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精选好句52句)
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
1、(夏衍《野草》)野草本来是一种无知无觉的植物,作者却赋予它人的秉性:“带着斗志而来、坚韧”;赋予它以人的思想感情:“不会悲观”、“傲然”;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叹气、嗤笑”。这样,野草就成了有人的秉性和思想行为特征的事物了,亦即被人格化了。(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
2、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3、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比喻是比较书面的用语,而打比方则更倾向于口头用语。打比方和比喻的例句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5、如果只有画线句,不再往下展开,那么把吴天宝比作非同类的马兰草,就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可是,文段并非就此打住,而是把吴天宝按照马兰草的性状展开描写,不过,很显然不是为了展现马兰草坚韧、顽强的生命力,而是借着马兰草般的性状描写突出吴天宝“蓬蓬勃勃地朝向着生活”的特点。
6、例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都有,比喻是肯定的,有同学认为爬、满面尘垢,不是拟人啊?
7、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如: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8、D、一般的理解是将虫声比方为渗出的水,因为二者不同类,可以构成比喻。不过,这里要强调一下,虫声可闻,渗水可视,二者的相似性在于“渐渐变大、变多”的发展趋势是相似的。试想,白天虫子也发声,但是因为白昼的喧哗,虫儿细弱的声音就被遮盖掉了,可是到了傍晚,随着鸟归巢、人入定,甚至晚风也会渐渐息止,随着世界一点点变得静谧,虫声也一点点变得清晰,给我们带来的听觉感受就是声音渐渐加大;而从泥土中渗出的水,也是一点点地变多,这种视觉上所感受到的渐变,和虫声在听觉上的渐变是一致的。这样说来,这里用了“通感”,而通感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啊!
9、这两个人写的诗真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想象丰富,比喻奇妙,一个是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10、 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
11、③拟写,要符合所拟之物的性状,也就是用所拟之物的形状来表现主体对象的某些特征。
12、另外,比喻和拟人都是建筑在想象之上的,因此比喻和拟人有一种心理学上的联系,有时候比喻和拟人可交融在一起。例如:“祖国啊,母亲,长江、黄河是您的女儿!”
13、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4、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比喻可以运用于辅助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这五种基本表达方式,强化表达效果。
15、第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仍是两种事物,比拟中的甲事物和乙事物则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16、太阳像一个灯笼。月亮像一个玉盘。这都是比喻。
17、1) 打比方说吧,你倒毙了,我再开枪打你:你不可能再死一次吧,你已经死了.
18、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比喻论证的目的在于把抽象的道理讲得形象可感,而不在逻辑合理,尽管先在的前提就是要合理,但重心不在此。
19、比如说,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这不是一个好的比方。啤酒有泡沫才好喝,但经济发展有泡沫永远都是不好的。
20、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1、类比:本质相同,外在形式不同。——同质或同类
22、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3、拟物。拟物有时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作者把适用于描写动物的词语“夹着尾巴”来描写恶霸,表达了憎恶和鄙视的感情。
24、恰当的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25、在说明文中,“打比方”其实就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比喻”,为了更好的说明某物或某事,作者通常就会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对事物进行描写,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点。如:尼罗河弯曲绵延,如同一条翠绿大蟒穿行于无边的森林之中。这句话就利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尼罗河的弯曲和长的特点。
26、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27、在比喻中,本体可出现可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在比拟中,本体必须出现,用来比拟的事物(拟体)一般不出现。
28、 比喻: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29、(1)关于类比。就推理、论证的严格程度而言,没有绝对正确的类比,只有效力强弱之别。类比中的二者相似性越强、相关的不同点越少,效力越强。如二者虽然在某方面相似,但在相关的其他方面截然不同(比如小狗与孩子在心智与权利方面截然不同),则类比就不够恰当。
30、对比论证即将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31、晚霞的形状也变幻多端,有的像开满映山红的大山,有的像腾飞的老鹰,还有的像盘旋在空中的巨龙。
32、比喻使用频率高,广泛用在记叙、说明、议论各类文本中;拟物常用于描写的文字中。
33、关于“比喻那些事儿”,我们还将继续讨论下列易混内容:
34、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35、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用了“譬如说”,接下来就陈述人们对待旧宅子的种种态度,但它不是举例论证。首先它不是事实,而且重心也不在陈述事实,而在形象地陈述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上:用旧宅子来比喻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用“孱头”“混蛋”“废物”形象地比喻对待它们的三种错误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分别比喻有用的、有益也有害、无用的、完全有害等四种文化。所以它是比喻论证。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用“筋骨和脊梁”来比喻了社会的中尖力量,用“脂粉”比喻那些中看不中用让人大失信心的社会因素。
36、第三是效果不同。类比论证是通过已知推出未知,逻辑力量强。因为相类比的对象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愈大;相同属性与类推属性的关系愈密切,则结论可靠程度愈大;相同属性类推属性的关系愈密切,则结论可靠程度愈大。而比喻论证以“喻体”去证明“本体”,主要是起着说明的作用,目的是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其理,它在论证过程中往往只是辅助性的,究竟不是事实上的证明,不能代替对论点本身的辩证的分析研究。
37、 “打比方”是同学们在做题时喜欢使用的一个答案,比较口语化,标准答案中不常见到这种表述方式。
38、A.如果答成拟人,是这样理解的:把收割机下田发出突突突的机械声响,看成是一个大汉在吼,把物(收割机)拟写成人,因此是拟人。
39、夜幕像一条无比宽大的毯子,满天的星星像是缀在这毯子上的一颗颗晶莹而闪光的宝石。
40、打比方: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41、例如:“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是比喻,它的本体(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没有出现,喻体是“三座大山”。“高粱笑红了脸”是比拟,“高粱”是拟体,其本体“人”没有出现。
42、它是建立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之上的论证方法。即用相似的乙事物来比甲事物,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像、是、如等)。本体与喻体必须具有某种相似点,与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同,这里应该是道理上的相似的,而非外形上的相像。甲事物(本体)是主体,乙事物(喻体)是起辅助作用的。就像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一样,比喻词也是可以被省略的,但肯定能补充出来。
43、恰当的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44、比喻和拟人都是建筑在想象之上的,因此比喻和拟人有一种心理学上的联系,有时候比喻和拟人可交融在一起。例如:“祖国啊,母亲,长江、黄河是您的女儿!”这句中的“祖国”和“母亲”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中间省略比喻词,构成复指关系的暗喻;“长江、黄河”和“您的女儿”也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中间有比喻词“是”。也是暗喻;“您的女儿”即“母亲的女儿”,这里又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属于比喻和拟人兼用。
45、《现代汉语词典》说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更加鲜明生动”的修辞手法。
46、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47、“您的女儿”即“母亲的女儿”,这里又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属于比喻和拟人兼用。
48、他是以这款原始家用电脑打比方,来描述正在开展的让冷战时期舰艇实现现代化的工作。
49、(例1)在阿默的心里,三姑娘就像天上可望不可即的美丽云朵。
50、学习是灯,努力石油,要想灯亮,就必须加油。
51、 比喻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等多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