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选好句98句)

2023-05-27 02:37:20

王阳明知行合一

1、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2、《知行合一王阳明》是阳明研究院执行院长、著名历史作家度阴山创作的一套解读“知行合一”和王阳明生平的通俗著作。

3、当然心学的这种思想,其根源则在孔子、孟子、乃至程子、朱子都已有体现,而到了阳明这里,则格外放大强调而已。

4、奢谈知行合一更有躐等之病,对气质毅力不足者尤其有害。长于知者废其知,长于行者废其行。为凑其所短,而废其所长。求的是知行合最后却弄成知不成知,行不成行。更糟糕的是推之至于极端,滋生出一种目空一切的戾气,养成一副偏狭心肠。自己之知,自己之行也不怎么样,但看不起他人之知,看不起他人之行。只有知行合一之圣人才入得眼。然世上圣人能有几个?阳明师生所谓满大街圣人也只好虚看也。

5、所谓“心中贼”,指的是朝中官员普遍存在的道德堕落与作风腐败,这个命题针对的正是当时朝中官员说一套做一套、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发出希望当政者扫荡“心腹之寇”以收“治国平天下”之实功的呼吁。

6、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王阳明知行合一)。

7、从这点而言,“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在修心上,它能迅速提高为善去恶的效率;在社会中,它更能提高你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8、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

9、感悟:为什么厌弃外物就是骄横怠惰?因为那背后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鄙夷,以及不屑为伍。而世界只是自然,运作只依造化,又有什么可鄙夷和不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10、资本主义信徒攻击共产主义者是极权主义的逻辑就是就是认为共产主义者是立一新人标准,然后强迫把人都改造成某种范本。而按照王阳明心学的说法,外界不需要树立某个所谓正确的理念,灌输给人,改造人;而是每个人至少有自己认可的理念(良知),你能把自己认可的理念落实,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做到一以贯之,就已经是很高很高的境界了。而社会的任务,制度的任务,不是去改造你,而是在你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落实自己的理念的情况下,帮助你,实现每个人的自我成长。

11、王阳明:反求自心,内外兼修,才能让心灵真正成长

12、既然提出了致良知这个由头,阳明对“格物”也做了自己的解释。良知已经在那里作为心理基础而存在,则人不是通过格物来获得知识,而是已经有了良知,再来格物。这个“物”也不是外在的客观独立之物,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衍生。格物的过程实质是矫正自身意识行为,使其符合良知的过程,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本身又实现了良知之深化和增长。

13、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14、而在别人而言,则采取的态度,既然他的知和行是脱节的,那这个知也就一文不值,完全没必要理睬。阳明的本意或许未必如此,但他在知行合一这个问题上表述却完全可以引发这样的效果。晚明心学盛行之后,许多士大夫之作风或趋向于更为放荡,或者趋向于更为偏狭苛刻的两个极端,敦厚上进之风扫荡无余。和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这种固有缺陷恐怕不无关系。

15、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6、阳明心学,始终是一以贯之的,王阳明不可能犯这样浅薄的错误,在创建心学的第二年,就提出另外的概念。

17、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18、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练,在各种事情上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让自己心境逐渐处在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遇事不慌不乱的素质。

19、“知”与“行”既然要“合一”,可见它们本身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是,王阳明反对朱子学者“知行相须”的主张,认为知行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由此及彼。他坚持“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并不是让“知”和“行”两个元素机械合并,而是主张两者应该互相依存,彼此共同构成周而复始并有所提升的完整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一方面,“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和行之间既存在因果关系,也相辅而成。另一方面,“学、问、思、辨、行”的过程,并不是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的全部。他主张,“知是心之本体”,由心发动,开启了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因此,在王阳明看来,知也是行的一种;在知之后,当然还要有行动上的结果,同时开启一个新的问学与实践周期。也就是说,在本然状态下,知和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21、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22、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2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4、王阳明去格竹子,格了七天,不得其解,反而思虑成疾。这一方面是他没弄明白朱子说的格物是什么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朱子的格物之说原未完备。以至于阳明弄不清楚为什么要去格物,外界之物与我究竟何关?要格究竟从何处下手?天下之物无穷无尽,轻重缓急又在哪里,哪个该先格?外物如此繁多,如果一一都要去格,岂非疲于奔命,枉费性命?

25、孔子高兴的对师襄子说,我终于知道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志向高远,应该是个统治四方的诸侯,只有周文王有这样的气度。

26、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27、先生说:“这是因为心已为私欲蒙蔽,不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了。没有知道了却不去做的情况,知道了而不去做,那就是不知道。圣贤教人去知、去行,用意正在于使得知与行复归其本来的面貌,不只是简单告诉你怎么去知、去做就可以了。所以《大学》里给出个真知、真行的例子,‘就像喜欢美色,就像讨厌恶臭’。见到美色属于知,去喜欢就是行,只要一见到美色便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并不是看到美色后又起个念头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去讨厌便是行,只要一闻到恶臭便自然而然地讨厌上了,并不是闻到恶臭后又起个念头去讨厌。就像一个鼻塞的人虽然看到眼前恶臭的东西,但鼻子闻不到恶臭的气味,便不会十分讨厌它,这也只是因为不曾了解到它的臭而已。例如,称某人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必然是因为这个人已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才可以称他为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若不然,只是说些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话,怎么可以称之为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呢?又比如,知道痛,一定是自己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一定是自己冷了才知道寒;知道饿,一定是自己已经饿了才知道饿。知和行如何分得开?这便是知与行的本然面貌,不曾被私心杂念所隔断。圣人教导世人,一定是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否则就是还没有真正的知。这是多么紧迫而实在的功夫啊!如今硬要说知和行分作两件事是什么意思?而我将知与行说成一回事,又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知道我为何要如此说,只是去分辨知与行究竟是两回事还是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

28、感悟: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9、说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过狭过浅则是指在阳明看来从行得来的直接经验更真切更扎实,但实际上直接经验也有其局限性。一个人哪怕精力再旺盛,他对某种活动进行的实践也必然受制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自身的条件。所以直接经验再真切详尽,也必然是局部的,有限的,一时的。并不能任意推广,也难以凭个人之力深化。人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可以从更宏观整体的层面观察总结思考。或许有些活动,直接经验就够了,但还有大量的活动,是必须对大量间接经验进行分析汇总后总结出规律,乃至上升成为理论,才能反过来更好指导实践的。还有些领域,并不和实践直接挂钩的纯理论推导,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30、阳明先生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31、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重“事上练”,《传习录》和其他心学著述充满了生动的事例和绝妙的譬喻,但现代人的解读往往支离破碎、难以理解。只要提纲携领地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字句的隔阂将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读完以后如醍醐灌顶,从此不再困惑和犹豫,内心宁静而强大。

32、为了给格物找一个内在的动机,内在的根源,故此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良知说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心中知得多少,便去行多少,但真能践行已有之良知,哪怕原本之知再有限,再微小,只要一以贯之,亦可成善人,成圣人。阳明之意,盖以为天下尽有许多事物,若不管三七一概去格,则疲于奔命,莫知所归,故索性撇去外物,只说良知,致良知。把人原有之知,落到实处,能知行合即非易事。能实现知行合一之境界,即是圣人。既然如此,放着眼前现有之知,不去用力落实,何必再奔走驰骛于形形色色外物之知呢?

33、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弹奏曲子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副庄重肃穆的样子。

34、感悟:耽误人的其实不是诋毁,而是看不到自己的狭隘戾气,不够宽容和涵养,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毁上,那么就既在加剧心中恶疾,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误了。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其中的值与不值,一目了然。

35、王阳明在“百死千难”中悟出内心深藏的“良知”,是学术和功业的相互激发,而终极动力,则来自“气节”,来自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当宁王起兵时,许多官员在观望,唯独王阳明公开宣称“宁王谋反”,并起兵平叛。

36、“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

37、徐爱说:“现如今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做不到孝顺、友爱,这样看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38、在缺乏先进系统之理论主义指引的条件下,与其教条主义的僵守并未理解的或者本身过时的理论,不如简单的采取实用主义。毕竟前者可能带来巨大的灾祸,后者至少可以灵活转向,虽然停滞,但不至于有太大损失。这也是先易后难之体现。但如果长期满足于这样的情形,那就不对了。

39、王阳明说,天下一切正念的事的吃力不在能力,而在心,你可能根本就没有用意志力。

40、“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41、对某些人来说知易行难,对另一些人知难行易。某类事情知易行难,另一类事情知难行易。对个人来说,知易行难,对群体大众来说,知难行易。当然所谓难易,也并非绝对区分,不过是从概率分布,统计角度而言罢了

42、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43、有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用以说明王阳明“主观唯心”的例证。王阳明在浙江绍兴期间,与学生游南镇,有学生指着破岩而出的满树鲜花问道:“(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如果只是以此为例,又不明其“机锋”所指,自然可以视为不顾客观事实的“唯心”。

44、可大禹没有这样做,他用知行合一来指导自己:治洪水是他应该做的,这是道德感;他有没有能力做到呢?有,一种方法是逃避;一种方法是把洪水打败,这就是判断力。为什么不选择逃避而选择直面洪水,因为等待洪水退去是消极策略,只有主动进攻才是积极策略,于是他选择和洪水死磕,用顽强的意志力完成了治水盛举。

45、“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46、那么在应用到实践之中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所构想的去实践。如果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和自己最开始的预想发生了偏移或者是没有完全的去实践的话,那么这个时间也是无法做成的。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也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所强调的思想和实践要统一。

47、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礼的,自然都是善的。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48、王阳明:点亮心灯,人生光明。世间风起,心灯不灭

49、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50、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51、能说明此弊端者,莫如《传习录》中这段内容:

52、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53、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54、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说曰:

55、这就如同树刚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树芽稍长了一点,再多浇一点水。树从一臂粗到双臂合抱,浇水的多少,都要根据树的大小来决定,刚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浇灌它,就会把它泡坏了。

56、闻臭而恶这个比喻说的其实是你光认为一个事情坏,不能算知。只有当一碰到这个事情,就能让你产生厌恶的生理心理反应,才算知。如果你不具备这种生理或心理机制,那就如同鼻子堵塞住一样,无论你在理性上多清楚这事情不好,那仍旧属于不知。

57、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58、伟大的思想只有灌输到大众之中,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才是它真正价值所在。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从孔子到孟子,从二程到朱熹、从陆九渊到王阳明,首先都是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学术,他们的言论和主张,都是为着解决问题,为医治弊病而开具的药方。

59、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具有门槛高、难理解的特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解读“知行合一”,成了学习“知行合一”的首要难点。

60、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

61、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62、虽然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让自己不断地有新的领悟。

63、前者主要是道德修身领域,涉及到的行是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无可避免的:欲望的管理,情绪的管理,时间的管理,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人相处的能力等等,做的好,利人利己,做的不好,害人害己。这方面知行合一是一种理想境界,是应该逐步逼近趋向的目标。这个领域应该做的是在巩固其知的基础上,逐步在行动中落实其知。不能把理想的目标和现实状态混为一谈,不能说因为没有达到知行合就索性否定其知的意义价值。这实际上也就是孟子说的“勿忘勿助”。保有其知,尊重其知,朝着知行合一的方向努力是“勿忘”。虽然你可能暂时做不到把知落实为行,但你至少能记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不必急于一步登天,一下子知行合这是“勿助”。急于求成的结果,可能是更大的失望,更彻底的自暴自弃。

64、知可描述为人所能意识到的信息集合,这些信息集合中的一部分是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并指导人类的行为。人类关于知的活动则可以概括为:知的生产、知的传递、知的接收。在一定的语境下,关于知的活动也被称作“知”。比如王阳明所谓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里的“知”实际指的就是知的接收或知的生产。

65、感悟:朋友犯了错误或者遇到难处,本就心里懊恼痛苦,规劝其实没什么用处,指责更无疑是在伤害朋友、毁灭友情,雪上加霜。只有开导和鼓励,才是最有情有义的做法,才对朋友真的有用。所谓“患难见真情”,王阳明告诉我们的是基于人性和情义的交友之道。

66、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67、另一种态度,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既然是未知,那这个知也就没有什么价值意义可言。既然一下子把知落实为行难以实现,那只能索性把已经保有的知也丢到一边去。索性声言人就应该纵情纵欲,不受虚伪之讥,反得真率之名。知认某事为丑,但理不胜欲,与其言从知,欲发被人察觉,而受虚伪之恶名,不若背理从欲,给出知行合一的表象,而得真率之褒,然实为违心也,实为伪也。

68、人的气质之性本就蕴涵着向天命之性靠拢的可能。气质之性可内生出格物致知之动力,此谓由性。在格物致知诚意的基础上,再加以合适的环境制度之配合,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谓之尽性。

6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

70、“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71、“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72、王阳明的这一主张,能有效地避免盲目行动的弊端。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显然忽视了知的本身意义,只是从实践的结果上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荀子的这一看法无法开启从行到知的新提升,实际上只注意到了实践的社会性价值,并没有意识到人作为认知主体的意义。对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很显然,王阳明的贡献既表现出对中国思想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又展现了重视人之主体性的特殊价值。更有意义的是,他提出了同时带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知行合一”思想,打破了必然要先知然后能行的僵化认识,将知落实于行的实处,实现了知和行的互相促进。

73、“我们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据各自的能力尽力而为之。今天的良知仅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体悟,那就从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别人探讨学问,也必须依据他的能力所及。

74、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著名学者杜维明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75、比如对群体大众来说,知难行易。也正因为知难,则先进深刻之理论就更为稀缺,更为宝贵,甚至常常缺位。而自发的实用主义的群体选择的行为也自然更容易,阻力更小。

76、为南赣巡抚,一年之内平息数十年之“积寇”,王阳明的功业开始走向鼎盛;接着,在四十天内平定蓄谋已久的“叛藩”,成为明朝第三位以军功封伯爵的文臣,王阳明一生功业达到鼎盛。正是这个时候,王阳明的学术影响也开始走向巅峰。试想,如果王阳明和之前历任巡抚一样,对流民束手无策,如果无法平定宁王之乱,还能理直气壮地说“良知”,心安理得地讲“知行合一”吗?没有功业,不影响薛瑄、胡居仁、陈献章入孔庙,但没有功业,却不可能“倒逼”庙堂承认王阳明的学术。在王阳明那里,没有不落在功业上的学术,也没有离开学术的功业,他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

77、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78、王阳明谈知行合谈的是“道”,其他的知行合谈的是“术”。

79、王阳明所说的本体是指能对应天理的本心,能够超越私欲,但是要落实于实践而不任意妄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要用工夫。王阳明认为,要在事上做工夫,才能达到对人在视、听、言、动上提出高标准的道德要求。工夫的开端是要端正知,得了真知,才能去做好行的工夫。在这个意义上,知的工夫既能引导行的工夫,也能成为行的检验。但是,王阳明又坚持,如果没有躬行实践,就永远不会达到真知的境界。因此,王阳明特别强调“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成为一套完整的修身工夫的必需要素。

80、凡人忿懥(zhì),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81、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82、“知行殊一论”与“知行合一论”的区别,就如同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子“兼爱”的区别,如孟子分工合作之论与许行自耕而食之论的区别。“知行合一”与“兼爱”与“自耕”皆是名目好听,说来动人,但或为躐等,或为隘陋,终究偏离正道。

83、在他看来,自己是如此,别人自然也是如此。但问题在于,阳明之灵丹,他人之泥丸也。对气质差者而言,只说致良知三字,而无朋友乃至社会制度之力辅助,便只是空谈。

84、说其过高过苛是指,人们在理性上认为某事好或某事坏,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无法相应的去做或不做某事,这种知和行脱节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这里不涉及虚伪或欺骗的问题,在理性上一个人完全真诚的认为某事很好,但他自己由于毅力问题或者心理障碍问题不能坚持做某事,这是完全可能的。

85、有论者称阳明先生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

86、“诚意”可使完全被动的奴行变为自觉主动的“由行”,“正心”、“修身”可使“由行”变为“德行”,“德行”之后再进入知行合快乐系统本身达于和谐境界的“诚明”。

87、王阳明出身名门,二十八岁中进士,三十五岁因替忠臣求情而入狱,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龙场,他悟出“心即理”,并提出“知行合一”说。后历经诸官之职,先后平定南方匪患、宁王宸濠之乱,立下大功。晚年倡导“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学说,世称“心学”,五百年来折服了无数中外名人,包括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

88、知行合一之说初衷是为了让人更重视实践,更重视行动,但最终结果却走向反面,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高论,沦为更为偏狭刻薄的心态。这或者与阳明以己度人有关。他的气质好,稍微努力下就能知行合一;而在气质差的人,空谈知行合则真如邯郸学步,本来还会走路,最后连爬都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89、感悟:对于那些不地道的人,讲理是没有用的。要说服他们等同于改造他们的整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跟他们探讨下去,不但说服不了,还会不断愤怒失态;如果跟着呛,他们就会变本加厉;所以如果碰着这样的人,趁早置之不理。

90、这张图基本上把孟子的四端说,朱子格物和阳明格物说融合为而且加上我的补充修正,可谓比较完整体现由性格物的基本流程。其中实线框里是我修正补充之后的朱子格物致知说,而在虚线框里则代表阳明致良知格物说的基本概念。

91、确实,按照阳明的逻辑,一个人光是修炼性情,提高品格,都嫌来不及,投入大量心力精神都未必能有所提高。对每个人来说,最要紧相关总是自己的性情品格,若如此,有什么必要又有什么精力去关心一草一木之理?而且世间外物如此之多,如果一草一木需要格,那日月星辰也需要格,风雨雷电、飞禽走兽之都需要去格,怎么格得过来,索性都不去格。只需要关心和自己切身联系的日常人伦之理就可以了。所以阳明举的格物例子也都是些什么事亲、事君、待友之类。即便要涉及某种客观规律知识之掌握,按阳明之逻辑也局限于人事相关的实用范围,事到临头再去学。

92、出自亨欲之格物,比如一个人想了解外国的信息,看看外国人对某个新闻如何评论的,就需要学习外语,这个学习外语的过程亦可谓格物致知也。一个人想如何说服别人,则学习演讲辩论之技巧,此可谓出于亨欲之格物致知也。

93、黄宗羲可谓真知阳明者,他认为王阳明的学术经历,并非王阳明自己所说的一个“三变”,而是有两个“三变”,“龙场悟道”则是两个“三变”之间的关节点。只有把这两个“三变”一并考察,才能理清其“求圣”的全过程。

94、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95、这段回顾,使人们认为经过“三变”之后的“龙场悟道”,王阳明已经悟出了“圣人之道”。但是,令王阳明惊喜的并不是悟出了“圣人之道”的结果,而是悟出了通向“圣人之道”的“大路”、找到了打开通向“圣人之道”大门的钥匙。所以黄宗羲认为,“龙场悟道”对于王阳明的“求圣”来说,是“始得其门”。

96、引入这些划分之后,为了说明由性格物致知的完整流程,我们不妨画一张图

97、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苏佩雄的微博伤感说说(天空又下起了白雪)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