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教王阳明真正意义(精选139句文案)

2023-10-17 07:26:34

一、王阳明四句教解释

1、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

2、光明之境,自然再无善恶可分。

3、明朝的大儒王阳明了,他同朱熹对中国文化影响都非常之大。不过他同朱熹的路线相反,是走陆象山这个学派的路线,而且佛道两家他都学过。王阳明也学过佛,学过道,打坐工夫很好。在他的传记里记载,当时有一个道人叫蔡蓬头,蓬头是外号。因为修道的人把名利巳经看得不值钱了,所以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没有关系。这人道行很高,王阳明曾经专门去山中的道观拜访他。蔡蓬头站在道观的山门外面,王阳明老远就跪下向他磕头。这个蔡蓬头居然拂袖而去,袖子一甩进山门去了,王阳明赶快站起来,跟他走进道观大殿。

4、我说第一句话是偷《六祖坛经》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善恶是第六意识分别,是人为出来的,此其一。第二句是引用六祖在大庾岭接引惠明法师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是你的本来面目?”

5、临终时,弟子问王阳明“先生有什么要交代的?”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6、禅宗都讲传承,传到了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后来禅宗又分南北两派。北宗讲渐悟,慢慢做功夫、做学问,一步一步达到明心见性,见到人性的本来。南宗讲顿悟,立刻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都可以得道,众生平等的。

7、那么,这样“无善无恶”的“心之体”,又是如何有善有恶的呢?董教授认为,“无善无恶”是就心之体的本源实在状态而言的,这个状态面对实际生活,面对对象,是不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本原样子表达,是不具有必然性的。因而才说,“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二句不是第一句的逻辑演绎,而是关于现实存在的现象状况而言。心体之发,为什么要变成有善有恶的,因为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很有可能违背本心,违背本心就是恶,这也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善恶都不是就本体而言,而是就经验价值而言。

8、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话,那么意之动的有善有恶是从哪里来的?

9、毫不夸张的说,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之纲。“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他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去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论。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法论来教会我们心存良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10、在践行心学过程中始终牢记心学的三个核心“心即理”、“致良知”(“良知”指的是心,致良知的意思是回归未被私欲蒙蔽的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一”指的是理,意思是说知行合乎天理、天道,合乎天道就能成大功福泽苍生。

11、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董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做出了深刻的阐发。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12、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13、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14、王阳明第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说他错了,他没有彻底地开悟,只见到一点清净,你们打坐的时候都碰到过的;就是坐得好的时候,没有妄想,也没有想什么,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这个是对了,不过你们不敢承认而已,对不对?好像那个稀饭煮得很稀,一端来“嘘嘘”一吹,米浆吹开了,看到里头有几颗米,这比方叫做“吹汤见米”,你听懂吗?好像把分别心打开了,咦咦!咦咦!很清净,就是这个。

15、禅宗都讲传承,传到了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后来禅宗又分南北两派。北宗讲渐悟,慢慢做工夫、做学问,一步一步达到明心见性,见到人性的本来。南宗讲顿悟,立刻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都可以得道,众生平等的。

16、学习阳明心学的理论不是目的,关键贵在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最后一部分将给大家介绍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四句教,如何用四句教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7、“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18、一种是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性格

19、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著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是日,德洪,汝之俱有省。

20、所以你不能直接就跳到那个本体上面去,因为直接跳上去,就很虚,你没有根基,一两句话说完,你没有支撑,你现在就可以读几个佛经,然后一个“无”解决问题,寻求解脱,但是很没有力量,虚无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说的,唐三藏也要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不然他执着个什么呢?直接放下取经执着,解脱,反正“无”不就了事了。

二、四句教王阳明真正意义

1、惠能到了黄梅,五祖对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你凭什么做佛?惠能就讲:“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他答说人虽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是一样的。你去看《六祖坛经》,“獦獠”这两个字很有意思。英国人统治了香港一百年,香港人叫外国人“鬼佬”,其实就是“獦獠”两个字,指的是文化落后的野蛮人。听了他的回答,五祖就让他留下,但没有让他剃度。五祖让他舂米,做苦工,消磨他的业障,这是五祖的教育方法。这样过了一两年,同学们都在那里追寻明心见性这个问题,他在旁边当然也都听到了。

2、这句话出自:王阳明《心学》

3、可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套在日本,却起了这样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当年王学同佛学一样,都非常流行。我讲的话有逻辑,你们注意,现在不是讲王阳明,是介绍杨仁山先生到日本去,正碰到日本那个时代,一般留学生在那里都接触到佛学了,接触到心性之学,包括所有的国民d、共产d,这个你们就不懂了。

4、南怀瑾谈王阳明之知行合一

5、无善无恶心之体:无有善有恶意之动:有知善知恶是良知: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行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板故办何饭强室意甲一分为二”方法第三句和第四句把鱼点量军差益升菜课们是知和行还有什么不能包括的?白因毫只有辩证逻辑这种东西了

6、为善去恶是格物

7、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一外发就有“意”,“意”一动就可能有“过与不及”。心本无善恶,一旦外发成为行动就有了善恶。

8、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9、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10、現在講朱熹。他有個悟道的偈子:

11、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12、|在蒋介石前大胆批评王学

13、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

14、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15、当人性与物性分离开的时候,对于人性的预设也就就成为可能,有时也可称之为假设,但这样的预设不是假的,人只有对未来的全部有一个预设,才可以基于这个预设发出你全部的生命活动。人性问题,也是中国古人基于人自身存在的一种本源预设。基于这种预设,人可以实现一种于此相符合的人的生活。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本性不同的预设,就会导向不同的人生。

16、禅宗在中国初唐,从唐太宗这个阶段起,到中国最伟大的女皇帝武则天时代,开始兴盛起来。小说、历史写武则天怎么怎么坏,我常常说你不要把她看得那么坏,这个做了皇帝的女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你去看武则天的坟墓,她的墓前没有碑文的,一个空白的石头摆在那里。她的意思是,我的一生好与坏、是与非,给后人去研究吧!这是了不起的一个女性,你们女同学应该好好研究。

17、总之,王阳明的四句教是他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核心思想的集中体现,只有认真领悟这四句话,才能真正理解心学的精髓,真正做到天人合知行合让自己不断进入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18、他說:「存天理,去人欲。」大哲學家馮友蘭說那裡有這些東西,存個什麼天理。他說的「致良知」,是生命對自己自我反省中的善。王陽明有「四句教」,他的四句教是:

19、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20、请听主讲嘉宾:易飞博士,细细道来......

三、王阳明的4句教是

1、五祖年纪大了,想把这个心要传下去,于是吩咐弟子们每人写个偈子报告。佛教的偈子类似中国文化里的诗词。诗词要押韵、讲平仄,佛教的偈子不押韵、不管平仄,但一样有味道。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学问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写了一个偈子,题在回廊墙壁上:

2、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理解这句话要正确理解“善”、“恶”的概念。天理中有人欲,人欲过度就是恶。比如吃饭是人的正常需求,符合天理,但是要求餐餐山珍海味就是恶。无恶就是善(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善”、“恶”是不同的)。

3、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4、王阳明四句教原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分群支握传议后似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這個生命存在有源頭活水,那我們要問:這個源頭活水在哪裡?那是意識清淨面的展示,是佛法五十一個心所的善十一這一面的起用。朱熹整個的這首偈子,無非是描寫善十一。善十一是:「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很可惜,朱熹不懂唯識也。

6、“仁”都被舍去了,哪里还有善恶的藏身之地。

7、因此我在这里要提出第三种解释,我的这种解释,要彰显出一种思想的运动过程,也就是从心的无到心的有,从有到知,从知到行——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揭示出来,这样你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从钱德洪到王畿的这个过程,是怎么走过来的,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从有到无的过程,我不知道这样说,你们是否能够明白,我自己也一样,没有王畿那样顿悟的智力,所以只能一步一步的去理解这些哲学思想,我相信大部分人也与我一样。

8、“我早就知道你今天会来。”

9、我已提醒各位,一切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例如:保溫杯是緣起,沒有了就是性空,在它沒有存在之前,是性空,存在才緣起。種種條件構成了保溫杯,這有很多條件。請問它有沒有一個體?「體」就是托子。假使有個體,這個體擺在哪裡呢?擺在緣起性空,沒有存在之前,它沒有,消滅以後,它消滅了,那這個體在哪裡?哲學上搞體、相、用,沒有這個東西,是人搞出來的語言。一切的存在沒有一個體,各位慢慢去體會囉。王陽明的無善無惡,倒是說到阿賴耶識本身無善無惡,這個對了。但他來個「心之體」,不通。所以宋明理學到他那裡,就更走樣了。

10、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是明明白白的,心自身是知道的,不需要提醒的,在心转意的过程中,良知自己是知道善恶是非的,是具有判断力的,是自知自名的,因此在意之动之时,需要自己的良知来决定。

11、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包含在他著名的四句教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掌握了四句教就掌握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精神。

12、是夕侍坐天泉桥,名举请正。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13、「天光雲影共徘徊」──常寂光,太陽都在這裡面,這是我們幫朱熹做最好的解釋。但他對形而上的描述,並不內行,沒有進到純覺裡面。

14、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

15、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这一下整个庙子轰动了,当时那里也有好几百人啊!等于是一个学院一样。这个偈子传到师父那里,五祖走过来看到了,笑一笑不讲话,拿鞋把墙上他的偈子擦掉了。

16、课程时间:12月24日(周日)

17、「超驗」是純覺的起用。

18、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9、瞭解了,做到道通為宇宙內事乃己份內事,己份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然後在這個裡面又跳出這個,無私無我,跟一切聖賢豪傑合在一起,為眾生服務,叫做「在親民」,就是菩薩道。朱熹把「親民」的解釋成「新民」,把舊的老百姓搞成新的。他錯了,錯在把自己當成精英的領頭爺。在親民,就是無私無我,為民服務,跟佛法的菩薩道是完全相通的。

20、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个人理解,各有不同。我个人理解:心的本体是没有善恶的;有了善恶区别之心,就是有了意识分别;明白了善恶本质,就是有了良知;发扬善,去除恶,就是对事物的正确区分和认识(格物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王阳明四句教的内容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详细理解如下:

四、王阳明四句教是哪四句

1、「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他定在那裡二十一天,一切的身心煩惱、痛苦都沒有了,成就了阿羅漢的大定。他自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存在的性狀,很重要,那就是一切煩惱,即「諸漏」都沒有了。

2、可是后来我在教这个课的时候,反对王阳明,批评他了:我说他没有大彻大悟,没有见道。他参禅破了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了,第七识影子都没摸到,第八识更谈不上。换句话说,参禅他破了初关了,什么是重关也不懂,更谈不上破末后牢关。

3、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过度,也就是从钱德洪到王畿的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思想过程,了解了这一点,就把之前对良知的解释,以及知行合一的解释,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联系。

4、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5、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6、“知善知恶是良知”——帮助我们判断善恶的知识和经验就叫做“良知”,良知是行善的指导。

7、一定要注意,日本的明治维新,是靠中国什么学问呢?王阳明的学问。王阳明是明朝儒家里头的禅宗,是最了不起的,中国文化叫“王学”。日本当时也推翻了旧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用的是“王学”起家的。

8、综上所述,便知从善就是现实社会上有伦理道德,遵纪守法正能量之人,从恶就是现实社会上无视伦理道德观念,纪律法规观念淡薄之人。当今社会有些人追求金钱利益至上,目无道德法规,最终沦落为从恶之人,是没有好的下场!

9、性格本身是无善无恶的,性格在人身上表出,善恶就出来了,符合性格的是善,不符合性格的是恶,所以性格是知道善恶的,要做符合性格的事,而不要做不符合性格的事。

10、实际上,这正是心学的特点,因为真正的哲学,它是以解放人,滋养人,引领人为目的的,而不是要束缚人,规训人,指定人为目的的,真正的哲学给人力量,让人自我觉醒,是反诸求己的,但是这种哲学就不利于组织,不利于统治,不利于进行说教,也就是说它没有一个教条的东西告诉你这么做,这么想,就会一定怎么样,因此这样的哲学必须要保持思想的活力,这就要求它必然是有教无类的,但与此同时这种哲学的学习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你必须要真正诚实的对待自己,然后去理解它,如果只是学几个术语,搞几个名词,那你搞不好就万劫不复,有些人甚至转过头来生气,大骂心学,认为这种东西忽悠人,道理就在这里。

11、论坛直播、论坛行程、资料流通

12、大学之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他用《大学》的“知”讲本体论,及思维意识起的作用。

13、这也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临终之前讲:

14、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全庙的和尚们讲这个偈子真好,大家都在背诵,传到正在做劳动舂米的六祖那里,当时他还没有出家。他问一个童子,你们念什么那么闹热?他说你不知道,现在师父年纪大了,他要传法下来,叫大家写报告,这是大师兄写的,师父让大家照这样修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墙上题下这首偈子:

15、最后,如果大家仔细了阅读了我上述的阐述,就能明白心学的复杂程度以及其学习难度,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心学在王阳明死后,会四分五裂了,因为心学横广纵深,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高度凝练,四句话包含了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集中了三个不同的范畴,于是就有不同阶段的不同启示,它可以让你停留在任何位置,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你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年纪安定下来,然后不思进取,舒舒服服浑浑噩噩的读过一辈子。

16、行:商业实践/经营就是做自己认为有利的事情,实践出真知。

17、因此我们要在做事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去恶”来磨练自己的心。渐渐去掉蒙蔽心的私欲,使心最终回归它本来面目以恢复它完整的“知善知恶”的功能。(这里对“格物”做一下解释,我们平时所知的“格物”,是朱熹的“格物”,它的含义是探究事事物物存在的理,指的是理需要外求。

18、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插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19、这是王阳明思想精华的体现

20、「無善無惡心之體」,畫蛇添足,不成立。

五、王阳明四句教的理解

1、王阳明去世前的头两年,即1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劫,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度阴山老师在摘星智库专门组织的沙龙活动中说过,想要了解更多,建议你添加微信服务号参加众筹活动,面对面与度阴老师聊聊。 王阳明自己没有形成阳明学体系,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他的阳明学到底想给他的信徒传达什么。所以,1527年的四句教,我们今天只能用他最后的、临终之前说的那些话,或者是说的那些思想,可能就是他最终的总结。所以我们今天只能用四句教来总结他的心学。

2、有善有恶意之动。意为心所动,也就是心动的状态。心为什么要动呢?心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动,肯定有一定的境遇,这个状态就是一种现实的经验状态,瞬间向经验状态转变。必须有一个第三者的出现,也就是肯定有境和物出现,心与物没有构成关系之前,心处于寂的状态,一旦有境物出现,心就脱离了原本的状态,向经验的状态转换,体现心的经验状态,一旦体现在价值的经验状态,就落于善或者恶,因为价值一定是在经验之中的。心之动如果合乎本心就落实到善的方面,一旦受物欲的诱惑,脱离本心就落到恶的方面。善与恶一定是在经验价值方面的体现,而不是抽象存在的。

3、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中国禅宗文化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你们大概都听过。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不谈庙子里和尚唸经吃素这些形式,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以外,另闢了一条路子,直接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换句话说,是印度文化跟中国文化的接轨,产生了新的东方文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4、更使人深知,人成长为良知之,为善去恶之,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应从小养成不自私行为。传统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乃不教,性乃千”,很有家庭教养道理,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5、“四句教”所体现的心育主张

6、致良知是最终的目的,意味着心学的完成。达到“良知”的境界时,才有可能获得真知,了解事物的本源。知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于人自身的心灵,因此要在心上用功。即提倡以人的本心对待万物,以人的善心对待万物。但这并不是说人心要陷入冥想、苦思的状态中,而是要在事上磨练。

7、从上述释义可以看出,王阳明关于人的本心、本体的认识与孟子“性善论”无冲突。里面也可以看到与《大学》修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相同之处,只不过,王阳明反对当时程朱理学向外求理、即物穷理的方式,而是倡导向内,恢复本心的方式获得。第一句的心,第二句的意,第三句的知,第四句的物,心是本源的,意是经验层面,知是道德判断,物则是道德行为。四句都是一体的,层层具体化。

8、你们注意!这叫做参禅,不是思想噢!你们学禅要晓得参,参就是追问,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心性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念头一动就有善有恶,对不对啊?对,他讲的也对。那我就要问了,请问:那个本体既然无善无恶,这个一动念有善有恶,这个有,这个作用,是不是从体上来的啊?是啊,那可见体上有善有恶了,“用”离不开“体”的,“有善有恶意之动”,用一动就有善恶。你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本来空的,“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体岂不是两个了吗?一个是不动的,一个动的,对不对?

9、要参考王阳明的四句教。

10、王阳明最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南怀瑾先生二十几岁,年纪很轻,在四川成都任中央军校政治教官时,不顾当时校长蒋介石对阳明学说之爱好,就大胆对此四句教提出质疑。

11、王阳明是明代杰出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一生“立德、立功、立言”,被称为千古完人。讲座开篇简要介绍王阳明的生平和心学思想,让大家对这位心学宗师有个初步印象。

12、而王阳明的“格物”是不断去恶以使心完全回归为明晰的理,指的是理无须外求,不断地为善去恶理就越来越明晰起来)。

13、谁敢批评王学啊!谁敢反对蒋校长、蒋委员长啊!我也没有反对啊,讲学问嘛,上课就直讲。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哦。我说王阳明也没有见道,只见了一点影子。认识了第六识,不懂第七识,第八识更不知道。

14、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5、“四句教”体现了心理学上对“理想自我”的孜孜追求

16、价值观很简单。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用刻意地去追求,衡量这个行为的唯一标准,就是良知,是人之初性本善。一切跟着自己的良知去做,顺其自然,知善和知恶都与你的良知有关。

17、这自然就会让人想到这里面似乎有一个潜在的,本质的东西在贯穿整个过程,也就是那个本体的东西,而这个所谓的本体的东西,就藏在这个知行合一乃至良知的这个过程当中,它驱动的着这整个过程也就是最终无限的符合“心”的过程,那么自然,你就会得出,心即理,也会得出王畿所悟得的那个境界,一切都是无善无恶,没有差别,这样就把“理”从世界的外面,拉到了人心的里面,这就逐渐把多转化为把所谓的“天理”转化到了人的心中,心无外物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18、我当年公开批评他时,那是很严重很危险的,因为当时蒋介石委员长,他提倡的是王学,他是校长,我是教官,我上课公开讲王阳明不对,讲他没有彻底悟道,但我讲出了理由:

19、经过这样的准备,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待阳明先生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所谓”心之体“,就是人的本质,人的良知。良知即是道、即是性,即是理。恰如阳明先生所言,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在董平教授看来,”中“,是中国文化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20、易飞,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博士,

1、——整理自南怀瑾先生《我说参同契》《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2、但是没有本体也不行,老是停留在伦理道德儒家三纲五常上,天天找良知,学习如何从善,格物致知,那是就会僵化死板。

3、一种是属于你从其他个体事物上吸收的性格

4、在王阳明的学案中,他也玩弄过神通的,但最后都丢弃了。王阳明的朋友从很远要来看他,他已经早知道了。到了那一天,他就出门在几里外等了。朋友说,你怎么在这里?他说,我来接你的。朋友奇怪:你怎么知道我来?他说,我早就知道了。可是,王阳明后来放弃这个了。他说,“此乃玩弄精神也!”所以,你看王阳明的学案,他是走儒家路线的。

5、因为他的一生,他已经用行动发现自己的心就是光明的,平宁王,战江西,福建,山东叛乱,灭广西西州、思恩叛乱,剿广西八寨叛乱,封爵之时,因嘉靖的”大礼仪“之争,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权臣大搞政治清算,王阳明亲写辞赏奏疏,为当初出身入死的下属呼喊正义,为自己的直属上司王琼立言表功,以王阳明的学问,难道会看不懂当时的局势吗?当是时,内阁首辅杨廷和借新老政权交替不稳之时所进行的政治清算已经完成,王阳明的老上司吏部尚书(主管人事任命)王琼已经下狱几乎身死,而那些在平定宁王中的跟随王阳明的功臣则恰恰都是杨廷和打压的对象,也因此王阳明所受封的伯爵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并遭贬黜,这导致尔后嘉靖曾几次封禁心学,然而心学生命力太强,越封禁反而发展的越迅猛。

6、董平,现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从事先秦儒家道家哲学、宋明哲学、“浙东学派”、中国佛教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百家讲坛》主讲《名相管仲》和《传奇王阳明》,科研成果丰硕,并多次获奖。

7、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阳明心学

8、你们学禅,要参考王阳明的四句教,头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三句话:“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良能,是《孟子》里头提出来的。譬如我们的知性,大家今天坐在这里盘腿,自己知道在盘腿,现在听到了记录,是自己的知性。第四句话:“为善去恶是格物”,做人是为善去恶,是戒律。这四句教是王阳明学说的主旨,你看他学过禅没有?当然学过禅!对禅很清楚啊。

9、第三句“知善知恶为良知”,这是第三个了,这个像是包子里有三个馅了,有青菜萝卜,还有牛肉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一动就是体上来的,可见体本来有善有恶,一动它就能分别啊。你另外加上这个良知,还有个知道,当我意动的时候,我们想一个事情善恶的时候,我们心里知道不知道?(答:知道。)这一知,是不是本体来的?是啊!所以说,把它分成三个了。

10、王学还有个道理的,你们这几位大师们,要特别注意啊!你听了这个王学,将来接引知识分子、学者,你们就有本事啦!不然你讲到禅宗,一提王学,什么都不知道,那不行的啊!尤其你们年轻学白话教育出来的,这些都不知道,那是不可以的。

11、主觀、客觀身心讓位,就是忘我。一切概念都打掉了,肉體也忘了,不是不存在,身心讓位,歸到「本覺」。

12、「問渠那得清如許」──你為什麼這樣清純?

13、知而不行,谓之不诚。行而不成,谓之不能。知而行,是赤诚之心,行而能,是贯彻到底,已经很难被其他人和事影响了。

14、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汉语成语,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15、王阳明生平思想简介

16、每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做了善恶之事,看做出事来结果的本质好与坏,有利或无利,就知道是从善之人,还是从恶之人。知善知恶就是人分辨是非思想明确,为善去恶才是确立良知良心的目的并表现出来。

17、但是,王阳明的心是光明的,不代表每个人的心都是光明的,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按照心学的步骤去修行自身,因此这些儒家的解释,把心学当做对人的教化,王阳明肯定是不会去阻拦的,但是心学自有深意,这是肯定的,如果只是把心学当做一种全新的教化方式,那这几乎无疑就是把心学降低好几个档次,王阳明也就没有必要强行去搞出一个学说来了,也不可能从不同的阶层和范围吸引这样多的学徒。

18、董教授指出,对于“四句教”理解的分歧从王阳明先生的两大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开始。钱认为四句教文字上不可改动,意义上无以复加,是定本。而王从逻辑完整性出发,提出如果“无善无恶心之体”,那么意为心之所发,无善无恶的心,理应无法发出有善有恶的意。更使得后世学人迷惑的,阳明先生对两个弟子的观点都没有加以否定,只是嘱咐他们将来讲学不要丧失了四句的宗旨,最后重申四句,前去广西。而这次讲学,也成为了阳明关于自我学问最后的澄清。钱、王两人对于四句教的不同阐发,便成为了阳明心学分化的学理来源。

19、「半畝方塘一鑑開」──形容我們人的存在,生命整體的存在。

20、这就要求我们生活中要“摸着自己的良心”做事,人在做,天在看。保持良知的纯洁性,这样从良知发出的举动才是善良的、正义的。

1、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2、王阳明当年很有意思的,出将入相。日本人明治维新是受他的学问影响,这叫王学。蒋介石也是研究王学的。王阳明曾在江西做巡抚,那个时候的巡抚,等于现在的d政军一把抓,比省长还有权。有个故事,在王阳明另外一个传记上,说王阳明到江西一个庙子去,他看这个庙子非常好,但是有个房间锁着;他问和尚,你这个房间为什么锁?和尚说,过去有个老和尚闭关,涅槃了,死在里头,吩咐锁着不准打开。王阳明一听,有问题啊!他是地方最高的首长,这个庙子有怪事,说不定里头是什么特务,或是和尚做什么坏事骗人。他说打开!我看看,那和尚说,绝不能打开,我们两三代的祖师都吩咐过,不能打开这间房。

3、CIBN汉学院频道,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互联网视频频道。

4、为商,格之以利害;抛掉利害,一切暗合市场规律;

5、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6、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

8、讲的王阳明这个问题,用唐宋来做一个界限,其实唐宋以前一直都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刚才我们提到春秋战国时,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儒墨道三家,到唐宋以后演变成儒佛道三家,这三家的文化都在追寻这个东西。什么是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剃光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要潜心追究这个生命以及人的本性的问题。这个学问走的路线,就是怎么样明心见性。

9、“时时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镜子,镜子上的渣子要时时擦干净,“勿使惹尘埃”,永远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个有知性没有情绪的刹那,保持那个心境,就是最高的修养,像镜子一样干净,不可以使情绪、心理感觉落到上面。你们诸位问修养问题,这个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10、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心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这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11、「覺清淨心」──他自己那個痛,超越了,痛到麻木了。他自己觀這個痛,怎麼會這麼痛?痛到麻木以後,他不痛了,歸到那個清淨心。什麼叫做「清淨心」?女人生小孩,不是開刀生產的話,如果自然生,特別生幾天生不下的,蹦咚一下,小孩生下來,母親身心的愉悅與樂受,百分之七十到是清淨心所展示出的性狀。但是完全歸到清淨心,那是妙樂,內觸妙樂。現在跟你們報告的是真正佛法中的佛法,是佛法的核心。但是很少人聽得懂,我特地告訴各位。

12、善恶是人的意愿,是人的思想意境,是后天通过转化形成的,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三观,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的良知,培养教育很重要。

13、以南懷瑾先生所倡導之實修為基礎

14、「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難道我這個人是在矛盾狀態中嗎?一個是痛覺,一個是不痛覺。攝念未久,「攝念」,定下來了。超越感覺、知覺、悟性和有個對象的覺知,我再講一遍,超越感覺、知覺、悟性和超越有一個被你知的對象的那個也超越,就是觀音法門講的能所雙亡,覺與被覺都超越了,就入空,這是跟觀音法門相通的。這個境界是有步驟的,一步一步的。

15、核心概念“良知”带有经验心理学色彩

16、注:请所有参加运动人员带上自己的球拍及换洗衣物等,运动后可简单洗漱。

17、“为善去恶是格物”——修行就是践行那些我们认为是善的东西,善行出善知。

18、“四句教”也是每个学者求良知的过程,良知者行动的方式方法,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鉴于当今社会,就是提倡分清善恶,扬善惩恶。做有道德,懂伦理道德之人。

19、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骆驼祥子主要内容150字以上(精选143句文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