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电子版109句)
一、唐诗鉴赏
1、“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2、:注意语言的使用。诗词作在用语或高古,或通俗,或直白,或隐晦,作者的选择均有用意。尤其要注意诗词中的关键词(即诗眼.词眼)。
3、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4、①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5、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6、(收藏)古诗词常用典故
7、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
8、绝句两首杜甫
9、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10、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11、答: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12、(1)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13、:意境:包括思想境界,社会价值,文学价值,创新精神。权且把它们都归于此项吧;
1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5、“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
16、(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17、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18、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1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信,但它所展现的幽冷严寒的境界却借助于读者的联想成为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
二、唐诗鉴赏辞典电子版
1、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3、”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
4、舟中读元九诗(唐)白居易
5、”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6、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
7、唐诗鉴赏‖王维:归嵩山作
8、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9、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10、《唐诗鉴赏》第17讲晚唐诗(上)
11、:先了解作者生平,这样才能读懂其心声;
12、(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13、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4、这首诗抒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是孟浩然的五古名篇。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五言古诗的语言风格一般要求古朴、粗拙,以便获得一种类似汉魏古风的古朴森茂韵致。但孟浩然在这首诗里所要抒写的,是一种清爽闲逸、其中夹着淡淡惆怅的情绪,就不便采取朴拙、拗峭的语言了。因此,诗人在写法上有意吸取了五言近体诗的音律美和形式美的长处。首先它不用散体单行,而在中间六句采取似对非对的句式,使语言比较整饰,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其次,注意语言的平易、浅近…
15、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16、:准确分析诗词的题材。如登临.征行.赠别.赞美.庚合……,根据题材来赏析作品;
17、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
18、答: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19、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20、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句,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语不惊人死不休”;有被称为“红杏尚书”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静中显动,使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
三、唐诗鉴赏辞典
1、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诗人抒发的是何种感情,有的是赞扬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仅是抒发对眼前美景的喜爱,有的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反衬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这主要从写景手法和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展开论述。
2、至于内容意境的高下,各人有各人的判断,有欣赏水平的不同,但是也有大数据下的分析。比如说这首诗作的背景、诗人的性格、当时遇到了什么事情,这都是我们赏析一首作品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的——其实无外乎就是搞清楚诗人的情感逻辑,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他为什么会这么写?让他这么想的景色、事情,如果放到我们身上,我们会发出什么样的感叹,或者如何处理?
3、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4、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5、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
6、(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唐诗鉴赏第12讲中唐诗
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0、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11、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12、《唐诗鉴赏》第13讲中唐诗
13、结合整首作品,谈谈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妙处。
1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15、泛泛之谈,权当抛砖引玉吧!
16、(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送别,从抒情手法看,李诗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王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7、如果你还能表达出来,那么就是一篇极佳的赏析文章了。
18、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9、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dao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20、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四、唐诗鉴赏辞典在线阅读
1、:有一定的诗词创作体验。实践有助于赏鉴。
2、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宋代〕
4、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5、唐诗鉴赏辞典,就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类词典正宗就是上海辞书,其他出版社的都是后来跟风之作
6、(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7、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8、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9、“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12、昂堪·甘拉亚纳蓬《诗人的誓言》
13、答: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1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5、(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16、唐诗鉴赏‖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7、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18、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19、唐诗鉴赏‖王维:山居秋暝
2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五、唐诗鉴赏论文2000字
1、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借助于神话传说。
2、答:创设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
3、唐诗鉴赏第11讲中唐诗
4、《唐诗鉴赏》第15讲长恨歌(下)
5、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6、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7、(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8、就这首词的上阕而论,最能表现词人情感诗歌音乐性的几个字眼是好、棹、闹词的下阕中,最能表现词人情感的词是长恨。
9、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10、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恰似火山喷射着岩浆,又象江河冲破堤防,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11、赏析古诗词无非两方面。
12、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4、诗的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15、(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16、这个题目有点大,非区区之言可以尽述,只能列出些小标题了。
17、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8、与音乐胎教、胎谈胎教和童话胎比,视觉胎教可能显得较为无趣和困难。然而事实上,视觉胎教也是一种可以轻松掌握的方法。提起对美术的认识,也许大部分人只记得米勒的《拾穗者》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这没有关系,孕妈妈一定具有人类的基本色感。只要对画作不反感,任何人都可以从零开始对它们进行鉴赏。其实,对于鉴赏名画,最重要的并不是了解多少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而是排除一切拒绝感和心理负担。因为,无论采用多么好的胎教方法,如果孕妈妈在进行胎教的过程中感到有压力,就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1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0、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唐诗鉴赏
1、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3、B(不超过40字)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4、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5、唐诗鉴赏第02讲初唐诗
6、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7、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8、唐诗鉴赏‖王维:汉江临泛
9、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重”,正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中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