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警句摘抄大全110条

2024-08-26 11:09:37

论语警句摘抄

1、论语警句摘抄卡怎么写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论语》

(3)、(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4)、凡是油嘴滑舌的人,看人脸色行事的人,一般都比较缺少仁爱之心,为人不厚道。

(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君子做人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会私底下与人勾结,谋取私利;小人则相反,臭味相投,喜欢互相勾结,只顾个人利益,却不会顾及道德大义。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16)、1(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9)、(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论语警句摘抄大全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的名言警句"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2)、(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译文)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4)、(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5)、(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赏析:君子如果不庄重,这样便没有了威望,学习就会变得轻浮,不牢固。这句话与《道德经》中所说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含义相通。

(15)、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论语》论语的名言警句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裴多菲

3、论语警句摘抄摘录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2)、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论语》

(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5)、君子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深谋远虑,不攀比,不跟风。小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鼠目寸光,贪图蝇头小利。

(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译文)每天都学习一些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或所不懂的道理,每月都不忘记所学会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1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2)、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3)、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14)、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孔子《论语》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1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的人,基本不可能犯上作乱。当然,亦会有例外,比如‘间谍’。国内最早的描述应该是:谍,军中反间也。主要有足够的动机,有可能是反规则的.。毕竟古代是社会观,与现代的世界观,所包含的复杂性是不可并提,扯远了。。。

4、论语警句摘抄摘录卡

(1)、(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乡原,就是老好人,这种人善于伪装,看上去是善人,其实是和稀泥,与坏人同流合。这种人很容易乱德惑众,贼害道德。

(3)、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9)、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论语》

(10)、(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4)、(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7)、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论语》

(1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论语》

5、论语警句摘抄摘录卡100条

(1)、(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4)、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8)、(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9)、(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2)、对于一般的女人和小人,都比较难以接触。如果和他走的太近,他就会有失恭敬;如果对他疏远,他又会心生怨恨。

(3)、(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8)、赏析:孔子曾经对子夏说:“你应当成为君子一样的儒生,而不要做小人式的儒生。”

(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诚信格言大全和图画123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