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后感悟78条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1、王阳明心学读后感800字
(1)、投稿邮箱:chen@shuwenhua.cc
(2)、笔者认为,王阳明对《尚书·大禹谟》所记载的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个字诀”从心学方面的创新性解释,最能体现他的理论贡献。王阳明明确地解释说:
(3)、仔细想想,一个人之所以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顶天立地,驰骋于天地之间,最主要的就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支撑。练就和培养一颗强大的内心就可以无往而不胜,战胜外在的一切。
(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5)、由此,王阳明认为按朱熹说的方法去“格物”,是行不通的,只有按他自己的悟,才能悟出道理,“格”竹子是错的,“竹子”里没有“理”,“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依此,王阳明提出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理念——“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点。
(6)、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①。’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7)、仙家用婴儿作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譬如,婴儿在母腹中,纯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脱离母体后,方能啼哭,尔后会笑,后来又能认识父母兄弟,逐渐能站、能走、能拿、能背,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他的精神日益充足,筋力日益强壮,智慧日益增长。这并非从母体娩出后所能推究得到的。所以要有一个本源。圣人能让天地定位、万物化育,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修养得来。后世儒生不明白格物的主张,看到圣人无所不晓,无所不会,就想在开始时把一切彻底研究,哪有这番道理?”
(8)、 如果想在生活中践行阳明心学,那么最紧要的入手处,无疑就是要在待人接物和行住坐卧的每一个当下,时刻保持良知在场。换言之,就是要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始终保持了了分明的观照和觉知—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然后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让自己的心灵修行,探寻那种云淡风轻、明月如斯的空灵与幽静。
(9)、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个人本体的核心思想,有良知的良心,也就是有伦理道理的良心。并在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产生出来,更通俗一点说,事成就是心想出来的!
(10)、《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可是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11)、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
(12)、这种“良知”与万物同体,即“天人合一”。正是这种“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的圣人境界。
(13)、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14)、在社会的大集体中,我们有时候很难依照我们的本心做事,会迫不得已做一些让我们难受的事情。
(1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6)、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17)、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8)、有人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共才出了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还有半个就是曾国藩。然而曾国藩、梁启超、蒋中正等曾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一直都视王阳明为自己的心灵向导和精神导师。日本的明治维新三杰也都十分崇拜王阳明,尤其是率领日本战胜强大沙俄的“战争之神”东乡平八郎,将阳明心学奉为处事智慧和无上经典,留下“一生俯首拜阳明”的美谈。可见其哲学思想的巨大魅力和影响力。
(19)、据说,王阳明在六岁的时候便开始阅读朱熹的著作,开始钻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他曾在他的朋友的院子里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病倒了,但依然并没有能悟到物的道理,弄不清“理”在哪儿。知道他三十几岁时,因上书要求制止宦官专权而被贬到贵州龙场任驿丞,王阳明在龙场日夜静思,才悟出了心学的真正道理。这就叫“龙场悟道”。
(20)、问:“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是说圣人真的希望弟子能给予他帮助吗?”
2、王阳明心学读后感悟
(1)、 阳明心学中的“良知”具有自足的特征,它既不因外在的理解、相信而有所增益,也不因外在的误解、诽谤而有所减损。很喜欢书中这句话“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管我们堆积了多少外部生活资料,也不管别人对我们作何评价,最终决定我们是否快乐、幸福和成功的根本因素,还是我们自己的感受。一个患有心脏病的没有固定职业的老人,会花17年的时间,义务去治理一条被污染的河流,直到河里可以养虾养鱼。成功后,他为治理这条河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被迅速推广,还被世界环保组织引进到俄罗斯和印度,用于治理那里的河流污染。他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耀眼的事业,但是他的心灵是富足的,他懂得做真正的自己,懂得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阳明先生教我们擦亮心灵的镜子,就是让我们洗去“好利、好名、好色”等物欲的污垢,让内在于心的天理显露,正所谓“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2)、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样的大师级传记不好理解,可能会非常乏味。实则犯了先入为准的错误,这本书用非常浅显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把王阳明心学作了详细的讲述。
(3)、王学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他认为“心即理”、“良知”是心之本体。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得学而能的本然。
(4)、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5)、(2)《中庸》首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6)、《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般认为,格物而穷其理,是为了实现致吾之知、诚吾之意。但阳明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不是穷事物之理以扩充吾心之知,而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不同于前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学者“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其实,正如阳明自己所言:“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7)、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8)、阳明先生说:“良知就是《易》(中所涵盖的道理):‘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由此可知),良知怎么能捉摸到呢?把良知认识透彻了就是圣人。”
(9)、阳明特意提出了一个“傲”字以警策弟子,原因在于当时阳明的学生中,集合了大量的当时社会的精英人才,精英人才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恃才傲物。所以,这个“傲”字真的是深入许多人的骨髓,不得不对其痛下克治之功。
(10)、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1)、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12)、《传习录》102条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13)、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14)、——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学习研讨群
(1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6)、《传习录》99条:“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17)、感悟:克制自己,是为自己泛滥如河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坝,势必要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因为这时你整颗心都还是欲望主导的,只是潜伏了下来。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18)、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9)、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20)、我异常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
3、王阳明心学读后感500字
(1)、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在我们没有被灌输,或者接触其他种类的东西或者观念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不会产生贪嗔痴,我们吃母乳即可,我们吃最简单的米汤也行,我们吃粗茶淡饭也愿意。
(3)、如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缺少耐心,而年轻人更甚。浮躁的年轻人不清楚自身能力,一味的在人群中奔跑。在遇事后更多的是埋怨,是推脱,鲜少有人主动承担责任,这就是心中的“知”有了偏颇,急功近利。静心自省,不是简单的说说,是要把内心欲望降低,行动步伐放慢,朝着真知的方向转变。
(4)、(4)《传习录》115条:“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5)、这句话很容易解读,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是一颗纯洁之心。上天赋予我们的本能,吃喝拉撒仅仅是为了生存,我们不贪求太多,对于食物的色香味类,我们也不挑剔。
(6)、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7)、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名著读书随笔8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之后,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
(8)、●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心学”。
(9)、《传习录》6条:“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0)、在王阳明这里,“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心即理)。同时,“人欲”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如衣食住行之类),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11)、常言道,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去贪婪之心,守清净之我,我行我素,无咎无誉。
(12)、善恶皆是人的本性,都是相对而言之,在不同的情况下,善又变成了恶,恶又变成了善,这就要我们灵活地根据自身的情况,严守道德准则,在不同的时机选用不同的生活策略。
(13)、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14)、大意: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理想的儒家人格要求,心学和这种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心学不是宗教,但是心学那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却必须有一种宗教般的执着,这个诚敬之心,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这种心也就是阳明本段所说的那个“本原”。
(16)、首先,此书通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同时力图全景式地展现王阳明荡气回肠的一生,旨在让读者轻松领悟王阳明心学的神奇和智慧的精髓,以更好地能真正对当下迷茫的自己有所裨益。
(17)、掩卷沉思,泪水长流。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己,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增强本领,用最优异的成绩去拥抱美好的未来!名著读书随笔5《古文观止》一书,是文人吴楚才、吴调侯爷孙两人在清朝康熙34年间,收集了由先秦到明末两千多年的优秀作品而著成。此书不仅仅包括了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的应用文。另外,少量的骈文和韵文也被选入其中。大体上能够反映出中华古文的绚丽多姿以及百读不厌的文学风采。
(18)、从王阳明这句感言,导出了社会深层次问题根源。解决社会问题关健在于解决人的心外欲望。这对当今社会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和解决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19)、《传习录》241条阳明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
(20)、王阳明把他的“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256页)指出了“致良知”的真谛。
4、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1)、知道了善恶,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不是应该随波逐流,破罐子破摔,认定自己就是那样的人,说天性如此这类鬼话,实则是对自己的放纵和堕落。
(2)、阳明先生说:“这也是实话。这个道本来就是无穷无尽的,质疑和诘问越多,则其中精微的地方越能显现。圣人的话本来是很周全了,但凡是质疑和诘问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有阻滞不通之处,圣人被他一诘问,阐发的也就愈加淋漓尽致。像颜回能闻一知胸中洞明无碍,又哪来的诘问?所以圣人也只好寂然不动,没有地方发挥,所以说‘非助’。”
(3)、《传习录》284条 问:“孔子所谓‘远虑’,周公‘夜以继日’,与‘将迎’不同。何如?”先生曰:“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
(4)、这就是老祖宗经常说的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这是基本的常识。
(5)、最让我们印像深刻的当是张溥的《五人墓碑记》。碑文记叙和赞颂了苏州市民反搞权阉的正义斗争,描绘了五位市民领袖慷慨赴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
(6)、问:“这个良知恐怕是无方位、无形体,最难捉摸。”
(7)、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①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①丹朱:传说中尧之子。名朱,因居丹水,名为丹朱。因傲慢荒淫,尧禅位于舜。)
(8)、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9)、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10)、通俗地讲解哲学著作,尤其是这种中国古代谈论很抽象的心性问题的哲学著作,是比较难的。哲学、科学著作,往往就是艰深、晦涩、不食人间烟火的代名词,当年霍金在写《时间简史》这本书时,出版商就明确的告诉他,这本书中假如多一个数学公式,就会吓跑多少多少读者,以至于霍金在写整本书的过程中都在拿捏着如何能在尽量少用数学公式的前提下更明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11)、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此刻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必须要继续读下去的,并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名著读书随笔9暑假里,我读完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位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探索海底世界的故事。
(12)、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3)、心学本来就是注重体悟与实践的学问,用语言来表达,是为了传播不得已而为之。对《传习录》只是翻译为现代文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其中的含义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阐发出来,并且融入个人的骨髓和血液,形成一种本能和习惯,所谓“变化气质”。
(14)、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15)、愚以为,天下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文集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文章情真意切,气贯长虹,笔尖所及,沁人心扉。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则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一样,不必苛求。
(16)、他们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周蓼州的忠义品节在朝廷上显现出来了,追赠了完美显赫的溢。这五人也所以被后人所敬仰。经过他们墓碑的人没有一个不到墓前凭吊并且流泪的。若是这五人能保住脑袋,老死在家,平平安安的过一生,身份比他们高的人都能够役使他们,怎样能使英雄豪杰们俯首屈身在他们墓前,扼腕痛心,抒发仁人志士的悲哀呢?因为他们也确实是百年一遇的幸运呢!
(17)、文集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太容易觉察,且鄙人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为先,因而对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不取;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有异议,故对魏晋一代的文章几乎不取;编者是清代学者,似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观影响,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大缺憾;另外,清代为外族入主,对这些以士自居的学者是一件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观止”未免黯然失色。
(18)、人是血肉与灵魂之躯,那使灵魂飘逸于尘世之上,感觉沉甸甸重要的便是精神。人是活在精神世界里的,生命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同样也是精神世界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