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定义(精选好句47句)

2023-05-07 04:23:43

哲学的定义

1、劳悦强:谢谢若晖兄和晓江的邀请,很高兴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首先我也要表示歉意,我的文章也没写完。还有,因为这次会议主题是“中国哲学的概念与方法论”,我本来是很认真地去思考方法的问题,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文章中完全没有论述到这一点。原来的论文题目有个副标题是“兼论诠释方法”,不过因为文章没有谈论这方面的内容,也就删掉了。另外,我想说一下,当时交稿的时候文章用的是繁体,但论文集中好像都转换为简体了,我文章里的“遊”字,有些地方是游泳的“游”,现在都看不出来,所以给大家提醒一下,不过我想读的时候也能判断出来。

2、各位前辈、各位同行以及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些关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心得和想法。因为论文已经印出来了,所以我会讲得比较宽泛一些。论文,可能是一种表述的逻辑,还有一种研究的逻辑。接到晓江兄的邀请函时,我就在想应该提交一篇怎样的论文。说实话,我的这篇论文是一篇脱题的论文,4月初就写好了。本来是要另写一篇的,但后来身体一直不舒服,其他想法也没写出来。所以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汇报一下其他的想法。(哲学的定义)。

3、第因为“德”与“得”通假,庄子另外有一个定义说“德”就是和,我把这两者并在一块,他又开出无为法、刚柔之中、德与正人,这个我后面也会讲到。

4、再者,我要跟苑老师要插科打诨了。您在文章最后谈到奥里略的自己对话,但是如果我们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有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我们知道罗马帝国的衰亡就从他开始,当时大家公认他是道德第一完人,但是他的道德已经成了一个笑话,比方说他老婆通奸,在他老婆死后,他还请求元老把他老婆封为神,在元老院痛哭流涕,大家在窃笑之余,也只好勉强从之。同学们可能不了解这个背景,但你们应该看过电影《角斗士》,里面那个被康莫度斯杀掉的就是奥里略。我想问的是,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说,奥里略虽然有了自我对话,但践行如何?结果怎样呢?

5、最后两点,我谈了斯多噶哲学的代表,以及对奥古斯丁和笛卡尔的理解。斯多噶哲学完全继承了苏格拉底自我提升的精神。如果你们对斯多噶哲学的发展脉络有所了解,就知道斯多噶哲学和苏格拉底中间有一个学派,叫犬儒学派(Cynic)。这个学派太有趣,太重要了,跟中国的道家太像了。这个学派不重一切人为的价值,不追求约定俗成的理念,而是追求“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犬儒不改其乐”的这种精神。斯多噶学派最让人费解的就是关于如何面对善恶的问题。他们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善恶两分,这个没有生活体验是很难掌握的。但我看到曾国藩、蒋介石日记里面都经常提到:若不为圣贤,则必为禽兽。我当时觉得这种人生太可怕了,当禽兽的可能性太高。上个星期,我给学生上斯多噶哲学课的时候,问他们,有一个人50年来一直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突然在57岁生日那天,干了一件大坏事,请问前面这50年的努力能不能弥补他的过失?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念在这个人行善50年,对他第57年犯的错误从宽处理,减免其百分之五十七?没有这回事,善和恶是绝对的。斯多噶善恶绝对的观念,是一个很基本、很正确的立场,就是犬儒学派的观念。

6、再者,西方哲学山头林立,思想复杂,篇幅巨长;若对于世事人生,没有深刻而正确的感悟,则缺乏强大的思辨能力,容易在浩瀚的烟海里迷失自己。

7、所以,中国的哲学,比较务实,功利性明显;其主要内容,便是对天人之际与为人处世的探讨。

8、最早提出有无范畴的是老子,他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天地万物起于“无”,“有”从“无”中生发而来,这是老子关于天地起源和万物源生的哲学观点。而后庄子言:“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天地》)并且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齐物论》)这段话可以看做是庄子对老子的有无论的进一步深入。宇宙生成于“无”,而这“无”又从何而生的呢?

9、首先是讲“生”,生物后有性、命、形、神。我们最熟悉的是“德”与“得”通假,所以人物所得就称为“德”。从最根本的来讲,“得”是得什么呢?从不存在得到了存在,从未出生到出生,得到了生命,称之为“得”。可是我觉得用通假的方法去理解“德”为什么是生,应该更直接。因为在战国竹简里,“悳”和“直”通假,“直”和“值”通假,王力的《古汉语字典》中说“植”和“殖”是同一个字,都是生、长的意思。这样就更直接了,如果我们讲“得”,得到什么是未知的,但“悳”和“直”通假,“直”可通到生、长的意思。孔子说“天地之大德谓之生”,庄子说“物得以生,谓之德”,那么“德”与“生”的意义不是更直接了吗?庄子说的“物得以生,谓之德”,就出自“泰初有无,无有无名”这一段,“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闲,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这一段除了“道”字没有出现外,其他这些概念就一个推一个地都出现了。徐复观、钱穆和冯友兰都有解释这段话,他们认为这里的“一(道)”“德”“命”“性”是同一件事,它们本质上无区别,只是从不同角度而用不同的词,所以就作了分化。我想是可以这么讲的,可是这些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他们就认为是“无”与“无为”,切就人身上说是虚与静。但我想不应该光讲无和无为,因为至少还是有东西生出来的,而且生的力量就是“德”,被生的东西,即赋德的东西也是某种德。所以不应该只强调“无”,也应该强调某种“有”,但不是全部的“有”。至于说“道”是原本就有还是压根没有?我就不去触碰这个麻烦的问题了,这是两个极端相反的诠释,庄子的态度在这里并不明显,我就不强做解人了。钱穆说“‘德’指其所同得,‘性’指其所独禀”。我再帮着诠释一下,物与物所同得的有两个,其一是无与无为,其二是得生与赋生。就同得处而言,称为同性也可以;就独禀处而言,称为殊德也可以。因为你既然注意到同得和独禀的特殊性和共同性,所以我想把前面两段话倒过来讲也可以。再来看“命”,徐复观、王叔岷对此文的命都解释为运命,但是我想,以这一段所讲,比较像是西周“天”“命”生发出来的,所以我觉得不如说是讲“生命”以及生命具体化之后各个物种所有的不同的“命”。形体也是“德”创造出来的,所以“德”的完善无亏,会让身体和精神也完善,“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这个“形全”“神全”不是泛泛而说,庄子讲到广成子活了一千两百岁,讲到华封人对尧说如果不喜欢人间,一千年以后就可以乘白云飞上天当仙人,讲到王骀择日而登假。所以全德就可以全身了,全身后就可以抗老抗死。

10、文章第二部分“从消摇到逍遥”,很明显是从字词上去追溯,我觉得“逍遥”这个词恐怕是用的人故意改造的,把原来的“消摇”故意改成“逍遥”。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他是想通过改变字形来表达义理,这也是为什么“逍遥”要配着“遊”来讲。在魏晋南北朝的刊本里,有些是写成游泳的“游”,但我认为这不是通假,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新的思想,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看到“逍遥”这两个字没有收录到《说文解字》中,但原来的“消摇”在《说文》里有出现,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旁证。《说文》基本上收录的是经书里用的字,而“逍遥”没有出现在“五经”中,它们收录在诸子里。从用义上说,刚詹老师提到“彷徨”,“逍遥”和“彷徨”是并用的,从这个脉络来看,它们应该是同义,“彷徨”这个词和“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同样不见于《说文》。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就是交代这个,我相信字形的改变是有意为之,是为了表达一种新思想。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新思想?在这部分的最后,我讲到“辵”字,《说文》解释“辵,乍行乍止也。……读若《春秋公羊传》曰‘辵阶而走’”,就是走一下、停一下、走一下、停一下的意思。何休说“超遽不暇以次”,也就是不按照固定的规矩来走路。“遊”字,从“辵”,也是不按固定路线走。这是根据《说文》来讲字义,然后要从字义推到义理,即不墨守成规,行止怡然自得。“遊”本身也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当你遊的时候,你会遇到不同情境,有很多变化,你要依着变化去遊,“不暇以次”,没有固定的。在《庄子》里,也的确反映了这个意思,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训诂和义理是吻合的。另外,补充一点,原来的那个“游”,有两个部件,其中一个是“斿”,“斿”在《说文》里是旌旗的意思,“游”是指旌旗的飘动,而不是指人的游动。因此,后来把“游”写成了“遊”。但“遊”在《说文》里也未收录,只收录了水字旁的“游”,“逍遥遊”三个字,在《说文》里都没有。所以说,写成这三个字,是有意为之。

11、我对这个议题感兴趣,汤老师的问题属于后设哲学(meta-philosophy),就是说,从整体上来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哲学本身。我觉得有意思,是因为汤老师与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认为哲学是对生命价值的体悟,而你强调的是思维方式。另外,斯多噶哲学确实包含了物理学、逻辑学,但这个,我不准备展开。不过,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分析哲学在用哲学概念分析时,有一个基本的预设立场,包括科学、经验、逻辑架构。从科学来说,古代哲学不属于科学时代;从经验来看,古代哲学很多都是一种体验,记录下来的也非常模糊;从逻辑架构上来讲,古代哲学又是零碎的。三十年前,台湾流行用康德解释宋明理学,三十年后,流行用分析哲学来解释宋明理学,这些做分析哲学的人也都扬名立万了,很成功。那么,我就想问,哲学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这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哲学的定义)。

12、在前言中,我提到了义理和训诂的问题,但没具体讲,这里先谈一下。刚郑老师也说了,我们今天讲的训诂是狭义的,就是解释字义词义,传统的训诂不仅仅有这个意思,也包含义理的部分。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讲义理应该算是我们的目标吧,可是这个目标牵涉到方法、工具,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借助工具,其中的一个工具就是所谓的训诂。当然,“工具”这个说法其实也是一个比喻,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在工具上,要活用。不过从原则上来讲,我想强调的是字义、文义并不等于义理,也就是说,当我们明白了这个字或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并不等于我们明白作者在一段文字里使用这个字或这个词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是两码事。比如讲“天”,一般说到天就是讲我们抬头看到的天,可是当司马迁讲“人穷呼天”的时候,这个“天”就不是抬头看到的那个天了,如果你要用“天空”去理解“人穷呼天”的话,这句话你永远不会明白。所以,字义并不等于义理,通过训诂的手段弄明白一个字的字源义、衍生义,并不能完全知道这个字在具体文本中的实际用法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我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是借一个个案“庄子的‘逍遥’”来说明我刚所提的方法论意义。现在的学者往往把“逍遥”等同于“自由”,用“自由”来解释“逍遥”,把“自由”讲了一大通,这于我而言,等于没讲。我希望你帮我理解庄子的逍遥是什么,你一上来就告诉我是自由,但你没有说明你是在什么层面上使用“自由”。昨天也提到,“自由”这个词不是本土的,并且我们现在用的意思和它原先的意思也差很多。因此,你用的时候必须要交待清楚是怎样的用法。首先,我们要了解“逍遥”的字义,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原出的文脉,就是义理的脉络。当然,我们也不能用义理抹杀了训诂。比如说“逍遥”,你一开始就用“自由”来讲“逍遥”,还没有去了解“逍遥”的字义,就先判断它是“自由”,这是一个义理的解释。但我觉得从本质上说,这就是用义理抹杀了训诂,不会得到应有的结果的。这大致是我对方法论的一个看法。

13、须知优秀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道德家。若哲人道不高,德不厚,智必不达;便是声名再大,著作再多,也不过是二流货色,必为有识之士所轻视。

14、我觉得,我们从西方哲学、从他者的角度反观中国哲学,发现那些不够清楚的地方,还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把中国哲学原有的体系彰显得更清楚是必要的。为什么呢?我认为文化本来就是在不断地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知识的爆炸,将来很可能会形成所谓的“世界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哲学必然要跟西方哲学对话,所以,你要让别人了解你在想什么。从方法上来讲,我觉得有必要设计一套他们能够接受的合理性标准,让他们理解。对一些比较模糊的地方,可以通过概念定义,使之变得更清楚。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15、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16、主要栏目有(学术资讯)、(哲学翻译)和(资料汇编)等,欢迎志同道合者订阅、投稿。

17、关于哲学,周国平先生有一个比喻,即哲学是分身术,何为分身术,将自己一分为第一个部分去计较自身,毕竟人不可能没有(我执)。另一个部分呢,则需要自身抽离出来,隔着一段距离去观察包括自己的世界。如果按照(爱智慧)的方式来定义哲学,这个比喻实在太恰当了,因为(爱)字是抽离和距离的关键。

18、战后西德三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概念史领军人物罗特哈克尔、伽达默尔和里特尔,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继承了战前德国人文科学的传统,很难摆脱其思想史源流,但他们在概念史研究体制上发挥了很大作用。1964年,《哲学历史辞典》和《历史基本概念》的编纂方针最终定案,伽达默尔同时参与这两个大型项目。战后德国的概念史项目,伽氏给人的印象是无所不在。他是几个专业委员会的领衔者,组织过不少概念史学术活动。《概念史文库》创刊主编罗特哈克尔去世以后,伽氏成为该刊的三大主编之一(1967—2001)。除科塞雷克外,还有一些后来作为概念史家崭露头角的学者如姚斯(HansRobertJauss,1921—1997)、伊瑟尔(WolfgangIser,1926—2007)、普莱森丹茨(WolfgangPreisendanz,1920—2007)、亨里希(DieterHenrich,1927—),都曾在海德堡大学师从伽达默尔。

19、非常感谢杨老师的指点。我的回答分两方面,第我觉得还是要把“自由”区分为作为精神实质的“自由”和作为语词的“自由”。像“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仁由己”等,虽然我把它们列为“自由”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但也许它们偏重的是精神实质。这可能就牵涉到第二个方面,就像杨老师指出的,当我们用大数据检索的时候,就已经预设了这个词是“自由”的同义词或是近义词,而这样的理解可能是基于现代的理解。这点我承认,当我们去寻找同义词或是与自由精神实质相关的字、词、句的时候,不论有没有使用大数据,都已经存在先入之见了。我把“自由”理解为一种主体性,恐怕有的学者未必同意。我要强调的是这种方法的示范性,如果有学者不同意“自由”是一种自主性,甚至说,他认为专制也是一种自由,那他也可以采取这种大数据检索的研究方式。我想,杨老师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用大数据检索的方式,还是用有限的阅读的方式去做研究,先入之见的问题首先是应该反思的,谢谢!

20、哲学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研究世界的基本学科和手段。从历史的角度看,哲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21、老实说,我今天听了三位的发言,感觉有点不知所措。大家谈了很多关于方法的问题,但我好像更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从詹康老师讲起,按照詹老师对至德之人的解释,我感觉只有植物人才符合标准。不与物交,我们就是至德之人。按此说法,我们就不要与庄子的文本发生交涉,如果是这样,我们读《庄子》的目的是什么?这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今天大家讨论训诂和义理,可是你谈诗的时候,会不会一定要讲训诂名和义理名呢?我想是没必要的。这样,我们就要反思哲学研究的价值是什么。《庄子》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文本,怎样去对应佛陀在历史上的形象?怎样用至德之人去谈庄子所讲的故事?比如说濠梁之辩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些都很复杂,在他的文本里有多种阐释。我早上说到庄子的“三言”,这里包含有一种语言策略,根据不同的表述内容及预期目标,讲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很复杂。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强调方法太过,是不是对哲学的一种误解?刚李贤中老师讲的和我的观点有些相近。劳思光先生的说法虽然有些有问题,但大多数还是极有价值的。他说过文字有其系统上的约定性,因此,我们不能离开文本脉络去谈。比如郑老师讲的“五行”的问题,“五行”在《尚书》中是一种谈法,在数术里又是一种谈法,“五行”是一个很大的传统,我们需要具体去看。我有一个同事研究《黄帝内经》,他说别人讲“五行”讲错了,因为他是以《黄帝内经》为参本的,这就很有问题。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训诂和义理,而是觉得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谨慎,要了解它的局限性,避免读到最后出现一种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的情况,因为我听詹老师讲《庄子》,感觉失去了读《庄子》的动力。

22、如果知晓哲学包含人道学,那么:应该不会有人,再去质疑前者的意义。哲学的终极意义,便是助人获得最高的智慧与幸福;当然,对常人而言,其最大的价值,便是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23、谢谢主任的介绍。有机会来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看了一下在座的各位,大概我是少数完全学西学的。我学的就是方法论,methodology这个字我最熟悉,在这方面,我在台湾算是做得比较好的。我先跟大家谈一下引发我做这个题目的主要动机。二十一世纪,很多人宣讲哲学已经死掉了,有很多困难的地方。为什么呢?我觉得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科学的影响,StephenHawking就讲过哲学已死。第二个就是英美分析哲学的主导地位,因为这种哲学很特别,没有哲学发展的主体性。第三个,我们在中国人的(学术)环境当中,硬要留一个位置给中国哲学,这个做法有一点尴尬。我对这个问题感触很深,原来我是做科学哲学的,后来不做了,现在在台湾大学开的课就是斯多噶哲学。

24、大家好,我是这场的主持人,这是最后一场了,我们这场有三位发言人。先有请香港教育大学郑吉雄教授,他的题目是《“名”、“字”的范围——方法论的检讨》,我们欢迎!

25、我想现在应该没有必要来回答这个问题。有没有必要?现在无法下判断。我们的努力是否有价值,至少需要两三百年的检验,并且如果这件事没价值,也不会有人继续做下去。所以,这个问题,现在不需要回答。不过,不管怎样,研究中国哲学,把概念理得更清晰一些,我想是有必要的。如果语言概念不清楚,就很难沟通,很难建立比较坚实的思想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把概念弄清楚是必要的。

26、关于这个题目,其实我也不太能解释为什么要研究“德”,或者说“德”有什么值得研究。对庄子的研究,现在都研究“道”,并且把“德”放到“道”里去谈。我曾经想研究庄子的“道”和“德”在使用上有什么差别,但后来也没去弄清楚,所以文章的导论也是未完成的,只是先说明一下“德”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的情况。

27、我有两个问题。第看到晓江老师确定的这个题目——“中国哲学的概念与方法论”,我就在想,中国哲学有没有必要建构概念体系?因为,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概念体系”的思维模式是西方的,中国哲学当然有“概念”,但好像没有概念性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去建立概念体系?

28、(资料汇编)对相关学术资料、研究方法和心得的汇编

29、宋代以来的理学家的体用义大部分和上面所讲的是一样的。比如朱熹讲太极和阴阳的问题,以“不离不杂(即)”来阐释具有形上实体义的“太极”“理”与“阴阳”“气”之间的关系。朱熹在使用体用一词时,也有取“体道为用”之义。如朱熹将邵雍谈到老子和孟子的两段话合在一起,认为康节所说“老氏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的这句话是不对的,老子自有老子之体用,孟子自有孟子之体用。他这里的体用,我们一开始也讲了,取的是王弼的体用义。我想朱熹的特别之处应该是他的心统性情之三分说。

30、我文章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向大家说明一下撰写缘由、我做的研究工作和我的一些想法。研究方法上,我列了四点,讲到义理与训诂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以前也谈了很多,说“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是有道理的,那么在这里,我想为义理辩护一下。是不是一定是“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呢?我想不见得。大家看戴震在《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中说“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在《与是仲明论学书》里讲“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就认为他是先训诂后义理。大家不要太相信他所宣讲的,你看他的实际操作,其实不是这样。大家可以去读他的《孟子字义疏证》或者《绪言》《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的定名是有所考虑的,它在《绪言》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先是叫《孟子私淑录》,等最后定稿,也就是在戴震临去世前一年,他把书名定为《孟子字义疏证》,为什么呢?因为他希望做训诂的人也看一看他的书,如果书名维持原状,可能不易引起注意,做训诂的人也不会去翻阅,所以他用了“字义疏证”这个书名。如果你仔细去读《孟子字义疏证》,看他的研究方法,就会发现戴震恐怕是先掌握了义理,再去做训诂的。所以,我觉得读古人宣讲的内容,不能全信,要注意他实际是怎样操作的。其实,“训诂明而后义理明”不见得有效,在《礼记·中庸》中已有所透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根本就不是在谈训诂,而是谈义理的阐发。如果我们现在去研究《礼运》《中庸》《大学》,我想你先做狭义的训诂,不一定有帮助,因为这些文章,从子思的阐发开始,就不是在谈训诂,而是在谈义理。义理与训诂的问题,在方法学上意义重大。为什么呢?我们经过古史辨运动等反传统思潮的洗礼后,会认为“五经”是原始材料,因为反传统的学者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比如说《周易》是一些占卜的记录,《诗经》是民歌,是素朴的人民生活的反映、记录。其实这不对,中国的经典是经过高度艺术化的加工后才写定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经典不是原始材料,而是经过高度艺术化加工之后的艺术品。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

31、好的,那我们第一轮的问答就进行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请郑教授提问。

32、我另外再补充两样特质:第它发生于帝国时代。我们以前学的西亚文化史,说罗马帝国没有哲学,这是胡说八道。罗马帝国的哲学——斯多噶哲学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另外一点,就是它以伦理学为主。把这六点合起来看,你就会觉得它像极了中国哲学。然后我再补充一点,也就是第七点:在西方哲学(尤其是我们中国哲学)最重视的伦理学的发展当中,几乎所有的规范伦理学都无法自圆其说,只有两个人的伦理学是具有影响力的,一个是卢梭,一个是康德。卢梭强调感性,康德强调理性,而刚好他们借用的主要观念又都是斯多噶哲学的观念,就是“自然”这个概念。由于这样的背景,大家可以想见,如果中国哲学想要发展,想要在西方哲学中争取到一定的地位,斯多噶哲学的研究就非常重要。我有个习惯,就是把所有我认为言之成理的研究都开成课,给同学们讲,越讲越过瘾,而后就发觉可以写成文章。这篇文章,我在写到第一节的时候,还做了一点考证,之后,时间实在来不及了,若晖的信已经到了,所以后面部分没有考证,但我考证的资料都已经在,提供给大家的论文只是一个初稿,先抒发一下我的情感。

33、写完《释“天”》,我打算再谈谈“人”、“仁”、“元”这几个概念,本来是想把文章写出来,提交到这次会议,但写了一半,由于身体不适住院,工作都停顿了,也没写完,不过,相关问题我已经提出来了。我主要讲怎样从“人”转到“仁”,再从“仁”推到“元”。大家都知道,“元”字在经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比如《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也?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羊传》里有很多解释。再比如,《周易》乾卦“元亨利贞”,这个“元”字在传注里也是特别予以解释的,《彖传》的作者特意把卦名与“元亨利贞”里的第一个字,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概念“乾元”。所以说,“元”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和“天”“大”是一组。另外,“人”这个概念的意涵是什么?怎样从“人”的概念中生发出许多儒家的相关概念?最近十余年,我除了研究《周易》之外,就一直在做类似的概念研究,或者称之为“keynotion”。其实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名词,因为我不是专门讲哲学,用概念范畴也不合适。2008年我在台湾大学举办研讨会,专门讨论这个,研讨会的名称是“观念字解读与思想史探索”,英文名称用“keynotions”,“观念字”是我新创的译名,但没人懂我的意思。2015年我和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合办一个会,中文名称定为“先秦经典字义源流”,英文还是用了“keywords”“keynotions”。所以,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名词,这也是我今天谈这个文章的一个原因。

34、好的,感谢林先生。那么对于林先生提出的想法,三位有什么回应吗?

35、地   点: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学术交流中心A座111室

36、如果没有能够比肩前人且自成体系的名家,日后的哲学,必将停滞不前——与物质遗产一样,若不能继往开来,精神遗产虽可代代相传,却会渐渐减损。

37、其实关于体用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写过文章了,我今天讲的可能也只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谈到体用,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两种用法:一种是伦理学的用法,一种是本体论上的用法。从伦理学上说,如《荀子·富国篇》,“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这里的“体”字可训为“形体”,“用”可训为“功用”“作用”,主要是伦理学意义的。再比如,宋代儒者有讲到“明体达用之学”“有体有用之学”,这里的“体”“用”主要讲的是伦常典制在政治上的“运用”,也属于伦理学上的用法。而我们所熟知的体用论,大多是就本体论而言,下面我想对本体论意义上的体用类型做一个初步的考察,看看它在宋代以后有没有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38、我当时想了三个题目。顺便说一下,我现在越发觉得人的生命、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特别乐意把我的一些想法贡献出来,尤其是贡献给同学们,因为有时候我虽有这些想法,但未必会做,如果同学有兴趣就可以去试试。前段时间,我参与了《中国哲学百科全书》修订版的工作,负责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中增加30个条目。这个活其实很难干,300个条目很容易,30个条目要怎么增加,很麻烦。当时,但凡是能够买的书,比如中国哲学的词典、百科全书等,我都买过来,看看里面的附录或检索字表。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哲学的概念是有代际嬗变的,每一个朝代的重点都不一样。所以第一个题目就是“中国哲学概念的代际嬗变”。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中国哲学大百科全书》拿过来,看看这些概念是怎么变的。当然,现在的材料肯定不够,我还会补充,但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应该没问题。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这些术语是中国哲学的概念呢?我们讲“天”“地”,普遍会说是中国哲学的概念,而“经验”“先验”“理性”“感性”,恐怕主要是近现代哲学的概念。问题是怎么确定中国哲学的概念呢?

39、其实,我一直有一个长期的研究计划,我找了几个朋友,他们有做甲骨学的,有做语音的,有做古代语法的,加上我,我们几个一起来研究一个字,就是“五行”的“行”字。我当时是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我们的研究结果就是2009年登载在《中国文哲研究集刊》上的那篇文章——《先秦经典“行”字字义的原始与变迁》,文章写得很长,我们四个各写一个部分,我当时顺带把整个“五行”的演变也厘清了一下。在研究“行”字的基础之上,后来,我又编了几本书,和“名”“字”以及概念范畴有关。我自己也写了一些文章,比如有关“中间”的“中”字。为什么研究“中”字呢?因为当时清华简出来,里面有一篇叫《保训》,《保训》里的“中”字要如何解释,引起了很多争议,有很多讲法。当时我就提出来,如果只偏执于一种意义,很难得出结论,因为从古文字来讲,“中”字起码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它的字形也不同。王国维就关注过这个,在《释史》里谈到很多。所以,我把先秦经典中的相关撰著搜集过来,纵横分析,来梳理“中”字的源流。

40、刚刚听苑老师讲如何做哲学,我非常赞成。我忽然想起宋代有本叫《鹤林玉露》的书,他讲到有一个人杀人,载了一车的兵器,拿起了一件又一件,他说,如果我要杀人,就寸铁杀人。做哲学的人,都是寸铁杀人,先立乎其大者,不会琐琐碎碎地去弄。我想你的意思就是要先把最重要的凸显起来。

41、今天中午参观章太炎故居,看了太老师,很感动。一路走来,想到我们学术的养成过程。我们的学术养成当然是从义理、训诂开始的,文字训诂方面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部分,其实还有声韵的部分、音读的部分。这是个非常庞大的传统。然后我们还有文献传统、文艺传统,等等。这两天听下来,看到各位老师都努力在哲学上寻找突破,我自己也在反思,像我们这样的哲学思考,它能引我下一步走到哪里,就像李老师说的,我的目的是什么。当我的目的来了,我的问题意识就明显了,当我的问题意识明显了,我就要努力地去搜寻前进的道路。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每一个人的方法都是我的方法,都是我要学习的。谢谢大家!

42、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43、第一是和“生”有关,庄子对于“生”的理论是“无中生有”,在虚空中生有,由一生万物。所以从无中生有里,“德”的意义就包含了“无”和“无为”,“无为”当然就包括了不思、不言。但因为“有”是产生于“无”的,所以物和无包含性、命、形、神等等,都在“德”的范围内。

44、(哲学翻译)对相关领域经典作品或前沿研究的翻译

45、第三是境界上的一体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禅宗的论述。比如慧思的《大乘止观法门》讲到“智是心用,心是智体,体用一法,自性无故名自性体证也”,“照寂寂照故,照寂顺体,寂照顺用,照自体名为觉,于净心体自照即名为净心。自觉故言二义一体,此即以无分别智为觉也”。这里,体用的不二可以说就是“智”“心”不二。《六祖坛经·定慧》里所讲的也是如此,“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这些都是从修养境界上来谈的体用法。

46、但中国哲学的内涵不仅仅只是概念,我上午有讲到概念承载意义的作用与限制,特别是限制。你们要的是概念的清楚明白,现在我把这些都告诉你,但这只是媒介、只是阶段,这后面还有实践、体证、体认。世界哲学正在形成中,中国哲学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要跟西方哲学对话。从一个说服性的角度来讲,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像古代的一些说客,他要说服君王,总是先就着这个君王的内在逻辑去说。由于西方人受的是逻辑训练、分析哲学的训练,他们能够接受的合理性标准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要把思想转换成某种理论形态,他们才比较容易接受。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任务,生命的实践、体会、提升、超越,当然非常重要,上午讲到儒释道的共通性,就是不断的往上超越。这是可以继续发展的,也是中国哲学必须走的路。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孟楠问的微博恋爱说说(一户人家正在闹新房,大家要新)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