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数学哪个智商要求高62条
什么人适合学哲学
1、哲学天赋测试
(1)、伦理学被亚里士多德归类为实践科学。实践科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求知,而在于践履其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改善人的品格。当然,伦理学试图理解人类生活的最高善,并提供解释。但伦理学不是一种纯粹的智力活动,不是一种纯理论研究,而是有一种实践取向,有一种实用性。一种好的伦理学也就不仅是一种只提出严格论证的学理系统,它还能影响人生选择,进行心灵培育,让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让人们变成更好的人。
(2)、50个颠覆三观的思想实验,激活你的思维方式
(3)、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它的本质是认识和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希腊文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学哲学,就是学习智慧。
(4)、现在有这样一个有声栏目,有同样“扎心”的譬喻和深刻的思想,来自于亚洲第世界十七的复旦哲学学院,由“哲学小王子”郁喆隽讲述,你要不要来听?
(5)、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
(6)、“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哲学问题总是很深奥。
(7)、当别人说“事物总有两面,要一分为二地看”,但是莫比乌斯环不存在反面,所以大前提是错误的,结论也是不成立的。
(8)、维特根斯坦说过,“人在水中时天生就有上浮的趋势,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达到水底,越往深处潜,阻力就越大,也越孤独——进行思考也是这样。”
(9)、获得个人生活的哲学感悟,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和自己
(10)、(袁凌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11)、目前国内的整体就业形势都不是特别好,对于想留在高校哲学系的同学,国内博士比较表现出强大的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用文章和著作证明自己,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把就业视野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形势就理想很多,一方面基础教育中政治学科老师缺口长期存在,与此同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面展开,对教师缺口也十分大。
(12)、钱立卿,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德国观念论、科学哲学、基督教神学。
(13)、这有点像当年很流行的禅宗和青年对谈,面对片面的真理,我们可以用深入的知识和完整的逻辑去驳倒它:
(14)、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都有自己的原则,只不过普通人对自己的原则缺乏认识,不能把它提炼出来。这就造成他们的三观或者原则不够清晰,不够稳固,遇事摇摆不定,不能按照原则行事。
(15)、武云,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
(16)、伦理学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功用。当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学能让人成为一个好人,或者能让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时候,他对伦理学的听众是有资格方面的要求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听伦理学,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倾听伦理学而使自己变成一个好人,或者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听众必须是在优良习惯中成长的,从小要有相当的品格基础。“希望自己能学习高尚与公正的人,即学习政治学的人,必须是已在成长中养成良好习性。”(《尼各马可伦理学》,1095b45)在良好教养背景中成长的,已养成优良习惯的人具有正确的生活经验,会有最基本的伦理信念和价值。这样的学生已经知道欺骗不好、走后门不光彩、偷盗不可以、背信弃义可耻,等等。在良好习惯中长大的人也具有相当的伦理品味,能对坏的、低下的事感到厌恶,对好事觉得愉悦。“他们的灵魂如同可孕育种子的土壤。”(《尼各马可伦理学》,1179b26)大家不是从伦理学家的课堂上才开始变得道德的。在进入大学时,大家都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品格与教养。最初的但也是最有影响的伦理老师是父母,是幼儿园的老师。一个道德教养好的人进入伦理学的课堂中时,只需要听伦理学老师告诉他为什么他的价值是对的。他进入伦理学的课堂,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欺骗、打人、走后门是坏事,为了知道什么是值得欲求的或不值得欲求的,为了知道什么是真正值得快乐的以及什么是真正应该引以为痛苦的。简言之,学伦理学是要明白自己的品质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为什么是好的,等等。伦理学是要解释和说明这些道理,告诉人们为什么他们坚持的道德信念和道德信仰,以及他们的道德习惯是好的。
(17)、当然,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是人文主义或人的学说全面觉醒的时代,一切都以人为中心了。人更加关注自身,了解自身,人的尊严得以提升,自由得以解放。陈新夏教授的《人学与人的发展》(以下简称《人学》)一书主要就是从这一时期切入开始探讨人学问题的。该书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来源于前人优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尤其是欧洲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所确立的人道、人权、民主、法制、自由、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从根本上肯定了人,提升了人的自我意识,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权利。他们所确立的关于人的价值,虽然是直接针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是着眼于建立资本主义的理想王国,但他们倡导的价值对于全人类却具有更普遍、更长久的意义,因为那些价值反映的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人类共同追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该书认为,马克思继承和发挥了近代人道主义和启蒙思想家对于人的价值优先性的肯定。人道主义对于人的价值和个性的尊重、对于幸福的追求,对于自由、平等权和财产权等的倡导,康德对于人是最高目的的强调等都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紧紧抓住“人”这一根本,确立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关注贯穿于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始终,并且强调每一个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比人道主义更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彻底性。
(18)、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但是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显然不是。
(19)、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精神上的匮乏和物质上的匮乏一样令人窒息,在求知欲,哦不,求生欲的驱使下,我们寻找着洞穴的出口,深海中的水面,真实的世界。
(20)、《人学》认为,马克思继承和超越了人性论。继承就是承认人所共有的普遍同质的类特性,超越之处就是指出不同的人还有现实的特殊的人性。人性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对于人性的理解有两点与前人有本质的不同。其人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实践活动,实践包含以往对于人性的理解,并具有新的内涵。其认为人性是应然的而非既有的规定性。所谓“合乎人性的复归”只是一种逻辑的预设,它是人所期盼追求的美好愿景,或理想人性的建构和培育。“这里的‘人性’,就是指人作为人应有的、使人成其为人、使人的生存成其为人的规定性。这种应然的人性是人皆具有的从而普遍和抽象的”,但它不是在历史上从来就有的、一成不变的或无关社会历史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合乎人性的要求表达了马克思对人的应然状态的诉求或对理想的人的期望。
2、哲学和数学哪个智商要求高
(1)、阅读他们的作品,你会发现,我们思考过的所有问题,他们都曾经系统思考过,而且更加深入。
(2)、西北大学的哲学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哲学的基本技能和背景,包括逻辑学、伦理学和哲学史。在本科学习中,学生需要修满13门课程,其中4门必修课,9门选修课。
(3)、作为一个卖书的书店,为何邀请高校老师来这里给初高中生讲哲学?季风书园董事长于淼认为,“教育原本是要释放心性,赋予人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但是我们被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填塞得慢慢的,这些有形的东西形成一个无形的幕布,我们很难突破它去探求未知的领域,因为幕布下的我们已经渐渐失去了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力。”
(4)、“哲学”是系统化理论的世界观、是以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涵宇宙的性质及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的一门学问。是人在一切的位置等基本而又高深的问题。
(5)、大意就是,世人都熙熙攘攘、忙忙碌碌地追名逐利,如同要去享受美味佳肴,又如同在春天登上高台眺望美景。而我却淡泊独处,像个婴儿一样与世无争。
(6)、冷欣,上海同济大学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德法哲学、比较神学。
(7)、我们现在的研究与其他研究不同,不是以思辨为目的的;我们考察不是为了解德性是什么,而是要变成好人。不然的话,这种研究就毫无用处。(《尼各马可伦理学》,1103b279)
(8)、我们迷茫,往往是因为把黑影当作了真实世界,并且针对这些提出了平庸的答案。只要开始提出问题,这个虚妄的世界就开始崩塌,片面的真理也开始不攻而破。
(9)、哲学专业属于人文学科。主要分支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观,道德观。其他子领域包括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美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等。
(10)、···········································································································································
(11)、第一讲“哲学中的思想实验”,我很喜欢。把思想实验作为一种引导孩子们研习哲学的重要方法,在芜杂的现实中,选出一个变量推至极端,哲学家各自所选择的那个变量,也代表了他们对于世界的疑问与解答——芝诺选择的是变化,因而“飞矢不动”;罗尔斯关注的是正义,于是便有了“无知之幕”;维根特斯坦关注的是语言,便设想了“盒子里的甲虫”。而在现实生活中,飞矢当然不会停下来,无知之幕也并不存在,别人的盒子总是可以被揭开检验甲虫这个词汇的真面目的。思想实验并不因为与现实不合而失去意义,那是我们突然跃起,短暂离开地球的时刻,这是哲学家的天真,更是少年的天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今天少年们的想象力与可能性被思想实验所打开,那么明天,他们就有可能用人生实验与社会实验打开这个民族的未来。毕竟一切的革命,都首先是头脑的解放。
(12)、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智力超群的家伙,他们耗费了毕生的心血,“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形成了“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构筑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些人就是哲学家。
(13)、马克思多次肯定人性,却被误认为其理论中没有人性的内容或者是根本否定人性的。原因何在?《人学》认为,这种误解主要有两点。其马克思没有过多展开人性论的论述。因为人性已是当时时代的共识,无须多言,所以它并非马克思关注的重点。其后人将马克思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直接等同于否定人性。这才是重点所在。该书着重指出:“抽象人性论的失误不在于肯定普遍或抽象的人性,不在于确认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共性,而在于以这种普遍、抽象的类特性取代了人的社会特性及其本质,从而否定了人及其生存发展的具体性和社会历史性”。马克思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旨在反对以人性代替人的现实本质,并不能因此断定马克思没有人性论的结论。
(14)、“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我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15)、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就是看他对世界的认知是否足够清晰。比如查理·芒格就大力提倡“多元思维模型”,其实他跟达利欧说的是一回事,不过是换个说法而已。
(16)、哲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在大学期间受到了专业的锻炼,因此,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各种文化传媒机构,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都可以使得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
(17)、“哲学乃万学之学”。所有知识都发源于哲学,所有知识都发展于哲学,所有发展出来的知识也都反向统一于哲学。
(18)、
(19)、 ISBN:978-7-300-13569-4
(20)、亚里士多德的话道出了古人做伦理学不同于今人的一个普遍特征,一个在我们今天已失去的特征。在古代哲学中,做哲学是和自己的生活方式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在古代希腊,做哲学无利可图,无位可谋,无奖可得。做哲学真的就是出于对智慧的热爱,在于哲学家认为自己发现了真理,因而要将自己发现的真理表达出来,并用自己发现的真理去劝导别人、践履一种在他看来正确的生活方式。所以,那些做学问的人就是真诚的,与亚里士多德“让人变成好人”的宗旨相同,苏格拉底做哲学是为了“照料灵魂”(takecareofyoursoul),是因为“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而柏拉图的《理想国》也是要讨论“我们应当如何生活”(352d)。不仅古希腊哲学强调哲学的实践性,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如此。孔夫子的“仁”不是讲一般理论,而是针对学生的具体背景与特点,作出针对性的问答,真的是又“教”又“育”。他还尖锐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老子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第四十八章》)对于自己的学说,老子的自我估价是:“上士闻道,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四十一章》)道家的好学生不是整天讨论“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而上学实在,而是去践履老庄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3、什么人适合学哲学性格
(1)、该书进一步分析,马克思是注重现实的人的,但承认人性并不必然导致否定人的社会本质。人性表征着人作为类的规定性,表征着人与它物的区别。人的本质则表征人作为具体历史的社会存在的现实规定性,从而表征着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人与他人的区别。只要承认人具有共性就必然承认人性,只要承认人性就必然承认其普遍性和抽象性,虽然抽象的人性要体现在每个现实的具体的人之中。关于人性与人的本质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是以抽象的人性掩盖遮蔽现实的人的本质,另一种片面是以人的现实本质把人性消解于无形。对于抽象人性论的批判与对于人的现实本质的阐述已成学界共识,无须多言。然而忽视马克思人性论的存在同样会造成理论上的失误,使马克思的理论特别是人的发展理论失去立论的学理基础,使之不具备彻底性进而缺乏解释力,比如不能说明为什么应当推进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何要将“以人为本”确立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以及为何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等等。
(2)、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系名声海外,是美国顶尖的哲学系之一。该系涵盖了古代和近代早期分析哲学的所有领域。
(3)、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在对以往经验教训的各种反思中,哲学界也对以往的哲学范式进行检讨,如有人把过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认为僵化的教科书范式,指责其见物不见人,认为这种范式的弊端就是出现了“人学的空场”,人的价值和权利出现了“存在的遗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规律”、“阶级”、“革命”等显性话语的“铁流”为人们指引道路,人的价值、权利、自由等“软性”话语却隐而不彰了。当然我们可以说那些宏观叙事本身就是为了人,人从来没有缺席,而且特定的历史情形只能如此,如“革命压倒启蒙”、“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等说法。这些应该说都有它特定的历史合理性,也因此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人本身的价值和权利确实曾遭受到各种损害。
(5)、高松,上海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专长为早期胡塞尔、弗雷格。
(6)、哲学在生活中我觉得就是当你遇到一件事时,你会静下来分析和思考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以怎样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它,它会分别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果。预想、遇见未来。如果在生活中你能做到反复推敲,遇事沉着冷静思考,我想对于任何突发事件你都会得到处理此事件的最佳解决方案。
(7)、总而言之,学习哲学需要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思考、批判。
(8)、那么,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伦理学怎么才能让听众变成更好的人呢?
(9)、由现代化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人的发展由“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向“世界历史的个人”的转变。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本来就是关于全人类的或世界意义的人的发展。当前由现代化推动的全球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文化等世界视野。《人学》总结为以下方面:全球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共产党宣言》已经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辟了世界市场,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从工业革命至当下,由资本主义开拓的世界市场,将现代化推向世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转型,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并由此拓展了人的视野,促进了世界意识的形成和人的普遍交往。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形成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识。《人学》同样指出,全球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条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0)、哲学的学习内容比较宽泛,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历史、人文、自然科学、传播学、数学等知识和思维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纵观全局,更全面深刻的以批判性的思维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好的研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11)、 2009年夏,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艳辉博士的支持下,潘兆云同学根据讲课录音整理了本书中六讲的初稿。此后我一直忙于别的事,把这一工作放下了。毕竟,整理出版讲演稿仍需花费极大的时间与精力。讲演录的形式给了著作者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不意味着学问本身可以随意。2010年暑期,我有幸受邀回母校山东大学访学,便决定重讲一遍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以完成这部书稿。在济南期间,母校的老师同学朋友把我看做远行回家的游子,给予我无比盛情的款待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令我铭记于心。山东兄弟们劝酒步步为营,环环相扣,颇具章法,常常令人招架乏力,脱身乏术。不过,我必须感谢朋友们手下留情,只放倒我一次,让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仍能清醒地与亚里士多德在一起。苏格拉底曾说,光喝水不喝酒是长不出智慧的。这部书稿的写作耗掉了师长朋友们许多瓶好酒。但愿它包含至少一点点智慧,不然我真的是愧对齐鲁父老了。
(12)、我们不能把形而上学按照现实性来研究,形而上学研究对象(本体、神、灵魂、作为整体的宇宙),在日常生活(经验世界)里是找不到东西对应的,也就是说,理性的经验运用和形而上学无关。
(13)、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学生的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标准很高。它排除了很多类人。第一类是年纪太小的人。亚里士多德说,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尚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人不适合学伦理学。第二类是性情幼稚的人。他们虽然年龄成熟了,但性格并不成熟,即我们通常说的“不懂事”。第三类人是接受败坏道德教育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三类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不是遵照理性生活,而是遵照激情生活。其中,最后一类人最糟糕,这类人不会愿意去听哲学,而且即使听了也听不懂。唯有通过暴力和惩罚才可以改变他们。
(14)、蔡文菁,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欧洲大陆哲学、现象学。
(15)、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哲学专业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85%-90%区间,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与那些热门专业相比,哲学专业虽然没有那么受宠,却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
(16)、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统计数据,哲学专业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500至2000人,毕业生高考时的文理科比例为:文科87%;理科13%,男女生比例为:男生40%;女生60%。哲学专业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85%-90%区间,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与那些热门专业相比,哲学专业虽然没有那么受宠,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
(17)、他看到了哲学的作用!在做课程设计时,构想如下:“哲学塑造心智,能引导青少年挣脱权威,拒绝标准答案,对根本的人生问题有所思考,形成判断力,拥有一种不为金钱和权力等外物所奴役的内驱力,让内心丰盈,拥有真实的生活。”
(18)、对宇宙、社会、人生怀有好奇心、渴望探索的年轻人
(19)、当然,我们不是要照搬哲学家们的结论,而是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不断调整,不断优化,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人生。
(20)、纽约大学哲学系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和研究领域进行划分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平常的学业考量和与老师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
4、学哲学能干什么工作
(1)、了解文学,才能将所学的哲学思想和相关领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学哲学的人的文学素养也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精进;
(2)、“认识你自己”常被看做哲学的主旨,而“自己”的最关键部分是品质或品格。在相当的程度上,你的品质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品质有好有坏。好的品质是由种种德性(美德)构成的,而坏的品质则充满种种恶。品质是高尚还是卑劣,有德还是缺德,是我们评判一个人时所用的分量最重的词语。可是,到底什么是品质?什么是美德或德性?一个人的品质或德性是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才培育形成的?培育品质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或者觉得困惑,那么,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应该是你要读的书。它至今仍是关于品质与德性的最经典、最系统的伦理学著作。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修炼成德性,才会有好的品质或品格;只有有了好的品质,人生才能是好的。好的人生,是兴旺的人生;而兴旺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这一思路依然是探索人生的极其重要且极有成果的一条哲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