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寒食古诗图片146句)
一、寒食古诗
1、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2、hán shí寒食hán hóng韩翃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春城无处不飞花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寒食东风御柳斜 。rì m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日暮汉宫传蜡烛 ,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u jiā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3、(1)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4、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5、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6、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
7、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寒食古诗的意思: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宫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主旨:《寒食》是一首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
8、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9、(解释)首句“恻恻轻寒翦翦风”,先使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小梅飘雪杏花红”,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有了这两层烘染,才能托出第三句中“那人”不见的空虚之感和“纤手香凝”的绮丽之思。至于诗的结句“楼阁朦胧烟雨中”,更直接从第三句生发,是第三句的延伸,是把诗人的密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暗暗指出其人的居处所在以及诗人的心目所注,从而加深意境,宕出远神,使人读后感到情意隐约,余味无穷。没有这样一个结句,当然也托不出第三句。就通篇而言,应当说,这首诗既以第三句为中心,而又靠上下烘托,才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
10、当醉不知开火日,正贫那似看花年。
11、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12、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13、(11)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14、《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的思想感情。《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寒食古诗原文《寒食》作者: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15、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
16、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17、寒食古诗的意思: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8、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19、寒食时,白居易在扫墓。
20、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二、寒食古诗图片
1、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2、《寒食/寒食日即事》(作者)韩翃(朝代)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3、在农历清明前一天或前两天。古人从这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典出晋.陆翗《邺中记》:传说春秋时晋国介之推隐居山里,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做官。介之推抱树避火,终被烧死。晋文公为了纪念他,在每年介子推去世的这一天不举火,只吃冷食。后沿袭成例,演变为“寒食”节。唐.韩翊《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5、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6、莺声晓,箫声短,落花不许春拘管。新相识。休相失,翠陌吹衣,画楼横笛。得得得。
7、今天是寒食,远离家乡的杜甫走在乡村小路上,轻烟冉冉,日色晖晖。地处偏僻,这里没有一个好友,真叫人悲伤。
8、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9、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10、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11、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12、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13、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14、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15、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16、平波涨绿春堤满。渡口人归晚。短篷轻楫费追寻。始信十年归梦、是如今。
17、(名句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
18、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小院重帘燕飞碍。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熟睡起来,宿酲微带。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笑摘双杏子,连枝戴。
19、故人回望高阳里。遥想车连骑。尊前点检旧年春。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20、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
三、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
1、寒食节浸润着思念。此时的你,不论在哪里,愿你安好。
2、《清明》(唐·杜牧)
3、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4、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
5、龙蛇泽里清明燕雀笼中寒食三。
6、寒食节,闺中的女子们思念远方的丈夫。
7、苏轼在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
8、扩展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9、寒食节注定是一个思念的节日。不论你在哪里,此刻,请记得,有人在想你。
10、幽院妆成花下弄,高楼月好夜深吹。
11、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12、注释: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13、(2)无……不:双重否定词,表示非常肯定,“都”的意思。“无处不”是“到处都”的意思。
14、寒食下着太阳雨,花落在泥里,泥也染上了香味。少妇们拿着写好的书信,想要寄到辽西给心上人。
15、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16、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17、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18、寒食古诗中“无处不”的意思是没有一处不是这样的,双重否定表肯定,整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京城到处都是柳絮纷飞,落红无数。
19、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2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四、寒食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诗的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4、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5、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
6、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7、峡云烘日欲成霞,瀼水成纹浅见沙。
8、沈佺期说:寒食这天,家家都禁火藏烟。自己飘泊在外,不知道哪里的火,可以温暖自己这颗游子的心。
9、原文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①,寒食东风御柳斜②。日暮汉宫传蜡烛③,轻烟散入五侯家④。词句注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③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白话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0、困立攀花久,慵行上马迟。
11、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
12、该篇为讽刺王孙公子春日郊游而作。诗人久居长安,熟悉京城风习,看不惯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诗中描写官家子弟穿着罗绮、骑着骏马春游的一番热闹景象之后,有意笔锋一转,劝他们不妨去吊唁野外的垒垒枯骨,因为说不定他们自身就是那昔时的鬼魂所转生。
13、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14、意思:暮春时节,长安城里到处都是飞舞的柳絮、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的宫人们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诗歌:《寒食》唐代·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15、王维说:游玩的人天天有,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16、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17、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18、译文: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19、吃暖性的食材啊暖性食物有:大枣、山药、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等。希望点击好评
20、(10)轻烟:袅袅炊烟。
五、寒食古诗带拼音版
1、寒食,古诗赞美长安这个城市。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2、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
3、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4、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5、据孟棨《本事诗》,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此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
6、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7、斗柄更初转,梅香暗里残。
8、(9)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9、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10、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11、寒食古诗的意思是: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12、又向蛮方作寒食,强持扈酒对梨花。
13、(7)日暮: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指傍晚时分。
14、《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15、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u jiā
16、白话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17、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18、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19、日暮汉宫3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4家。
20、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六、寒食古诗
1、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2、创作背景: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3、桐阴覆碧井,泉脉入清渠。
4、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5、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
6、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古诗意思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赏析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7、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
8、《寒食》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9、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10、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11、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12、寒食节,是少男少女游春的时节。
13、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14、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
15、(解释)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在诗人看来,介子推其实是寒食节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对于天下寒士来说,“寒食节”几乎每天都在过,因为生活逼仄,每每断炊,哪里来的烟火?
16、作者在讽谕君王专宠使权的宦官或外戚,意在抨击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但也有人认为,诗中只是表达了作者对塞食节时京都妩媚可爱春景的欢喜之情以及对皇宫中无与伦比的威严以及权贵高门内的华贵气派予以真实刻画
17、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18、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19、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20、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1、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2、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日暮”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面。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3、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4、《寒食》古诗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皇宫里的情形,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特权的腐败现象。
5、整着诗充满着寒食节的悲凉与阴郁的气氛。
6、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7、(8)汉宫:汉代的皇宫,这里借指唐代的皇宫。
8、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9、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10、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11、(5)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12、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13、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14、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15、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16、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17、作者介绍: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天宝十三载(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766—779)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780—783)初,德宗赏识其“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仅存诗三卷。
18、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19、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20、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1、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2、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3、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别》
4、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5、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6、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