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被砍了多少刀【精选99句】
一、谭嗣同被砍了多少刀
1、胡致廷说谭嗣同被砍三十刀也许有点夸张,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气概却是时人共见。
2、我们只知道谭嗣同死的壮烈,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并不是砍头那么简单,根据当时在场的老百姓回忆,
3、慈禧这次是彻底被激怒了,决定对这些维新派下死手,尤其是谭嗣同这个“恶首”,戊戌六君子被抓之后,在狱中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和严刑拷打,暴怒的慈禧想从他们嘴里拷问出其他维新派的行踪,一网打尽,然而戊戌六君子咬死不张口,不攀咬也不依附。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公子被押往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
4、谭嗣同死的壮烈,确实值得被后人所尊敬。与“戊戌六君子”其他五人相比,谭嗣同从大牢被押往刑场的路上面无惧色,从容自若。六人被砍头的顺序是这样的,“先杀康广仁,次谭嗣同,次林旭,次杨深秀,次杨锐,次刘光第,事毕已薄暮矣。”
5、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话直到今天,依然令人钦佩不已,为之动容。然而,如此豪迈的诗句在慈禧看来,却无意于是在向自己挑衅。慈禧太后痛恨维新派,更恨谭嗣同,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均侥幸逃走,所以慈禧便拿六君子出气,决定严惩谭嗣同等人。就这样,六位爱国志士,在菜市口被杀,留下了一段带血的佳话。
7、谭嗣同死前承受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他却没有表现出丝毫怯懦,他大义凛然地接受着一切。谭嗣同视死如归,他用鲜血为人民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8、1898年,戊戍变法进入高潮,谭嗣同应诏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参预变法。360问答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戍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后悲痛欲绝。为了继承谭嗣同的遗志和复仇,王五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暗杀活动,终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强烈。
9、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10、谭嗣同死后,他的老管家雇人将遗体抬回放在浏阳会馆谭家后院的老槐树下,当大家在缝合头颈的时候,发现他肩胛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刀痕。
11、当时所用的无刃大将军刀,落在谭嗣同的脖子上,无异于锯头,比斩首痛苦千百倍;其它五君子身受数刀而死,而谭嗣同足足被砍了三十刀才断气。
12、事情的结果,大家都清楚了。慈禧得到荣禄的密报,马上调兵遣将,立马囚了光绪帝,通辑逮捕变法人士,撤了所有支持变法的官员,废除所有的变法举措,宣告重新听政。
13、要变法就会触犯既得集团的利益,比如改革科举,裁汰冗员,取消八旗贵族部分特权,让旗人自谋生路等。这让世世代代养尊处优的权贵,守旧势力,特权阶层自然火冒三丈,大造舆论声势,对康梁百般造谣污蔑中伤,天天都在慈禧面前又哭又闹,还要上吊。让慈禧对变法者十分讨厌和震怒。
14、对于末代的清朝政府官员,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为什么谭嗣同的父亲没有救他儿子,是因为不能救。
15、关于钝刀行刑的说法是出自通背拳高手胡致廷所著《谭嗣同就义目击记》,绰号胡七的武术家与谭嗣同私交甚厚,甚至协助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据他说自己是在王麻子的屋顶目击了六君子就义的全过程。
16、次日张之洞、四川在京官员均展开行动,设法营救被囚禁的人,也许是营救行动触动了慈禧的敏感神经,觉得审讯几人的时间都会夜长梦多,于是紧急下令将六人从刑部大牢押送菜市口斩首,连起码的明正典刑都顾不上了。
17、先是“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再是大肆捕捉维新人士,慈禧不惜一切代价的狠厉让带着新思想的人们损失惨重。眼见事已成定局,谭嗣同却反而不再担心。面对尚处于朦胧中的百姓,还有那无药可救的清廷,也许只有鲜血才能奠定思想的种子。
18、就连曾经向中国俯首称臣的小国日本,都在决心改革后,将晚清甩在身后,强迫晚清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一历史巨变,让当时的有志之士们既义愤填膺,又感到无比痛心,国家不思进取,百姓愚昧无知。深重的民族灾难,让谭嗣同等热血斗士焦虑不已,他们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
19、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和康有为潜逃,只有谭嗣同、康广仁等六人站了出来,他们也被称为“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很快被抓,并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斩首示众。人们不知道被斩首的人对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抱着多么深的关切,谭嗣同不怕死,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当时麻木不仁的百姓。
20、慈禧在下令斩杀戊戌六君子时,却加上了一条必须要用钝刀的命令,这是为什么呢?
二、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捉拿谭嗣同在内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都逃了,梁启超准备逃去日本的时候,见过谭嗣同最后一面,劝他跟自己一起逃,谭嗣同如果答应历史将改写,谭嗣同不会死,然而谭嗣同不同意。
2、在古代处以死刑的方式中,按照残忍程度而言,最为残忍的莫过于凌迟和腰斩。而除了这两种做法,就要数“钝刀”杀人了。由于刀具没有开锋,说白了就只能往下剁、反复剌。按照胡致廷的说法,戊戌六君子中最惨的,是谭嗣同,他足足被砍了三十刀,其间无异于是在锯头。而其他五位受刑者,也都被砍了好几刀。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当时在刑场的时候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法场,
5、第七名是步亭,第八名是袁世凯的手下陶安,第九名是谭嗣同,第十名就是谭嗣同的书童,由杨丽菁饰演的九斤。
6、鲁迅的《药》提到了人血馒头,民间认为蘸了人血的馒头能治肺痨。肺痨是现在所说的肺结核,是可以治好的,但在以前是难治之症,很多名人都死于肺痨,鲁迅就是一个。
7、谭嗣同在北京就义,他生前所住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浏阳会馆的老长班刘凤池,夜里冒险带人前往刑场收尸,将头颅与尸身缝合,殓棺暂厝僧寺。翌年,派人不远数千里扶榇南归故乡浏阳。
8、谭嗣同墓属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浏阳县城南约8公里处荷花街道嗣同村石山下。
9、慈禧太后的做法无疑是令人骇然的。尽管维新派触及到了顽固派的利益,但作为胜利者的一方,已经享有生杀大权,连光绪帝都已经成了阶下囚,完全没有在以如此残忍的刑罚来发泄心中的愤恨。当然,也正因慈禧的狠毒,才使得后人对这位晚清的独裁者充满了痛恨。毕竟,她有精力内斗,却无勇气御辱,硬是让清王朝沦为了洋人的朝廷,还宣扬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0、行刑开始之后,第1个被杀的就是康广仁,虽然说康广仁死的很冤枉,但他死的很痛快,因为他在维新派里面并不是领头羊,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到谭嗣同这里的时候,刽子手就换上了所有刀里面最钝的,这把要知道斩首可是分快刀和钝刀的。因为慈禧虽然说对国事的研究并不深入。但是在折磨人这一块她倒是非常拿手,一般很多犯人都会要求刽子手一刀给个痛快,而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刽子手就会专门换上钝刀,就是让这些人痛快不了,慢慢的割。
11、见事情不可为,周围的人都劝谭嗣同赶紧离开,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然而谭嗣同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铿锵之言,发自肺腑,谭嗣同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让人感动。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这样看起来“傻傻地”人就是最坚实的后盾,没有这样人,一个民族是没有未来和希望的。
12、古代的刑罚,没想象的那么轻松,人道。
13、行刑的时候周围一群老百姓在围观,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真相,只知道这些人是反贼,反贼就该死,不知道这些反贼其实是为了救他们而死。谭嗣同无所畏惧,甚至作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4、整个刑场都是他的鲜血,老百姓看着奄奄一息的谭嗣同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口号时,所有人都呆了打心里认为他真的是一个大英雄。
15、古代的刽子手不是一刀砍下头的,而是近似于切割的方式,
16、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涵元殿,随即下诏太后训政。从当年6月11日开始,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向维新派举起了屠刀,其中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17、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8、慈禧因其手段狠毒而恶名昭著,比较著名的传说还有她将自己的竞争对手丽妃砍断四肢,泡在坛子里做成了"人彘"。戊戌变法被她终结后,她囚禁了对自己毕恭毕敬的亲外甥光绪帝。
19、以钝刀杀人,是一种十分残忍的做法。而慈禧之所以又对谭嗣同尤为“关照”,则是因为此人性情更为耿直。说白了,他越是具有牺牲精神,宣扬变法维新,就越遭慈禧的痛恨。
20、根本就不是在砍头,而是在用锯子在锯头,想想就疼更何况被生生的砍死呢?
三、
1、说起谭嗣同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谭嗣同出生于1865年,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名维新派人士。
2、程樱和杵臼,春秋时的人物,为了救赵氏孤儿,一个存活,一个牺牲。僧月照和西乡隆盛,日本江户末期人物,参加维新政变,一个生,一个死。
3、那天六人是由同一个刽子手斩首的,行刑顺序是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之所以最后杀刘光第是因为他最有反抗精神,拒绝下跪受刑,刽子手下刀不方便才把排最后。
4、我们知道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精神,你认可这种精神吗?
5、事实上,所谓的“戊戌六君子”,唯独谭嗣同一人确实是甘愿受死。正如谭嗣同临死前说的那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6、先说说谭继洵这个人吧。谭继洵虽然是湖广总督,但是熟知历史的人就会知道,湖广总督权力的掌控者实际上并不是他,是张之洞。而谭继洵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木偶。而且谭继洵的性格是那种胆小怕事的,所以他得知自己儿子犯的错误是当时当权者最痛恨的罪名,他怎么敢去为儿子求亲。他那样懦弱的性格也是害了谭嗣同。所以谭嗣同的命运只有死亡。
7、可见,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用"钝刀"来象征施加折磨者的手段和工具。
8、还有一个名叫刘一鸣的老狱卒,负责看守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六人,他回忆:谭嗣同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9、戊戌六君子是被押往菜市口行刑的,当时有很多人亲眼目睹了行刑的整过程。据说谭嗣同被钝刀砍了几十刀,也有说是砍了五六刀,这已经不能算是砍头,而是锯头,用钝刀真的及其不人道。谭嗣同为了救国真的承受了太多,最后还落得如此下场。
10、第四名是王爷,他隐藏得比袁世凯还深,他展现武功有两次,一次是谭嗣同手拿圣旨搭救王五时,被王爷阻拦,谭嗣同一刀砍过去,王爷轻易避开。第二次是王爷带众高手围杀王王五倾尽全力扔出的大刀被他拦截,尽管没能全部拦下,至少也让大刀转变了方向,这需要极深厚的功力才行。
11、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汉族,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12、都说砍头是刽子手一刀的事,实际上砍头对死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还不如喝下一杯毒酒。根据清朝律法的规定,杀官吏和普通老百姓的刀子是有严格的区别,官越大,使用的刀子就钝。
13、古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
14、戊戌变法之后,慈嬉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决裂,因此慈嬉恨呀:要不是你们这帮人,我们母子关系怎会闹到这个地步!所以谭嗣同等人在慈嬉眼里就是罪大恶极之人。因为清朝后期废除了陵迟酷刑(千刀万剐),所以最高的死刑就是砍头。但砍头也分了三六九等,最好的是一刀搞定,痛苦小;越是罪大的人就用越钝的刀砍,受的痛苦就越大。对谭嗣早新富取式便同等人,慈嬉当然认为他们是罪大恶极,所以当时行刑的时候,刽子手拿出了所360问答谓的“大将军刀”,非常独凯找等意钝,基本就是个铁板。据说被行刑的戊戌六君子,每人都是砍了三十几刀才把头砍掉,可以想象那种痛苦。
15、慈禧更是对他深恶痛绝,正是因为维新变法差点让自己的大权被光绪夺走,所以慈禧是绝对不会放过谭嗣同的,
16、人们还常常将"钝刀杀人"和"文火煎心"并列,光从字面看,二者都是非常狠辣的酷刑
17、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疯狂搜捕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收到风声,迅速窜奔日本。
18、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是怎么死的,历史书上说的很清楚。一纸诏书,被拉去菜市口斩首示众,死得惨淡而壮烈。
19、一场洋务运动,让大清有点起死回生,回光返照。但一场甲午战争,让一向默不作声低调奋进,又不被大清帝国放在眼里的东洋小国,居然把大清王朝打得一败涂地,又割地又赔款,清朝又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大清上下一夜之间,被打蒙,也被打醒。但灾难才刚开始,西方列强接踵而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大清江山被弄得四分五裂。国将不国了!
20、公元1898年9月21日,因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和直隶总督荣禄发动突然政变,囚禁了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随即在9月24日下令逮捕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人,次日这几人被步军统领衙门解交刑部,分别监禁。
四、
1、30多次挥刀后,谭嗣同才永远地停止了呼吸。慈禧无疑是完成了自己杀鸡儆猴的目的,更舒缓了心中的仇恨。可尽管面临无尽折磨,这位胸怀大义的英雄没有求饶过一次。每一次钝刀落下,就有一批思想和希望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就算清朝再怎么心狠手辣,总会有一束光芒刺破他们的黑暗。只不过,那束光的颜色必然会是红色罢了。
2、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3、但是光绪帝没有想到的是,慈禧竟然可以为了权力根本不在乎他的生死。在这103天里的变法中,掌权者终于感到了危机,曾在自己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和带着新思想的人们展开了反击,守旧派的地位顿时不再牢固。
4、于是,她便加上了用钝刀行刑的命令。众所周知,人的脊椎还是比较结实的,只有很锋利的刀子才能够做到轻易斩断。如果是钝刀,连切开皮肤都不怎么容易,更别说将坚硬的骨头一下子砍成两半了。
5、那样的逃跑只是逃走了身体,心属于这片土地,逃到哪里心都不会安的,心是永远也逃不了的,尤其是像他这样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人。与其苟且偷安,还不如壮烈殉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唤起世人的觉醒。满意请点下采纳谢谢
6、当时围观的人很多,老北京的百姓都喜欢看热闹,他们不关心刑场上的人是为何而死,也不在乎他们是罪人还是英雄,他们麻木的看着刑场上的一切,当刽子手手起刀落,一抹暗红溅在远处,人群就会发出一声惊呼声,期间还夹杂着叫好声,随后作鸟兽散去。
7、这样的死法,在心狠手辣的慈禧眼里未免过于便宜被她视作"叛逆"的戊戌六君子了。
8、浏阳市文体局局长寻司农解释:一直以来,关于谭嗣同的墓,有一个很“诱贼”的谣传,1898年谭嗣同就义后,因为是被钝刀砍头,脑袋烂了,找不到了。为了能让谭嗣同全尸入土为安,敬重他的人用金子铸了个头。
9、不过,有一点还是让后世唏嘘不已,就是六人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沿途围观老百姓疯狂向六人身上扔烂菜叶、臭鸡蛋,甚至辱骂他们是“国贼”。
10、这是因为当时的刽子手故意换上了非常钝的刀,就是为了不给谭嗣同一个痛快。因为当时谭嗣同因为变法而得罪了那些权贵,所以说上面交代下来必须让谭嗣同死的痛苦一点,所以说当时刽子手就换上了最钝的刀,以此来执行。
11、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立即劝说谭嗣同跟着自己一起去日本使馆躲避,可是谭嗣同却说,“我与你不同。理由是,大概往后这十年八年,国内没有我们的立足地。逃亡的话,华侨多为广东人,我既不能讲英语,又不会粤语。一些活动能力都消失了,成为废料;我父亲在官,我跑了,一定会株连家属;我有肺病,寿命不会很长了;世界史先例,政体转变,无不流血,让我来做个领头人吧。你该逃生,我则待死。”
12、(谭嗣同塑像)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于瀛台,随即抓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很快逃离北京城,本可逃走的谭嗣同选择留了下来。9月18日,谭嗣同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
13、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4、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他所著写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1898年9月5日,光绪皇帝下诏授给谭嗣同、林旭、刘光弟、杨锐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谋,意图发动兵变,废黜光绪帝,一举扑灭新政。谭嗣同密会袁世凯,要求袁世凯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袁世凯假意支持变法,实则秘密向慈禧太后告密,出卖了变法志士。
15、这次毛贼盗墓,就是从拜台下方增修的护坡开挖,挖出了一个70厘米宽、80厘米长,深90厘米的洞,沿洞而入。
16、第二天,八月初谭嗣同被捕。他在被关押的监狱墙壁上写了一首诗:
17、当时真正的行刑地点是在北平闹市的菜市口前,刽子手另有他人,谭嗣同当众被砍脑袋时或许惨叫了,因为当时的刀都不是钢刀,是一把钝刀。我们看到电视剧里面行刑者一般是在行刑前磨刀,将钝刀磨快点,这样受刑者就可以减少痛苦。行刑的时候,大刀王五就站在法场不远的地方,因为势单力薄,只能眼睁睁看着谭嗣同被杀。
18、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掌握着大清最高的权力,如果光绪皇帝连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成功实行了戊戌变法,那么君主立宪制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这种封建君主制,对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来说,君主立宪制的迎来意味着什么?慈禧太后的地位将何去何从?但最让慈禧太后生气的是,光绪皇帝竟然支持康有为的这种变法,如果变法一旦成功,就算君主立宪制不被采取,那么光绪皇帝也在很大程度上会抢夺了慈禧太后的位置,慈禧太后怎么可能会将这至高无上的地位拱手让予光绪皇帝呢?
19、因为在古代的时候老百姓都是非常喜欢看热闹的,而断头台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场地,在老百姓眼中他们分明是在看戏,
20、根据考古发现和高科技仪器的检验,光绪帝的头发中砷的含量严重超标,而砷的化合物正是我国古代的剧毒砒霜。
五、
1、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呜呼,烈矣!谭嗣同就义在梁启超笔下是一副壮烈的画面,不过并未身临其境的梁启超恐怕不可能知道这么多详情,之所以如此记载恐怕更多是为起到政治上的宣传作用,至于谭嗣同受刑时的真实情况其实已是我们今天所不得而知的。可即使谭嗣同受刑时真因忍受不了痛苦而惨叫也丝毫不影响他的英雄形象——难道一个大义凛然从容赴死之人叫了几声就有损其英雄形象了?
2、众所周知,作为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是在变法失败后,偷偷逃出了北京城,并开启了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戊戌变法”中除了康有为外,谭嗣同的名字如今也家喻户晓,那么当时谭嗣同为何不逃走呢?
3、(谭嗣同墓地简介)为了惩罚戊戌六君子,慈禧太后命令刽子手用钝刀斩首六人,谭嗣同被砍了30多刀而死,换句话说谭嗣同的头是被刽子手“锯”下来的。谭嗣同师父胡七(胡致廷)在《谭嗣同就义目击记》中描述道,“那天用的刀叫什么‘大将军’,一刀飞去,鲜血汩汩然冒出,脑袋还装在颈脖上哩。这不叫砍头,叫锯头,锯头比砍头的痛苦要添上几百倍。”
4、嗣同村村民余申扬和李凡胜反映,谭嗣同墓被盗的前两天,早晨有一个和尚打扮、个子很高、年约40的男子在附近转悠,打听谭嗣同墓,还到墓前墓后察看,如果没猜错,此人就是盗墓贼,系合伙作案,晚上12点钟后下手。
5、然而,没等到周年纪念活动到来,在这年的3月15日夜,英雄的墓穴被盗了。
6、这样,谭嗣同在浏阳会馆安坐待捕,以死来殉变法事业,以死为唤醒沉睡之中的时人。
7、荷花街道嗣同村在晚清叫作“城南崇丰乡南流桥唐家铺”,后来改称“牛石乡小水村”,最后改成了现在的名字以纪念谭嗣同。
8、但是我们不能把重点放在这个点上。我们应该关注这个先人们为我国做出的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他们的戊戌变法改变了发展进程,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才有后来的废除科举制,谭嗣同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9、(石马)“戊戌六君子”被杀后,上海租界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给予六君子很高的评价:“(慈禧太后)所杀害的六个青年改革家,他们个个都具有舍身成仁的意志。我们常常对中国表示灰心和绝望,但是任何一个国家能产生像这样一些烈士,是没有理由对它绝望的。”
10、他们的刀不会特别锋利的那种,同时,手法也不会那么的干净利落,
11、(谭嗣同墓地全貌)谭嗣同的墓地位于湖南浏阳县城南牛石乡小水村石山下,他的墓地非常寒酸,四周杂草丛生。谭嗣同被捕入狱后,他的父亲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可是他见死不救。事实上,守旧迂腐的谭继洵曾跟谭嗣同因变法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两人关系十分紧张。
12、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惨死菜市口的人,光绪初年,据说有一群盗取黄陵的人有70多人全部被抓,都判了死刑。1900年7月的一天,就在菜市口处死了78人,清朝正史里并没有提及到菜市口被杀了多少人,但是野史有粗略统计,至少有上万人,杀的人越多,在这里卖菜的人生意就越好。还有著名的文天祥也在这里被杀……
13、墓地初建时,共160平方米,冢顶由小圆扁卵石铺盖,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圆围。前有拜台,两侧护围,墓地前方有石马、石虎各一对,立华表一对,镌刻联语,云:
14、大清怎么办?中国何处去?有志之士不断进言献策,光绪帝也心急火燎。康有为梁启超冲在救亡的最前面。他们鼓动光绪帝变法图强,这样1898年,一场就貌似热闹的戊戌变法运动,紧锣密鼓地搞起来了。
15、1898年八月初谭嗣同去日本公馆见了梁启超,他让梁赶紧去日本,并把自己的书籍、诗文、稿件、家信都托付给了梁。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16、补一笔:谭嗣同年少之时便任侠意气,与江湖人士结交,在安坐待捕时,曾写遗书给王胡七等人,书云:“变法维新本未期其能成,弟之加入,目的本在以败为成,叫醒世人。真正以为能成功者,大概只有康先生一人而已。皇上是满人中大觉悟者,受我等汉人影响,不以富贵自足而思救国,以至今日命陷险地,弟义不苟生;兄等昆仑探穴,弟义不后死。特留书以为绝笔,愿来生重为兄弟,以续前缘。”
17、关于谭嗣同就义过程,唐恒在戊戌年八月十三日日记中也有详细记述:时步军统领崇公,已调京旗各营健卒,在署外巡缴,前门、顺治门一带,皆派兵防护不测。而刑部亦传齐五城司坊官,预备囚车、刽手青衣等差各到。满汉提调分班赴南、北所监视缚犯出。南所三人,为谭及二杨;北所则刘、林、康广仁也。北监犯先绑讫,候南监三犯出,至提牢厅,跪听宣读上谕毕,即饬青衣带赴法场矣。约下午四时,日将西下,“六君子”被押至菜市口刑场,观者万人,康广仁欲有所语,而左右顾盼无一人,谭嗣同神气不少变,呼监斩大臣刚毅曰“吾有一言”,刚不听。六人遂从容就义。
18、1898年9月28日,维新派的“戊戌六君子”被押往刑场。对于这让她失去了近百日统治权的“叛贼”,慈禧心中的恨意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先是五人慷慨赴死,到了谭嗣同时,她更是下令使用钝刀斩首,执意要给其施加无尽的痛苦。
19、晚清武术名家胡致廷曾回忆,当时所用的无刃大将军刀落在谭嗣同脖子上,无异于锯头,比斩首痛苦千百倍。其它五君子身受数刀而死,而谭嗣同足足被砍了三十刀才断气!但是即使如此,谭嗣同仍然是神态自若,大义凛然,没有露出丝毫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