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精选好句81句)

2023-05-11 02:27:4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

1、①自我感动及感伤;②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③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④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⑤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⑥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⑦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⑧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

2、文学作品其实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什么样的内容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呢?一定是关乎人类发展与传承的大问题。

3、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有关于“轻与重”的哲学表达,他说:重为轻根,静为噪君,是以君子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身轻天下?轻则失臣,重则失君。

4、“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会穿上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

5、我对昆德拉的了解并不是很深,但是最感兴趣的一点是:他和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其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样处于苏联的极权统治之下,同样流亡于国外,同样“墙内开花墙外香”。

6、萨比娜是一个永远都在离开的女人。她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固化”。她喜欢托马斯,是因为托马斯是男版的她。她会因为托马斯违背了自己寻花问柳的“原则”与特蕾莎结了婚而把他的袜子藏起来,让他穿上女袜回家,以作惩罚,但她也终身将托马斯和特蕾莎看作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7、但凡识字的人,总得读一本米兰·昆德拉的书吧。出版近40年中一直享有盛名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这本披着情色外衣的小说其实很认真的在讲一个漫长又悲伤的爱情故事,顺便抛出了一连串的人性拷问、哲学概念、政治批判、道德伦理……这些概念像冬日狂风的列车外,无心擦过且却尖锐锋利的落叶,摧毁人的面具盔甲,让他们忽然像群体裸奔一样可笑尴尬。

8、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看起来好像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而那些看起来似乎比泰山还重的事情,一旦消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

9、茫茫宇宙,人类其实是茫然的。尽管人类自诩;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但在科学技术带来了奇迹的同时,这“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却突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他既不是自然(它正从这个行星上一点一点地消失)的主人,也不是历史(它已经从他身边逃开)的主人,又不是他本人(他受自己灵魂中无理性力量的引导)的主人,那么究竟谁是主人呢?这颗行星正在没有任何主人的情况下穿过虚空。这也许正是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生命其实无所依托。

10、没有想到的是(令他俩都没有想到),托马斯放弃了重获自由后的单身且胡闹的生活,嘴里念叨着“esmusssein”(来自贝多芬的某一乐章),“非此不可,非此不可”,从生活安定的日内瓦回到了战事动荡的布拉格,回到特蕾莎身边。甚至,为了让特蕾莎安心,他随她去了远离城市、远离喧闹、远离一切诱惑的乡村,并和特蕾莎一起死在了那里。

11、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12、特蕾莎这么多年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比喻“她只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安放在自己床榻之岸的孩子。”这个篮子里的孩子是改变托马斯生命之轻的开始,而这个篮子外的枪声,却是特蕾莎生命之重的结束。

13、如果单纯从情爱小说的理解角度出发,要顺畅地读完这本书无疑是艰难的,因为它的叙事并不连贯。但是如果你从哲学性的角度去试图理解这本书,你会发现书中每一句话,都将让你受益匪浅。

14、这是一本成长分析的哲学心里随笔,一部教人正确地看待自我的一部作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于人性的不同的观点,人这一辈子或长或短,到底用哪种方式看待自己,要如何接受各种角度的自我。读完这本书,更觉得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

15、特蕾莎认真地听着,专注得仿佛学生一般,不久她就在杂志社成功地发表了自己的摄影作品,并开始和杂志社的专业摄影师一起工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

16、知道人为何总是不能幸福吗?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而人,是讨厌重复的,我们喜欢新鲜。

17、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没有了之后,她再没有什么可背叛的了?按理说,她应该感到幸福,可是她却感到了无比的虚空,无法从忧伤中振作起来。 

18、这样的直接明了,依然不妨碍我们读这本小说的艰难。但很长时间里,我们的生活都别想再摆脱它。这里没有白昼黑夜,就是天空嵌着的半弯淡月,仿佛是等待故去的人回来的那盏不能熄灭的灯。那些看不懂的,其实都是长在我们身上的,终其一生很难自我认清并自我和解的部分。

19、萨比娜一生都在追求“轻”,更追求“媚俗”的对立面。

20、作者:格格,一个爱自由爱读书的上海玫瑰女人,复旦理工毕业,却颇具人文情怀,射手B型。曾在国内一线大型百强企业从事市场营销高管工作,自由撰稿人。去过一些国家,见过一些人,读过一些书,做过一些事。喜爱笔尖上的文字,舌尖上的美食,脚尖下的旅途。

21、极端环境中的一段三角关系,陌生而危险的土地上自我和欲望的缠斗,紧张刺激,不乏诙谐,考验智力。在审视他人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理性与激情的冲撞构建了这个性感而优雅的故事。拷问文明和野蛮的界限,探寻知性与欲望的守衡。

22、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逃离,特蕾莎逃离了昔日让她厌恶的生活,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全新日子。

23、虽然通过《华沙条约》,苏联收了一帮小兄弟,但大哥的日子并不安逸,什么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会装出一副建设社会主义的样子,背地里和反苏势力勾结以脱离大哥的控制。

24、媚俗是对生物学、美学、道德伦理、政治上的,一切脏的、丑的、罪恶的、杂音的绝对否定。

25、在这个故事中,萨宾娜是个独特的存在,她也是小说中最忧伤和难以理解的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才是故事的主角。理解特蕾莎只需要本能,但是理解萨宾娜,需要智识。

26、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27、亚马逊Kindle「来·往」投稿,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28、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就是描写了托马斯与特蕾莎、萨丽娜等众多女人之间的纠缠。如果你只是把它当做一本情感性爱小说,那么我劝你还是趁早放下,因为渣男男主托马斯可能会让你颠覆三观。

29、我们看重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在轻与重之间难以取舍,因为轻的可能变成重,重也可以变成轻,我们害怕做决定,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又如何判断哪一个决定是对,哪一个决定是错呢?

30、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31、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创作历程。昆德拉在1958年发表处女作《玩笑》一书,声名鹊起。

32、对比沉重,这种空虚应该是人更不能忍受的吧!

33、而特雷莎,这个男性话语笔下的女子,就是我,也是你。

34、所以,我们开头第一节,关于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思想是轻,存在是重,二者是同一体的才是和谐的——用来解释这本书中昆德拉所要阐述的哲学命题,是具有可行性的。

35、再来说说托马斯,他因为前一段不太成功的婚姻,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灵肉分离,只爱上女人的身体,绝不掺杂爱情。于是他拥有了众多的情人,他极尽享受着这种不被束缚的自由。直到遇见了生命中的两个女人。

36、就这样,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托马斯觉得特蕾莎和他所有的情人都不一样,自己完全无法离开她,于是不久,他们就结了婚。而特蕾莎也为自己在布拉格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兴奋,她终于摆脱了平时在小镇上伺候那些酒鬼喝酒,周日又得给弟弟妹妹洗脏衣服的生活。

37、特蕾莎很快发现了托马斯周旋于众多不同情人之间的秘密。

38、一些评论家将昆德拉的小说归类为哲学小说。的确,从情节角度来说,此书不算友好。毕竟小说的核心还是讲故事,昆德拉说自己并非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这意味着他对小说的情节合不合理、好不好看不负责。该书几乎没有什么起伏跌宕的情节,这或许是大多数人读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39、“在我们不断有新的可怕的杀人玩意儿补充原有的杀人玩意儿的新时代中,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如果竟然爆发的话,那么第一场这样的战争一定是一个自取灭亡的疯子按一下电钮所发动的。这样一场战争不会历时很久,也不会再有后继的战争。这种战争的结果不会有征服者也不会有征服,而只有烧成焦炭的尸骨堆在一个渺无人迹的星球上。”

40、因此尽管杜布切克一再向苏联方面保证,会紧密团结在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但因之前有匈牙利事件,再加上乌克兰打小报告说捷克人的思想很危险,于是苏联于1968年8月20日联合波兰、匈牙利、东德、保加利亚几个国家,出动50万大军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将杜布切克等捷党政领导人绑架,用飞机运到苏联喝茶。等他们再回到捷克的时候,已经妥协到“连一个句子都讲不完整”的地步了。

41、所以,在托马斯看来“只有一次就是从来没有”的,轻得不能再轻的人生,其实就是最“重”的人生。而他的生命轨迹也匪夷所思的、不可避免的,由“轻”转向了“重”,就像一股莫名而来的洪流,将他卷入、卷入,最终被不知名的力量裹挟着,坠入亘古不变的生命之河,并在安静的河底幸福的死去。

42、特蕾莎和托马斯的相遇,便是巧合:托马斯出现在酒吧的时候,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对特蕾莎来说意义非凡的贝多芬交响曲,他独自坐在桌旁,面前摊着一本书,他一抬眼,就看到了特蕾莎,微微一笑说:“来一杯白兰地!”

43、亚马逊kindle电子书全新栏目#什么值得读#,邀请亲爱的Kindlers来推荐好书;

44、被俄国人占领后的捷克,不禁会让人想到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所描述的场景。每个人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在受到监视,每个人都是告密者,每个人都将会背叛。老大哥在看着你!

45、昆德拉说,“小说人物并非产生于我履历表中任何一种情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他们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这条被跨越的界限(我的“我”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吸引着我。小说要探寻的奥秘尽在另外一边开始。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46、为了确保可靠的“性友谊”不会发展成无趣的婚姻,托马斯从来不与那些和他交往的女人一起过夜。没有爱情,无需共眠,彼此就不能干涉对方的生活,这给了他自由的空间,同时又满足了肉体放纵的欲望。

47、毕竟作者笔下媚俗的代表弗兰茨,是一个必须活在别人眼中才能有存在意义的人。但在萨宾娜面前,他愿意放弃一切强力。虽然很感人,但是对于萨宾娜,是这一刻,她永远把这个男人剔除掉了。

48、Kitsch是一个德语词,我手中的这本书将它翻译成了媚俗,“刻奇”是对它的音译,我们日常交谈中的媚俗,指的是追求低俗,昆德拉所说的媚俗(刻奇)与此不同,准确的应该叫“自媚”。我们生活里语义最接近的是“自以为是”。媚俗(刻奇)是盲目信任某种价值标准,并认为他人也应该信任这种价值标准,将集体的盲从上升到美学地位,从而掩盖个体的灵魂肿胀症。

49、“尘世陷阱”是什么?是政治制度下的束囿?还是社会漂亮面具下的丑陋脸孔?

50、布拉格的一切都在变得丑陋,托马斯和特蕾莎对此没有任何眷恋。他们搬到了乡下的集体农庄,小说的最后,托马斯与特蕾莎在乡下过上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颇有些长相厮守的意味,两人最终死于一次意外的车祸。

51、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书中的第五部“轻与重”,托马斯因为发表一篇社论文章而遭受当局迫害,或多或少地有着昆德拉自身的影子。而小说的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所描述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图景,不仅仅是托马斯与特蕾莎移居乡下后的生活写照,同时也寄寓了昆德拉本人的期许。

52、所以他费尽心机为自己设计了一种单身生活,家里只有一张长沙发,不管再晚,也不管是谁,午夜后他都会开车送她们回家,因为他告诉她们,他在任何人身边都无法安然入睡。

53、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54、很多作家的代表作都被解读成带有自传性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的故事本身,很难和昆德拉本人联系起来,但是这本书中,糅合了他对作为祖国的捷克复杂的情感。昆德拉蔑视战争,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也对历史进行了怀疑主义的思考。

55、我们在第一节中引出了巴门尼德和老子关于“轻与重”的相映成辉的哲学思考,那么在这本书中,昆德拉是怎么看待“轻与重”呢。在这本书中,虽然他没有提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但他提到了另一个,那就是贝多芬。昆德拉按照主流的观点认为,贝多芬将重当做了正面的东西,“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并从贝多芬最后一首四重奏里引出了一句话: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并将其作为本书中对于“重”的引申,不过他还引用了另外一德国谚语:Einmalistkeynmal(偶然一次不算数),用以说明托马斯这个角色的由来。

56、在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57、特蕾莎的离开让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但是托马斯却深感惶恐。他们在一起生活七年了,爱情无疑是美好的,但是也让两个人精疲力竭。现在他终于恢复了轻松愉快的单身生活,可是他却仿佛失去了什么。

58、特蕾莎从小就在“灵与肉”的夹缝中挣扎,她是小镇上唯一读书和听贝多芬的女孩,她厌恶自己的母亲,渴望自己的“灵魂”,她热爱和尊重一切“灵魂”,哪怕一只狗、一只猪、一只乌鸦的,就像1889年的尼采,抱住被马夫鞭打的马,大声痛哭,他从此与人类决裂。米兰·昆德拉认为,尼采是在为200多年前的笛卡尔对着所有的非人类的灵魂道歉。(笛卡尔否认动物有灵魂,称所有的动物为“动物机器”)

59、刻奇这个词按照自媚理解的话,可以分为个人自媚和集体自媚。

60、一切的命运安排托马斯又回去寻找她,之后两人意识到在一起才是最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竟然是折磨与悲凉的快来了,是生命中沉重的负担。

61、而特蕾莎还是像第一夜那样紧紧地攥着托马斯的手,不是手腕就是手指,或者脚踝,仿佛他是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托马斯想要离开又不弄醒她,就得费一番力气,这让托马斯既意外又沮丧,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特蕾莎就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飘来的孩子。

62、电影《忌日快乐》就是讲一个循环的故事,女主角陷入了一个被谋杀前一天的loop,她不断地死去,又不断活过来,直到发现凶手其实是自己的闺蜜,loop才得以接触。她是幸运的女主角,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没有任何机会纠正将要犯的错和飞来横祸。

63、“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但一直在托马斯这里追求美与爱的极致的特蕾莎,直到陪伴自己多年的卡列宁死在自己怀里,她才忽然顿悟,原来卡列宁才是自己生命中那束爱的强光。而托马斯是习惯黑暗的人,光对于他反而会尴尬不适,就像一个多年不照镜子的人,突然和镜子里那个自己迎面撞上,反倒成了最陌生的人。

64、——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65、媚俗屏蔽一切负面的东西,比如“正能量”这个概念就是典型的媚俗,它最早的提出者是宋山木,后因强奸罪入狱,更巧的是这个概念是他用来强奸时说的:

66、萨比娜第一次和人结婚仅由于她的家庭反对这门婚事,这是她对家庭的背叛;发现喜欢的浪子不过是个醉鬼之后,便又背叛婚姻;弗兰茨比起她以前认识的男人,基本算是一个巨婴:有稳定的工作和天真的思想。这次她背叛了自己的口味,但很快又背叛了这种背叛。书里写道:

67、俄狄浦斯的故事让托马斯联想到那些狂热的积极分子,因为他们的无知,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可是在内心深处,他们竟然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68、小说里介绍了俄狄浦斯的故事。一位牧羊人发现了被遗弃的婴儿,将他交给波里布斯王,把孩子抚养成人。俄狄浦斯长大之后,一次在山中小路上遇到一辆马车,车上坐着的那位陌生君王正在巡游。后来他们发生争执,俄狄浦斯杀掉了君王。

69、而书中,从昆德拉引述的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来看,东西方两位老牌哲学家的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我从网上看到关于巴门尼德的学术介绍,说他最核心的哲学思想是“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我们倾向地认为思想为轻,存在为重,这说明,在巴门尼德的哲学体系中,“轻”与“重”合二为一才是世界的本源。如果这样的话,昆德拉会不会对巴门尼德的观点存在误读?还是,只是为了写这部小说,才故意“曲解”巴门尼德的观点?

70、百度百科对米兰昆德拉的解释是“现存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7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

72、所以时常,我都认为爱情是厚重的,是可以承载生命的重量的。人活着,都是要承载一定重量的,至少得承载我们自身的重力,它让我们能够坚实地踩在这片大地上。

73、“人只能活一回,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

74、就像我们问自己:人是自己的主人吗?也许我们还会垂死挣扎般虚弱地回答“是”,但是谁能保证在“是”字出口时,说话的人不会泪如雨下呢?

75、我想,如果从“形而上”理解,整个世界是“轻”的,它是没有终极意义的。但我们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鲜活实在的生活在“形而下”的人,那么该怎么理解这种“轻”呢?

76、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77、整本书中将媚俗执行得最彻底的莫过于萨比娜的第二任情夫弗兰茨,因为他参加了“伟大的进军”(柬埔寨内战结束后,法国、美国联合一支由知识分子、演艺明星、记者等组织的救援队前往柬埔寨被越南占领的边境地区“进军”),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78、“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79、布拉格的日子平静而美好,然而特蕾莎却发现自己并不是托马斯的唯他还和他的那些情人们保持着亲密而疏离的联系。这个发现,让她十分恼怒,甚至噩梦缠身,从此陷入生命的困境之中,不能自拔。

80、投稿细则:来·往|我们想帮你把乐趣变成财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爱康智的唯美qq说说(一笔一画再认真也描不出你清傲眉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