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139条

2023-10-28 01:30:51

米兰昆德拉

1、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名句

(1)、卡列宁,他的微笑能持续多久,生活的主题就能持续多久。

(2)、一个体力不支的人看着窗外,只见到树木的顶端,他默默吟叨着这些树木的名字:栗树,杨树,枫树;这些名字与生命本身一样美好。杨树高大挺拔,像运动员将手臂伸向篮天;或像烈焰腾空后凝固不动。杨树,同杨树。如果把不朽与这个垂暮老人所看见的窗外的杨树相比,那么,所谓不朽只是荒唐可笑的幻影,是空话,是用扑蝴蝶的网套兜风。行将就木的老人对不朽毫无兴趣。

(3)、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

(4)、推动我们一切行动的东西却总是根本不让我们明了其意义何在。——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你是我的噩梦。我的梦魇。我的失败。我的羞耻。我的委屈。我的嫌恶。我应该跟你把这话说出来。一口气说完。不要犹豫不决。不要让噩梦做下去。不要让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拖下去。——米兰·昆德拉《慢》

(6)、新闻记者不是提问题的人,而是掌握着提问题的神圣权利的人;他可以向任何人提任何问题。可是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有这个权利吗?任何问题不都是可以增进人们互相了解的跳板吗?可能是的。那么我再来把这个说法澄清一下;新闻记者的权利并不在于提问,而在于一定要得到回答。

(7)、他怎么说他爱她,说觉得她很美,也没用。他那情人之眼无法安慰她。因为爱情的目光是一种使她的身体成为惟一的目光。让-马克想着两个在别人眼中变得看不见的老人之间孤寂的爱情;那是一种预示着死亡的悲哀的孤独。不,她需要的不是一种爱情的目光,而是陌生人的,粗鲁的,淫荡的眼光的淹没,这些眼光毫无善意,毫无选择,毫无温柔也毫无礼貌,不可逃脱,不可回避地投注到她身上。正是这种目光将她保持在人的社会群体中,而爱情的目光则将她从中拉出来。——米兰·昆德拉《身份》

(8)、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9)、昆德拉正是在看了被大多数人都认为成功的改编电影《布拉格之恋》之后,立下了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遗嘱: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对其小说进行改编。

(10)、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问流淌着的一条语义之河的低声谜语。——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1)、清静就是不被人注视的那种温馨感觉。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负担,是吸人膏血的吻。

(12)、50年代初,昆德拉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最后成为了捷克著名小说家。

(13)、我们说,有些事成为了我们巨大的包袱。我们或是承受这个负担,或是被它压倒。我们的奋斗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

(14)、我坚信,唯美的标准并不来自上帝,而是来自魔鬼。在天堂中,没有人能区别美与丑。米兰昆德拉《告别圆舞曲》

(15)、每当我想到这些古老的文化,我的心中都无法不激起某种怀旧情绪。说是怀旧,其实也许还是一种渴望,渴望体会那时候历史进程那种甜美的缓慢。古埃及文化延续了好几千年,古代希腊持续了差不多一千年时间。从这一点来看,人的生活在模仿着历史:一开始,它沉湎于一种纹丝不动的缓慢中,然后,渐渐地,它加快了速度,后来,越来越快。——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16)、他可以听到远方海港上汽轮的鸣笛提醒,也可以听到街上经过的有轨电车发出的叮叮作响,还听得到一些车的喇叭,“他们全都在欢迎我”。

(17)、我们都绝对难以接受这种观点:我们生活中的爱情是一种轻飘失重的东西,当真这是爱的规律,那么没有它的话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复如此。

(18)、伏在摩托车龙头上的人,心思只能集中在当前飞驰的那一秒钟;他抓住的是跟过去与未来都断开的时间,脱离了时间的延续性;他置身于时间之外;换句话说,他处在出神状态;人进入这种状态就忘了年纪,忘了老婆,忘了孩子,忘了忧愁,因此什么都不害怕;因为未来是害怕的根源,谁不顾未来,谁就天不怕地不怕。——米兰·昆德拉《慢》

(19)、显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因此,媚俗与出轨无涉,它召唤的,是靠深深印在人们头脑中的关键形象:薄情的女孩,遭遗弃的父亲,草坪上奔跑的孩子,遭背叛的祖国,初恋的回忆等等。

(20)、我寻求的不是快感而是幸福。没有幸福的快感算不上快感。

2、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

(1)、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像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ThomasMann)的那句名言,当年托马斯·曼为了逃避纳粹,自我流放。在美国的时候,曾经有人问他,你离开德国那么久,有没有怀念过你的祖国,想要回去?结果他说了一句气派十足的话,他说,“我在哪里,我的祖国就在哪里。”

(2)、他说,“我们关于’家’的概念,到了最后会不会只是一个幻影,一个神话或者一种迷思?我常常怀疑,我们会不会是这种神话的受害者,我们对于’家’和’根’的这种观念,是否只是我们抓住不放的一样虚构的东西。”

(3)、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解读就都在课程里面了,这门课,是中读团队与11位专家花了数月时间精心打磨的成果,没有完全读过原著的读者们,只要感兴趣,就能听、就能学。

(4)、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5)、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些什么。——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6)、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丑陋自有一种积极的功能。没有人愿意在任何地方久留,人们一旦待在一个地方,就打算马上离开,这给了我们的生活一种理想的节奏。——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7)、灯罩下的一只巨大的蝴蝶,被头顶的光吓得一惊,扑扑飞起,开始在夜晚的房间里盘旋。钢琴和小提琴的旋律依稀可闻,从楼下丝丝缕缕地升上来。——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但是当我们褪去青涩、深入时间里去,经历了世间百态,体验过各种情绪之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人是自己的主人吗?也许我们还会垂死挣扎般虚弱地回答“是”,但是谁能保证在“是”字出口时,说话的人不会泪如雨下呢?

(9)、一个体力不支的人看着窗外,只见到树木的顶端,他默默吟叨着这些树木的名字:栗树,杨树,枫树;这些名字与生命本身一样美好。

(10)、人是自己的主人吗?在人生经验尚浅、读书尚少、思考尚不深入的时候,我们哈哈一笑,带着嘲弄回答说:人当然是自己的主人!

(11)、今天提起这则新闻,其实我想和你谈论的是,一名作家,与他的祖国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12)、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听凭内心的呼声的引导吧,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像一块饼似的在理智的煎锅上翻来覆去地煎呢?

(13)、该书在米兰·昆德拉的诸多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小说是作者的第一部法语小说。比起以往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相比,该书的政治意味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哲学思考。

(14)、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15)、通常情况下,当某种不可逆转的事情在即将发生之际,人们会加速事件的发生(也许是为了证明在事件的进程中我们还是有一点微小的决定权的。)——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16)、诗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意思来迷住我们,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间成为永恒,并且值得成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17)、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18)、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19)、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米兰昆德拉不朽语录不朽是一种永恒的诉讼。你是你自己掘墓人的杰出同盟者。

(20)、感受狂野西部的神秘脉动,追寻故乡热土的前世今生

3、米兰昆德拉诺贝尔文学奖

(1)、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真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米兰·昆德拉

(3)、但是,不要被这种假象所欺骗。媚俗艺术只会接纳先锋艺术中最广为人知、最能够被接受的那部分;只有当这些部分被确认为在道德上是安全的、有利可图的,才会被文化商人和文化工业积极地复制、销售,“将世间万物变为媚俗是这个时代的合法风格”。

(4)、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3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5)、是的,我忽然看得很清楚了: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双重误信的幻觉,一方面以为记忆是恒久不褪的(记忆中的人、物、行动、人民都不变);另一方面又以为补偏救弊是可能的(补救行为、谬误、过失、罪恶。其实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一样大谬不然。事实恰好相反:一切都终将被遗忘,同时又无论什么事物都不可能得到挽回。——米兰·昆德拉《玩笑》

(6)、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7)、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的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米兰昆德拉《玩笑》

(8)、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9)、讽刺让人难受,并非因为它在嘲笑,或者它在攻击,而是因为它通过揭示世界的暧昧性而使我们失去确信。——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10)、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11)、她因自己毫无艳遇而高兴。艳遇是一种拥抱世界的方式。她不再希望拥抱世界。她不再去想这个世界。

(12)、相反,当负担完全确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

(13)、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一个健康的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可能性,保持理智,警惕媚俗,这正是我们还要继续阅读昆德拉的意义所在。

(14)、1在媚俗被当做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出于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利,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

(15)、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16)、昆德拉对待小说与历史的关系的态度,是小说里的历史背景,是为小说人物和情节服务的,然而小说本身就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可能性,小说不可能和现实重合。

(17)、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米兰昆德拉

(18)、我在秋千上,所有东西都在下面,一会儿之前,所有东西都在上面。反过来说,也一样。——米兰·昆德拉《相遇》

(19)、这位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红遍全球的捷克作家,在当年的捷克看来却是一个“异见分子”。

(20)、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4、米兰昆德拉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1)、我突然明白到,我原先还想象我们自己跨在人生历险的马背上,还以为我们自己在引导着马的驰骋。实际上,那只是我单方面的一个幻觉;那些历险兴许根本就不是我们自己的历险;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由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它们根本就不能表现出我们的特点;我们对它们奇特的驰骋根本就没有责任;它们拖着我们,而它们自己也不知来自什么地方,被不知什么样的奇特力量所引导。——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2)、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米兰昆德拉《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3)、1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贝多芬的一首乐曲,东站的一次死亡)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在她绝望的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她。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4)、弗兰茨也许强壮,但他的力量是向外的,在他生活与共的人面前,在他爱的人面前,他显得软弱无力。弗兰茨的软弱也可以称为美德。他从不向萨宾娜下指示,从不象托马斯那样命令她,要她躺在镜子旁边的地上以及光着身子走来走去。他并非不好色,只是缺乏下达命令的力量。有些事情是只能靠暴力来完成的。生理上的爱没有暴力是难以想象的。——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最后,主讲人还会向读者推荐他的引申阅读书目,这些引申书目并非可以随便百度到的“相关图书”,而是主讲人在多年研究中探寻踪迹、顺藤摸瓜、最终建立起体系的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把自己的知识库轻松扩大N倍。

(6)、逝去的时光愈是辽阔,唤人回归的声音就愈难抗拒。这样的说法似乎言之成理,但却不是真的。人不断老去,生命的终局迫近,每一瞬间都变成愈来愈珍贵,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拿来浪费在往事上头。我们必须去理解这个关于乡愁的数学悖论。——米兰·昆德拉《无知》

(7)、迷途漫漫,终有一归。——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9)、十三四岁时,正值二战期间,父亲安排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这实际上是一种友谊的特殊表达。因为哈斯先生是犹太人,当时,他已被迫戴上了黄星标志,人们像躲瘟疫一般躲避着他。  

(10)、来,让我们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来,让我们轰轰烈烈地经历一次爱情,甜蜜热切地在绿草地上拥抱,让我们的手指互相缠绕心灵互相抚慰,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

(11)、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2)、他知道自己处在无法辩解的境地,因为这一境地是建立在完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3)、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象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14)、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会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的远不是那么简单。

(15)、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但他展现爱情的方式和所有的爱情小说都不一样。如果这就是作者所谓的爱情的话,那也是毁灭的爱情。

(16)、道路:这是人们在上面漫步的狭长土地。公路有别于道路,不仅因为可以在公路上驱车,而且因为公路不过是将一点与另一点联系起来的普通路线。公路本身没有意义,唯有公路连接的两点才有意义。而道路是对空间表示的敬意。每一段路本身都具有一种含义,催促我们歇歇脚。

(17)、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慢的历史,真正的文学不是为了使我们生活的更快,而是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

(18)、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些什么。

(19)、36照他的说法,广告就是在隔了很久之后完成这一诗歌目标。它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转化为诗歌。多亏了广告,日常生活开始变得如同歌曲一般美好。(ch.10)

(20)、我离你很远,我没有什么可以跟你说的,可是我就在这里,而且我知道你在那里。——米兰·昆德拉

5、米兰昆德拉最经典的十句话

(1)、在这个问题上,哈维尔就显得相对“政治正确”,认为大家要秉着自己的良心说出自己相信的真话。但是昆德拉,如果你看过他的作品,就晓得他对所有的政治表态其实都是有距离的,他对于所有比较激进的、激烈的政治主张和运动,他其实都是持有一点怀疑的态度,有所保留的。

(2)、生小孩的前提是,你已经证明了人生是快乐的。——米兰·昆德拉

(3)、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无论你觉得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4)、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5)、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6)、生活,生活中没有幸福。生活就是:扛着痛苦的”我”穿行世间。(www.siandian.com闪点情话网)而存在,存在即幸福。存在就是:变成一口井,一个石槽,宇宙万物像温暖的雨水,倾落其中。——米兰·昆德拉《不朽》

(7)、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299页)

(8)、④尽管知道这个幻象是不可靠的,媚俗者仍然会为了它而感动;

(9)、当心灵在说话,里指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10)、对某些女人来说,如果调情只是她们的第二天性,是不足道的日常惯例;对特丽莎来说,调情则上升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告诉她:她是谁,她能做些什么。她把这一问题变得重要而严肃,使之失去了轻松,变得有逼迫感,变得费劲,力不胜任。她打破了允诺和不给保证之间的平衡(谁能保持平衡即说明他有调情的精湛技巧);过分热情地允诺,却没表达清楚这个允诺中包含着她未作保证的另一方面。换一句话说,她绘每一个人的印象就是她准备接受任何人。男人们感到已被允诺,一旦他们向她要求允诺兑现,却遭到强烈的反抗。他们对此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她是狡诈的,蓄谋害人。米兰·昆德拉

(11)、《玩笑》通过一个无心的玩笑,展开了无数段被毁灭的命运,荒谬又幻灭。

(12)、我们每个人都有某一部分存在于时间之外。我们或许只在某些特殊时刻觉察到自己的年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无年龄可言。

(13)、此刻他猛然惊诧地发现其实自己并非不行。萨比娜的人在不在根本不想他所以为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他生命当中留下的那道灿烂而神奇的印记,无人可以夺走。——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4)、把批判媚俗的行为视为媚俗的是否也是一种媚俗?

(15)、《本性》是昆德拉于1996年秋在法国完成的。小说的人物非常简单,实际上只有两个,尚塔尔和让一马克,一对恋爱了多年的情人。他们沉浸在幸福之中,从来没有想到过分手,但是,在后来,某些想象闯人了他们的生活。

(16)、自我陶醉一瞬间滑向极度痛苦:漫漫长途总有尽头!迟早她不得不结束自己的背叛!迟早她不得不结束她自己!

(17)、昆德拉说:“只有他懂我这本书。”还指定让他来翻译自己的一些引以为傲的作品。作家本人的原话更是饶有趣味,“这本书必须董强来翻译,否则首先我本人就不认可。”

(18)、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19)、米兰·昆德拉是陀氏“复调小说”的忠实信徒,也是“复调”理论的坚定实践者。“复调”式叙事或者“多声部”叙事是米兰·昆德拉十分迷恋,应用得十分得心应手的叙事技巧。

(20)、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1)、孤独: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

(2)、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

(3)、他的回答是,“我会认为我在法国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置换吗?是一种替代的生活,而不是真实的生活吗?我会不会对自己说,你的真实生活在捷克,在你的老同胞那里?还是说,我接受现在自己在法国的生活。我现实生活在这里,我试着在这里完整地去生活,就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完整地生活,我会选择法国”。后来,他也宣布,大众应该把他视作是一位法国作家。

(4)、出于同情而生的爱情,永不能步入情爱的殿堂。

(5)、对某些女人来说,如果调情只是她们的第二天性,是不足道的日常惯例;对特丽莎来说,调情则上升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告诉她:她是谁,她能做些什么。她把这一问题变得重要而严肃,使之失去了轻松,变得有逼迫感,变得费劲,力不胜任。她打破了允诺和不给保证之间的平衡(谁能保持平衡即说明他有调情的精湛技巧);过分热情地允诺,却没表达清楚这个允诺中包含着她未作保证的另一方面。换一句话说,她绘每一个人的印象就是她准备接受任何人。男人们感到已被允诺,一旦他们向她要求允诺兑现,却遭到强烈的反抗。他们对此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她是狡诈的,蓄谋害人。——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根据昆德拉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出媚俗者的媚俗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7)、孤独: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

(8)、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9)、⊕ 加缪: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10)、偶然性往往具有这般魔力,而必然性则不然。为了一份难以忘怀的爱情,偶然的巧合必须在最初的那一刻便一起降临,如同小鸟儿一齐飞落在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的肩头。——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1)、如果简单来看,我们可以说昆德拉通过对“牧歌”的描述和动物能给人“牧歌式礼赠”的论证,阐明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人只是自然中的寄居者,而寄居者不应该倨傲地将其他寄居者贬低和屠杀。他欣赏特丽莎对卡列宁珍爱、怜惜的态度。

(12)、爱情诞生的时刻就像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他声音的女人。

(1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许钧-译

(14)、每当我想到这些古老的文化,我的心中都无法不激起某种怀旧情绪。说是怀旧,其实也许还是一种渴望,渴望体会那时候历史进程那种甜美的缓慢。古埃及文化延续了好几千年,古代希腊持续了差不多一千年时间。从这一点来看,人的生活在模仿着历史:一开始,它沉湎于一种纹丝不动的缓慢中,然后,渐渐地,它加快了速度,后来,越来越快。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15)、董强,就是这位中国人的名字,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不要紧,因为他回到祖国后,甘当绿叶,拉动朋友,和法国驻华使馆一起,创立了大名鼎鼎的“傅雷翻译奖”,他还是北京大学的博雅教授。

(16)、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

(17)、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18)、眼睛,心灵的窗户、脸部的美的中心、一个个体特性的聚合点;但同时又是一种视觉工具,需要不断地洗涮、湿润,用一种含有盐的成分的特殊液体来保护。

(19)、17):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20)、不过,他与法国最深的联系,或许还是在昆德拉这里。

(1)、由于浪漫型的情场老手总是追求同一类型女子,人们甚至觉察不到他们又换了情人;朋友们看不出这些女子之间的区别,总是用一个名字来称呼所有情人,从而不断地引起误会。在寻欢过程中,放荡型的好色之徒离约定俗称的女性美(他们很快就厌倦了这种美)愈来愈远,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猎奇者。他们知道这一点,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为了不让朋友尴尬,他们从不和情妇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

(2)、 (本期提问者|沭 )  :你好,道长!往期听了您谈论服务工作的性质,我是工薪阶层,在制造业上班。想听您谈谈拿着工资做着’拧螺丝的事’。那我们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呢?

(3)、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4)、这个参议员带她乘着一辆宽敞的汽车兜风,四个男孩子挤坐在车后座上。参议员把车一停,孩子们马上跳下车,踏过大草坪,朝体育场跑去,因为那儿有一个人工溜冰场。参议员仍然手握方向盘,以一种做梦似的神态看着正在奔跑的四个小小的身影;他转头对萨比娜说:“看看他们!”他手一挥,画了一个圈,圈进了体育场、草坪和孩子们,一边说:“我说这就是幸福。”

(5)、一个人,或者椎而广之,一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就其定义而论,难道不应该是个独特无匹、不可模仿的存在吗?那么,当我看到某人做了一个动作,这个与她有联系的动作,这个表现其特征、作为她个人魅力一部分的动作,何以同时又成为另一个人的内质、成为我的梦中所见呢?这,值得思考。

(6)、董强曾回忆,老师昆德拉身材高大,平时表情严肃,穿着考究,举止之间有一种“最后的贵族”的感觉。

(7)、1在某些国家,对公民的监视和控制是一项基本且长期的社会活动。

(8)、待她不好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记忆,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

(9)、所有不同国家的货币在这里也都畅通无阻,彼此汇通。所有的人都从民族主义的局限里解脱出来,所有的人都摘下了盲目的民族情绪的眼罩。

(10)、“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在法国诗人兰波的笔下,是一句跃纸欲出的响亮口号,是19世纪一个法国天才诗人拿出一生的时间去为之努力争取的梦想。“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

(11)、放荡的迷恋,女人在其中看不到丝毫感人之处:由于男人没有在女性身上寄托一个主观的理想,他们对所有女人都感兴趣,没有谁会令他们失望。的确。就是这从不失望的本身带有某种可耻的成分。在世人眼中,放浪之徒的迷恋是不可宽恕的(因为从不为失望而补赎)。

(12)、那就是目前捷克在世最有名的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重新获得了他的捷克国籍和公民身份。

(13)、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14)、人类之时间并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5)、先锋艺术不打算也不希望艺术成为人人窝在沙发里就可以把握的消遣之物,而总是向观众提出审美的挑战。这与立志要成为消遣之物的媚俗艺术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16)、媚俗让人接连产生两滴感动的泪滴,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

(17)、像我们这样被抛掷到世界上,我们必须首先与掷骰子时那特定的一掷认同,与超凡的电脑所安排的偶然动作认同:我们看到这(镜子中面对我们的映像)就是我们的自我时,不必大惊小怪。没有面相即自我这种信念,没有这样一种基本的幻像、原幻像,我们就无法生活,至少不能认真对待生活。与自我认同是不够的,必须充满激情地认同,视为性命攸关之大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人类原型的一个变体,而是一种有其不可替代的内质的存在。那位新来者之所以要给自己画像,而且明确告诉大家它体现了某种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属性,某种值得为之奋斗、甚至牺牲的属性,原因也正在于此。

(18)、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19)、这位参议员试图骄傲地向萨比娜展示“什么是幸福”,于是他将“幸福”具象化为眼前的这个场景——请注意这个行为,与前文提到的“将‘美’具象化为某些特定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范明的伤心抖音说说(别想着来日方长,世上最愚不可及的)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