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解释(精选好句49句)
孔子名言名句解释
1、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2、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孔子名言名句解释)。
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9、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0、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1、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12、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后候有求学问的志向(懂礼仪,),三十岁能懂事明理,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别人说什么,就可以分辩真假,判断是非;到了七十岁,就可随心所欲,任何行为都不会越出规矩。”
14、(译文)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15、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16、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9、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20、(译文)孔子说:“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心怀仁慈友爱、陶冶高雅情操。”
21、⊙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4、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25、⊙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6、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1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27、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28、⊙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9、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30、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1、(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32、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3、孔子有哪些名言值得我们去钻研学习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翻译,希望喜欢!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翻译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35、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36、(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3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
38、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3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 孔子对季氏说:“他用给天子跳的舞蹈在自己的庙堂上舞蹈,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40、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2、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4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歌,主题欢乐但是不过分淫靡,哀愁但是又不那么悲伤。”
4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们而不会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却不团结人们。”
45、解释:学习的时候不能光一味的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要经常的复习下学过的东西,这样做才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
46、⊙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7、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