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造句(精选好句56句)

2023-05-29 03:49:54

病入膏肓造句

1、(钟鸣漏尽)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2、具体的做法是:把手放在人体背部,反拳沿着脊柱敲打。这样做可以把膏肓振开,又叫振髓法。久坐办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经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缓解肩背痛,疏通血脉。(病入膏肓造句)。

3、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有些神医能治好个别濒危死亡的危重患者,其实那些患者本来就不是真正的病入膏肓,神医们只不过是像古玩行那样,运气好,捡了个漏而已。

4、坊间有一种说法认为病是吃出来的,很多人因此一味地吃得清淡,或将那些性味寒凉的食物视作毒蛇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以为这就是养生了。

5、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2)

6、人体膈肌的起点,大约在腹部内侧第二三腰椎上下的部位,此处正对肚脐,所以描述成脐下。

7、东汉《太平经》对于医经的形成,有这样的记载:“欲乐知天道神不神,相应与不也,直置一病人前…令众贤围而议其病…取其行事…十十中者是也,不中者皆非也,集众行事,愈者以为经书,则所治无不以解决者矣。”

8、如果习惯性地随声附和他人的言论,那么我们将会成为缺乏主见的人。

9、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10、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到了这种程度,即便神仙下凡,也帮不了这位皇帝。

11、病入膏肓:病入膏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ngrùgāohuāng,意思是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12、《左传·成公十年》:“医生;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用法

13、我曾经也认为古人是痴人说梦话,百分百治愈,怎么可能?

14、去逛商场看见喜欢的衣服,想试试,却只能在低头看到标签的瞬间,说声“fuck!”瘦子没钱还好可以某宝搜同款,胖女孩就惨了,没钱不说,看到同款还没有码。只能心疼的抱住胖胖的自己了。

15、不一会儿,医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16、临床应用方面,大致是膻中穴、大椎穴、膏肓穴、大包穴、膏之原、肓之原等几个穴位。

17、爸爸教导我们遇事需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不可以轻易随声附和他人。

18、当我们的认知不能与古代圣贤的思想同频的时候,永远无法理解内经的思想。

19、  百分百的治愈率?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开,愚昧不堪,荒唐可笑。所以很多人越看内经越觉得内经充满了糟粕。

20、在某些线性思维的脑子里,人类似乎是生活在一个平面里的,所以才那么重视经验传承。他们不是不知道,人类实际上是生存在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的立体空间里,只是脑子没翻过这道坎而已。

21、《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药力都不能达到,因而也难于治好。后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22、疾病的发展过程,通常都是由外而内发展来的,叫做外邪侵袭:“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23、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4、果然到了转年的六月份,就是割新麦的时候。晋景公这个人可能是残暴成性,喜欢杀人。晋景公说,虽然得病了,他也觉得麦子收上来了,新麦子就献过来了。献了麦子,他就把桑田巫,就是那个大仙,叫过来了,就拿着麦子说,你说我吃不到新麦,我可不是在这里吗?意思就是说你说错了,就把人家杀掉了——把大仙杀掉了。

25、(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26、我已经奄奄一息在读"不要自寻短见"类型的书。

27、除非是吃了有毒有害的食物,一般吃点凉寒食物,或不合适你体质的东西,只要营卫二气循环正常,那些太过,身体自己会化解循环排泄掉的,根本就不会太伤身体。

28、既然是命门,说明这个地方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的作用。

29、他们在今天的会议上随声附和着老板的每一项决策。

30、(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1、造句染上毒癮若不能立即戒断,到了病入膏肓时,想戒也没用了。

32、(愁潘病沈)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33、为求进步,遇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

34、(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35、危在旦夕(wēizàidànxī),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36、谈什么别谈感情,只因谈感情太伤钱。不想过生日,是因为过生日要请客吃饭;等到朋友过生日,还要送礼物,礼物的价值还必须得节节攀升,说是考验友情,分明就是在考验月薪。

37、道与术相比,很显然术这个层面的东西更容易被人接受和消化,大多数习医者也乐于缘木求鱼,如同武侠小说里面人人梦寐以求的武功秘籍一样,很多中医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秘术”、“秘籍”、“秘方”、“绝招”等等,最受欢迎的医书也都是这类书籍。有的人通过临床总结或家传师传抄本秘本等等渠道,获得了一些治愈率相对较高的经验或方子技法之类,在一定范围内也确实有些神奇疗效,于是如同借酒壮了胆,敢向天下患者拍胸脯包治。

38、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ìjíjìyī,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

39、治十痊十的理论与实践,才可以记载入经书,后世之人只要遵循医经去践行,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40、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41、(仓皇失措)cāng huáng shī cuò 急迫慌张,不知如何是好.仓皇:匆忙而慌张.措:措置.

42、尽管爷爷已经病入膏肓,但他乐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43、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44、②施灸的灸量宜多,即艾灸时间要长、艾灸的温度要适当更高,这样才能充分刺激膏肓,只有灸透了它,才能起到通治百病的效果!

45、(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46、内经成书于汉代,却是中国最早的医经,对于膏肓,有独到的见解。

47、爷爷已是古稀之年,而今已病入膏肓,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了。

48、(百折不饶)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49、(举例造句):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50、  《针灸甲乙经》是三国西晋时期皇甫谧的著作,他所说的“命门”,其实并不是《黄帝内经》的命门,内经的命门是“目”。

51、尽管爷爷已经病入膏肓,但他乐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52、所以,把身体的不适感,怪罪在吃了什么东西上面,是不讲道理的野蛮。

53、病入膏肓(bìngrùgāohuāng),意思是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54、(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55、(偕生之疾)偕生:与生俱来。先天性的疾病。出处:《列子·汤问》:“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金池的忧伤快手说说(忽冷忽热都收回去吧我不想喜欢你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