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拼音146句)

2024-02-29 11:51:43

一、论语十二章

1、(答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

2、《论语十二章》中,选取了《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一段评价说明了您提的这个问题。这段话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严回能够自己一个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别人不堪其忧,严回却不改其乐,这正是全心修业进德的态度和表现。

3、课文探究: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4、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

5、(论语十二章)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成成语的有以下十个:(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疏食饮水)吃吃粗粮,喝冷水。(在上文中不小心打错了)(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不舍昼夜)日夜不停。(逝者如夫)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

6、答案: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不可以改变志气。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9、白话释义: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10、(4)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出他们身上的缺点要加以改正。”

13、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14、一箪食(dān)曲肱而枕之(ɡōnɡ)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7、点击"文言文阅读"关注我们

18、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19、(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20、(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拼音

1、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2、寓意: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才能学得更好。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6、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7、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8、《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9、寓意: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也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10、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11、《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齐论语》、《古论语》早已亡佚,《鲁论语》二十篇,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南宋朱熹将《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称为《四书》,为之作《集注》。

12、寓意:时光匆匆易逝,应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孔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与其最为卓出的衣钵继承者孟子统称为“孔孟”。

17、②[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18、(4)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1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三、论语十二章

1、《论语》,儒家经典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将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担当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接近“仁”,把这当成自己的本分。这足以称为“弘”,足以考验“毅”,更何况士人们要将仁推己及人、广布天下,把“天下归仁”也当作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仁,不亦重乎?责任之重大,注定了行“仁”之路的遥远。何远之有?死而后已。“仁”是一条大道,一条绵延不断的大道——它比个体生命的长度更长。

6、子在川上①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7、论语(京东)挑好书上京东,满100减30,满200减60!广告

8、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0、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12、长按扫码关注,2021牛年好运

13、▼点击小喇叭,开始收听吧!

14、✦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15、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6、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1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8、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9、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20、✦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疑惑。

四、论语十二章拼音版

1、《论语》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2、译文: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扩展资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那正在生活中奋斗的我们,要如何运用“弘毅”的内在精神力量,实现我们的“重任”和“远道”呢?

6、求学应该谦虚,向一切人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8、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1、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12、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3、(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1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2)是以谓之“文”也是以:因此

16、何为重任?仁以为己任。

17、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18、课文探究: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19、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20、答案:举一反道听途说、见贤思齐、安贫乐道、巧言令色、尽善尽美、患得患失、任重道远、三思而行、随心所欲、言而有信、文质彬彬、察言观色、择善而从、精益求精。

五、论语十二章朗读音频

1、③[好(hào)]喜爱,爱好。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鲁庄公娶了齐国哀姜为妻,第一次来到鲁国的时候,鲁庄公让鲁国贵族的夫人们带着玉帛去拜见哀姜,这种做法是违礼的,按照立法女人见面携带的礼物应该是枣、栗子等物品,玉帛是男人会见时才能携带的礼物,而且按照品级的不同有不同的规格要求。

4、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这则是子夏提出的仁的几个要求。丰富的知识,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6、(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7、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寓意: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且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12、编辑|文言文阅读内容团队

1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4、(译)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6)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5、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1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7、(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18、(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0、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六、论语十二章

1、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yì)

3、(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5、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6、(2)是以谓之“文”也()

7、⑤[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9、课文探究: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10、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11、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13、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

14、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示例)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17、(答案)(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1)是以/谓之“文”也

19、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20、字词解释: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

1、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2、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学无常师,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4、译文:孔子站在河边上说:“过去的如此夫,日夜不停地流去。”

5、学期伊始,一切归零,一切新发于硎。

6、(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一词多义(其):1仁在其中矣它的(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处):《论语·子张》(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他的里面了。”2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他们”。全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空有鸿鹄之志,不知砥砺前行,终将眼高手低,轻佻浮躁,以至于万事付诸东流。仅凭坚韧勇毅,却未志存高远,只能囿于当下,心力不足,落得个碌碌无为下场。

9、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

10、(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12、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13、(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9、求知态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求知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修身做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1、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4、在此过程中,我们思接千载,相逢相睹。我们被滋养,被丰盈,亦汲取广阔的精神力量。

5、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6、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窦娥冤的故事简介(窦娥冤的三桩誓愿是什么68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