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诗句127条
屈原的爱国诗句
1、屈原的爱国诗句五言律诗
(1)、白话译文: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2)、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5)、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7)、法具明君现,臣贤美政藏。风云失际会,花草掉芬芳。
(8)、端午赋诗祭,千载感忠良。汨罗竟渡龙舟,水阔荡苍茫。万里云飞五色,远黛晴川碧彩,劲笔写华章。寰宇憾天地,华夏晏清江。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个比喻,比喻说在乱世中,大家都沉沦里面不明是非,只有我一个人看的清现在的局势。
(10)、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11)、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2)、陈去疾 (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1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14)、想来虫洞应该有,回访屈原问个明。《屈原十事诗》陈弈之(概括离骚大意)五律??屈原引路秋来春早去,迟暮美人悲。
(15)、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16)、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怀王疏远。
(17)、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18)、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19)、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20)、不听亲姐劝,逐户解说艰。五律??屈原说理历史当为鉴,民心自有公。
2、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诗句
(1)、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3)、据说在5月,由于天气由暖转为湿热,许多害虫频繁生殖,在5月初5这天更为厉害,因此,人们就在这一天避邪趋恶。
(4)、哀杜鹃啼血,远游寻四方。七律??屈原他投远去时难留也难,停行美政楚天残。
(5)、孤身追落日,深夜叫开天。宫卫倚门望,哲王恋枕眠。
(6)、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7)、从这时候起,人们就形成了过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
(8)、车夫悲痛马儿恋,抱屈含冤汨水寒。求纪念屈原的诗歌或散文,谢谢端午,纪念屈原
(9)、《九歌》本来是古代乐歌。《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祭歌,并取古代乐歌为名。《九歌》共十一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为各篇所通用,其余各篇各主祀一神。为了获得神的福佑,《九歌》中有的写祭祀中歌舞娱神的热闹场面,有的写人们对神的热烈礼赞。他们庄严富丽的情调,与《诗经》的颂诗相近,但比颂诗生动活泼而有情致。《九歌》又有神与神、人与神相爱的描写,这是原始宗教“人神杂糅”的一种遗留,如《湘君》、《湘夫人》、《山鬼》三篇就是十分优秀的恋歌。诗中极写女主人相思、怨恨、怀疑、忧伤的情绪。《大司命》、《少司命》和《河伯》或写愿结相知、顷刻别离的悲秋,或写同游九河,日暮忘归的快乐,都是很优秀的抒情诗。《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挽歌,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全诗概括而又生动地描写了战斗的经过,刻划出卫国壮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并加以热烈的礼赞。《国殇》风格刚健悲壮,语言炽烈,声调激越,与内容和谐统是《九歌》中风格独特的一首。《九歌》充满浪漫气息,想象优美丰富,和民歌有血缘关系。多数诗篇韵味携永,语言精美,深切感人,有不少片段为后人所传诵。
(10)、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11)、乌云忽聚散,暴雨下涟涟。五律屈原求女策马登山去,昆仑觅爱娲。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14)、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15)、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16)、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7)、陆畅 (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18)、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先秦屈原《国殇》
(19)、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20)、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3、屈原的爱国诗句三年级下册
(1)、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2)、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4)、鲍溶 (赠杨炼师) 柴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5)、 小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位爱国诗人,分别从屈原的生平,生活遇到的挫折以及最终为国家牺牲的过程,为我们多方位立体展示了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先驱,情真意切,结尾点题。
(6)、不仅如此,屈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从形式上看,他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特别是楚声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是诗歌形体的一次解放。在文学创作上,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诗经》原来的比兴材料,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甚至让它们富有人的意志,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情感。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馋佞”,前人早已指出。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张衡的《四愁诗》.曹植的《美女篇》.杜甫的《佳人》等,以及许多的咏史,咏怀,感迂的诗篇,都是直接受了屈原这种诗风的启发和影响。至于《离骚》.《招魂》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更大了。象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就很受屈原作品的影响。唐代另一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受他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中极力推崇楚辞。楚辞影响的深远,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之义和浪漫之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8)、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9)、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10)、屈原是个真正的爱国者,他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故土。
(11)、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隐轻雷。朗陵莫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12)、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13)、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14)、情怀何处诉,浊世怎成家!五律??屈原问卜谁是我的爱,她人在哪方?时时无眷恋,处处有芬芳。粪臭刚弥漫,花香立隐藏。
(15)、翻译: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1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8)、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19)、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20)、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4、屈原的爱国诗句大全端午节的来历
(1)、屈原虽壮怀激烈,投江殉道,可留下了极其经典的光辉诗篇。
(2)、屈原之所以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圣贤和爱国主义诗人,其圣贤之处,首先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挚烈的爱国情怀。在他身上,体现着至高无上的国家意志,凝聚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着力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原·《离骚》
(5)、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6)、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8)、施肩吾 (效古词)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10)、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1)、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12)、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1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5)、白话译文:掩住哭泣的脸长长的叹息,哀愁人民生活太艰苦了。
(16)、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17)、汉初贾谊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被贬谪长沙,当他经过汨罗江时,有感于自己和屈原有相似的遭遇,写了一篇很沉痛的《吊屈原赋》,一方面对屈原进行悼念引屈原为知己;一方面学习屈原的创作精神,对是非不分的黑暗社会现实做了大胆的揭露和鞭挞。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更是对屈原敬佩之至,在《史记》中为屈原立传,正确地肯定了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他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人。《史记》是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它寄托着作者的理想,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也正是屈原伟大文学精神的继承。两汉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到进一步发扬。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是景慕屈原的人。李白藐视权贵,反抗现实的精神,是屈原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1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
(19)、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河南西峡或湖北秭归),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纪念屈原的现代诗词怀屈原
(20)、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5、屈原的爱国诗句三年级
(1)、屈原是我国古代文人中刚强的代表,孔子则是柔和的代表,屈原的刚和孔子的柔,都是民族的骨骼,都是民族的性格,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巨雕和英雄史诗。屈原以死抗争,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矗之起一尊令人仰望的精神和文化丰碑!
(2)、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3)、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4)、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5)、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渔父)
(6)、屈原对民众的关怀和关注,无论是地位高贵之时,还是被流放,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所再遭遇的苦难。两千多年来,屈原这种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民富才能国强。
(7)、张又新 (游白鹤山) 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欲驱五马寻真隐,谁是当初□竹人。
(8)、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
(9)、翻译: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10)、乌云忽聚散,暴雨下涟涟。五律??屈原求女策马登山去,昆仑觅爱娲。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屈原·《离骚》
(12)、君子敬桑梓。时俗甘流从。脂韦非所钦。矩矱诚难同。
(13)、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14)、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
(15)、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16)、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7)、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8)、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9)、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20)、杨汝士 (建节后偶作)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1)、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4)、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6)、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7)、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8)、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9)、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10)、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间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11)、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12)、《九章》强烈的政治性和抒情性与《离骚》基本一致。诗人眼看着祖国的命运就要被奸人所断送,心情愈来愈不平静,所以在诗篇中表现出的情感比《离骚》还要强些。但《九章》中幻想夸张的手法比较少,主要是使用直接倾泻和反复吟咏的手法来表现奔放的激情,因之比《离骚》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如《哀郢》、《渡江》、《怀沙》等篇都是纪实之辞,诗人放逐生活历历可见,真切感人。《九章》的语言十分华美,形式上散而不乱,跌宕有序,极富表现力,是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浓厚的抒情成份完美的融合,情感表现的非常炽烈。
(13)、三是坚持真理。真理贵在发现,难在坚持。发现真理需要大智慧,坚持真理则需要大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屈原负责过许多国计民生大事,对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他的倡导法制、鼎新革故、推进民主、选贤用能等改革思想,对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楚国无疑是很有价值的。比如他推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成才的故事为例,说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性,这一人才兴国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先进性和开拓性的。坚持真理也需要勇气,屈原面对“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称恶”的世俗污秽深意痛绝,敢于大胆指责楚国政治的失误,史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进而胆敢指责楚怀王,抨击楚襄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魄!坚持真理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屈原的远大抱负和治国理念一旦确定,便坚贞不改,矢志不渝,“虽九死而犹未悔”。即使在遭贬放逐的路上,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励,像一个勇士,义无反顾。诗人的浩然正气,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为真理而斗争、为真理而献身的义士,已经成了屈原精神的伟大化身和写照。
(14)、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15)、《招魂》也是一篇奇文,是屈放逐于江南时期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而创作的。全文以中间巫阳招魂词为主体,前有叙文,后有乱辞。招魂辞最突出的特点是每隔一句用一个“些”字作语尾。“些”和“兮”都是楚国的方言,而用“些”字又是楚国禁咒语的旧习。诗人正是把民间流行的习惯语言引入自己的创作中。招魂本是楚国当时的巫风。诗人采用民间招魂的形式,极力描写四方上下的险恶和故乡居室.饮食.音乐之美,不仅赖以坚定自己不肯离开祖国的意志,寄托他对故乡的热爱,甚至流露了重返故都再得进用的愿望。这与“离骚”的上下求索,眷恋故乡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招魂》在艺术上的特色是铺叙丰富,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它的铺写手法对后来汉赋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16)、乾坤未放虚空坏,蛮触犹须事业成。桂树团圆半丘土,春风还许为君荣。
(17)、屈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18)、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19)、一是国家至上。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政,竭力勤勉。他主张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一度使楚国富足强盛,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接迂宾客,应对诸侯”,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但他并非总是春风得意,却遭遇到一个强劲的来自外部却深潜楚宫的政治对手。秦相张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和纵横家,诡计多端,善谋善辩,胆略过人。他一生有两件最得意的政绩,一是几度破坏楚齐联盟,为秦国成就霸业扫清了前障;二是成功离间了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使楚国驱逐忠良,丧失清醒,丢掉了雄起的基础和机迂,最终为秦所灭。这两件事合二为那就是张仪打败了屈原。张仪十分清楚屈原是楚国唯一使他感到威胁的对手。他收买靳尚,设诡郑袖,蒙骗楚王,谗害屈原,可谓煞费苦心,心机算尽。屈原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真正的强手是强秦,“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不是楚吃秦,就是为秦所吃。屈原贵在心系国家,视秦为强敌,却忽视了小人的力量,最终屈原惨败。从一定意义上说,楚秦之战实质上是屈张之争,屈死楚灭,张狂而秦胜。尽管如此,屈原至死也没有放弃对国家责任和使命的担当。历史的篇章总是飞扬着流畅与滞涩的墨迹,正邪不分,忠奸难辨的故事时常发生,让人嗟叹。中国“大一统”的思想并非始于秦始皇,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征战其实都是统一战争,是诸多帝国梦在灰飞烟灭与推倒重末。屈原的政治见识使他看到了战争的性质,深知战争的赢输决定着国家的存亡,而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因此他的忧虑远比一般人要深沉和痛彻得多。国之将亡,已无暇计较个人恩怨了。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前途直至自己的生命。一切幻灭之后,他最后一跃投江,也是以身许国。这种为国尽忠的信念,构成屈原精神的主体,渐渐凝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这两句写汨罗江水的深沉万古不变,但它淹没不了骚人屈原的高风亮节。句中的“汨罗”,江名,在今湖南东北部,江有二源,一出江西修水县,一出平江县,古称汨水、罗水,西流至湘阴县入洞庭湖。据说屈原是自投汨罗而死。“骚人”,即骚体诗人,这里指屈原。
(2)、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3)、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4)、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赠梁任父母同年》清.黄遵宪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6)、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7)、任由身首碎,誓不改初衷。五律屈原叩天驾凤迎风上,携兰献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