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一无所知原句(精选好句93句)
苏格拉底一无所知原句
1、苏格拉底认为,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这里的“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具体到人就是“人的本性”。“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2、你如果成功,会得到假朋友和真敌人。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你耗费心力历经岁月进行的建设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把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世界之大,有之不多,无之不少,于你虽为最好,于世界实乃平常,不管怎样,还是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3、第每一个由实验证明的理解都是有范围的,因为实验本身是有范围的,那么,有没有一个超越实验之理解呢?
4、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接着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5、但如果投票结果是有罪,那么原告和被告就要进行第二轮辩论,来确定应该对被告施加什么样的刑罚,因为雅典的大多数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各种罪行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刑罚,
6、因此,在西方,“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苏格拉底一无所知原句)。
7、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懒散;你应听从你的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
8、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所以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事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所以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他认为“好”或者“善”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一种“神力”,这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在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中存在的和谐、均衡、完美等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事物追求好的或善的目的而形成的。
9、据古人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苏格拉底早年曾潜心研究自然哲学,但无收获,最后得出结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诸如虔诚、适宜、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的定义,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不研究这些人事问题而猜测天上的事物是不务正业,不通晓人事问题的人连奴隶都不如。更重要的是,自然哲学家的途径错了。他们“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试图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这种感觉观察的方法毫无帮助,思辨的方法也无裨于事。苏格拉底原来对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因”的原则寄予厚望,但最后却非常失望。他说:
10、正是希腊哲学和基督宗教的联合,打倒了各地的异教,而创造出来一个崭新的西方。
11、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传说苏格拉底的家庭生活不幸,妻子是个泼妇。 苏格拉底生前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自己没有写什么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12、问归问把,他基本就是一个套路,那就是先诱使你说自己知道什么,然后批判你一通,逼你说出相反的结论,证明你其实什么都不知道。更贱的是他从来不说自己知道什么,他说除了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外,什么都不知道。
13、随后,游叙弗伦再次尝试,说:「虔诚就是做所有神都喜欢的事。」
14、苏格拉底非常困惑,然后他就产生了一个想法。
15、但是苏格拉底从来不会轻易放弃。他也不会让对话者轻易放弃,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下,游叙弗伦又说出了一个定义,他这次把虔诚说成「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关照神。」
16、那么,这个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这个原则就是德性(arete)。“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17、这句拉丁语名言因德尔图良在论辩中的引用而声誉大振,并在哲学史的广为流传中打上德尔图良的形象印记。德尔图良确实把一种新的思想灌注进了这一名言之中。这句名言也曾为了意思更精确而译为“Ibelieveitbecauseitisimpossible”(中译仍可意译为,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18、苏格拉底一生未曾著述,但影响却是巨大的,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哲学史家往往把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善是苏格拉底的最高哲学范畴,苏格拉底的整个哲学都不过是对善的不同角度的讨论和对善的普遍性的追求。同时,苏格拉底也把善当作人生的最高目的。他说:“善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善而进行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也就是说, 诸如理性、快乐、自制等等都是以善为目的的。“正是为了善我们才做其他事情,包括追求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才行善。”善不仅是单个人人生的最高目的,而且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目的,治理城邦的目的就是要使城邦和公民们尽可能成善。善是一切行为的目的,也是最高的道德价值,而至善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0、做泡利的学生太惨了,他曾经批评学生的论文,“连错误都算不上。”他对一篇文章最好的评价就是:“这章几乎没有错。”
21、来自华威大学的JianfengFeng是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他表示:“人类智商是一个很宽泛且争议较大的话题,直到最近有了先进的大脑成像技术之后,我们才能在当前的研究中用到相关数据,得到机会足够信息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进一步研发人工智能,比如帮助建立理解和诊断使人衰弱的人类精神疾病(类似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的基础。”
22、不过,尚有一个方法。年轻的心灵在回顾生活时不妨自问:
23、作为城邦的民主政治,如何煽动吸引人们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古希腊由此诞生了许多诡辩大师,产生了所谓智者派修辞术和苏格拉底辩证法之争。修辞术的用力之处就在于诱导人们相信某种价值判断,往往似是而非,在逻辑上不太严格,甚至故意采取错误的逻辑。正因为这些演说家滔滔不绝以“正义”自居的表演,可以随便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结论,而人们又确实喜欢并且迫切看到某种肯定性的意见,乃至某种情绪的宣泄,而往往民众的智力有时低到把胡说误认为是真理和智慧。这在当代,许多人仍在做着古希腊智者们同样的把戏,要么迎合民众的口味,自扮民众的代言人,要么诱导人们相信他们某种貌似公义实质狗屁不如的言论。当今的网络上,煽动、蛊惑、宣传和炒作无处不在,可见古今实无二样。当然,这里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就在于民众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选择他们能够理解的东西,而不会选择虽然更好但不能理解的东西,这样优越性的事物就有可能被淹灭。
24、这样一来,所谓的怕死,也就是把死亡当作一件坏事,苏格拉底认为这不过是「并不智慧而自以为智慧」,就是自以为知道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
25、这些“问”在一无所知的困惑中产生出来,带着这些“问”,苏格拉底开辟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26、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所以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
27、古罗马的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哲学从天上唤到人间,让哲学去探寻善恶之类的问题,
28、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靠别人传授。惟有从自己内心产生出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拥有知识和智慧。事实上,他给人的印象恰恰是想要向他的谈话对手学习一点什么东西。所以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讨论,而不是正襟危坐地讲课。苏格拉底的这种教育方式,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
29、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让他停止哲学讨论,停止反思,停止对自己和他人灵魂的拷问和检审,那么这样的人生根本就不值得过,那无异于把人变成行尸走肉,无异于把活人变成死人。
30、随后,游叙弗伦再次尝试,说:「虔诚就是做所有神都喜欢的事。」
31、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
32、所以都是原告和被告各说各的,举个例子:一方认为对方应该是死刑,但是被告可以说,我虽然有罪,但是罪不至死,我认为应该赔一百个金币,两个人就这么辩论,法官们在一边听着。
33、 苏格拉底在哲学观点上自成一体,作为一个旷世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为古希腊文明标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悟空今天带大家先来八卦一下这位大师,再通过故事来了解他的两个核心观点:“认识你自己”和“德性即知识”。
34、但是每一次苏格拉底都是失望而归,他发现,越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拥有智慧的人,其实越是无知,反倒是经常被人看不起的工匠们,确实知道和自己的手艺相关的一些事情,但是如果他们想超出自己的手艺谈论其他事情,又会陷入无知之中。
35、概观苏格拉底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思想并没有完全摆脱智者思潮的影响。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事的主要理由还是实用的考虑。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因此,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苏格拉底的批判达到了智者思想所不能及的深度。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这就是以心灵为本原的原则。他赞扬阿那克萨戈拉发现了这一原则,同时批评他未能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
36、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37、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方法比作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两者有这样一些可比之处: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她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38、柏拉图的《普罗太戈拉篇》记述了苏格拉底和智者首领普罗太戈拉关于美德和知识的讨论。在讨论中,苏格拉底揭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道德观,多数人主张不是人拥有的知识支配人的行为,而是激情、快乐、痛苦、爱或恐惧等等情感支配人的行为;另一种道德论则主张知识是最能支配人的行为的美好的东西,因为它能使人辨别善恶,智慧是人最需要的援助。前者被称为情感道德论,后者即苏格拉底的理智道德论。为了说明自己美德即知识的论点。苏格拉底对情感道德论作了有力的批判。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满足于情感道德论所导致的知善而不为、知恶而故犯,浑浑噩噩地得到快乐和避免痛苦。
39、苏格拉底认为,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这里的“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具体到人就是“人的本性”。“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40、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由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的新时代。 苏格拉底的名言选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 引用德尔斐神庙 Temple of Delphi 所镌刻的箴言 )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神(上帝)。
41、德尔图良在希腊哲学、基督宗教、各地异教展开“三国演义”的激烈竞争中,深深体会到了希腊哲学和科学的特质:哲学和科学用理性和逻辑去组织经验之时,立刻把世界分成了截然对立的两个世界: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由于哲学排斥基督上帝和异教诸神,未知世界呈现为黑暗、浑沌、虚无,与人对立,给人带来不安、恐怖、难知、荒谬……哲学和科学自认为完全可用曾经获得已知的方式去征服一切未知。然而,德尔图良慧眼一观,悟出了这里内蕴的根本性困境。
42、这个人正好去起诉自己的父亲杀死了一个奴隶。
43、 独木舟下水了,大家把苏格拉底请到船上,一起荡起双桨,一边齐声唱歌。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现在觉得快乐吗?”
44、苏格拉底继续考察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是因为一件事情虔诚,所以神喜欢呢;还是因为神喜欢一件事情,所以它是虔诚的呢?」
45、在他看来,自己不但无罪,还是雅典人的恩人,他东奔西跑,和遇到的各色人等讨论虔诚、节制、正义、勇敢之类的德性,都是为了这些人灵魂的健康,是为了让他们真正关心自己的生命。
46、在尼采看来,西方的唯物主义使人们日益丧失自己原始的生命力;而基督教传统则使人失去了自己的自我。尼采还发现,道德能约束和制服人的激情。而人应该克服这样的局限。他认为,自我是独立的。当不存上帝时,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我”必须证明“我”的独立性。我要有我的个性,成为我自己是一种必须。
47、苏格拉底处在古希腊历史中知识范式的变革时期。这时,不但神话叙事(宇宙由神创造、由神统治,世上的一切因神或由神的介入而产生)无法令人相信,就是自然哲学家的哲学叙事(宇宙产生于某一物质,这一物质的运动、变化、分合产生了万事万物)也无法令人相信。
48、在苏格拉底的这番辩护演讲之后,法庭开始投票。
49、其次,善是自由、自制、自主。在苏格拉底看来,善不仅指事物的有秩序安排,也指个人的自由和自制以及由此决定的个人的自主。他指出,自由对于个人和城邦都是高贵而且美好的财产,能够做最好的事情即从事善就是自由,反之,受到阻碍不能从事善也就是没有自由。相应地,凡是不能自制的人也就是没有自由的人。那些不能自制的人不仅受阻不能去从事善,还被迫去从事恶。那阻挡人去从事善同时还强迫人去从事恶的主人也就是最坏的主人。由此,苏格拉底认为, 善就是一个人自主地自制而获得从事善的自由,而能够自主就是智慧,就是健全的理智。他说:“智慧是最大的美德,不能自制就使智慧和人远离,并且驱使人走到相反的方向去。”由于“不能自制使人对眼前的快乐留连忘返,常常使那些本来能分辨好坏的人感觉迟钝,以至他们不但不去选择较好的事情反而去选择坏的事情”。所以“健全理智和不能自制这两种行为是恰好相反的”。也就是说,善就是个人的自主,相反则为恶。
50、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知识是和确切存在的事物,即“有”联系在一起的。而无知,自然就和不存在,和“无”联系在一起。(这里不能展开存在-不存在,有-无的问题)。而对于那些既非全然完整地存在着,又非根本不存在,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些事物,对这一部分的把握和了解,就是意见。举例来说,很多人懂得欣赏美的画,美的音乐,就以为自己懂得了“美”。但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意见,而非知识。知识是对纯粹的“美”的掌握——显然,所有人,凡人,所能把握到的,都只是美的具体东西,而非美本身。
51、再次,善是使事物有益的原因。苏格拉底认为,善是有益的有用的。比如他说,神正是为了有益的目的将眼、耳、鼻以至理性、智慧灵魂给予人,他还说:“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关于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事实上,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agathon,本来就有好、 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英文译为good,中文译为善。但是,苏格拉底说善是有益的时,绝不是把一切有益有用的东西都当作善的纯功利主义的。相反,他认为,善之所以为善,是使事物成为有益和有利的原因,并不是事物的有益和有利就是它们成为善的原因。他反对一般人的为满足个人的情感和欲望需要的功利观,认为这种利益是表面的、短暂变化的,不是真正的利益。他要求人们辨别和追求真正的最高的利益,这种真正的利益是对灵魂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对肉体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即其他一切有益的原因,是善本身。因而在苏格拉底这里,善又是一种和知识、真理、美相一致的功利。
52、爱因斯坦的话,显出了西方哲学—科学在宇宙论上的困境。
53、事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所以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这也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在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中存在的和谐、均衡、完美等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事物追求好的或善的目的而形成的。
54、 苏格拉底通常并不是以一个青年导师的身份出现的。他在和别人谈话时,并不是刻意地想要教导别人,而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帮助别人产生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传授给他们什么。
55、苏格拉底继续问道:「根据神话,各种神喜欢的东西并不一样,比如在特洛伊战争中,有些神支持希腊人,有些神支持特洛伊人,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神喜欢什么呢?」
56、后来这个朋友就把祭祀的回答告诉了苏格拉底。
57、苏格拉底从来不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任何人身上,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58、公元前404年,战败的雅典人被迫接受寡头制,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是执政的三十寡头的核心人物。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暴力统治深感不满。寡头们命令苏格拉底去逮捕政敌,他甘冒受极刑的危险也不愿参与他们的活动。然而,民主制复辟之后,苏格拉底却被视为民主派的政敌,被指控犯有“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条罪名,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在狱中仍然与人讨论哲学问题,最后从容赴死。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还欠阿斯克雷皮阿斯一只公鸡,还了这个愿,别忘记了。”
59、当然,苏格拉底的这一转折跟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如赵汀阳所论证的那样,在国家之前的社会秩序是以自然生成的秩序为基本依据的,也就是说自然而然形成的自发生活秩序是作为一种事实存在的,人们不会去想也想不出理由去反对自然秩序,就像原始社会的弱肉强食是唯一规则一样,那时的生存条件决定了人们只能服从这个规则。只有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才发现可以通过创设规则来创造各种可能世界时才产生了政治思维。即政治是基于权力反思的权力斗争而不仅仅是权力斗争。自然秩序是别无选择的,人为秩序则意味着可以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必然性不是哲学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偶然性也不是哲学问题是历史问题,只有可能性才是哲学问题。有了可能性意味着有了可以选择的命运,因此需要反思而不仅仅是思考,命运的可选择性形成了政治化生存。
60、西方哲学的新思维却认为,世界之所以如此,第其原因很多样很复杂很绞缠,一旦找出一个或几个原因一定会排斥和遮蔽其他原因,而西方逻辑(包括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黑格尔的逻辑)明显地将此作了简单化的处理。第这一简单化的处理正是为了突出必然。在突出必然的同时却永远斩断了其他原因与之的关联。第只有斩断才能让必然以一种本质的方式出现,并只让自己成为现实。
61、这第一轮辩论之后,法官立刻进行投票,规则简单,哪边票多哪边就赢。
62、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下,游叙弗伦想了很久,他认为还是倾向于前者,也就是「因为一件事情有虔诚这种性质,所以神喜欢。」
63、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心胸狭窄、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而且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您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位妻子?”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了。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64、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探讨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65、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一切权威和原则,都必须经过独立的个体意识的严格审查,才能获得肯定或否定。也就是说意识自身要求自主地决定一切观念和原则的合法性。
66、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67、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方法比作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两者有这样一些可比之处: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她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68、苏格拉底认为,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认识自己的德性,也就是说,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而且,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69、西方哲学的新思维却认为,世界之所以如此,第其原因很多样很复杂很绞缠,一旦找出一个或几个原因一定会排斥和遮蔽其他原因,而西方逻辑(包括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黑格尔的逻辑)明显地将此作了简单化的处理。第这一简单化的处理正是为了突出必然。在突出必然的同时却永远斩断了其他原因与之的关联。第只有斩断才能让必然以一种本质的方式出现,并只让自己成为现实。
70、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71、他要最后一次告诫雅典的公民们,如果不保持警醒,我们随时都可能作恶,恶行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稍不留意,就会滑落其中。
72、而作恶就是对我们灵魂的伤害,就是对真正的自我的伤害。
73、这就是苏格拉底对于自己的信念和哲学生活的终极辩护:「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74、苏格拉底又问:“假如您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你欺骗他说:‘赶快吃吧,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吃了它以后你就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这也是不道德吗?”
75、那么,这个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这个原则就是德性(arete)。“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76、当人对世界有了一种理解(无论这理解是来自同一文化中的差异,如来自经验、理性、灵感、天才、无意识,还是来自不同的文化的差异,如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之后,怎样才能证明这种理解是正确的呢?在爱因斯坦那里,是必须用实验(实验后面是一整套西方型哲学、逻辑、程序)来检验,爱因斯坦说,只要实验证明相对论是错的,他就立即放弃。
77、认识自己无知的方法,怕也各自不同。你不妨试着在一个寂静的夜,好好安静下来,试着跟自己心灵深处对话,问自己最想得到什么?最想要什么?最缺乏什么?
78、而且这一次就是最终判决,没有任何上诉的可能。
79、作为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师祖,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和为人处世影响了两人一生。在姐看来,苏格拉底带给学生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厚脸皮。
80、他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也就是说他们对人以及人生问题的关注并不是很多。
81、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82、 ···END···
83、他的死一方面揭示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可能、甚至必然发生的冲突,同时也用自己无可指摘的一生为哲学做了最好的辩护。
84、在得出了这个定义之后,苏格拉底继问道:「神那么完美,我们能为神做些什么从而『关照神』呢?」
85、但是想要真正回答苏格拉底是谁?他做了什么?他有什么样的思想?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个「述而不作」的典范,也就是说他一辈子没有写下任何文字,这一点经常被拿来和孔子、耶稣基督和佛陀进行比较。
86、 以上图片非经注明均来源于网络
87、再次,友爱以善为根据。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天性有友爱的性情;他们彼此需要,彼此同情,为共同的利益而通力合作”。因此,友爱作为一种美德,在苏格拉底的哲学讨论中占有相当份量。在柏拉图的《吕西斯篇》和色诺芬的《回忆录》中都有十分丰富的记载。友爱,希腊文为philo,英译为friendship,在苏格拉底的讨论中, 并未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他那里,友爱是和智慧、知识、善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以它们为根据的。苏格拉底强调,任何人都不爱无知无用的人,如果对事物没有知识就会将事物弄糟,失去别人的爱,甚至父母的爱,只能处处受制于人;如果你获得知识,显得有用和善,所有人都会对你友爱。苏格拉底认为,“一个真心的朋友比一切财富更宝贵”,友谊的价值是相互的,不仅朋友对自己有不可用金钱估量的价值,而且要使自己对朋友有尽可能多的价值。他还指出,交友之道,一在交能控制情欲、忠诚公正、知恩必报之友,二在使自己的言行从善,言真意诚地待友。只有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友爱。当然友爱之获得是要靠“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的,这颗心是友爱双方共同赋予的。“因为对于我所爱的人,不管是谁,我总是尽我的全心热爱他们,并且非常渴望他们也以同样的热爱回报我,我渴想他们,同时希望他们也同样渴想我,我渴望和他们聚首一处,同时希望他们也同样渴望和我聚首一处。”由此可见,友爱的本性是善,友爱只能存在于高尚善良的人们之间,善和恶是不能互相友爱的。
88、首先,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和小恶时也没有人愿意选择大恶。人的畏惧和恐怖这两种情绪可以理解为对恶的预见;人们所以会对预见恶产生畏惧和恐怖,就是因为无人自愿遭遇恶、接受恶。苏格拉底说:“对善的想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也没有人想望着恶的”。“没有人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在这里,恶既指与善相对立的恶,也指与有益相对立的失败。在苏格拉底看来,知必然导出行,知识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去为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出自于无知。
89、理解世界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由理解方式的不同而来的世界的多样性,也在人文中出现:精神分析中的意识与无意识,结构理论中的结构与解构,解释学中的文本在不同视野中的呈现……进而,不同文化对世界理解的差异也得到重新的思考。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对宇宙的不同理解,不再是文明与野蛮,科学与愚昧,理性与非理性的差异,而乃不同理解范式的不同。
90、有一天,苏格拉底躺在病榻上对年轻的助手说:我年岁已大,精力大不如前,在尚能行动之前,我打算收最后一个弟子,由他来传承我的思想。
91、他常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92、维特根斯坦的话呈现了西方哲学两个对立面的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