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的意思(精选好句54句)

2023-06-03 09:14:39

死而后已的意思

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完成蜀主刘备生前巩固蜀汉政权、兴复汉室江山的愿望,他先后六次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出征前,给后主刘禅写了这篇《后出师表》的呈文,分析当时的形势,表示北伐的决心。文章结尾,他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是恭敬谨慎,“尽瘁”,是竭尽心力,“已”,是停止。整句话是表示自己要竭忠尽智地拿出全部力量,至死方休。虽然有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字却准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在中华历史文化中,诸葛亮是人们心中智谋出众与忠诚敬业的历史表率。

2、  历史王朝里的千古人物,以及当代社会中的英雄模范,他们做到了对工作事业殚精竭虑、报效终身,然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是否就很遥远呢?

3、答:(1)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2)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3)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4、这份表章作于汉室三分之际,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忠贞不二的品格,展示了一位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毅的敬业精神。此文善于表达,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呆板说教之嫌。

5、上回我们说到,刘备东征,从蜀汉政权内部来讲,是必须抓住“刘备尚且健在、关公遇害未久”这个时机,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点,这两个条件中少了其中任意一个,内部再要把大家动员起来,就很难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做任何事情,尤其是一些特别重要的决策,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师出有因”是非常重要的。

6、曹丕在公元220年年底称帝,而到刘备东征时,他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还未满一年。此时曹丕所要面对的,不仅有曹魏集团内部的权力交接问题,还有汉、魏两朝之间的权力交接问题,可以说比一般的接班人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有太多的关系需要他去捋顺。所以面对刘备的东征,曹丕此时既不敢、也没空去介入,因为他需要先把内部的事整明白。而刘备,也肯定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要尽快出兵。如果再等上几年,等曹丕腾出手来了,刘备再想要东征,需要面对的,就不是东吴这一个敌人了,他完全有理由担心自己伐吴时,曹丕在自己的背后偷袭,自己就会面临关公在荆襄的窘境。

7、原文: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8、B.“自春色”、“空好音”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空”可以解释为“自”。

9、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10、“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11、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12、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13、意思: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遥远吗?”

1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不过,可惜的是,刘备的大方向虽然没错,但一次战役的胜利,绝非仅仅方向正确就可以了,还取决于其他太多的因素,更何况这个所谓的“方向正确”,其本质也是一种无奈。

16、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即《隆中对》中所说天下大计,“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及辅佐刘禅守业治国。

17、本来三个人打架,最忌讳的就是两个人从不同方向夹击另一个人,这样的话,除非被夹击的那个人特别强大,能够同时守住两个方向,否则必败无疑。所以为什么后来诸葛亮在猇亭大败后,还是要近乎屈辱地坚持吴蜀联盟(人家把你打得惨不忍睹,你非但不能去报仇,还要和他做朋友),就是希望自己北伐时,东吴不要从东边来给蜀汉找麻烦。这个道理很简单,刘备自然也会明白,所以,从外部来说,他必须趁曹丕即位时短、根基未稳、无暇他顾时,出兵东征。

18、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19、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20、A.《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21、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2、作者为国为君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已”将那颗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此文是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所作,为提升士气,稳定朝局,作者在议论上气势宏伟,感情上慷慨豪迈。六个“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气逐层提拔以至巅峰。

23、《论语心读》每日一章,点击上方 柳恩铭博士 同步分享!

24、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

2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26、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一体还好吗?”使者回答说:“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他每天早起晚睡。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27、公元234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做好充分准备后,约孙权同时对魏国发起进攻,两面夹击魏国。他率领10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以为久计。司马懿率领魏军也渡过渭水,筑起营垒准备和蜀军长期对峙。魏明帝命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

28、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29、织田信长 | 丰臣秀吉 | 德川家康 | 武田信玄 | 上杉谦信

30、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31、换句话说,尽快打回荆襄,当地老百姓还是会认为你是来光复故土的,还会把你当自己人;如果拖得时间久了,你再要去打荆襄,那当地人就会把你当侵略者。一个是解放军,一个是日本鬼子,待遇能一样么?

32、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

33、写到这里,一声长叹,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人啊,有的时候还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尤其是那些特别重大的事业,绝对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能够成功的。

34、(释义)鞠躬:弯着身一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35、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不仅刘备病死在白帝城,蜀国的军事和经济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蜀后主刘禅基本是个甩手掌柜,军政大事全部交给诸葛亮,这里有一个成语,叫“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什么都要管,所以,诸葛亮得不得劳心劳力,加班到崩溃。

36、虽然,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师仪后世。

37、与此同时,说理上义正词严,间接地将苟安之心驳斥地体无完肤。气生于理,理又借助气则更见立论之高远,虽无惊人之笔,但仍很具说服力和震撼效果。

38、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39、A.全诗前四句写丞相祠堂,后四句写丞相本人,但对祠堂的描写已暗含丞相本人。

40、《出师表》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41、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42、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43、《三国演义》:你家丞相近来寝食,及事务之繁简,如何啊?我家丞相每日早起晚睡,军中罚二十以上者皆亲自披览,每日所食不过数升,丞相年逾半百,食少而事繁,恐不久矣。

44、当北宋初亡、南宋军队数度北伐时,北方的汉族百姓们往往都是站在南宋军队这一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宋国人,现在做了亡国奴,被金国人统治了。一旦南宋的军队来了,这些汉族百姓就会感觉是祖国的军队来解放自己了,著名诗人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而时过境迁,一百二十年后金国灭亡时,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场景。

45、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46、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47、    历史上,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状态兢兢业业一生的人物有很多。诸如魏征、文天祥、史可法、于谦等众多股肱之臣,都是为国为民至死方休,他们奉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把毕生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国家与人民;而帝王肩负家国兴衰,亦不乏有勤勉终生者,比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他的自我要求就是“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在位十三年,日理政事,终年不息,朝乾夕惕。在当代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榜样更不少见。比如,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强忍肝癌病痛艰苦奋斗,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共和国的脊梁”,将工作热情奉献到了生命的最后。再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在南平工作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最后因公殉职于蓝天苍茫下。这样的人生,正如他所写的一句自勉之语所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48、全句的意思是:小心谨慎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力量。

49、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50、C.“三顾频烦天下计”,写刘备对经常依赖诸葛亮的计策来谋取天下感到很内疚。

51、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52、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5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为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表达志向远大的名言名句(精选好句8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