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论语全文一共几卷105句)
一、论语全文
1、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2、 实际上,孝悌之于社会和人生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最终合二为指向人类的福祉。我们知道,个人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对缔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有着具体而微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更多的人成为品行高尚的君子,社会必然会形成良风美俗。反过来,在这样的社会里,将会有更多的人获得幸福和圆满人生。
3、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4、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7、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9、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1、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
1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15、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8、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19、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20、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二、论语全文一共几卷
1、齐,必有明衣。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2、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 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
5、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6、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7、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8、 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9、《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
10、《论语》为政篇 第二篇全文:
11、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宋人疑之,《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所授。
12、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3、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4、黄帝内经:越活越年轻的秘密!
15、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6、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17、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18、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19、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20、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三、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3、翻译: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4、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5、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6、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7、翻译: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8、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9、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0、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1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使民以时,与民实惠”,而“不可滥施刑罚,不教而诛”;另一方面,它是站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立场,要为恢复礼乐教化而努力,因此提倡“仁悌孝信”,反对“犯上作乱”。这种矛盾主要由孔子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是东方的《圣经》。
12、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5、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1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8、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19、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博爱大众,亲近仁德的人。这样亲身实践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跟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20、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四、论语全文二十篇原文及翻译
1、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4、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5、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0、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1、翻译: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2、子 曰: 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悦 乎。有 朋 自 远 方
1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是智慧的。
16、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7、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18、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9、策划|刘孟豪陈诗音苏永康黄鹏宇
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五、论语全文
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5、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6、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7、译文: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0、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1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3、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14、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5、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16、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17、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18、《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参阅:孔子集語
19、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20、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六、论语全文
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3、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4、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5、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