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吏翻译(潼关吏原文及翻译注音122句)
一、潼关吏
1、以上写杜甫寄语守将要吸取哥舒翰失败的教训。
2、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三吏三别”,与其说是诗歌,不如说是一幅记录百姓悲苦的巨型画卷。
3、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草草:疲劳不堪之貌。何:多么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备胡:指防备安史叛军。要:同“邀”,邀请。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艰难:战事紧急之时。奋:挥动。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哥舒:即哥舒翰。
4、(38)夜久:夜深了。
5、一将成名万骨枯,战争中,无论朝廷军还是叛军,为了战胜对方,都要时刻保证己方的实力。
6、他只是用朴实的叙述方式,将他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7、一路走来,杜甫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见到唐肃宗时,已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8、备考|文言文的断句技巧
9、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0、(7)呼:诉说,叫喊。
11、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12、(2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3、公元747年,唐玄宗诏告天下,“通一艺者”可到长安应试。
14、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15、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16、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17、在唐朝璀璨的诗歌星河中,李白、杜甫二人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双子星。
18、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余丈。
19、桃林战:桃林战役。此战中唐军将领哥舒翰遭遇伏击战,20万大军中数万人被淹死在黄河,这也就是下文中所说“百万化为鱼”。
20、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二、潼关吏原文及翻译注音
1、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诵读
3、失意英雄的慷慨悲歌——《破阵子》诵读
4、唯有历经人生千回百转,尝尽岁月苦辣酸甜,才能体会一品尽三味。
5、杜甫认命了,不管自己如何才高志广,终究不敌现实的凄凉。
6、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7、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8、可杜甫却觉得此官职对百姓不利,于是推脱不去。
9、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10、杜甫从小便有咏凤之志,这次入京,亦是踌躇满志,胸有成竹。
11、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12、杜甫终于觅得时机,趁叛军看管不严,逃出长安,投奔肃宗。
13、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14、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15、(12)前:上前,向前。
16、杜甫,字子美,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17、他寄情诗歌,以诗咏志,虽毫无政绩,却留诗青史。
18、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
19、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20、铁不如:这里指城垒坚固。
三、潼关吏翻译
1、(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2、潼关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3、十年时光,杜甫已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变成了满脸愁容,郁郁寡欢的中年大叔。
4、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5、周黄金市场反击,交易价涨到264元左右,首饰在335元以上,投资在285元以上,回收价在273元
6、杜甫这一辈子,从志得意满到怅然若失,从裘马轻狂到忧国忧民,杜甫的人生充满着执着,也充满了无奈。
7、可等到的消息却是“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8、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9、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10、《无家别》中,有个老兵回到家中,看到家徒四壁,老母逝去,乡亲离乱,自己孤身一人,却又被县令征召。
11、潼关有八处胜景。雄关虎踞:指潼关故域东门外的麒麟山角,形如一只猛虎蹲在关口。禁沟龙湫:在禁沟口石门关北面禁沟水与潼河相汇处。秦岭云屏:把秦岭云雾缭绕的自然风光比为潼关的屏风。中条雪案:指中条山清幽、美面的雪景。风陵晓渡:风陵,是指神话中女娲氏的陵墓。在潼关故域东门外黄河岸河滩。风陵处的渡口称为“风陵渡”。黄河春涨:春天黄河河水剧涨,站在潼关域头北眺东望,银光四闪的冰凌伴随着黄河水汹涌而下,颇为壮观。谁楼晚照:指潼关谯楼(指西域门楼)曰落时的景致。道观神钟:因麒麟山顶道观里的“神钟”而驰名。相传此钟因洪水泛滥被冲到潼关,后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被挂在了钟亨上。
12、年轻时,他咏凤望岳,是如此意气风发;成年后,他面对残破的国家和昏庸的朝廷,他又是如此无能为力。
13、历史上能如杜甫这般,见证一个帝国从辉煌到衰落过程的诗人,本就不多。
14、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15、撰稿|田南池播讲|方明
16、“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17、这个冬天,杜甫过得异常艰难,前方战况不明,后方家中无信,而自己空怀辅国之志,却只能独身愁吟。
18、(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9、(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20、⑴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四、潼关吏拼音
1、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2、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名门世家,他从小便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
3、(年代):唐(作者):杜甫
4、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5、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6、点击右边的按钮,可以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7、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8、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9、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10、可哪怕如此,老翁也要披挂上阵,不能独留己身。
11、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12、(跟S姐背诗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3、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14、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15、然而,当杜甫前往奉先县省亲时才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已饿死许久。
16、他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自己的老伴,也许此次一别便是永恒。
17、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18、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忍辱负重,乞怜谋生。
19、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Shinya诵读音频
20、他希望百姓安康幸福,也知道只有大唐军队胜利归来,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五、潼关吏
1、诗人路经潼关,看见士兵们劳苦筑城墙,便问吏卒。吏卒自负城墙坚固高耸,这又让诗人想起了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
2、可人生难免离合悲欢,如今命运又岂是他自己可以掌握。
3、“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4、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5、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史称唐肃宗。
6、(6)走:跑,这里指逃跑。
7、(31)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8、而用诗歌记录下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之人,更是寥寥无几。
9、(43)明:天亮之后。
10、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1、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中国说》诵读
12、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13、杜甫,不但是之后文人的精神领袖,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14、白发人送黑发人,杜甫内心的痛苦无以言状,只能以笔寄情,依诗载愁。
1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对几千年历史一针见血的总评。这首散曲,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地域远近数百里,时间上下千余年,思绪驰骋纵横,最后归结为“百姓苦”一句,反复咏叹,兼有山水诗的意境和历史家的眼光。说明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从而指出了封建政权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对立性。
16、文|有书琳琳柒·主播|阿成
17、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8、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
19、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20、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六、潼关吏
1、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2、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3、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4、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5、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为河南到长安的重要关口。时因洛阳失守,危及长安,故加强修筑潼关,以防不测。
6、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7、(28)完裙:完整的衣服。
8、(向上滑动查看整首诗)
9、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10、相比于过去的“事君治国”,如今的他更希望可以让妻儿衣食无忧。
11、这些诗篇,是百姓遭受战乱之祸、灾难深重最为真实的见证。
12、《潼关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古,为“三吏三别”之一。此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以缓急有致、神情毕现、形象鲜明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神态,是此诗主要特色。
13、从黄昏到天亮,老翁虽逃,老妪却被抓,一个本就不完整的家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14、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15、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16、但长大后才知,杜甫的诗词并不是在课堂上所能体会到的,他的诗即是历史,又是沧桑。
17、(39)绝:断绝;停止。
18、三吏三别虽只有六首诗,但却从不同的角度,将百姓的“孤苦无依靠,半点不由人”的命运记录了下来。
19、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20、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诵读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