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恶的事实论据(精选好句90句)

2023-06-25 01:07:56

人性本恶的事实论据

1、为什么同一学派的人,会发生观点如此鲜明对立的激烈论争呢?原因就在于,儒家人的最基本事业是教书育人,是用仁义思想、礼乐规范来教化人们,认为通过他们的教化能够使人向善避恶,做一个有思想、有志向、有道德、守规矩的人。这样,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人性的本源是怎样。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化,正因为如此,儒家才调动了全部力量,进行了这场持续时间最久的大论战。

2、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有十倍的利润,你会不惜冒险;如果有百倍的利润,你会不惜舍命。当然,这句话也有些以偏概全,但在这个人的社会里,总有一些不是人的存在,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人性本恶的事实论据)。

3、概括而言,在个人层面,启蒙运动树立了自由、平等的人本主义思想。康德的名言浓缩了启蒙思想的精华:“人是自身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在国家层面,启蒙思想要求国家的运转必须建立在既尊重人性同时又约束人性的基础之上。国家可以摆脱专制所带来的深刻矛盾,既不依靠上帝,也不依靠个人权威,转向另一种更能保障人之自由平等的长效机制——民主制度。

4、当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客观实际大致相当,思想和言行的一致性较高时,称为人格统一。反之,自我认知存在分歧,或与客观实际偏差较大时,则称为人格不统一。

5、读完全书,无论是否同意平克的结论,我相信,至少读者会对他的专业态度和学术精神抱以最深的敬意:中文版全书约1000页,仅注释和参考文献就占了100页,索引占了100页。用功之深,用力之足,令人惊叹。就该书所涉猎的领域而言,每个领域都可谓是一个宏大课题,数本专著都难以概其全貌。而平克所做的就是,对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旁征博引,将其作为论据,贯穿于故事的讲述之中,形成论证过程,最终得出结论。结果,读者发现,往往要读若干本不同领域专业著作才能领会的道理,作者一本书就把它们融会贯通了,且整个讲述过程有理有据,逻辑连贯,清晰易懂。

6、第三:尽管我承认人性本恶,但不意味着人类前途一片黑暗,人之所以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并不在于他白璧无瑕,完美无缺,而在于能有认识自己的勇气,承认人性本恶;人有判断是非的理性,能够扬善避恶,为了矫治本恶的人性,人们不仅制定法律以平息暴力,规范道德以减少争斗,设立政府以处罚叛逆,而且倡导坚贞以反对意乱行迷,编写童话去诅咒忘恩负义,真可谓苦心孤诣、殚精竭虑,而有些人却坚持人性本善,言下之意人类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多此一举,全盘推翻了!心痛之余我想请问,如果人性本善,那我们要道德观念,法律法规和交通法规干什么呢?如果人性本善的话个人修养、社会教化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7、中企普遍挚爱的问责处罚、末尾淘汰、绩效考核等管理方法,就是对员工的经济利益进行刺激、对生存安全进行威胁。实际效果是:上述特性中企员工几乎全中,程度不同而已。

8、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9、对方构建的恶的世界有三大错误,一是从经验事实的法则里归纳出来的错误,对方辩友举出了人世间很多的恶事,告诉我们因此人性本恶。

10、要吃到甜美的西瓜,首先需要西瓜子,但光有西瓜子不行,还要施肥,还要浇水。人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善的行为,是因为有善的种子,但受环境影响,有些人有善根,长不出善果,但他的人性中还是有善的种子。

11、所以,要想把一个人变成恐怖分子或者杀人犯,很简单,只要强调让他专注看到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处,就可以把他变得很残忍。就像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动物,而树是植物的时候,我们砍树是不会觉得树会痛的。因为树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12、人不仅是动物,还是生物,必然具备所有生物的必然特性:趋利避害,否则也进化不到现在。

13、    孟子在这里其实说的也很清楚,他所说的人性善,是说人性可以为善。而那些不善者,不能怪罪其天生的资质。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心、羞耻心、是非心和辞让心,并且是生来就有,内在于我的,所以人性就是可以为善的。从这个意义上,孟子讲,人性是善的。

14、正因为人性本善,人才随时随地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5、移情、自制、宽容,这些都是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但在它们之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天使长,这就是人类理性。理性让人类情感和道德直觉不断升华(并非消灭感性或情感),理性让人类科技和人类思想不断进步,理性带来人类文明的繁荣与人类暴力的减少。

16、1981年5月17日,刺杀事件四天后,教皇公开宽恕了阿克查——并说其实在救护车开往吉米立医院时就原谅了他——1983年,教皇还探望了被判19年的阿克查。探望期间,约翰·保罗握着阿克查的手,当面宽恕了这位差点杀死他的刺客。

17、布兰德还特别提及自己如何从一个支持种族隔离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反种族隔离与压迫者。布兰德说,曼德拉对他的影响,足以改变一生。而他们之间的友谊,教会世人宽恕。

18、想想多少人因为利益而相互出卖,想想多少人功成名就之后抛弃糟糠,想想多少人为了金钱而铤而走险···这种现象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里数不胜数。

19、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好奇的孟子和荀子的道义之争,就是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说法?

20、(点评:利用同一律,用归谬法来批驳“人性等于本能和欲望”) 

21、尽管这俩事实论据是截然不同的2个背面,可是,孟子和荀子也已表明她们是以分别不同类型的基本角度分析,见到的差异难题;且以此作为根据,所需阐述的目标方向则是一致的——那便是怎样教育人后人“从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人的阐述总体目标并非是相对的反而是相向而行的(关于这一点,实际上后代多的是片面性了解之虑,且多的是人云亦云之嫌)。也就是说,孟子、荀子都是在寻找人们“从善”的路径,但在论述的开端,两人却站在了不同类型的立足点上,孟子的起点是“人之初由言念而性生善”、荀子的起点是“人之初由本能反应而性生恶”。

22、儒家思想从人性本善出发,不注重法治而重视人治,不注重人的能力而重视人的品德,不重视武功而宣扬文治,不思进取而刻意保守。因此儒家倡盛的宋明清三朝,国家军队战斗力弱,人际关系大于法治,官吏贪腐横行,阶级固化严重;人民思想保守,勇内私斗,怯于公战,虚伪狡诈,毫无法制观念,以道德约束别人,却以道德放纵自己!

23、有一个心理实验:画一个不完整的圆,故意在交接处留有空白,测试者的反应高度一致:希望把圆补全,否则很别扭。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系列延伸实验,得出了蔡格尼克效应:人天生就有完成事情的本能愿望。

24、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25、以前苏联版本的政治经济学,假定一搞公有制计划经济,大家就都以全民利益为目标而努力工作,大公而无私,并且按此逻辑设计了制度,结果是人们越来越懒,产品质量越来越差,经济越来越没有活力,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最后走向灭亡。制度的逻辑错了,一错到底。

26、比如中企当下的组织管理,对人性的认知依然深陷迷茫,并南辕北辙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劳资矛盾尖锐、员工素质表现差、总体效率极低。否则,不仅员工可以快乐、充实、高效地工作,中企也能获得更长足地发展。

27、坚守良知是赢得尊重、赞同、认可的关键(为什么)

28、对方辩友称,恶缘于外因,恶是果。请问善之花为什么会结出恶之果?

29、这种政教合一最终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导致了中世纪人性压抑的终结。随着人类对自身、对经验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霍布斯、洛克、休谟、康德等近代思想家开始冲破宗教和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牢笼,反思人性究竟为何,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为何,这就是近代启蒙运动,其思想成果影响至今。

30、在我看来,恐怖活动虽然越来越多,现代武器伤害越来越大,但是从概率上看,离我们还是很远的。就像我的以色列朋友说,虽然特拉维夫离Gaza的战乱区很近,随时可能有导弹炸过来,但是被导弹炸死的概率还是比出车祸死亡的概率小很多。

31、(点评:用了类比推理,但有违背同一律的嫌疑:人的本性是指心理属性,不是身体机能的物理属性)

32、人性的底层逻辑:对优越感、成功、人格统一的无尽追求

33、第一定要给自己的生命买一个特别大的保险,特别是那些对家庭有经济责任的人。既然人总有一死,就不能白死。

34、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方式还有很多,掌握了机理,就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解释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人性更基础的底层逻辑。

35、    中国文化思想因为隋唐之际,有了大小乘佛学思想的加入,于是魏晋以来《易经》、《老子》、《庄子》的三玄之学,更加发挥它精义的深度。唐、宋以后《易经》的理、象、数之学所突出的“太极”涵阴阳互变的哲理,也由此而充盈。至于曾子所著《大学》的明德致用,于思所著《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等观念,也由此而益增光彩。因此宋儒袭取佛道两家的思想,而代之以儒学为中心,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方法,也由此创格。而我们也由此得以了解孔、盂之说,认清历来诸儒对于先后天的“人性”与“人欲”之司的界限,而了解原来颇多混淆之处,以及并未划清界说的弊病。

36、趋利=自私=恶?那是语文没学好导致的逻辑缺陷

37、中国传统社会中,常从情理上看事物,以道德至上,所有对人性的评判更多;而西方社会里,更擅依从法理,遵从“经济理性人”的选择,理性权衡,讲究投入与收入的合理性。

38、如果你是二战战场的幸存者,你可能会认为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世纪。如果你生活在叙利亚,你肯定不会认为现今世界处于和平盛世。但平克认为,这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历史的近视”,就像人们总是容易发现并夸大熟人身上的弱点一样。

39、(点评:恶人不能制定出善法,利用矛盾律,进行二难推理)

40、每个人生来都同时具有善和恶的特质,两种特质随着人生的进程不断纠结挣扎、此起彼伏,构成了人性的复杂,而恶的特质总是更容易被唤醒。

41、如果站在教育学的角度讲,当然是要把人向好的方面去引导,去教化,那么,因为人性中存在向善的根源,那么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家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孩子说,人性是善的,所以你要明心见性,修身养德,做一个君子。

42、社会由人构成,如果外在环境中的恶与人的本性没有关系,那么恶从哪里来?我方认为本能和欲望不是恶,本能和欲望无节制的扩展才是恶。

43、恩施民大医院心内科医生胡建华良心从医,高尚的医德令人敬仰。

44、就此而言,平克是一个理性乐观主义者,这与他持有的道德实在论相符。但他绝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他没有认为现今世界就很完美,他也没有承诺我们一个绝对和平的未来。实际上,他不可能承诺什么,他不是上帝,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所做的,不过是通过书写,告诉人们:所有关于人类文明未来的承诺,都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人类文明就像携手走悬空索桥,稍一松懈,就可能掉进万丈深渊。

45、平克拒绝非此即彼的人性两分法。无数事实证明,人性中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在基督教看来,人之恶就是原罪,每个人与生俱来,要想去除原罪,就只能靠耶稣的救赎。这是一种宗教的人性两分法。依照平克的看法,由恶到善,人性的光谱很长,用不完美来概括人性更为恰当。同时,平克十分警惕那种“善恶各占一半”的观点。这种观点在当今行为经济学中十分流行,比如,著名的卡内曼的“系统1”(直觉)和“系统2”(理性)理论。善恶各占一半,通常隐含着,向善的努力可能毫无意义,最终导致与两分法一样的人性宿命观。这是平克坚决不同意的。平克的观点是,在人性善恶的光谱上,多一份向善的努力,恶所占的光谱就短一分,善所占的光谱就长一分。人性尽管不完美,但人类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趋向完美。

46、在《孟子·告子》中,孟子与告子辩论时说:人之向善,犹水之向下。很多人因此认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更确切的分析认为孟子强调的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本质不同。差一字,缪千里。

47、民主,让国家的公民终于可以通过宪政和司法安排制约政府的权力,统治阶级再不能随意地对外或对内施以暴力。事实证明,较为完善的民主制度,伴之以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一个国家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内和对外的暴力,同时获得可持续的极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而无论民主制度,还是市场经济制度,都是启蒙思想的成果,与宗教、民粹主义等意识形态没有任何关系。有些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但却不是民主国家,一旦经济发展受挫,政府就倾向于煽动民粹主义,最终导向对内和对外的暴力,纳粹就是最好的例子。靠暴力永远解决不了自身问题,以牙还牙终是无解,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

48、无论哪种论点,都缺少必要的论据和论证,而且无法逻辑自洽、且严谨地解释人的各种行为表现,多是牵强附会的文字游戏和逻辑诡辩。比如孟子的论点看似有论证,但也只是辩论赛获胜而已,与观点正确与否并无因果关系。

49、欲望为什么带来的都是恶呢?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女生也喜欢这个男生,组成了美好家庭,这是恶吗?人有本能,肚子饿了要吃饭,这是恶吗?本能和欲望不等于人性,本能和欲望都是恶吗?

50、人性的底层逻辑:对优越感、成功、人格统一的无尽追求

51、一个性本恶的世界,彼此无法信任、沟通,信任和沟通只缘于善良的种子。

52、    到了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手里,扩充其师柏拉图的人性灵魂的三分说:“植物灵魂”司营养,“动物灵魂”司情欲,“人类灵魂”司理性。道德,即为协调这三者,使它逐次达于至善之目的。如何在行为上确实使三者达到理想的境界,则有赖于知德与行德——实践之德的结合。总之,以理性控驭情、欲,为德行的究竟。而理之驭情,又须赖经验与事实上的抉择,以及习惯的养成。亚氏虽不明白涉及人性本来的善恶问题,但他认为凡物之善,其目的在求实现的特性。人之善,不仅在于动植物的二种灵魂,尤其重要的,在于理性特质的实现。由引可知亚氏,亦认为“人性本善”,其至善者,乃由于习惯而来。这便是亚氏的思想,着重于经验论的色彩,使善恶两种极端尖锐地对立,为之缓和而成为有中性化的作用。所以有人批评,认为他所谓经验事实的抉择,还不及后世西方伦理学中“自由意志”的最高境界,这又属于另一问题,不必节外生枝去讨论它。

53、如果威胁了会怎样呢?无论动物还是人,都会变的暴躁、易怒、充满攻击性,同时思维能力大幅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常说:恐惧和愤怒是思维的杀手,就是这个道理。

54、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获罪,在罗本岛(Robben Island)服刑27年。1990年被释放后,他并没有报复前狱卒们,相反,1994年,他还诚邀白人狱卒克里斯托·布兰德(Christo Brand)出席他的总统就职典礼。

55、逻辑康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那残忍的自私性”许多同学、朋友们请将带有玫瑰色的眼镜摘下吧!就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这世界又发生了多少战争、暴力、抢劫、**,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的行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56、心理学实验也证明过“善”与“美”的明确关联性,但远不如生物学来的简单、直接。

57、    什么是人性?原始的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恶的?人欲是否就是罪恶?这都是中西哲学上的大问题,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几千年的悬案。

58、威斯特布路浸信会(Westboro Counter,WBC)因其反同性恋立场而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仇恨组织。教友们经常手举醒目、带有攻击性言辞的标语纠察一些高调的军人葬礼。这个备受争议的组织表明抗议意图时,引起了社区反抗。

59、照孟子的说法,仁、义、礼、智源于“四端”,人的本性天生是好的。孟子拿不出更有力的论证。

60、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

61、而向内求则完全不一样,多是追求自身的学识、文化、修养,以及体现自我价值的利他性行为等,越内敛越被认可和尊重。而且永无止境,越追求越充实。

62、    中国文化思想中“天性”和“人欲”的问题,在传统的微茫混淆中,历经秦、汉、魏、晋到了隋、唐之际,因有大乘佛学思想的加入,便廓然大放光明,截然确立形而上(先天)的“性理”本元,与形而下(后天)的“人欲”界限,建立个理论完整、体系井然的思想。但我在这里所说的大乘佛学也便笼统地包括了禅、密、天台、华严、唯识、三论、成实宗等的宗纲。但取其要义,变更它的名相而言,并非概约大乘佛学的整体思想。

63、平等,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移情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不平等的容忍力越来越低。尽管有基督徒为废除奴隶制做出了贡献,但实际上,让奴隶制得以废除的思想来源不是基督教,而是近代启蒙运动中的人人平等思想。如果废除奴隶制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当今社会对黑人、女性和同性恋者平等权利的争取,冲在最前线的不是宗教信徒,而是自由主义者。

64、在一个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人们的利益会有重叠、每个人的行为会有许多外部性的世界里,必须有制度来防止一些人的正当利益被别人损害。假定存在坏人,是为了保护好人。

65、所以,中企员工表现出低素质虽然是客观事实,但根源是管理方法激发了恶之源的动物性。而一旦被外企收购,改用人性化管理后,素质很快就颠覆性逆转。

66、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

67、当然,我们仍旧看到蟑螂会一脚踩死,看到蚊子和苍蝇会想办法拍死,看到老鼠也是赶紧毒死。在我们心中,这些物种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实在太大,甚至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还是可以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消灭掉。

68、理论我想问一个问题,既然社会是人构成的,那么外部环境中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不认为本能和欲望就是恶,本能和欲望无节制的扩展才是恶,孔子早就说过:“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所以认为人性本恶主要基于如下理由:第一:人性本恶是古往今来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早在二千年前,所谓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荀子的性恶论与犹太教的原罪说便已遥相呼应,而近代,从马基雅维里到弗洛伊德,无一不主张人性本恶,这难道仅是历史的巧合吗?相信不会是这样的,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一语道破天机“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他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多的思想”。另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对这样的真知灼理,至今未能幡然悔悟,这不由让我想起乔西。比林斯的那句话“真理尽管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

69、怎样坚守良知(怎么办):可以加强自律,培养道德,营造讲道德、守良知的氛围

70、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71、平克在结尾部分直言,他是一个道德实在论者。这一自我标签极具争议。在道德哲学领域,道德是一种客观实在,还是人类主观建构起来的一种契约,并无定论。但无论如何,两种观点都相信,是非善恶总是存在的。平克不过是选择了最“激进”的论调,表达了他对道德相对主义的严厉拒斥。但我不认为,平克的道德实在论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道德就像大自然这样的物体,已经全部呈现了在人类面前。我认为,平克是想说,道德确实存在,但对道德知识的发现与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尽的理性过程。

72、根据材料我们找出分论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列出本文的写作提纲:

73、这些素描,轮廓过于清晰,色彩过于艳丽,自然招来思想对立人士的异议。先不谈对书中观点的反驳,异议人士首先指出,平克陷入了“确证偏见”。也即是,先确立观点,再搜集各种有利于观点的论据来支持观点。显然,对于任何一本试图毫不含糊地表达和论证观点的书籍而言,这一指摘都适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异议人士需要针对书中的内容和观点给出有力的反驳论证。这是读者之福,也是争议的价值所在。就我目前所看到的反驳观点,要么误读了平克,要么根本站不住脚。

74、(点评:虚拟论敌,用了图尔明模型对观点进行了限定)

75、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出现,就是为了抑制人类这种最本质的欲望。

76、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77、这一学术理论的发展过程,恰恰印证了平克通过该书所要表达的思想:

78、荀子认为凡是人的本性无论是唐尧、虞舜与夏桀、盗跖,都是邪恶的;君子和小人的本也都是邪恶的。现在如果要把累积后天所的人事作为所形成的礼法义理当作人的本性,那就不用珍重尧、禹以及君子了。

79、    至于老子,除了着重于阐扬传统文化的道(体)和德(用)以外,并未确切提到“人性”和“人欲”的问题。除非把他所说的“道”字,强行拉到“人性”和“天性”的范围来讲,但总不免有点牵强的嫌疑,但是老子却提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观念。在他简短的五千文中,只要有了这观念,便可了解他所认为的“人欲”,也不是个好东西。至少,它是“犯意”的先驱,受到所“见”的教唆而成为罪乱的主犯。所以他便提出“少私寡欲”,作为修养的方法和目的。此外,只有《易经》的《系传》里,提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两句,便成为后来懦道两家的共通原理。因此,由先秦而至现在,儒、道两家对于“人性”和“人欲”的概念,大体都是“同出而异名”地在应用了。

80、“人性本善”主要是儒家的观点,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家认为人人皆有成为君子的可能。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人性始终抱有一种变好或者改造好的信心。

81、人的良心是一面明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人性的深处和世间是非善恶的真像。

82、长大了,不再去折磨蚂蚁了,也不会去折磨任何虫子了。即使是吃肉,也希望屠宰的方式是给动物带来最小痛苦的。

83、可见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世界带来什么呢?

84、正因为人之初,性本恶,人类的本性就是喜欢残忍和喜欢杀戮,所以游戏机里面最火的都是拿着武器杀人的。现在风靡全球的PokemonGo更是激发了人类穿山越野去追杀皮卡丘的本能。

85、所以当我们谈及圣洁,便会联想到特蕾莎修女。20世纪50年代,她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The Missionaries of Charity),为病残、流浪汉和其它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她因此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不过,2013年研究指出特蕾莎修女神圣的名誉可能有些夸大,颇具争议。

86、论据一般包含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就是社会热点、经典故事、数据、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理论论据包含名人名言、俗语俚语、领导人讲话、理论政策、客观规律、科学原理、论著文章等。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将与道德、坚守良知相关的论据进行搜集和梳理。

87、虽然《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刚出生的小孩,都是非常善良的。

88、无论是当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还是看到人间种种闹剧的时候,我们不禁都会问: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纵观历史,这样的问题会反反复复被人问起,但在我们的所见所闻中,又似乎没有谁能把这件事真正说清楚。这一次,我自己来,回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89、(点评:抓住了正方二辩发言中类比推理的漏洞,利用矛盾律和二难推理批驳对方。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不是一种实质推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接龙游戏的快手表白说说(关于伤感哲理的个性签名句子热)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