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300首(精选好句39句)
杜甫的诗300首
1、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而这首古诗,作为山东人是都应该会背的。因为这首古诗,写的就是山东标志性的景色。且看:
4、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5、“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江中的小洲,小岛。飞回,不是鸟飞回来了,是鸟在天空盘旋。沙白是什么意思啊?实际上就是江边水底的沙子,水底的沙子看上去特别地明澈。我们现在一看就知道,这个写作是从高空的高度来写的。换句话说,这是从鸟飞回这个鸟的的视角来写的,鸟飞得很高,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很大的风、很高的天,看到了巫峡两岸的猿猴,听到了他们的哀鸣。还看到了小岛之上、江水之底白色的沙子,这鸟在这来回盘旋。这不叫登高嘛,他登在高处他就也看到了这些景象。这些景象很壮大,但是也带点悲壮的意味。
6、《早发白帝城》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7、咱们刚才说到百年多病的时候举了他的很多病,他有糖尿病,古代又叫消渴病,他又得了这个风痹之症,他还有头风。而且他自己还有肺病,还患了疟疾,眼睛也有病,耳朵半聋不灵的,这每一样病都是忌酒的。所以诗人为什么在这要提出“新停浊酒杯”呢?他是想拿起这酒杯来喝,要不然在这就不用说了,那可以在序里边说,最近我刚刚把酒戒了,所以呢今天这诗里头啊我就不再写酒了。没有,他把这酒还专门写进去,就是说明如果之前不戒酒的话,他今天是非要潦倒新举浊酒杯,对不对?他为什么故意写新停浊酒杯?他太愁了,太苦了,他太想借酒浇愁了。他现在只能盯着这杯酒发呆,看着这杯酒不能动,那心里边就更难受了。所以要么说作者写诗非常地巧妙,这一句话既给大家交代了他最近身体更不好了,繁霜鬓啊,病更重了,重到已经不能再喝酒了,另外一方面又表达如此渴望酒的一种心情。这就是大诗人,不动声色地就同时交代了两件事情。等到哪天他这病都治好了,这诗就可以改为“潦倒新举浊酒杯”、“焕发新举浊酒杯”。
8、可是有时候酒越喝越醉,越喝越愁。李白又有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梢愁愁更愁。”有人可能会说,说,这“潦倒新停浊酒杯”难不成是作者越喝越醉,越喝越愁?我想固然有这个道理,但最主要的是、最凄惨的是作者连喝酒的本事都没有了。
9、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 《登高》
10、他自己本就一身的病,而且已经年迈,他的一生一事无成,虽然在诗词上有很高的地位,但这并非是他一生的梦想。他渴望像孔明那样扶大厦于将倾,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给他这样一个机会。等到今天年迈,无处可去的时候,他来到这里,登高,有看到如此萧瑟的景象,如何不让人痛彻心扉!
11、这首诗之所以被誉为陶诗当中的七律第一首作品,是因为其中的对仗非常精准。每一句的每一个字都能实现很好的对仗,不但体现了律诗的要求,还达到了律诗的最高水平。相比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这首《登高》显然内含的意蕴更加丰富,格律艺术更加高超,乃是当之无愧的唐人七律顶峰之作。
12、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诗中宾主分明,对比强烈。如学书与学画,画人与画马,真马与画马,凡马与“真龙”,画工与曹霸,韩幹与曹霸,昔日之盛与今日之衰等等。前者为宾,是绿叶,后者为主,是红花。绿叶扶红花,烘托映衬,红花见得更为突出而鲜明。在诗情发展上,抑扬起伏,波澜层出。前四句写曹霸的身世,包含两层抑扬,摇曳多姿。“至尊含笑催赐金”句,将全诗推向高潮,一起后紧跟着一跌,与末段“途穷反遭俗眼白”,又形成尖锐的对比。诗的结构,一抑一扬地波浪式展开,最后以抑的沉郁调子结束,显得错综变化而又多样统一。在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相连。诗的开头“于今为庶为清门”与结尾“世上未有如公贫”,一脉贯通,构成一种悲慨的主调与苍凉的气氛。中间三段,写曹霸画人画马的盛况,与首段“文采风流今尚存”句相照应。
13、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4、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这年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
15、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6、《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7、这些都还算好,最关键的是他身边的那些老朋友,一个一个的都先后凋零了,可不就是“百年多病独登台”。大家说都谁呀?他算小的。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去世,李白那是他的偶像。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年,储光羲、房琯去世,特别是房琯对他是有恩情的。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他的挚友郑虔(郑虔(691年—759年),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唐代都畿道郑州荥阳县人,盛唐著名高士,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经史、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去世,他的好朋友苏源明(苏源明(?——约公元764年),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附近)人,生平不详,中唐时期诗人。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前后,苏源明饿死于长安,有时人赋诗吊唁他。大约于唐玄宗天宝九年前后在世。)在长安去世。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他的两个好朋友,都对他是有很大的恩情的高适(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严武(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中期大臣、诗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初为拾遗,后任成都尹。两次镇蜀,以军功封郑国公。永泰元年(765年),因暴病逝于成都,年四十。追赠尚书左仆射。严武虽是武夫,亦能诗。他与诗人杜甫友善,常以诗歌唱和。《全唐诗》中录存六首。)都去世了。你看看,从762到765,就这三四年间,他去世的朋友就有七八位。
18、译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后两句写的是泰山的景色之美。前两句是从远方来看泰山的高大巍峨形象,这两句则是近景描写。大自然是如何的钟爱泰山啊,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他。而且山势如此之高,足可以起到隔断阴阳隔断晨昏的效果。泰山因为他的高度,将南北的阳光隔断,使得南北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光,由此可见泰山的地位之高了。
20、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1、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22、泰山贵为五岳之首,历来都是皇帝们封禅的地方,想当年,秦始皇曾经来到此地,由此也能看到泰山的悠久历史。每一个山东人都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尤其是在加上杜甫的这首古诗,顿时体现了登顶泰山过程当中所洋溢的蓬勃向上的朝气。杜甫一生当中有三次写到关于泰山的诗歌,这也是唯一一首写到诗人蓬勃向上内心激昂的诗歌。
23、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24、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25、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26、 然而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了。借山言人,情致婉曲,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忍相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 伤别之余,诗人自然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皎洁的月亮曾和他一起“同行”送别,在月下同饮共醉,行吟叙情,离别之后,后会难期,诗人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于是诗人发问道:“几时杯重把?”“杯重把”,把诗人憧憬中重逢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里用问句,是问诗人自己,也是问友人。社会动荡,生死未卜,能否再会还是个未知数。诗人送别时极端复杂的感情,凝聚在一个寻常的问语中。 以上这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前人说得好:“诗用倒挽,方见曲折。”首联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会显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颔联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会显得直白而缺少情致。现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这正是此诗平中见奇的地方。 诗人想到,像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恐怕将来也难得遇到,于是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关于严武,诗人没有正面颂其政绩,而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说他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荣居高位。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讴歌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言简意赅,雍雅得体。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杜甫作这首诗送好友严武,既赞美严武,也发出他自己“寂寞养残生”的叹息。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所以心中那种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不必再用言语解释。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易中见沉郁,情真意挚,凄楚感人。
27、《伊州歌》益嘉运·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28、“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用得好,我们经常说人生百年,百年好合,其实指的就是一辈子。我这一生多病啊,不仅是身体有病,心里也有病啊,我怀才不遇、老大无成,我现在都五十多了,年近花甲了,还在这漂泊呢。再一个是真的有病,据学者们研究考证,此刻的杜甫由于长期漂泊,缺医少药,营养不良,颠沛流离,他患有最严重的是糖尿病,也就是所谓的“消渴病”。这个病有个特点,老是不停地口渴,老得不停地喝水。肺病、疟疾、耳聋。还有一些轻微的,可能也未必是轻微的,总之他有一条胳膊总是有点麻痹,就是风痹之症,那为此他还在家里养了乌鸡用以治这个病。
29、客至(1)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30、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31、头前这四句写的是秋景,接下来四句就不是秋景了,是秋怀啊。先写景,后边这四句是写他的情怀、怀抱,他在想什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台是没错的。他本来这诗的名字就是《登高》。万里,是说这夔州离长安太遥远了。杜甫对长安有很特殊的感情的,因为他这个杜氏的祖宗就是京兆杜氏。当然杜甫本人后来就分支了,因为这杜氏有很多分支,他是襄阳杜。“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他也承认自己最老最老那老家在哪?在杜陵。但是京兆杜氏尤为尊贵,他自己也说“秦中自古帝王都”啊。他对长安有感情。他在长安待了整整十多年,所以长安算是他的第二故乡,虽然说仕途无名,可是情感在这摆着。“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万里这是夔州离长安远,我估计他心里想离洛阳也远,洛阳是他真正的故乡。“万里悲秋常作客”,他自从离开了长安,去了天水,辗转又来到成都,现在又来到夔州,就再也没能回去。“万里悲秋常作客”,我到这悲秋的季节,想起我的故乡,想念我的长安。我常年漂泊在外,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3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3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4、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35、诗的第一句说,“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一天登髙啊,看来不是个好天气。风特别地急,天特别地高,最关键的是,站在这夔门,呆在这夔州都能听到巫峡两岸的猿声哀鸣。李白不是说过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听见猿哀鸣,人禁不住要掉眼泪的!所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人们听到猿的啼鸣、哀鸣,肠子都断了。“风急天高猿啸哀”起笔很髙,一下就把当时作者当时的心情就写出来了,很肃杀。
36、《寻隐者不遇》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3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8、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