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失魂落魄的成语是什么(形容一个人失魂落魄的成语有哪些72句)
一、形容一个人失魂落魄的成语
1、1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心不在焉xīnbùzàiyān(释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语出)《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正音)不;不能读作“bú”。(近义)漫不经心魂不守舍(反义)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3、第肺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五行属金,上通于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忧是一种刺激后产生的不良情绪,它可以使人体中的气不断的消耗;肺主气,因此,肺虚时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和耐受力会大大的下降,容易产生忧伤的情绪,导致我们的魄没有安全的安身环境,出现落魄的表现。
4、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5、|例1|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6、(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7、1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8、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梁:房顶上。
9、(解释)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
10、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1、(解释)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处所。
12、(解释)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闻:听到。
13、10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14、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15、(解释)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16、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7、七窍生烟: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18、买椟(dú)还珠:
19、liù shén wú zhǔ )
20、心情不好:心烦意乱,失魂落魄,暗自神伤,悲痛欲绝,闷闷不乐,唉声叹气,忧心忡忡,提心吊胆,悔恨,懊恼,委屈,埋怨,懊悔,酸楚……惊慌失措、忐忑不安、火烧眉毛、心神不定、垂头丧气、望采纳。谢谢!
二、形容一个人失魂落魄的成语有哪些
1、都表示心境平和、不动感情的意思。异:“心平气和”侧重表示态度的温和,后面常带趋向动词“下来”“起来”等,可作谓语,也可作状语;“平心静气”侧重表示心情的平静,后面不能带趋向动词,不能作谓语,只作状语。
2、与日俱增:与:跟。俱:一起。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3、守望相助shǒuwàngxiāngzhù
4、(解释)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5、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6、惶惶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7、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过程很不容易,也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8、“失魂落魄”是我们经常用来形容人出现的一种心神不定、惊慌忧虑、行动失常的状态。“魂”和“魄”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有什么关系呢?“失魂落魄”一词又与中医药有哪些神奇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吧!
9、都表示力量不够的意思。异:“鞭长莫及”侧重表示距离远,管辖、干涉的力量达不到;“望洋兴叹”侧重表示做某事能力有限,毫无办法。
10、10张口结舌: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11、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12、不能自已(yǐ):
13、(解释)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赴:去;继:继续,接着。
14、(见利忘义·利令智昏)
15、津津有味jīnjīnyǒuwèi
16、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17、(解释)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18、不屈不挠bùqūbùnáo
19、都形容阴险狡诈。异:“口蜜腹剑”偏重于嘴甜,“笑里藏刀”偏重于脸笑。
20、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三、形容一个人失魂落魄的成语是什么
1、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行动失去常态。
2、(解释)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3、1切齿拊心: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4、谆谆教诲: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形容老师、长辈恳切、耐心地启发教导。
5、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毫无事务所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6、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7、1闻风远扬:风:风声,消息。指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8、(解释)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高兴;诚:真心。
9、(解释)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10、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11、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2、视为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13、1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14、(解释)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屈:屈服;挠:弯曲。
15、(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16、而成语作为文学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意义非凡。
17、(解释)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也是努力谋求富强之意
18、(安分(fèn)守已·循(xún)规蹈矩(jǔ))
19、《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何(晏)之视候;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20、(解释)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四、描写人失魂落魄的成语
1、都表示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异:“满不在乎”是将应该考虑、应该关心、应该处理的事不放在心上;“漫不经心”侧重把正在做的事不放在心上,强调不认真,不专心。
2、(造句)看到小朋友落水,司马光毫不犹豫地搬起石头砸缸。
3、白话释义: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4、(解释)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5、(解释)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6、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7、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如:像这种助人为乐的人比比皆是。“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比比皆是”的“是”后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俯拾皆是”则可以。如:这山里,俯拾皆是高品位矿石。
8、(解释)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回:曲折环绕。
9、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10、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1、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12、称(chèn)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