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诗配画简单又好看(望天门山诗配画134句)

2024-03-03 09:30:10

一、望天门山诗配画

1、诗以赏心,画以悦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孩子们在诗中赏尽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当他们铺纸勾勒出心中领悟到的意境与生命力,诗便不再是远方,而是日常。

2、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据正史《旧唐书》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3、俗话说:日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诗歌是承载口述传统的中流砥柱,千百年来,传达了各种文化的内在价值。诗歌贯穿人类整个历史,不论是何种文化、不论其在哪一片大陆,诗歌都在传诵着我们共同的人性和共有的价值观念,将最简单的词句转化为对话与和平的有力催化剂。

4、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5、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6、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7、宝贝:真是山水相依,你冲我挡。

8、(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9、我使用了彩铅来画出一点层次。

10、(引出诗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11、在右下角也画上一座山峰,在山峰上画上树木,然后用绿色给山上的树木涂上颜色。

12、审校:孙梦霞/美编:李悦

13、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问李白说:“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听后大笑不止。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据说是因为他并没有得到重用。

14、《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15、(标题)初春小雨(唐·韩愈)

16、主体人物完成之后,我们开始画出近景。

17、完成人物整体的造型,注意画出腰间的剑柄和手中的酒杯,

18、《望天门山》是唐代李白于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9、 山水互为映衬、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20、第三句是正面刻划天门山的山势。“两岸”指出了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相对”二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天门山隔江兀立、崖峭如削、对峙如门、巧夺天工的雄姿,给人以只可仰观的高峻感。一个“出”字,出神入化,化静为动,令人感到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生机盎然,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二、望天门山诗配画

1、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2、25岁的时候,为了早日实现理想,李白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经过一年多,他来到天门山。在路上,他听说皇帝要求全国各地的文武百官举荐青年俊才。离天门山只有几十里水路的南京,文武百官们正忙着寻找这样的人才。全诗描写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李白此时的通过望天门山表达自己一展抱负的想法。

3、让孩子们在年幼时就接触诗歌、爱上诗歌,是若虹妈妈编写这套书的初衷。为了较好地达到这个目的,若虹妈妈对书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4、彩铅等,要注意的是水彩笔不宜作为上色工具

5、宝贝:青山、孤帆、红日

6、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7、绘画顺序:铅笔打稿、勾线、上色

8、家长: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

9、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10、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11、构图为画面的创意阶段,可使用铅笔在素描纸

12、家长:后两句诗写了几种景物?

13、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

14、次句暗示了天门山雄视一切、镇慑洪流的威力。“碧水”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东流”是写长江总的流向,“回”字力度很强,极富动态美,既写出了长江到天门山处江水曲折回荡、漩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又突现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正是从一个“回”字中,我们才更加深刻地领会出天门山扼江回流的雄伟气势。

15、一周一诗|囧囧陪你古诗游《风》

16、儿童节手抄报持续更新,2021年的第二款设计来了

17、最后再用马克笔上色,马克笔上色完成后,

18、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19、家长:是的,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

20、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

三、望天门山诗配画简单又好看

1、使命:让每个家庭弥漫诗香,滋养诗意童年;

2、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3、一周一诗|囧囧陪你学古诗《清明》

4、目标:帮助那些没有时间,不知道读哪些诗,如何讲诗的家长提供工具,帮助孩子更好、更快掌握经典;

5、手机太差,画面相当模糊。看着象是几个人在冶炼。秋浦歌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6、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用深绿色涂上阴影,然后用灰色涂山体的颜色,用黑色加深石头的阴影部分。

8、绘画对象:少儿、青少年

9、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10、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家长:天门山将江水阻断了,滔滔的江水在这里遇到大山的阻挡,只好折往北而流。所以称“回”。

13、画出人物的五官、帽子还有胡须。

14、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据说是因为他并没有得到重用。

15、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16、家长:想一想楚江是指长江吗?

17、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18、一周一诗|囧囧陪你学古诗《望庐山瀑布》

19、水彩笔勾线,勾线完成后擦除铅笔稿。

20、(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四、望天门山诗配画怎么画

1、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2、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李璘的幕僚。

3、主要上色工具有马克笔、水彩、水粉、油画棒、

4、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5、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6、家长:对,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

7、开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据《旧唐书》记载,青年时期的李白显示了超凡的才能,并且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其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8、(诗词原文)《望天门山》——唐·李白

9、《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10、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11、小主播:雅雅宝贝五周半岁

12、(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13、首先在画面的右上角写出《望天门山》整首诗,然后在左边画上险峻的高山,山顶上有树木。

14、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15、家长:宝贝,知道天门山在哪里吗?为什么叫天门山吗?

16、若虹妈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针对孩子的理解能力、兴趣点、思维方式总结出完整的教育方法,故事化、口语化、趣味化的表达,孩子看这本书就像与若虹妈妈对话交流,既有趣又有益,再加上每首古诗都有若虹妈妈的配乐讲解,孩子们一定会爱上学古诗。

17、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18、今天的推送是李白的《望天门山》

19、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20、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五、望天门山诗配画手抄报

1、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2、下一期囧囧陪你学古诗《初春小雨》

3、家长: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家界之魂”。

4、接着画出一左一右两座山峰,还要画出长江、太阳、小舟。

5、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今安徽省当涂县境内)的情景。前两句,描写天门山和水流的气势,磅礴大气看,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6、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7、在画面的右上角写出《望天门山》整首诗,然后在左边画上险峻的高山,山顶上有树木。在右下角也画上一座山峰,在山峰上画上树木,然后用绿色给山上的树木涂上颜色。

8、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9、不管是古诗的选取还是对古诗的诵读,若虹妈妈精心挑选;不论是书籍的设计还是出版,所有参与人员都百分之百的投入。这个成果便有以下几大优点:代表性、全面解析、听读结合、插图诗意、获益良多。

10、绘画时间:40~60分钟

11、愿景: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古诗文;

12、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13、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14、听诗、读诗、背诗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早期的诗歌启蒙,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中国文字和古诗词的音节之美,更可以锻炼孩子的吐字、用气,提升他们的语音语感,对这个时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15、伟大的文学家总是赋予作品以灵魂,这种灵魂来自于诗人内在的功底和对生命的热爱,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在他们的笔下都会有巨大的生命力。读李白的诗,总能被他的豪放和挚情所感染。

16、铅笔稿完成后,可使用针管笔、记号笔、

17、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18、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19、“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20、最后给湖水涂上青色,天空涂上蓝色的背景色,一份简单漂亮的望天门山诗配画就完成啦!

六、望天门山诗配画

1、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囧囧陪你学古诗音频

2、天门山是安徽的两座山的合称,这两座山分别在位于长江的两岸,看起来中间好像开了一道天门,所以有了“天门山”这个名字。

3、长江好像大斧子劈开了天门山,

4、宝贝: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6、所选篇目,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尽量涵盖各种体裁、各个朝代和各类题材。同时,入选的诗歌都通俗易懂,易于孩子们理解。

7、望洞庭(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注释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8、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9、《望天门山》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古诗配画如下:

10、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11、宝贝:被山挡住了去路。

12、得益于现在的科技,让我们在看书的同时能便捷的获得听觉的享受,而听正是孩子最自然获取知识的方式,若虹妈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从事过很多年的普通话考核工作,也做过十几年的语文老师,更是一位陪伴孩子成长十三年的妈妈,扎实的教育背景,丰富的教学经验,温暖的育儿教育经历,让她更懂得古诗中所蕴含的内涵,声声句句中,传递是温情,传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

13、一周一诗|囧囧陪你古诗游《江雪》

14、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15、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16、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17、做一本孩子们喜欢,能帮助孩子进步的书,是若虹妈妈的初衷。

18、这套书是中小学生的语文好伴侣,本书涵盖60首中小学生必读、必背的经典古诗。在高考改革、语文在高考中分量越来越重的当下,本书能极大程度上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通读本书,孩子对古典诗歌、古代文化常识的认知水平,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越,在语文考试中大放异彩。

19、作者:李白朗诵:张筠英

20、因为李白不但是诗仙,还是剑仙和酒仙。

1、小朋友们知道春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他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中国古诗吧!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意思: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4、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5、文字采编备注:本诗部分文字采编自网络并会进行备注。

6、儿童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

7、2022年诗社公益:为每一首诗配PPT,打造父母最喜欢的古诗词PPT课件,欢迎更多的父母给我们提出改进建议和献计献策,以便更好地优化这首诗。

8、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9、李白年轻时就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一生在中国大地留下了许多足迹,所到之处,写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望天门山》就是李白在安徽时写的。

10、末句是诗人顺着天门山远眺一幅远景。“孤帆一片”是想以背景的单纯突现“孤帆”之高大。“日边”写出了长江远景浩瀚迷茫,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一个“来”字,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和血液,使画面顿显活跃,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

11、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问李白说:“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听后大笑不止。

12、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

13、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诗人用“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样传神地诗句,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欣然目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青山似有情,张开臂膀将客迎;远客自多情,乘舟御风破浪行,阳光洒在江面上,若融金,似铺银,驶入天门山,眼界顿时开阔,心胸更加壮阔!这样意境开阔,气象雄伟,气魄豪迈,动静虚实,相映成趣的诗作不愧为古诗中的瑰宝。

14、截稿日期:2017年10月19日下午6:00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李白写的古诗有哪些二年级(描写月亮的诗句李白写的古诗9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