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断句148句)
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他们的辩论究竟谁是谁非,谁输谁赢,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名家是研究逻辑的,从逻辑上说,似乎惠施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知道鱼的心理呢?但从审美体验上说,庄子也是有道理的,任何动物的动作、表情,痛苦或快乐,人是可以凭观察体验到的。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5、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6、译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
7、《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讲述了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
9、学生思考,明确:(1)鹌鸨的故事里,鹎鸨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鹌鸨,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1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
11、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扩展资料: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
12、是战国时期两位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的一次关于“鱼是否快乐”的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先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六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14、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的品质。
15、美点寻踪,欣赏《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6、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17、“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18、因为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与角度不同,文化差异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问题上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我们应该以豁达包容的态度,尊重别人的见解,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让社会更安定更美好。
19、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20、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断句
1、(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3、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5、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6、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9、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一课《社戏》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课《回延安》
1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1、学生明确:(1)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同:国都、京城。(3)止:栖息。(4)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这。
12、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13、(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14、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15、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16、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
18、教师总结:从我们了解的《庄子》散文的四个片断来看,《庄子》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
19、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20、《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出自)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3、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4、“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
5、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
6、教师引申:《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7、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0、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12、《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13、目前5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14、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5、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6、一词多义固:①固不知子(固然)②子固非鱼也(本来)之:①知鱼之乐(的)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特殊句式倒装句(状语后置)原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改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判断句原句是鱼之乐也译这是鱼的快乐原句子固非鱼也译你本来不是鱼原句我知之濠上也译我知道是在这濠上的古今异义(欲代子相)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或惠子曰)古义:有人今义:或者表选择的连词(于是鸱得腐鼠)古义:两个词,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17、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1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外篇的《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文章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19、“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20、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四、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扩写
1、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追溯。其,话题。本,最初。
2、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3、北冥有鱼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论述了志向远大和渺小的关系。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是论述人生观的问题
4、该文节选自《秋水》,标题是编者加的。《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5、①安知鱼之乐 之:(的)
6、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四课《灯笼》
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先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9、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10、此文中用鱼儿的快乐折射出庄子内心的愉快,高兴,正因庄子心胸豁达,对于一切事物都抱以欣赏的态度,才会有超然物外的乐趣。这则故事应该是要告诉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要过分拘泥于现实,才会有物外之趣。
11、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1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秋水》,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13、文章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14、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交代背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15、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十一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16、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7、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9、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0、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心思想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外篇的《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2、云者:如此如此。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外篇的《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
4、没有拐杖的是庄子。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5、学生白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6、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7、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8、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9、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二课《蒹葭》
1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五课《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
1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13、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4、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15、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八课《时间的脚印》
16、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1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18、很明显,从上面可以看到,实际上庄子使用的是诡辩,而且是曲解词义法,他虽然在辩论上占了上风,但是在哲学上来讲其实惠施才是胜者,庄子对鱼的评论只是自己的主观看法,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19、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0、扩展知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秋水》,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
2、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3、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的品质
4、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5、鲦鱼:鲦(tiáo),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6、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8、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9、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课《小石潭记》
10、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1、zhuāng zǐ yuē :“ qǐng xún qí běn 。 zǐ yuē ‘ rǔ ān zhī yú lè ’ yún zhě , jì yǐ zhī wú zhī zhī ér wèn wǒ , wǒ zhī zhī háo shàng yě 。”
12、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1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七课《壶口瀑布》
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案
1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哲学道理: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换一种眼光看待事物。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外篇的《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创作于战国年代,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16、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口语交际《应对》
17、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18、战国庄子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和惠子都没有赢。惠子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
19、②子固非鱼也 (本来)
20、“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写作《学写读后感》
2、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3、庄子的回答本来就符合逻辑的,两人的问答都有一个大前提:同类相知。惠子说,同类相知,你庄子与鱼不是同类,所以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按照惠子的逻辑回答说,同类相知,你和我不是同类人,所以你也不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
4、我的回答完毕,谢谢。有疑问请追问。
5、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6、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写作《学写游记》
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十九课《登勃朗峰》
8、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9、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10、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
11、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12、《秋水》文采斐然,百川灌河的浩淼,“两淡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声势,河伯“欣然自喜”的天真得意,皆历历如在眼前。
13、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4、关于你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到底是谁赢了?——的问题:我来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庄/惠在濠梁之上的“知鱼之乐”论辩,是一个广为流传耐人寻味的故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庄子和惠施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惠施从人与动物(鱼)对立的视角,说明人不能感知动物的喜怒哀乐;庄子则是从人与动物的通融的角度,赋~鱼~以人的情感意识;前者是纯理智的逻辑思维,反映了惠施功利性取向的价值观和重“言传”的逻辑思维,后者是反衬出庄子超功利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和重“意会”的直觉思维。所以无有输赢之说。
1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6、引申: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17、4教学过程1第一学时
18、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这篇短文中,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19、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0、(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1、(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九课《桃花源记》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4、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6、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因素.
7、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诗词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