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古诗101句)
一、题都城南庄
1、创作背景: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2、去年今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5、Justasthistimelastyearinthisgate,Isawherfaceamidpeachblossomssogreat。NowIfindnolongerhereisherbeautifulface,Onlythepeachblossomssmilingingentlebreeze。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去年即在今日时就在此地此门中,人面和着春桃花相映之下别样红。人面问谁谁不知不知已到何处去,惟有桃花开依旧独自笑颜迎春风。
6、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而“万紫千红”也成了形容春天美好景致的成语。
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8、“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9、出自:唐崔护《题都城南庄》扩展资料影响:
10、第二联“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衍生出成语“春梦无痕”,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11、《月夜》刘方平|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2、tí dū chéng nán zhuāng
1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4、但是我们想问,致使绛娘假死过去的那口抑郁之气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去年春天那场“人面桃花”的相会吗?假如从此崔护再也不来,绛娘也会死吗?我想虽然那样,绛娘会黯然神伤,但应该不会抑郁而终的。他父亲也说“她本已近绝望”,请注意,在古汉语这个“绝望”不是我们现在“绝望得要死”的那个意思,而是“绝了那个念头,绝了那种希望”。
15、崔护听了十分动容,入内而哭,不停呼唤女子,神奇的是,女子过了半日渐渐复苏过来。老汉大喜,就将女儿许配给了崔护,成了一段佳话。
16、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
17、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18、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诗》中所载的遇合故事,但却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19、《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两个场景的描述,虽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20、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去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烂桃花中的伊人笑靥如花。去了以后才发现:桃花依旧灿烂,可院中,却空无一人,于是,他满怀深情与遗憾地在门上写下《题都城南庄》并署名离去。
二、题都城南庄古诗
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2、《题都城南庄》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诗人在桃花笑处乍然收笔,留下无穷空白处。后人不仅争相传唱,更就“人面桃花”组合演绎出许多传奇的小说剧本等,写尽悲欢离合。前提及孟啓之《本事诗》不但对诗意前后情节进行扩写,丰满了人物和互动,更在其后添了一笔结局。诗中崔护再没寻到惊艳了他的姑娘,而《本事诗》中续到,崔护在门上题写此诗,不见女子而去。不几日重返此处,遇一老父,自述失女。崔护问明缘由,原是女子自一面之缘后常自相思,再见题诗之后,一病不起,绝食而亡。崔护听后悲不能已,请去一哭亡灵。而情至深处,女子竟还阳而现,二人遂喜结连理。这一番改写已为《牡丹亭》题记之先导,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4、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是一首诗的题目,下面的正文是四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5、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6、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7、题都城南庄的题意思是书写。《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8、投稿邮箱:zgnhzx08@1com
9、《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
10、此诗及其本事很有传奇色彩,欧阳予倩先生曾就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这首诗流传甚广,而且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累见其痕迹。后来人们用“人面桃花”形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11、人世间大概真的有“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可以让我们把爱情最终当成一种信仰,就像“人面桃花”,就像崔护与绛娘。所以假如你的手中还握有爱,请你相信“爱自有天意”、“不可不信缘”。多么美的爱情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2、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有记载。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这诗是有情节性的;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
13、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14、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标签:故事抒情其他情感译文注释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15、这首诗是苦吟诗人孟郊生平的第一快诗。孟郊两次参加科举都落榜了,由于不能施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过着清贫闲淡的生活,
16、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中记载: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17、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0、唐朝时,博陵人崔护清明节至城郊踏青,口渴欲讨杯水喝,走到一户庄院,花木簇然,大门紧闭。崔护敲门,一个女子给他倒了一碗水,自己则倚着院子里的桃花树,含笑地看着他。
三、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1、这些关于春天的唯美成语,
2、《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诗人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然后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对照描写,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3、同学们,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4、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到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5、背后都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呢!
6、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7、后来人们多用“草长莺飞”形容春天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美好的景色。
8、经典咏流传:《明日歌》钱福
9、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10、崔护“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心里总也放不下,脑子里总像有个声音在问:“她究竟哪去了呢?是外出还是搬走了?甚至还是嫁人了呢?”他想来想去越想越觉得对绛娘难以忘怀,尤其是她“人面桃花”中的倩影,时常萦绕在心头,以至于茶饭不思。
11、桃花/依旧/笑/春风。
1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3、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年代:唐体裁:七绝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题写给都城南庄,就是说这首诗是专门为都城南庄写的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14、桃táo花huā依yī旧jiù笑xiào春chūn风fēnɡ。
15、人rén面miàn桃táo花huā相xiānɡ映yìnɡ红hónɡ。
16、题都城南庄拼音版注音:tí dū chéng nán zhuāng 题都城南庄qù nián jīn rì cǐ mén zhōng , rén miàn táo huā xiāng yìng hóng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rén miàn bù zhī hé chù qù , táo huā yī jiù xiào chūn fēng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翻译: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17、出自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原文:
18、两个人一个坐在草堂的门口喝水,一个站在满树桃花下,默默地静立。四下里山野寂寂,悄然无声,只有春天的气息和两个年轻人的静静的呼吸。在这种情况下,一对正常的青年男女,我以为,心里很难不荡起一圈圈细密的涟漪来。但是圣人讲“发乎情,止乎礼”,即使风乍起,吹皱了心里那一池春水,但这时候又能怎样?于是两个人就在这幅美丽的乡村图景下,默默地度过了这段既漫长、又短暂的春日下午的安静时光。
19、相传崔护出身于书香世家,才情俊逸,清高孤傲,这一年的清明时节,屋外桃红柳绿、春意袭人,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独自步行出城。一路漫行,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觉腿酸口渴,想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他望见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的茅屋,近看,桃花灼灼,缀满枝桠,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
20、诗词有故事,语语是人生
四、题都城南庄古诗的意思译文
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2、(作者)崔护(朝代)唐
3、《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作手法:拟人“桃花依旧笑春风”感叹“世事无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
4、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5、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6、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7、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8、晏殊《清平乐•红笼小字》。原词为:“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结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化用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句,同时又赋予新意。佳人已经不知身在何处,而那曾经照映过佳人倩影的绿水,却依旧缓缓地向东流去。那无限的相思,也随着绿水一起悠悠东流。由红笼、斜阳、远山、帘钩,再到绿水,这一系列看似相对静止的景物中,构成了一幅表面上平静、舒缓,深层里蕴含着感情浪涛的图卷,令人回味不已。(答案)《清平乐•红笺小字》。
9、《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0、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1、第二年,崔护重访旧地,欲寻这个女子,却见庄院依旧,大门紧闭,却不见那女子。遂在门上题了一首诗,即是这首流传颇广的《题都城南庄》。
12、就是关于一厢情愿的憧憬然后失望和失落的故事。具体解释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25674html?fr=ala0
13、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14、诗意: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1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6、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17、由此词中衍生出的成语“流水落花”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消逝。
18、经典咏流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9、崔护(772—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
20、《减字木兰花·立春》苏轼|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五、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古诗
1、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意思是桃花依然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人的情感
2、格言:一切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3、后来,历尽波折,崔护终于和姑娘成婚,喜结连理,成了一对恩爱夫妻。
4、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
5、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6、所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其实,就真实性和唯美性远不如传颂千古的那首“桃花诗”。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今日再来此地,那丽人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崔护此诗创作的具体时间,今已难考。然“人面桃花”的意象组合,后世传为经典。晚唐孟啓《本事诗》及宋人李昉等主编的《太平广记》都有记载一段轶事:崔护赴长安赶考进士,在城外南郊偶遇一女,时值清明,桃花盛开之际。次年专门寻女而去,不遇,遂在门上题写此诗。但究竟是先有本事再传此诗,还是先有此诗,后来经过传奇小说里的传播将虚构故事敷演成“本事”,也难定论,不过也确实进一步在俗文学领域内推进了“人面桃花”典故的传唱。
10、崔护(772—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11、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
12、0古朗月行(节选)
1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
14、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15、人rén面miàn不bù知zhī何hé处chù去qù,
16、《春夜喜雨》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18、阿兰1987年出生于四川,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
19、题目中的“都”含义为: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0、《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六、题都城南庄
1、“人面不知何处去”中的人面应该改成故友或者别的词和上面的那句话从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