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谚(精选125句文案)
一、农谚及意思
1、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
2、庄稼发现枯心苗,连根拔掉用火烧;一棵不治害一片,今年不治害明年。
3、B.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越小,细胞的代谢强度越大
4、C.叶绿素含有Mg,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可以吸收光能
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小雪或者是大雪节气的时候,如果能降一场大雪,那么第二年准是丰收年。而如果晚上的霜比较大,那第二年就是大晴天。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正是田间管理和农田基本建设的阶段,而这个时候降雪,不但能缓解北方部分地区的旱情,而且还能冻死地里的害虫,所以对于越冬的小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民间还有着“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6、C.“谷连谷,坐着哭”可能与土壤缺乏某些矿质元素有关
7、C.“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有机肥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和CO2
8、“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是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
9、老祖宗还发现了,冬至节气当天的风向也对后期的天气有影响。如果冬至当天刮的是西北风,那预示着来年春季的雨水比较少。而在湘、桂、云等地还有着“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的说法,意思是指在冬至节气的北风比较大,那就有可能出现倒春寒,需要放置霜冻情况。类似的说法还有“冬至有风冷半冬,冬至有雪来年旱(晋、鲁)”。
10、地方农谚是劳动人民多年丰富经验的概括,它蕴合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下列是种植黄豆的四句农谚,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11、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12、②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3、B.“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这句话反映出不节制的人口增长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14、梨村歌委你节宣五杏四这是一句农谚,意思是梨子要五年才能有环图斤判大课封物胞收成,杏树则要四年。还有一玉氧洋获既去空财永理手个版本是:桃三杏四梨五年,沙半不进标屋想吃核桃要九年,枣树隔年能卖钱,桑树当年能喂蚕。这里说的核桃数年是传统品种,现在有些新品种结果年龄大大提前了。更多版本还有:桃三杏四李五突尽文过临据年,要吃核桃等十年桃三杏四李五年,红枣一年就变钱桃三杏四李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桃三杏四李五年,柿子结果七八年桃三杏四李五年,想吃胡桃十八年类似的谚语还有:九尽花不开,水果挤破街。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花开九不尽,果价要跑人。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15、植物对土壤中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长期种植谷子,会导致谷子所需的矿质元素减少
16、D.土壤疏松,根的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离子的吸收
17、B.结合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
18、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灯。如果农历八月十五下雨的话,那么来年的正月十五就会下雪。与之类似的说法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9、“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代表着变化,此时,温度将比白露更低,露水更多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20、B.制作泡菜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者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一段时间后坛中出现溶液量增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呼吸产生水
二、什么是农谚
1、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2、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3、提高黄豆的种植密度,就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量
4、“大雪满天扬,来年谷满仓”:冬天下了很大的雪的话,第二年谷物就会有好收成。
5、我国的许多农谚彰显着祖先的智慧,同时也透射着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6、但是,秋分节气要是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会造成即将收获的作物出现倒伏,发芽和霉变。并且,连续阴雨不仅影响秋收,还延误下茬作物播种。所以,农民怕秋分时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像农谚“秋分雨势强,冬天地光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7、这同样是一句可以预测来年收成的农谚,以前农民都是没有土地的,都是要去地主哪里租用土地来种植,其中有些人就会去给地主家里干活,而这些人也被称之为“长工”。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小雪节气的时候,当天没有下雪,那么第二年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出现旱情。这样粮食收成不好,自然长工就没事可做了。类似的农谚还有“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
8、D.“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9、A.有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丙酮酸
10、这句农谚非常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寒露交节这天是晴天的年份,当年的冬天大多都是不冷的。
11、C.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东乡野生稻只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12、A.将种子晒干可减少其自由水的含量
13、这是在农夫的家乡湖南这边所流传的一句经典俗语了,听农村的老辈人说,其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早上如果是有霜,也就是说当天是大晴天,那么在明年的时候雨水就比较少,很有可能会出现旱情。在国内多个地区都有这个说法,比如在广西地区有农谚“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意思是冬至当天没有降雨,在第二年的夏至节气期间少雨,极有可能会出现旱情。
14、这句农谚的意思是,雨水节气这一天如果下雨,这一年就风调雨顺,庄稼就长得好,无论是秋天种植小麦、油菜,到第二年夏天收获的“大春”,还是春天种植玉米、水稻,到夏天和秋天收获的“小春”,都会获得丰收。
15、“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16、B.“氮长枝条磷长籽”体现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
17、需水量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增强根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吸收,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作物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消耗过多,含量下降,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甲和丙作物甲光饱和点高且长的高,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丙光饱和点低且长得矮,与作物甲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
18、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影响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
19、A.种植前施底肥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无机盐
20、①冬至打霜来年旱(湘)。
三、农谚及意思解释
1、施用有机肥可为农作物提供CO2和能量,增加产量
2、意思:作物播种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字:早!早播保全苗,越早越好,越早产量越高。
3、“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就是说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
4、“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5、C.植物体内的磷酸盐可参与磷脂、DNA和纤维素的合成
6、B.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7、月:小晕风伯急,大晕雨师忙/ 月亮毛东东,不下雨,就起风
8、我查了一下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一周天气预报,2月19日“雨水”这一天,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大多数无雨或无雪。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雨水节这一天都是无雨。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吉林(大连)、沈阳”三省“雨水节”这一天也没有雨雪。
9、许多农谚和农学著作中涉及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0、“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11、“白天热来夜间冷,一颗豆儿打一棒”
12、梨五杏桃三樱就是梨树再短也要五年才结果,杏树则需要四年,桃树三年,樱桃两年。主要意思就跟樱桃好吃树难栽差不多。农谚是农村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治践而主走足赵否并农业生产,特别是态判端古时候的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360问答指导作用。民间也流传着善差物画烟练毫抗器教很多农谚,比如“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秧好半年稻”,“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诗场助贵很等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
13、在小雪节气的时候,本来是应该要下雪的,如果没有降雪那天气就有点反常。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没有降雪,那第二年小麦的收成就不好,麦粒也不饱满。因为在农村里还有着“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的农谚。所以,北方的农民朋友都是希望在小雪的时候,能多多少少降点雪。
14、B.“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是因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产量的增加
15、D.施肥后松土有利于肥料中的无机物被根系吸收和利用
16、A.重茬会导致专一性侵害谷子的害虫和病菌大量繁殖
17、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把你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农谚知识都举出来。
18、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积攒了丰富的劳动经验。下列有关水稻生产的四句农谚解释错误的是()
19、D.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比例会逐渐上升,自由水比例降低
20、在我国古代,关于生物间关系的诗句、农谚、歇后语等较多,下列说法没有体现捕食关系的是()
四、农谚及意思和拼音
1、A.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2、如选好品种的农谚:“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苗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可见选种在农业生产上有多么重要。
3、“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4、秋前不干田,秋后莫怪天
5、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讲的是套种的好处。农业生产上的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均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来提高农作物产量
6、D.液泡中无机盐的浓度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7、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8、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
9、C.与谷子共生的固氮菌向土壤中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
10、既然寒露节气这么重要,古人留下了哪些谚语呢?分享几个给大家,作为参考了解!
11、高考生物学传统文化:农谚练习
12、(1)离子叶绿素构成细胞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13、当然,这句农谚只适合北方地区,拿到南方就没什么道理了,有一定的地域性,笼统地来看就行了。
14、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九月初一在寒露节气之后的年份,空气会来得比较晚和冷空气相对比较少,当年的冬天不会太冷,是个暖冬,不用特意去准备棉衣。相反,九月初一在寒露之前的年份,冷空气会来得比较早,冬天也会比较冷,是个冷冬。
15、豆与草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
16、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17、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360问答作用。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类尼吗三据试何晚张脸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它是特殊的产物,是农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
18、“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意思是说,寒露这天要是下雨了,那么当年的冬天冬雨也会少,雨少雪就会多,说明是个冷冬;如果,寒露这天是个晴天,不下雨,那么当年冬天的冬雨就会多,冬雨多说明冬天暖和,是个暖冬。
19、这是预防倒春寒的一句农谚,如果在立春节气当天出现了降霜天气,那在后期就有可能会有倒春寒,这样会冻坏秧苗,这对春播农作物都是不利的。古人还发现,立春当天的风向也能预测后期的天气: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20、农谚一般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代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农民虽然每天都在田间操劳,但是最后收获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都要上交,留下来的粮食连自己的温饱也解决不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民自己果腹都是一个难题,要是再有一个孩子,负担就会更重。
五、农谚谚语和意思
1、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
2、“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就是说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 燕子低飞要落雨。 看见燕子飞得很低就是说明要下雨了。
3、有人说古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和农谚已经失去指导意义了,环境和气候已经大变样了。说得没错,古人的农谚是不准了,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农谚了解古人是怎么和自然相处的。例如,古人在战国时期写的《甘石星经》里面就记录了天上有多少颗行星,它的位置在哪,书上都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月球的上面还有五个环形山是用古人来命名的,分别是石申、张衡、祖冲之、万户和郭守敬。你看!咱们古人是充满智慧的,天文方面的研究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所以,咱们古人发明二十四节气和总结的农谚可不是瞎编,都是有经验总结在里面的。今年秋分不一般社在秋分前
4、D.“无水肥无力”,施肥的同时往往适当浇水是因为矿质元素溶解在水中容易被植物吸收
5、B.重茬时与谷子外形相似的伴生杂草大量繁殖,且不易被发现和清除
6、而本应该秋高气爽的的时候出现刮东风的天气,显然是有违秋季的气候特点的,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秋分刮东风的年份,来年会出现干旱的情况。所以,古人是害怕秋分这天刮东风的。
7、总之,今年“雨水”节气这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雨,但根据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钱永兰的判断,今年春播期间,南北气候都有有利于和不利于春播和农作物生长的因素,各地要抓住时机做好春耕春播工作和田间管理,保障今年粮食丰收。
8、“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9、“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
10、“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
11、D.冬小麦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可适应寒冷环境
12、C.“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说明有机肥要根据作物的种类因地制宜
13、降霜可以预防病虫害,防止减产
14、“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5、再过几天将正式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节气了,在古书《春秋繁露》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16、A.一般情况下,植物正常生长所需钾盐量大于所需锌盐量
17、B.植物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是自由水
18、提高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19、B.叶绿素含有Mg,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可以吸收光能
20、A.“稀苗结大穗,密植多打粮”,强调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1、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
2、“天上有了扫帚云,不出三天大雨淋”:天上出现扫把云,表示要下大雨了。
3、“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4、钱永兰说,南方大部分地区水热条件正常,发生“春寒”和连阴雨的可能性不大,有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插播和也有苗生长,但华南地区大多数地方雨水偏少2到5成,且温度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春旱,要实时浇灌。
5、“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施肥是农作物高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6、提高农作物种植密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量
7、云:早看东南,暮看西北/ 云行东,一阵风;云转西,雨凄凄;云走南,雨成团;云向北,好晒谷
8、要想庄稼好,猪羊满圈跑
9、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0、适当提高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增加产量
11、这句农谚的意思还是比较简单的,其实还有下半句:五月二十六滴一点,黄狗不喝野菜粥。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民间很喜欢用农历来记事,也是根据农历来安排农事劳动的,因此这里的五月二十六就是指农历5月26日,今年6月28日就是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农谚的意思是说今年秋季庄稼的收成好不好,可以先从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的天气进行预测。如果这一天下雨了,哪怕是下了很小的雨,那么后面也会是风调雨顺的,因此庄稼会有好收成,就连家里养的狗也不用去吃野菜拌稀粥了,当然了这个主要是用来形容当年的粮食丰收了。反之,如果在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是大晴天,那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很少,可能会出现旱情,这样当年的粮食收成可能就不好了。老祖宗的经验还准吗?
12、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可见水对植物体的重要性。下列有关水对植物体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13、这是相当经典的一句俗语了,很多的老农民都听说过。其意思是指冬至节气当天如果不下雨,那整个冬季就会以晴天为主,降水、降雪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在广州地区有着“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的说法,而在湖南则有“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14、D.保护现存的东乡野生稻的最有效措施是在多地建立植物园加以保护
15、在民间有“霜降见霜,立冬见冰”的说法,意思是说,到了霜降节气的时候才能下霜,到了立冬节气的时候,才能看到冰。如果,秋分节气看到霜了,说明冷空气来得早,会导致棉花和蔬菜发生冻害或积温不足造成减产甚至枯死。写到最后:农谚是古人与自然长期相处的经验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农谚不是预言,它不能够预言未来的天气是啥样,所以,我们不能把农谚当成判断年景的依据,只是古人通过以往的现象进行了总结而已。
16、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设立的,是根据地球在太阳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换句话说,就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了24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一个“节气”。月初为“节”,月中为“气”,节的重要性要比气大,代表着变化。就像竹节一样,节起到上下连通的作用。
17、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8、传播是一种责任,传播是一种力量!
19、A.重茬可能导致专一性侵害栽种农作物的害虫和病菌大量繁殖
20、(4)氮、钾等随梨(果实)不断从梨园输出,不能归还到梨园土壤,所以需要施肥
1、C.镁是大量元素,其是构成绿色植物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2、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保障。现有一麦农发现其种植的小麦有“焦边”——小麦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3、秋分不分,来年人吃黑
4、D.叶绿素含有Mg,在蓝细菌中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5、锄地既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能降低水稻与杂草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