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对话(寻隐者不遇的诗意描述125句)

2024-03-03 09:27:57

一、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2、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3、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4、松树下,我向童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回答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中,山上云雾缭绕,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5、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24《春夜喜雨》赏析

6、“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7、而《宋诗纪要》里则记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宋真宗遣使召他为官,他听到消息后却关门闭户越墙而逃。

8、出自《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9、所以,见与不见,彼此都是心有灵犀的故交挚友,根本也就没有纠结。

10、《寻隐者不遇》是唐朝诗人贾岛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塑造了一位高洁风骨、济世救人的隐者形象。虽写寻访不遇,但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是一篇极佳的言简意丰之作。

11、真是言已尽,情未了,余韵无穷。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原来,他自己就是真正的隐士,自带隐逸之风。

14、某某对话有众说纷纭,云云激辩的表述。

15、《寻隐者不遇》出自唐代贾岛诗作。

16、《寻隐者不遇》全诗意思为:在苍劲的松鼠之下向童子询问隐者的消息,童子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之中,但是山中云雾缭绕,根本无法知晓他的行踪。

17、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12《鹿柴》赏析

18、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19、(“我”到山中去寻访一位隐者故友,没有遇见,只遇到了他的一位年少弟子,于是,“我”)在苍松下问童子,(“你”的师父在吗?)

20、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07《凉州词》赏析

二、寻隐者不遇的诗意描述

1、一是童子没有如此回答,诸如“这座山太大太深了,我不知道师父在哪里?”。这说明了这位童子的谈吐水平。有徒如斯,可想师父更是高人;

2、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3、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11《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4、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

5、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01《汉乐府·江南》赏析

6、邻居告诉皎然,陆羽去了山里,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会回来。

7、尾联其实已经省略了诗人的第二句问话:“那你师父到哪里采药去了?”

8、诗人本想转身折返,可是又心有不甘,于是就向陆羽的邻居打听他的行踪。

9、“寻隐者不遇”是指:寻访隐居山林中的贤士没有见到。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指的是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10、新家的篱笆下种满了菊花,可能是新栽的缘故,秋天来了它们还没有开花。

11、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有趣的小故事。

12、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扩展资料赏析

13、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14、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扩展资料: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15、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16、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言:回答,说。

17、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27《滁州西涧》赏析

18、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19、脍炙人口的古诗还有什么不被知道的内涵呢?一起来重读《寻隐者不遇》吧!喵~

20、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三、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对话

1、他懂得你的一言一行,你明白他的举手投足。

2、《寻隐者不遇》(中唐·贾岛·五古)

3、淘一首好诗,会一位故人

4、短短的两句短诗,却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5、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

6、《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7、诗意是: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拼音)sōngxiàwèntóngzǐ,松下问童子,yánshīcǎiyàoqù。言师采药去。zhǐzàicǐshānzhōng,只在此山中,yúnshēnbùzhīchù。云深不知处。

8、zhǐ zài cǐ shān zhōng ,

9、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云深:指山深云雾浓。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赏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10、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11、《寻隐者不遇》出自唐代贾岛诗作。

12、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08《登鹳雀楼》赏析

13、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09《春晓》赏析

14、看那满地白云,想必是采灵芝去了,只是,山高林密,哪里去寻觅他的影踪?

15、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16、世谓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此诗却刚好相反,在谋篇构思方面煞费苦心,无佳句而有佳篇。

17、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处:地方。

18、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19、寻隐者不遇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是什么意思?其实,诗人的诗题已说明了——寻隐者不遇。通过读此诗,我的理解是,诗人本想去拜访一位隐居蓬莱岛的高士;高士所隐居的环境山高云漫,松涛阵阵,香气弥漫……待诗人到达隐士所居处时,恰好隐士已上山采灵芝去了,既不知他何时归也不知他去何处采,只好扫兴;但这锻造的环境也使诗人领略到了另一番风景,得到了另一种收获。此诗和另一首《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异曲同工之处。

20、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

四、寻隐者不遇的诗意注释

1、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23《小池》赏析

2、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3、在这首诗中,正文与诗题有非常紧密的呼应关系。解读这首诗,有必要先从诗题开始。《寻隐者不遇》的诗题,为我们提示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开头的“寻”,隐含着一种期待,会让人好奇:诗人“寻”的过程将会有怎样的结果?然而在期待之后紧随而至的,却是“不遇”。这一结果使得最初的期待落了空。这个简短的诗题给我们勾勒了一个大体情境:期待的失落。

4、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5、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04《回乡偶书》赏析

6、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22《别董大》赏析

7、众人不解,他却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呢!

8、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9、红楼院里秋色如画,到访的友人胸怀坦荡磊落,这一切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

10、明代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

11、《寻隐者不遇》是宋代诗人魏野去拜访一位隐居蓬莱岛的饮食,可是没有遇到而写下的.魏野去拜访一位隐居在蓬莱岛的隐士.他发现这里非常的美,高山环绕,松涛阵阵.诗人岛隐居者的居处时隐居者去采药了.诗人有些失望,可看到像天上一样的风景时,心情又开朗了.

12、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13、古语云也即代表说的意思:

14、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原文

15、寻隐者不遇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诗意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寻隐者不遇》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运用想象,想象自己寻找仙人不意进入了仙境,从而真象了一种闲逸雅致的仙境生活,突出了隐者的超然出尘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6、(于是,童子答曰:)只知道在这座大山里面,(至于具体是哪个方位,)山中云深,(实在是)不知道(师父到底)在哪里。

17、清代吴烶《唐诗选胜直解》:设为童子之言,以答寻问之意,不必实有此事。不露题字,而意已见。

18、《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诗,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诗作。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9、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20、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五、寻隐者不遇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1、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2、注释①寻:寻访。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⑦处:地方

3、隐者:不肯做官而住在山野的隐士,一般指的是贤士。

4、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言:回答,说。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5、《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的诗意: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赏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

8、有兴致游历山水,一日游到苍松翠柏山中林下,见到捣药童子问师父可在否?

9、童子爽口回答,我的老师采药去了。

10、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11、点击学习聆听·走进诗词意境

12、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05《风》赏析

13、诗人久久地伫立于此,不忍离去,此刻,香风不动,松花自落,白云满地,空山高远,哪里望得见隐者的身影?!

14、养桑麻种菊花,游山林闲乘月,隐士的生活是多么闲适清静,隐士的性情是多么的疏放不俗。

15、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16、一是诗人的这位隐者就隐居在群山峻林的这片苍松之下。于此地的环境,既可以了解隐者的喜好以及隐者的如松风骨;

17、♬点击上方绿标听主播朗诵诗词

18、故此,这一问一答,虽语言简朴,却暗藏了诗人对于隐者友人的高度赞赏。

19、诗意苍松下,我百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度,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问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答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专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属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20、喜欢这份用心,就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六、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1、其实,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因为风景总是在路上。

2、由此可知,二人相知之深,过从之密,而且都是豪放、洒脱、不拘小节的性情中人。

3、诗意: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4、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5、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6、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7、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18《赠汪伦》赏析

8、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9、访隐者不遇和寻隐者不遇有何不同访”即拜访。在拜访前,是会给被拜访的人一个口信。即告诉他我会在几时几时到。有提前通知的意味。而“寻”则是随机的。有“碰见了就是幸运,碰不见也就碰不见了吧”的意思。强调的是随缘。

10、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11、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12、据《宋史》记载,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对云山,伴清泉,他一生都居住在这样清幽雅静的地方。

13、失望的贾岛不甘心地又问:“你师父在哪里采药啊?”少年指了指身后的山林说:“就在这座大山里。”贾岛在失望中又燃起了一点希望,心想,那我就去山林中寻他吧,就问:“在山林的哪里能找到你师父?”少年摇摇头说:“山中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师傅具体的行踪。”贾岛无奈地望了望重峦叠嶂的山林,只好决定下山,再寻时机来拜访吧。

14、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15、访友不遇,诗人没有怅然若失,因为他已经见识了陆羽的超凡脱俗,真可谓是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16、古风泊客┃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17、东晋书法家王徽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乘小船去拜访好友戴安。

1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19、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20、小船在风雪中行驶了一夜终于到了戴安家门口,可是,他并没有进门,而是沿原路返回了。

1、释义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2、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设为童子之言,以状山居之幽。

3、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4、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5、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描写冬至的优美诗句古诗大全(描写冬至的诗40首10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