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好句摘抄(朱自清散文集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25句)
一、朱自清散文集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2、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流连在无边荷塘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意境美。
3、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4、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5、在字里行间淡然的绽放,
6、投稿邮箱:ycuxsfwdt@1com
7、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8、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1)是渐渐空虚(2)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3)而泪潸潸(4)了。
9、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10、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11、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12、(2)1928年:散文《背影》
13、(8)1948年:杂文集《标准与尺度》
14、小时初读文章不以为意,只觉得父亲矮小肥硕的身躯攀爬月台很是好笑,现在再读才明白那是沉默而深沉的父爱啊。读罢让我思绪良久,为什么偏偏是那样一个蹒跚的、略显笨拙的背影击中了我们的心呢?那是因为,他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不善言辞的朴素而厚重的父亲的形象。那朴素平实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至真至纯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15、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16、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17、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
18、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的在月台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动了作者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觉。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渐渐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犹如电影画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浓人越远心越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余困顿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他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
19、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0、朱自清的散文受人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真实性。
二、朱自清散文集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1、朱自清故居在江苏省扬州市安乐巷27号,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1982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3、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4、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5、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6、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追求刹那问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小满。
7、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8、《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9、作者笔下的背影并不高大,甚至有些老态,但这背影却成了父亲的标志,成了父爱,最深沉,无声的表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11、《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2、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动乱时代。一切都在摇荡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随时变化之中。人们很难计算他们的将来,即使是最短的将来。这使一般人苦闷,这种苦闷或深或浅的笼罩着全中国,也或厚或薄的弥漫着全世界。在这一回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两年,就有人指出一般人所表示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到了大战结束后这.年,更显著了;在我们中国尤其如此。
13、(3)1930年:散文《春》
14、MEIRIXINSHU
15、真挚的情怀,无奈的感伤,
16、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17、朱自清第一部散文集是1928年出版的《背影》。
18、(1)1924年:诗和散文《集》
19、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0、其指摘时弊散文。朱自清在性格上是一个较为平和的人。他对时事政治往往尽量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时势有时候也会逼着平和的人写出“浮躁凌厉”之文,在这些文章中表达了朱自清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指斥时政的有《哀韦杰三君》、《执政府大屠杀记》、《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等;批判落后社会现象的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等。揭示社会潜在的问题和四伏的危机的有《论不满现状》、《论且顾眼前》等。
三、朱自清散文集好句摘抄
1、朱自清的诗歌有:《光明》《新年》《煤》《送韩伯画往俄国》《群羊》《小舱中的现代》等。
2、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3、《雪朝》(诗集)1922年 商务
4、《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5、⑻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7、《春》:发表于1933年7月,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
8、1928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散文家的地位,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晰、美满、隽永的艺术风格。
9、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0、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
11、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12、诗情画意品真情——《朱自清散文集》
13、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14、《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的在月台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动了作者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觉。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渐渐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犹如电影画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浓人越远心越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余困顿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他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
15、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16、作品集《雪朝》(诗集)1922年商务《背影》(散文集)1928年开明《踪迹》(诗与散文集)1929年亚东图书馆《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开明《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务《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开明朱自清散文集:1《匆匆》2《歌声》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4《温州的踪迹》5《背影》6《航船的文明》7《荷塘月色》
17、人性的解放与自由的向往。
18、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他的优秀的散文有〈背影〉〈春〉
19、《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当时的“五四”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却在冷静的沉思后,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20、)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春晖的一月航船中的文明旅行杂记女人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飘零背影阿河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海行杂坊白采荷塘月色一百万封信怀魏握青君儿子和女儿白马湖扬州的夏日看花我所见的叶圣陶给亡妇哀互生春冬天择偶记说扬州买书初到清华记蒙自杂记北平沦陷那一天
四、朱自清散文集好词好句摘抄
1、《诗言志辨》(诗论) 1947年,开明
2、其感悟觉世散文。朱自清还是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分享。他笔下的人生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者展示出来。如他散文集《语文影及其他》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将人生的诸多体验和感悟,娓娓道出。《谈抽烟》、《说话》、《沉默》、《撩天》、《正义》、《论自己》、《论别人》、《论诚意》、《论东西》等等。
3、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4、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5、《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文光
6、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7、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
8、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9、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
10、《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11、虽然网络让我们更便捷地获得知识和信息,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抛弃文本阅读。因为读书能带来身心的愉悦。
12、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13、《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开明
14、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15、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16、《荷塘月色》同样是一篇名作,写作者在心情不太宁静的晚上在住家附近的池塘边所见的景色。描写得细致人微,谴词造句,形象贴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游记性的散文,描绘秦淮河两岸的风光,意境深远,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此外,《欧游杂记》、《温州的踪影•绿》、《儿女》也都相当出色,弥漫着抒情的气氛,精致婉转。
17、说出了父亲买橘子,费了不少的周折,几个小小的橘子,饱含着父亲浓浓的父爱。
18、《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19、爱上晚八点,爱上深阅读。
20、(6)1943年:散文《匆匆》
五、朱自清散文集免费阅读
1、2005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2、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3、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4、本期向大家推荐的是《朱自清散文集》,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先生的很多散文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所有经典散文,分为俗世烟火、山河风光、旅行断想、时论杂谈四部分。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去深入领悟朱自清先生独特的美学意境和人间真情。
5、洗手的时分,日子从水盆里过来;吃饭的时分,日子从饭碗里过来;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来。
6、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7、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8、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9、(4)1934年:散文《欧游杂记》
10、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镜头感。
11、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12、“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短短几句就让我很是喜欢,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子里奔跑。跑过田野,跑过广场,跑过每户人家。那时的窗户都是用木条隔开的方形玻璃组成的,阳光照射进去,正好是一方一方的。下午的阳光总是带着金黄色的暖意,回忆起来就像是那时的专属相片。
13、《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 开明
1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15、《送韩伯画往俄国》是朱自清所写的一首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于1921年写就此诗。
16、《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
17、《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开明
18、扬眉吐气、雪中送炭、悬崖勒马、学以致用、深恶痛绝、赏罚分明、赏心悦目、甜言蜜语、恬不知耻、天长地久、天赐良机、心旷神怡、心领神会、心满意足、心平气和、如鱼得水。
19、让我们翻开这本书,去感受朱自清先生用质朴文字传达的人间真情。
20、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6)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8)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六、朱自清散文集
1、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2、《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
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5、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6、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7、从百草园、三味书屋......
8、杨朔散文集主要有:潼关之夜(散文集)19重庆烽火社亚洲日出(散文集)19北京出版社海市(散文集)19作家出版社东风第一枝(散文集)19作家出版社他于1968年去世后出版的有:杨朔散文选/中国文库(散文集)19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朔散文选19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朔文集(上卷,散文、报告文学集)19山东文艺出版社(未出齐)茶花赋(散文集)19人文杨朔代表作(散文、小说合集)19黄河出版社中华散文珍藏本:杨朔卷(散文集)19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又出版“中华散文珍藏版:杨朔散文”,属于“换汤不换药”。)杨朔散文(散文集)200人民文学出版社。
9、纵观本文,父亲的背影,总共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
10、朱自清的散文,清秀隽永、质朴腴厚、激进深邃,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1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2、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13、正如书上所说“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拂过我们灵魂深处;又如一股沙漠中的清泉,给文字注入了新生,为读者打造了朴素流畅、清新自然的美。其各个时期的经典散文,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的美,体味世界平凡中的美丽。”平凡的事物常常使人们忽略,但他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强大力量。这力量源自平凡,却足以令任何不平凡的事物汗颜!让平凡拥有“美丽”,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写作宗旨。他以其独特的方式写出了一篇篇著作,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意境优美的图画,令人回味无穷!
14、⑷潸潸(shānshān):形容流泪不止的样子。
15、《绿》:作于1924年2月,是一篇写景散文,选自朱自清《踪迹·温州的踪迹》。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闲暇时,他便结伴去瑞安仙岩的“梅雨潭”游玩。在萧索、悲凉的季节里,这篇散文就是写这次的游玩。
16、是现代《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7、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1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虚写,而最真实的背影是作者坐在车厢里,看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出现的,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19、《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开明
20、《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1、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松堂游记》、《扬州的夏日》、《蒙自杂记》等即是将对自然风情的描写和人文景观的刻画紧密融合在一起。
2、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及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3、《航船中的文明》是一篇记叙散文。作者朱自清在不到两千字的行文中,辛辣地讽刺了所谓“国粹”和所谓“精神文明”。
4、《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它们虽然味道同,但都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
5、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