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作文500字(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135句)
一、古诗赏析
1、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2、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3、“草木”仍在人事移:
4、①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5、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6、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7、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8、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9、(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表达作用。
10、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1、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2、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13、别时“长亭”“柳”依依:
14、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6、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17、:意境:包括思想境界,社会价值,文学价值,创新精神。权且把它们都归于此项吧;
18、雪梅二首(卢梅坡(有争议))
19、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0、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3、心领神会,就是赏读一首诗词的最高境界。
4、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5、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6、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7、答: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
8、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9、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
10、:注意语言的使用。诗词作在用语或高古,或通俗,或直白,或隐晦,作者的选择均有用意。尤其要注意诗词中的关键词(即诗眼.词眼)。
11、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12、答: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
13、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1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5、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16、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17、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
18、但有时,雨意象也传达出一种温润与暖意。
19、立夏•古诗词赏析小满•古诗词赏析
20、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三、古诗鉴赏作文500字
1、“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2、古诗赏析:诗歌鉴赏”的含义如下: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以及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再分析诗歌作者想要抒发的的感情,最好联系诗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4、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5、青山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无数的诗人对此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大致而言,青山意象有下面几种意义。
6、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8、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9、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11、(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12、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1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4、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1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
17、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18、③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0、答: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的之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四、古诗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
1、答: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2、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3、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4、异乡:他乡、外乡。
5、:有一定的诗词创作体验。实践有助于赏鉴。
6、“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7、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8、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9、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勾画了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诗中有画,静中有动,全诗用极其浅显而流畅的语言,捕捉了西南山乡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以孤鸟独飞写人的漂泊无定。“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13、古诗赏析144:送杜少府之
14、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15、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16、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17、田园乐(唐)王维
18、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19、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开。
2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五、古诗
1、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2、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3、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4、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死亡的意象。
7、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12、群内读者购书可享受单独折扣
13、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14、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15、这和创作诗歌的时候是一样的,诗人写诗,无非是有内容要表达,然后选择一种合适的体裁抒发。
16、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7、泉水就要干涸了,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但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谴责“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与其两个人一起受苦,不如相忘于江湖。
18、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二:《钱塘湖春行》
19、恐怕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思乡、会思乡。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思乡之作不可胜数;举凡一切他乡风物、异域情调都可成为思乡的引线。游子思念故乡,是中国古代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20、答: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六、古诗赏析
1、答:②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2、屈原、李白、杜甫,中国三位大诗人都孤寂地死在漂泊的小船上。这或许是巧合。但古典诗歌与舟船的关系却是一种必然。在古代,对于更多的诗人来说,水路比陆路更为方便,因此也更为重要。他们所有的远行,走的几乎都是水路。于是,旅途中借以安身的一叶扁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诗人的笔下,成了他们诗作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5、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6、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7、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达船声”有何用意?
8、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9、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10、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11、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12、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13、“松梅竹菊”寓高洁:
14、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
15、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16、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17、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18、(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19、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20、⑶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
2、(公式)诗歌意境的体味的表述: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特点)+交融的感情。
3、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4、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5、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6、泛泛之谈,权当抛砖引玉吧!
7、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8、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9、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0、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11、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4、(1)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15、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