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诗意20字(小儿垂钓诗意全解77句)

2024-03-04 11:02:03

一、小儿垂钓诗意

1、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3、品味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欢迎收听《诗意九子塘》,我是本期的朗读者李玉琳老师。本周与大家分享的是《小儿垂钓》。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7、蓬pénɡ头tóu稚zhì子zǐ学xué垂chuí纶lún,

8、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9、“蓬头”头发乱蓬蓬的。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鱼用的线,“垂纶”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态,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从“莓苔”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烟稀少的地方。

10、这两首诗都刻画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两首诗都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给人留下了神深刻印象

11、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12、映:遮映。《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词句注释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作品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13、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习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水里的鱼儿。

14、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15、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6、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17、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1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9、胡令能,唐代诗人,贞元、元和时期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人称“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其诗传世仅存四首,见于《全唐诗》。

20、“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听问路,就因为看得见小儿。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真纯、无限童趣.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二、小儿垂钓诗意全解

1、《池上》——唐代白居易

2、  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3、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作者:胡令能,莆田隐者,唐代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手工匠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二两句重在描写垂钓小儿的形。。。貌,四两句重在描写小儿垂钓的神情动作。“蓬头稚子学垂纶”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学着大人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意思是小孩子侧着身子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映在野草丛中。诗人对这个垂钓的小孩子的外貌。

4、鱼惊:鱼儿因受到惊吓而逃跑。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图文:中4班老师、宣传组

7、《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8、《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9、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10、全诗从形神两方面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11、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远远地摆手,生怕水中的鱼儿受惊吓不上钩。

1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3、(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2)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3)莓:一种小草(4)苔:苔藓植物(5)借问:向人打听(6)应:理睬

14、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15、孩子学习与家庭教育方法分享和研究

16、(①态度随便的②漫不经心的③很专注的)。

17、译文: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1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三、小儿垂钓诗意20字

1、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2、第一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

3、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小儿垂钓的诗意: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回应路人。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鉴赏《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6、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7、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8、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呀!

9、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小朋友们知道春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他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中国古诗吧!

11、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12、《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13、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画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14、《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作。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15、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16、第二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

17、胡令能,隐居圃田(河南中牟音móu县),唐代诗人。年轻时因家中贫穷,以修补锅碗等用具为生,人称“胡钉铰(jiǎo)”。他的诗大都语言浅显,但构思精巧,充满了生活情趣,现仅存四首。

18、(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19、纶:钓鱼用的丝线。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小儿垂钓诗意及注释

1、我们来整体的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2、《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3、怕pà得dé鱼yú惊jīnɡ不bù应yìnɡ人rén。

4、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5、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6、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青苔上,草丛遮映了他的身体。过路的人向他询问,小孩远远地就摇摇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答路人的问话,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7、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8、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0、《小儿垂钓》的白话译文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11、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12、雪悠悠的飘下来,在地上团成一首诗

13、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4、“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15、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池上》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①藏踪迹,浮萍②一道开。(注释)①解:知道。②浮萍:池塘里的水草。(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助读)这首诗写出了小孩的贪玩和天真。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16、路lù人rén借jiè问wèn遥yáo招zhāo手shǒu,

17、《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唐代贯休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标点(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诗8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