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蜀中离席尾联分析(杜工部蜀中离席尾联126句)

2024-03-01 10:33:04

一、杜工部蜀中离席

1、⑤宋玉《神女赋》:“稼不短,纤不长。”

2、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七律无题二首)

3、杜工部:即杜甫。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这里表明是模仿杜诗风格,因而以“蜀中离席”为题。

4、楼主您好!我曾在河图发布这首歌曲后专门为其作了注释。应该是目前网络上最全的答案。

5、李商隐:《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杜工部蜀中离席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後主,岂宜重问後庭花。

6、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7、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8、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9、释义: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10、你已乘鲤鱼去(5)只留红泪一滴 (6)

11、《蜀都赋》是西汉扬雄的代表作,极尽言辞,以写成都之壮美秀丽。这位郫县人写得文章,上接班固之《二都赋》,后承张衡之《南都赋》,对东晋左思《三都赋》中《蜀赋》的创作也起到了很大影响。

12、成都人深爱着自己的城市,这是一种温暖到极致的爱,

13、诗人气质非凡、才华横溢,很容易博得女子的青睐。每年七月十五皇家要在附近山上举行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此年安康公主主持,所有道士均可参加,当时李商隐隐居学仙,只能在侧倾听诵经。公主身边一个随身道姑与他一见钟情,二人在山上约会,又匆匆分手。公主的侍女是不能随便嫁人的,更何况是一位道姑。所以他们每次分手都好像是一场生离死别,难舍难分,离而又合,合而又分,不亚于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逢。两位有情人不知是悲还是喜,是祸还是福,也深知这是一种充满绝望的希望,一个满怀希望的绝望。苦恋之下,他写下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4、李商隐的高明处在于将抽象的思念和痛苦,化作了具体可感的想象,使人由春蚕默默吐丝到死,联想到诗人默默相思至终;使人由流泪的红蜡烛燃烧成灰方止,联想到诗人苦泪长流而至死方休,而“方”和“始”又进一步增强了“到死”“成灰”的对爱情的执着。“春蚕”扣在“丝”上,极写爱情的相思,“蜡烛”扣在“泪”上,尽述爱情不能如愿以偿的痛苦凄绝衷肠。这一缠绵,一哀伤,情调有异,又和谐统表达了诗人对恋人至死不渝的一往深情。

15、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1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七绝嫦娥)

18、李商隐站在唐代诗坛的巅峰之上,以凄艳浑融的风格,为唐诗开创了又一新的境界。如果说李白、杜甫开创了唐诗的第一重境界,韩愈、白居易开创了第二重境界,那么晚唐李商隐、杜牧则开创了第三重境界。总之,李商隐的诗自辟蹊径,沉博凄艳,空灵浑融,为后世吟咏升华了出人意表的高度,其成就几乎是其他诗人难以超越的。

19、本站注释内容来自网页,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2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五律晚晴)

二、杜工部蜀中离席尾联

1、此文一成,洛阳城中争相传抄,“洛阳纸贵”这句成语就此流传下来。

2、唐宣宗即位后,牛党势力逐渐恢复,李商隐遭到厌恶,仕途一直没有起色,期间他也受到过别人重视,做过幕僚,但是总是时运不济,无法翻身。从这方面来看,李商隐是为一个颇为悲情的角色。

3、悲壮雄浑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POP风格的“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民谣风格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5、杜甫杜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杜甫曾在剑南节度府任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文名传天下,诗篇诵千古,但是在当时的官场中却颇为不得志。杜甫在50多岁“知天命”之年,才在好友剑南道节度大使严武的推荐下,获得朝廷授予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随后,杜甫带着家眷离开借以栖身的成都草堂,漂泊江湖,最终赍志以殁。

6、漫步在一首《成都》的曲调里,

7、天外使:唐朝往来吐蕃的使者。

8、“想东郊记忆,想九眼桥,想成都”

9、看多画楼歌台景 惯多赋别离

10、⑥《文选·西都赋》李善注:“夜光为珠玉之通称,不专系之于珠,系之于璧。故邹阳有日‘夜光之璧’,刘现又曰‘夜光之珠’。”

11、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12、我愿醉后复醒 当垆仍是你(2)

13、雪岭:即大雪山,一名蓬婆山,主峰名贡嘎山,在今四川西部康定县境内,其支脉绵延于四川西部,被称为大雪山脉。唐时为唐与吐蕃边境。杜甫《岁暮》:“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又《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

14、等主人宣布宴会结束时,客人才能离席。客人应向主人道谢、告别,如“谢谢您的款待”、“您真是太好客了”、“菜肴丰盛极了”,并向其他客人告别。如果客人有事要提前离席,则应向主人及同席的客人致歉。

1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6、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17、晴夜花著锦 相对摇烛影

1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9、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20、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三、杜工部蜀中离席尾联分析

1、青毡帐暖喜微雪,红地炉深宜早寒。

2、白门:今江苏省南京市。

3、关注国学教育,传递古典之美

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七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5、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七律无题二首)

7、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晚期之作,李商隐的大半生都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残酷的牛李党争,使他的仕途一直徘徊于权力的边缘地带。

8、川流不息(chuānliúbùxī)

9、落一砚朱笔临霜化绝句(7)

10、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1、释义: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2、首句反笔逆起,人生哪儿没有离别之事?反诘之中既传达着人生喟叹,又将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寓于其中。二句转折,与首句粘合,以世路干戈反托“暂分”的依依不舍。三四句叙事,概写蜀中紧张的形势,大处落笔,寄慨尤深,颇得杜甫沉郁之妙。五六句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势。“晴云杂雨云”,变幻不定的天气与雪岭、松州不明朗的军情的拧结,引起诗人的不安。七八句承五句意,同时又扣宴别的环境,以美酒美女宴乐与干戈未靖的严峻形势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情结。

13、(6)红泪:《拾遗记》中说,魏文帝(曹丕)所爱的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之时,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有“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板桥晓别》李商隐“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14、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蜀道难李白蜀相杜甫蜀中九日王勃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先主庙刘禹锡送友人入蜀李白蜀道难萧纲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李商隐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杜工部蜀中离席李商隐蜀道后期张说蜀国弦李贺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荆门浮舟望蜀江李白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寄蜀中薛涛校书王建送蜀客雍陶幸蜀西至剑门李隆基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苏轼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陈凤仪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李白

16、左思构思《三都赋》,为了写其中的蜀都赋,他在洛阳拜见著作郎张载,向他讨教四川的情况。于是构思十年,家门口,庭院里,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偶尔想出一句,马上就记录下来。整首赋辞章华丽,对偶工巧,内容丰富,繁而不乱,恰如一场荡漾在心中的华丽歌剧。

17、软红香土(ruǎnhóngxiāngtǔ)

18、大中五年,四川节度使柳仲郢邀请李商隐去西南任职,李商隐欣然跟随。虽然又被别人重视,但是李商隐的生活并无大的变化,半生的仕途打击使他变得郁郁寡欢,志向也转为无欲淡然,这个时期李商隐对佛学起了很大的兴趣,他经常与和尚来往,听法学经,过得平淡而安稳,似乎再也无心仕途了。《杜工部蜀中离席》这首诗就写于此间。

19、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0、临老交亲零落尽,希君恕我取人宽。

四、杜工部蜀中离席翻译

1、误疑茅屋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2、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

3、杜工部,指唐代诗人杜甫,他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此诗题目究竟是什么意思,历来评论者争吵不休,多数人认为是李商隐模仿杜甫七律的风格、以“蜀中离席”为题目写的一首诗。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颈联“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正写“离席”情景,兼有寓托之意:“醉客”暗喻对时局缺乏清醒头脑的人,“醉客延醒客”,写别宴酒酣的凌乱状态,含有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意;“晴云杂雨云”,以席上所见阴晴不定的浮云,隐喻松、云地区形势的变幻不定。这两句的句式是李商隐惯用而且用得非常好的错综结构,虽然这只是古典诗歌中一种文字组合的形式,却起到了深化内容表达的作用:出句中“醉客”、“醒客”中的“客”字重复出现,直观地勾画出酒席宴上热闹非凡的杂乱景象;对句中“晴云”、“雨云”中的“云”字重复出现,又与诗中所要传达的变幻不定之感暗合。一写近景,一写远景,观察这些景象的,正是热闹席间一个冷眼之人。

6、我落款名隐 留残荷听雨 (13)

7、在成都西郊的清水河上,曾有一座青石拱桥,叫做苏坡桥。传说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苏轼)在这里,筹钱为百姓修了一座桥,老百姓为了纪念他,给桥取名叫“苏坡桥”。

8、桃李国学苑,诗意地栖居

9、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0、旧庭门影深深 西窗缠绕枯藤

11、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

12、首联点出“离席”题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说起:第一句“人生何处不离群”,先说人生中离别本是平常之事,随处皆有,因而似乎不必为离别而伤感;第二句“世路干戈惜暂分”却又转过来说:无奈时局动荡,今日分手,不知何日方能再见,故而即使只是暂时分开,也让人难舍难分。第一句用反问,指出离别是人生之中一种普遍现象,目的是为激发第二句“世路干戈”的感慨,这正是全篇的主旨,用意深婉,表达巧妙,令人叹服。

13、“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14、“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15、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16、这是李商隐晚年的一首扛鼎之作,也是一种更高层次地对宇宙世界的追寻,表达了空灵浑融之意境。诗人怀念着两个女子,一个是锦瑟姑娘,一个是亡妻寄托着绵绵哀思,沉痛悲愤。诗人拜师在令狐楚门下,被温庭筠带来的一位歌女锦瑟所迷恋,但歌女最终给温的大公子做了妾,诗人深感惋惜。妻子离去,娇艳的姑娘也弃他而去,近五十年的岁月,怎堪回首?为此写下了这首悲凄浑融的诗篇。

17、紧接着诗人又感叹道:“东风无力百花残”。虽然是写东风无力,而百花衰败,实际上是写青春已逝,爱情无着,犹如无力之东风,衰败之百花。既写出了暮春景物之形,又传出了诗人无奈之情,不仅点明了暮春季节正是百花凋零的时候,东风无力挽回百花凋零的自然景物,也象征今日分别之不可挽回,此时突出了最能象征凄艳美的一个“残”字。东风无力、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云鬓改、月光寒,一切的一切,幸福美好的事物偏偏都残缺了,都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18、带着对成都的眷恋,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流行名篇——

19、你灯下裁衣 覆一生记忆

20、让民谣歌手赵雷的《成都》再次轰轰烈烈。

五、杜工部蜀中离席尾联含义

1、颔联“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自然承接“世路干戈”而来,将题目由普通人的离别,延伸到重大的政治时局上,视野一下子显得异常开阔,感情越发深沉凝重,也将“难于别离”放入更加现实而确切的背景之中:朝廷派往雪岭一带谈判的使者还没有回来,松州一带仍是重兵防守,说明唐朝与党项、吐蕃之间的关系尚未缓和。这两句在用词上也极为巧妙讲究:以“雪岭”对“松州”,纯是地名,似乎顺手拈来;而“雪”的苍白凉冷、“松”的青翠挺拔,在字面上也形成工整的对仗,给人一种凝重之感,与诗的严肃主题十分相称。写边境局势,用“未归天外使”与“犹驻殿前军”点出,下笔极有分寸,一方面暗示时局未定,另一方面也暗含诗人对天外使臣的殷切期盼,对军事局面的深深忧虑。

2、这首歌,就像直抒胸臆的重金属摇滚,在撕心裂肺地声线中,展现出仁者独具的忧国忧民的大悲悯大情怀。

3、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命运将他带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没落年代。他家境寒微,仕途坎坷,一生屈沉幕府,没有腾达飞黄的机遇。正如同时代诗人惋惜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然而那坎坷不幸的人生悲剧造就了一代诗人,使他成为晚唐最著名的诗人。那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在中国诗歌百花苑中宛如一株株馨香别具的奇葩。

4、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5、全诗看来,诗歌体现了李商隐关怀国事,忧虑时局的政治热情。诗人以矫健凄婉的笔力表达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思想。诗歌的艺术也颇显精密,世路干戈,朋友离别是总起,下面写“干戈”而感伤时势,接着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却因浓重的忧时情怀而超越了个人的离群之别。全诗脉络精细,变化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

6、信托孤鸿 去处不问 (4)

7、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8、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9、①判:评判。《羯鼓录》载,明皇游别殿,柳、杏将吐,叹曰:“对此好景,不可不与判断之。”此戏作烟花月旦评。

10、这首写成都的诗,起因是金圣叹生着病,却不知道为什么非常想念成都,就把以前写的诗抄了出来。开头两句说的是老生常谈的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后面就夸张了,他说只要能让他去成都,他甚至愿意给妻子儿子洗衣服。要知道,那时候可是父权社会,知识分子从来不干这些家务事。

11、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巴适感,

12、庭前瑟瑟树影移 一桃复一李(11)

13、诗人最后提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与开端“华年”相互呼应,表现了几层曲折,进而说明了惆怅的痛苦心情。他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 发为诗句,感人至深,而他的诗,意象空灵,境界浑融,则是他诗歌最典型的艺术特色,从而创造了一个如镜中之像、水中之月,具有弦外之音、味外之味的艺术佳境。

14、这首诗的题目为《杜工部蜀中离席》,杜工部就是杜甫,因为杜甫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诗友们可不要被题目给蒙骗了,以为这是杜甫的诗。诗的作者是李商隐,蜀中离席的人也不是杜甫,而是李商隐。李商隐想写一首模仿杜甫风格的诗,所以就把杜工部放在了题目里。

15、出处:《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16、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17、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8、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19、这首歌引起共鸣的,是关于一座温暖城市的记忆。

20、(7)《咏菊》 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六、杜工部蜀中离席

1、2014年,赵雷因为一段无法忘怀的成都记忆,写下这首歌,是这位北京歌手对第二故乡成都的留恋。

2、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3、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4、远处雪岭那边朝廷的使臣还稽留天外未归,近处松州一带也还驻扎着朝廷的军队。

5、本诗写下了诗人无从遇合而又偏偏执着追求的爱情心愿。全诗以“别”字为中心,以相聚不易来衬托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相见时难”包含了刻骨的凄艳思念和长久的期待,而“别亦难”则写出了别后所忍受的相思苦。这是一种绝望的不能实现的爱情,渴望相见但不能实现,令诗人发出了心灵深处的呐喊“相见时难”,然而分别之后也为相思所煎熬,所以才叹道“别亦难”,从而写出了诗人无论与恋人相见,还是与恋人分别都不能摆脱爱情的痛苦。“难”字在句中两见,造成了重重重压之势,写出了诗人沉重的心情。

6、殿前军:本指禁卫军,此借指戍守西南边陲的唐朝军队。

7、又辗转几度 光阴几轮

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七律锦瑟)

9、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时,锦瑟明指琴瑟,你为什么恰恰是五十根弦?“无端”暗示了诗人写作此诗只是发自一种“无端”的思绪。因为锦瑟的五十弦并非“无端”的,而是完全有“故”的,此时“无端”的只是诗人自己的情绪,并且“移情”到锦瑟上,暗指自己所钟情的女子锦瑟。“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核心意义仍在一个“思”字上。每一根琴弦发出的哀思都在思念着锦瑟般的华年往事,好似在诉说着锦瑟为什么偏偏用这么多弦弹,奏出哀绝凄艳的曲调,引起人对美好但终于幻灭的华年往事的回忆。这么多琴弦,正是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锦瑟华年谁与度”?(贺铸《青玉案》)“佳人锦瑟怨华年”!(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在此是一种追忆。

11、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12、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13、杜工部蜀中离席——唐·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诗词文本从《唐诗鉴赏辞典》

14、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15、座中的醉客们邀请我这清醒的人喝酒,而江水上空明亮的云夹杂着浓黑的雨云,变幻不定,就像现今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16、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1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8、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1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0、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

1、“ILovethisCity”

2、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3、这首诗描写主人公在春雨潇潇的夜晚,思念自己远方的恋人。全诗感情缠绵悱恻,意境飘渺迷离,语言明丽清新。

4、诗圣杜甫在成都两度居住,度过了三年九个多月,更留下了200多首描写成都的千古名篇。

5、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6、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6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