱在怀里,问他“如果以后有人敢犯上作乱,你敢不敢亲率大军讨伐”?小朱祁镇奶声奶气回答“敢”。初登皇位后,年少气盛的朱祁镇登上午门五凤楼,抚摸着当年明成祖远征漠北的装备,还发出了“千秋万代付神孙,张皇庙算恢光烈”的豪言……
(18)、二战之后,朝鲜半岛的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该撤兵的人,死活不肯撤兵,寻求各理由在半岛长期驻军,甚至搬来了核武器。
(19)、解释:具体观点主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面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什么叫做“正义”,什么叫做“进步”。近些年,有一种论调很有市场,就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出处是一个有罪的纳粹军官约阿希姆·派普),然后这种观点是对人的一种刻意误导,其隐含假设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义,胜利者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真相不重要。其实稍微有常识的人就知道,不同时期对于“正义”二字的认知不同,重要的不是过去历史书上的描述,而是现在和将来,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对于正义二字内涵的理解、对于进步二字的不断探索,换句话说是面对战争目的的不断追问。回顾过往的历史,不能以公正的态度面对战争,缺乏对于战争的理性思考,不能吸取战争的教训,这才是最大的风险。所以面对今天的战争,千万不要一张口就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能带着简单的主观视角去支持参战各方,还是要尽量多站在不同的视角下,带着辩证的眼光进行观察。目前从已知情况看,比较确定性的是乌克兰亚速营,这个组织公然打出反人类的纳粹旗帜,如属实肯定是非正义的代表。
(20)、中学历史课本,一般侧重强调《马关条约》背后的战败屈辱和大清割地赔款的无能。对中学生来说,这种警示是必要的。
5、关于战争的名言和诗句
(1)、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2)、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3)、元明清时期关于战争题材诗篇也很多,伟人毛泽东非常喜欢清朝严遂成写的诗《三垂冈》。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5)、7月31日上午,2000多名老弱妇女及伤残病者集体出村,出村后有问题的被关起审查,其他的人被送到沙甸附近的鸡街铅厂、红水地砖厂等地办学习班。8月1日至2日两昼夜,战斗在争夺金鸡寨、川方寨的民房和制高点进行。战斗时松时紧,但从未间断。8月2日中午,我身后发生爆炸,满天飞舞的石块砖头从天而降,我不幸被一块小石头砸中头部,当时鲜血直流,战友替我包扎后,忍着疼痛,不下火线,继续完成通讯联络任务。记得后来我还领了15元钱战伤费。
(6)、通常所说的“阵地战”,是指对阵地防御之敌实施进攻或依托阵地进行防御的作战形式。它包括了野战阵地攻防作战、坚固阵地攻防作战、以及城市攻防作战和登陆、抗登陆作战等等。理解这一作战概念,只须把城市和海边的陆岸(岛岸)看作阵地就好了。
(7)、然而,现实却是这几十年来,美国非但没能控制朝鲜半岛,而且还多了一个眼中钉,肉中刺。
(8)、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9)、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1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1)、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2)、(形容战争的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3)、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4)、当一个人开始拿他从事的事业逗乐时,你很难知道他是在笑还是在哭。
(15)、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1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7)、这场战争,既是中日关系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1895年4月17日,中日议和,《马关条约》签订,条约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
(18)、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9)、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20)、例如,“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1)、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2)、(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3)、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
(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8月4日下午,战斗已近尾声,近200名男女老幼及一些武装人员,举着双手,集队从金鸡寨南面出村,指望求生,当一部分走下坡地,到田埂时,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全线突然开火,几分钟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我记得当时两报一刊的记者也在现场,其中一人说到:“这有些残忍。”这样就结束了七天八夜的沙甸战斗,战友面对这场胜利没有庆贺、没有欢呼,个个面无颜色,我想:大家此时此刻已经麻木了。“兵者,凶器也。”是中国古代兵书上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用兵是件凶险的事“。古希腊历史学家、思想家修昔底德感叹地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战争是凶暴的导师”。
(7)、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朴,几时树功勋?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10)、所有的战争都是内部的战争,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兄弟。——弗朗哥·芬内隆
(11)、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12)、什么是持久战,什么是速决战。公认的说法是,所谓“持久战”,即:通过持续时间较长的作战,逐步消耗、消弱敌方的力量,变劣势为优势,最后夺取战争胜利的作战形式。坚持持久战通常是战争中整体力量处于劣势的一方的所采取的战略指导方针。所谓“速决战”,即:在较短时间内决出胜负的作战形式。分为战略速决战、战役速决战和战斗速决战,实施速决战通常是进攻方采取的作战方针。这是从书本上搬来的,对此,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不存在什么异议。不必多说。
(13)、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14)、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15)、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6)、说白了就是话语权在谁手中,网民就得跟着谁转?
(17)、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广义来说,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战争。
(18)、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19)、白话文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20)、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都是作战概念。说到这里,有的同行和朋友可能就要问了:在《论持久战》中,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分明都是作战形式,这在当时是白纸黑字、铁板钉钉的事,即便最新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也是称为作战形式的,你怎么可以说它们是作战概念呢?我在这里负责任地回答是,它们具有美军所谓“作战概念”的所有框架要素、基本功能、作用和影响,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来比照。
(1)、(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
(2)、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1月9日晚,青岛市民王先生打开家门,看到了小手冻得通红、正在挨家挨户送快递的他。
(4)、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5)、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6)、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7)、破坏了1871年的《清日修好条规》中的互有领事裁判权体制。
(8)、(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9)、(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象我们处在战争中表现的那样。罗斯福)
(10)、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1)、边尘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12)、原文: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3)、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14)、回答人的补充2009-09-1916:26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来的灾难,于是有了边塞诗派。著名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有代表性:
(15)、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6)、法国哲学家,文笔优美,思想富于吸引力,1927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从中学时代起便对哲学、心理学、生物学发生兴趣,尤其文学。其写作风格独特,表达方式充满诗意。代表著作有《创造进化论》、《直觉意识的研究》、《物质与记忆》等。
(17)、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