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张溥传翻译及注释(明史张溥传张溥是怎样的人148句)
一、明史张溥传
1、不假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2、《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3、张溥故居,位于江苏太仓市城厢镇西门街8号,始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可惜正门和后院都荒废已久,只剩下三进组合式的通转走马楼房屋。整个建筑斗拱齐全,手艺精湛,布局精巧,配以围廊厢房,几似迷宫,是一座典型完整的明代建筑。内设县博物馆与唐文治、俞庆棠事迹的陈列室。还设有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名人馆和“四王”纪念馆等。
4、南朝人顾欢因家贫无法入学读书,便站在学舍的墙壁后听讲。他立志成才,白天劳动,夜晚燃糠照明诵读,坚持不懈,终于成为知名学者。(《南齐书·顾欢传》)江泌家中贫穷,白天干活,夜里读书。为省钱,遇到有月亮的日子,便“随月光握卷升屋”,(《南齐书·江泌传》)爬到屋顶,在月光下读书。
5、B.“再迁”指再次提升官职,“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就是降低官职,“左迁”就是提升官职,汉代贵左贱右的习惯已被后代沿用。
6、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7、A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8、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9、南宋著名学者张九成,号横浦居士,著有《横浦集》。四库全书《仕学规范》卷十三收录了《横浦语录》中的一段话:“或问先生:‘幼年处学舍,正当苦寒,衣衾不备,终夜看书不已,每至达旦。乡里富人或以衣物见惠,力辞不受;或不得已受之,乃以与同舍之贫者。此岂无情耶?’先生曰:‘士处贫困,正是用工夫时节,若不痛自节抑,则贪欲必生。’”元代学者胡炳文在其著作《纯正蒙求》中亦有“横浦辞衣,徂徕却食”的记载。这个故事也不难理解,大意是有人问张九成,你严寒时节通宵达旦读书,缺衣少食,有人送衣物给你,你总是拒绝,不得已接受后又将衣物给了他人,这不是无情吗?张九成回答说,贫寒之时正是下功夫读书之时,如果此时不严格要求自己、节制自己,那就会产生贪欲。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代的县令。
12、围炉读书,是很有情趣的。冬日里,关上门窗,寒流、喧嚣、一切芜杂都被关在门外。窗外寒气逼人,窗内却暖意融融,小火炉在飘着淡蓝色的火苗,茶壶在嗞嗞冒着热气。围坐炉边,这时书便成了最好的陪伴。打开书,闻着书墨香,一页页读下去,听得见纸张的声音,也听得见文字的声音,内心的浮躁在一点点释怀。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雪花飘落,雪落草树簌簌作响,或有一两片雪花,淘气地从窗缝里挤进来,却又瞬间融化了,如蝴蝶般隐去。心顿时素净得如一树新开的梅花,一切的骄躁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13、第二进正厅有张溥投师徐光启的雕像,仍是穿衣戴帽仿真人状,说明牌写着崇祯四年30岁的张溥还向徐光启学习了泰西历法,到而立之年张溥还能去从头学习西学,这让我很是佩服,我自己学习英语几学几辍,到现在门径都没摸到。
14、一个人把书籍当做心头好,无时不读书,无处不读书,不失为人生之乐,日积月累,不仅可以改变气质,也可涵养人的精神。可惜今人为青钱白璧所累能得闲得暇,未能抽身,已成奢想。
15、张岱为什么这样来评价曹学佺等四人呢?莫真宝在《张溥文学思想研究》一文中认为:“张岱诗文受竟陵派影响至深,是明末清初性灵小品文的代表作家,他站在竟陵派文学思想的立场批评张溥等人虽编著甚富,不过像厨师调剂五味供宾主享用一样,批评张溥等人的诗文‘块而不灵’,即缺乏自我性灵的发舒,自不足怪。”
16、C(解析)“相当于后代的县令”错误。地位要高于县令。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17、索字的本义为大绳子,后泛指各种绳索。如: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
18、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如此。
19、解释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0、A.“兵家”本来指中国先秦与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有时也是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二、明史张溥传张溥是怎样的人
1、手账本可以180度展平,米白色护眼纸张,流畅书写。
2、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8%8%5%
3、B花儿们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4、(答案)孙敬头悬梁、匡衡凿壁偷光。
5、答案:C2.B3.B4.A
6、(4)有采菊东篱的悠然自得,有秋日胜春的豪迈乐观(注意例句特点内容符合漫步语文世界主题,且要体现美好的方面)
7、答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9、◎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10、积累与运用(18分)
11、答案: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不逾矩。
13、缠络()倜傥()花团锦簇()
14、 (七录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15、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16、张溥故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太仓市新华西路57号,门口立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牌,上书“张溥宅第”。旧居的门不大,仅是三条竖石条,有类上海的石库门,门楣的上方嵌着砖雕牌匾,上书“张溥故居”,落款为“赵朴初”。门口还挂着其他几个牌子,有收购古玩者的广告,还有中国联通客户俱乐部会所的标记,如此有文化内涵的会所还真是少见。
17、文言文阅读(15分)
18、那是你还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9、诗家有言:“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需骨上来”。“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至此,东方朔“三冬文史足用”便成为了一个典故。
20、原文: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 张溥列传》 译文: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七此才算完。
三、明史张溥传翻译及注释
1、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译文:张溥从小就爱好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用手抄,抄写后朗读一遍,然后就焚烧过,又重新抄写,象这样反复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管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了,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他读书的房门命名为:“七录”。
2、②、班级开展名为“爱心城”的读书活动,请你从下列图书中任选一部,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上“推荐寄语”,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4分)
3、古代许多士人不仅青少年时刻苦好学,至老年依然手不释卷。三国人向朗,“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三国志·蜀书·向朗传》)
4、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6、一片荒芜人烟的大漠中有一颗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7、(甲)阅读文章,回答问题(24分)
8、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9、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10、①漫步语文世界,常能欣赏到一幅幅理想的生活画卷。②不仅这里有大漠孤烟的苍凉雄浑,有小桥流水的柔婉秀丽(。……)③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为之努力奋斗。
11、我们现在看古人读书,得到最多的记载都是他们冬日读书,这是因为过去是农耕社会而决定的,其他的季节都是要干活的,而冬季却是闲暇的时候。
12、又一天,我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起先打算把碎片藏起来,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打消此念,把碎片扫到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13、“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读书的同时配上读书笔记,手眼一起动,不仅能够将书的内容读得更仔细,还能对书籍信息进行有效梳理。这样读书可能会效果更好。
14、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是诗人的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无为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唐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多的时候,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15、(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16、“我出去之后吃煎饼要加10个蛋”|书店店员疫情日记①
17、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18、◎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词语对象:女子。
19、将你阅读的每一次感悟与收获,
20、累积成你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明史张溥传文言文启示
1、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2、㈥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3、C.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4、A.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5、没错,在古代,经济条件较好的读书人御寒的方式很有情调,但对于众多贫苦的读书人来说,上面的条件是不敢奢想的。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每日摘抄||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为众人抱薪
8、(注释)钞:通“抄”,抄写皲(jūn):冻裂沃:泡浸汤:热水名:命名斋:指书房征索:索取毫:毛笔以故:因为这个原因名:名气本课重点实词:索
9、这首诗的颈联与《旅夜书怀》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在手法上有相同之处,但在表达意图上略有不同。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1、(1)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
12、(答案)因为他常将所读之书抄了又烧,烧了又抄,如此反复六七次。
13、(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14、相比较而言,张溥的著述方式与他人不同,各种文献上形容古人写著作大多是“惨淡经营”,而张溥的方式却与之完全相反,张采在《西铭近集序》中说:“今学士家刻意论撰,辄闭门构思,方其经营惨淡,人影摈绝,而名山矜胜,尝味一脔。张子日高起,夜分后息,起即坐书舍,拥卷丹黄,呼侍史缮录,口占手注,旁侍史六七辈,不暇给。”张采说,张溥写书时,身边会有六七位工作人员来协助他,他边写边说,旁边有誊录人员共同操作。
1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6、《明史》中的这段话,从前七子的李梦阳、何景明讲起,一路讲到了张溥,此文将张溥与陈子龙并称为“撷东汉之芳华”,并且称以上点到姓名的这些位是明代“文士卓卓表见者”,即此可知,《明史》也同样肯定张溥是明代文人中的重要一位。
17、言明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这些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书。
18、D.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19、“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或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20、㈨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五、明史张溥传注释
1、我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医院没有多余床位,父母就窝在椅子里或靠在床头过夜。我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瘦,眼睛里的血丝一天比一天多,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疚感觉。父母要照顾我,又要兼顾工作,已经疲惫不堪,昂贵的医疗费更是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尽管这样,他们依然给我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例如以往过年才有得吃的零食,我一直想要的那件漂亮衣服以及漫画书。
2、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3、有的人困惑,为什么我明明看了很多书,但是过了很久之后就会将书的内容遗忘,到最后能够侃侃而谈的书几乎没有。
4、书衣磁扣“小蜜蜂”是《读者》的Logo,寓意“采百家之蜜,成一家之言”。
5、 译文: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
6、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不胜枚举,你还能举出两个例子吗?
7、电子课本、同步练习敬请关注
8、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花开得特别灿烂,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台下更是花团锦簇,红似火,白胜雪。我一直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终于等到星期天,双亲都去百货商店上班,七岁的小妹妹也去了外婆家,我便关上屋门,战战兢兢爬上窗台。那片姹紫嫣红就在眼前,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忘了窗子没有插锁。突然间那窗子开了。我随即像球一样从二楼掉了下去,狠狠摔在地上,眼冒金星,只觉得脑子乱哄哄的,接着就晕过去了。
9、112张米白色护眼内页纸张,流畅书写又有充足的的空间摘抄读书笔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1、《学习报》天涯共读
12、◎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
1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典故:
14、古代书籍数量少,贫寒之家很少有书,爱读书之人便不辞劳苦,四处借书读。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游学洛阳时,因家贫买不起书,便到书肆去读。他读书认真,看一遍就能背诵,“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5、《明史.张溥传》记录了《张溥嗜学》的故事:
16、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17、《学习报》天涯共读计划打卡中!
1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名(),字仲尼,()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1分)
19、日沃汤数次中“汤”字的意思是()(1分)
20、D.“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关东”由秦汉时期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东的“关东”不同。
六、明史张溥传
1、明人陈继儒有言:“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是享世间清福者也。”
2、㈧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第三进院落的正厅有一大型实景雕塑,有点像售楼处的沙盘,名字叫虎丘大会,表现的是崇祯六年复社在苏州虎丘举行的盛况空前的大聚会,这场聚会“声震朝野”,给张溥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同时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沙盘有三四十平米大小,上面有几百个小泥人在做各自的讨论状,虎丘塔和天空则是在后部矗立着大画板,这种假实景与照片相结合的复合手段倒是个不错的创意。若是开发商看到了,肯定会应用在售楼处,因为效果比仅仅是沙盘更有震撼力。
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是从古至今的一句俗语,也是许多人读书学习的经验之谈。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强调读书不但要动脑,而且要动笔。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写到:读书要看、读、写、作四者皆备,“每日不可缺一”。胡适谈读书时强调“手到就是劳动劳动你的贵手。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
5、◎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6、《学习报》天涯共读伴你新的一天!
7、◎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制即著述、著作。
8、——乔兆军《光明日报》2014年01月08日12版
9、《鄂忠武》岳字旗临虏丧魂,蕲循尽撤也孤军。知几赢得金牌入,唾手燕云亘古存。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1、三种形式的便签,轻松划分重点内容或批注,快捷划分模板。兼顾阅读的仪式感和便利性,帮助读者们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12、也许由于智商有限,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我虽然升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回到家就互相安慰说:“这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这两首诗简要地概述了岳飞的历史功绩,但从诗作的水准上讲,倒没什么特别之处。
15、B(解析)左迁:降低官职调动。左迁,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是升官的意思。汉右尊左卑,故将升官称为右迁。
16、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无论何等出身,均可经过考试授官。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的渠道,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读书热情,尤其那些家境贫寒者,更是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争取入仕,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实现人生价值。
17、文中画线语句“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18、紧张而平静,我隔离在书店的5天4夜|书店店员疫情日记③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所读书必手钞手钞:亲手抄写②如是者六七始已如是:像这样已:停止③日沃汤数次沃:洗汤:热水④后名读书之斋曰……名:题名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C)翻译句子。①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译文: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20、“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以上文字出自()(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段中的"她”是()(人物)(2分)
1、《学习报》天涯共读,陪伴!
2、一丝不苟天才出自勤奋。
3、《学习报》天涯共读《学习报》天涯共读
4、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父亲得知我出了事,骑上单车就跑,心慌意乱中竟撞到了水泥电线杆,还跌倒在水洼里,一身是泥。他爬起来,车子也不要了,拔腿就往前冲。到了医院,他气喘吁吁地问护士我在哪里,声音都哽咽了。
5、坐着的徐光启与站着的张溥
6、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7、延课不延学!《学习报》天涯共读计划邀你一起!
8、“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9、读书学习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定式。有人喜欢翻阅浏览,有人爱好抄录笔记;有人热衷博览群书,有人注重联系思考;有人动用“好记性”,有人推崇“烂笔头”……实在没有必要统一步调、统一格式,也别将自身之法强加于人,更勿对他人的方法指点评判。读书学习的方法和形式可以千差万别,可以因人而异,可以私人定制,只要做到“书为自己而读、联系实际而读”,大概也就“走心”了。
10、(答案)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1)秋风萧瑟(2)枯藤老树昏鸦(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空中撒盐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5知己恩高似天
12、顾文炜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孟郊说“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读了这些诗句,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点儿寒冷对于古代贫苦读书人的困扰,但实际上,严寒对贫苦读书人的折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13、(答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C.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15、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16、从“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到“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让我发生如此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17、这款手账本渐变色的异形腰封上,细看还能发现与“阅读”相关的励志文案。烫银工艺的封面文字凸显我们的阅读号召,希望每天都能一眼提醒你“该看书了”,显露出手账本俏皮可爱的一面。
18、C.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19、B.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
20、规格:143*205mm(A5)、105*148mm(A6)
1、(2)②句中“不仅这里有大漠孤烟的苍凉雄浑”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2、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3、其做法与如今一句话很相配: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自家的书放了多久也没读完,借的立刻就可以读完。
4、D.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5、但是张岱觉得张溥在明代文学史上没有那么重要,张岱所作《石匮书后集》卷五十八《文苑·张溥》中称:“曹能始藏书甚富,为艺林渊薮。其自所为文,填塞堆砌,块而不灵,与经笥、书厨亦复无异。书故多,亦何贵乎多也!顾邻初、陈明卿、张天如所阅诸书,亦卓荦有致;而《懒真草堂》、《无梦园》、《七录斋》诸集食生不化,亦未见其长。炮夫烹割,调剂五味,宾主乐之;虽终日劳劳,与炮夫竟何补哉!”看来张岱有个偏见,他认为藏书多的人大多会食古不化,虽然他在文中称,张溥跟顾锡畴、陈仁锡都是会读书者,但他觉得张溥所撰的《七录斋》集有着堆砌的毛病。
6、《安徽省志·人物志》记载,清代著名学者、官员林之望年少时家境贫困,“严冬夜读,双足埋于麦糠中取暖”。《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生于名门望族,后来家业衰落,很长一段时间生活窘迫,“冬日苦寒,无酒食,邀同好汪京门、樊圣谟辈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这段话不难理解,冬日严寒难耐,又无酒食驱寒,吴敬梓只好约五六个朋友,每天晚上绕城墙行走,一走就是数十里,直至天亮,以此“暖足”。“暖足”的同时,他们唱和了诗文,一举两得,最后大笑散去。
7、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由此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8、《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