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名言名句148条

2023-11-02 09:18:18

顾炎武的名言

1、顾炎武的名言名句8字

(1)、今朝有酒今朝醉、近水楼台先得月、拒人于千里之外、

(2)、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3)、(20)顾炎武:《人聚》,《日知录集释》卷十二。

(4)、出自《日知录·卷十三》。(译文)保卫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5)、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6)、(15)钱穆:《顾亭林学述》,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8),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8)、如此铺陈,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顾炎武是一个没有诗情、不讲文章趣味的人。事实并非如此。顾不是不讲修辞,而是更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在《日知录》的“修辞”一则中,顾炎武对现在的讲学先生从语录入手,不会做文章,表示不以为然。他希望做到的是什么呢?《与人书二十三》所说的“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才是他的最大愿望。不是不能写一手漂亮的好文章,只是不愿意以文章自限。

(9)、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 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10)、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地方分权思想。

(1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事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朝顾炎武的名言,起于宋的“程朱理学”,到了明末在社会影响非常大,也叫“宋明理学”。基本思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还夹带不了不少私货“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人的思想越来越禁锢。所以明清没有思想家,中国进入了浑浑噩噩的500年最黑暗的残酷专制集权统治时期。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事情东晋人,魏晋时期没有“程朱理学”,社会风气开放,思想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14)、(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15)、居延,汉时属国,在今甘肃张掖西北,此行的目的。《后汉书·郡国志》:“凉州有张掖、居延属国。”

(16)、(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17)、太阳也光顾污秽之地,但并没有因此而被玷污。——第欧根尼

(18)、在《与人书三》里面,他说:“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里的“文”,泛指一切著述,而不只是通常所说的诗歌或文章。顾炎武特别欣赏白居易,尤其喜欢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态度。这可是我读大学时背得很熟的批评术语,因当时作为通用教材的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对这两句话评价极高。这种文学观念,八十年代后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到了九十年代,古典文学界的专家们,也对白居易把诗歌的功能理解得如此狭隘,表示某种程度的质疑。但是,这一文学观,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却是占主流地位的。至于清初的顾炎武,为什么如此立论,以及由此带出来的几个理论问题,在这里,我想稍作介绍。

(19)、反对“独治”,主张“众治”,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

(20)、转自/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

2、顾炎武的名言名句

(1)、提倡“利国富民”,希望能逐步改变百姓穷困的境遇,主张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

(2)、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20)

(3)、在这一场战乱中,顾炎武的生母被砍断右臂,继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两个小弟弟也被清兵杀死。清兵南下以后,继嗣母王氏绝食十五日而死,去世前再三叮嘱:“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这段话对于顾炎武以后的进退出入,影响极大,这可是他自己再三提及的。

(4)、但顾炎武这段话至少在表面上有语意矛盾和模糊之处,他一方面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一方面又说“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这种语意矛盾和模糊之处反而增大了它的诠释空间,引来不少学者专门对它说解,如全祖望对此语加以解释说:“谓古今安得别有所谓‘理学’者,经学即理学也。自有舍经学以言理学者,而邪说以起,不知舍经学则其所谓理学者,禅学也。”⑤全祖望的解释,大体不离顾氏本意,而更为概括。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理学”,不是作为学术专有名词的“理学”,而是“义理之学”的缩语。否则,“经学即理学”一语会造成极大的学术混淆。

(5)、这两段文字之所以让我大发感慨,除文章风格外,更重要的是顾炎武治学的路数,以及他所追求的学术境界。至于《金石文字记序》和《与友人论学书》,或许更能体现其述学之文的风格和趣味。《金石文字记序》前半部分所写,主要是“喜”,即二十年间周游天下,看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而“喜不自寐”。后半部分则突出“难”,以一布衣走天下,“踯躅于山林猿鸟之间”。讲清楚了这访求古人金石之文的“喜”与“难”,再把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带进来,说明自己的学术承传与发展路径,思路非常明确。既是介绍写作过程以及学术源流,同时也表达作者的心境与趣味。

(6)、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7)、还有一点,进入学界,一开始入手就编教材,很容易把“编”等同于“撰”。关于这一点,五十年代的做法,给我们留下很深的教训。让大家生集体编教材,怎么编?还不是把“旧钱”买过来,锤碎了再重新改铸。不能说里面没有年轻人新鲜的见解,包括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眼光,问题在于,这种采旧铜而后改铸新钱的论述策略,日后贻害无穷,许多当事人很可能一辈子都改不了这种读书习惯。我问过吴组缃先生和李镇淮先生,北大中文系五五级编教材的情景。据他们说,学生确实很努力,热情很高,可毕竟只是大学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读书不多,许多大的关节,主要还是依靠老师们。学生们的优势在哪儿?在政治立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两方面一结合,一部文学史就出来了。(笑)这当然只是时代的错误,可这种靠读文学史来编写文学史,靠读研究著作来写研究著作的风气,至今没有完全消歇。所以,我开玩笑说,第一个写文学史的人不容易,到了第十个、第一百个,写文学史其实并不难。做学问达到了一定境界,自家格局已定,为通俗起见撰写教材,便于学生接受,这是好事情。但如果一开始就从教材入手,很可能一辈子写不出像样的论文或专著,因其很可能永远逃不出铸旧钱的思路。

(8)、刚才所说的,比较接近顾炎武等清儒做学问的方法。清代学者会告诉你,要随身带个本子,有心得就赶快记下来,能做成一条考据就做成一条考据,一年中,能有几则得意的考证,那就很不错了。自从流行阅读与撰写“通史”,才气大者,都已经不屑于就“小问题”撰写“小文章”,更不要说“不登大雅之堂”的札记了。直到最近,我还在学术会议上听到这样的议论:外国学者只会写小文章,不像我们那么善于通观全局。其实,我们今天以“通史”写作为中心的论述,是晚清以后编教科书落下的毛病,既背离清儒治学的方法,也与当今西方学界的著述方式迥异。

(9)、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10)、顾炎武的其他一些文学观念,也有值得大家关注的。晚清以后,胡适之引入了文学进化的观念,成功地重写了中国文学史。诸位马上会联想到王国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即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各有擅长。今天的学生,不用念中文系,也都知道每个朝代有自己的文体特长,不能用唐诗来衡量宋词,也不能用元曲的辉煌,来褒贬明清小说。后来我们发现,这个话,清代的焦循早就说过了。我这里想再往上推,在《日知录》卷二十一里面,有一则“诗体代降”,讲的也是大概的意思。“用一代之体,则必似一代之文,而后为合格”。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类和体式,并不存在跨越古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体要求。

(11)、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关于抽烟的诗句烟山有路抽为径,酒海无涯吐为舟。

(12)、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13)、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

(14)、这二十多年间,顾炎武曾由于文字狱的牵连,在济南蹲了七个月的大牢。幸亏他的几个外甥帮忙——他有三个外甥,都是清朝的大官,其中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徐乾学——才得以出脱。出狱以后,顾炎武到了北京,才与此前“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外甥们来往,住在他们的官邸里。不过,据说始终与他们在思想上划清界线。(笑)但起码有一点是真的,朝廷征聘“博学鸿词”,他拒绝接受,且以死抗争,说如果你们一定要逼我,我就自杀。和傅山一样,作为前朝遗民,顾炎武始终保持高尚的气节。

(15)、至于讲述时倾向于针对具体对象,夹叙夹议,而不是预先建立理论框架,然后展开所谓的宏大叙事,乃是有感于当代中国文学教育的流弊。百年西学东渐,“文学史”成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学生们记得一大堆思潮流派以及作家作品,惟独缺乏自家的感受与体会。“不读书而好求甚解”,几成中文系学生的通病。尤其是才气横溢的北大学生(用王瑶先生的话说,有“才气”是好事情,但“横溢”就未免可惜了),喜欢高屋建瓴,指点江山,而不习惯含英咀华,更不擅长以小见大。于是,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逆潮流而动,质疑世人建构体系的冲动,转而强调读书时的个人体味、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写作中的论证过程这些所谓的“细枝末节”。

(16)、无事不登三宝殿、小不忍则乱大谋、知其一不知其

(17)、“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18)、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19)、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20)、(14)顾炎武:《答汪苕文》,《蒋山佣残稿》卷载《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3、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

(1)、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2)、然而在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许多时候真理性问题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不能说,绝对真理在某一历史时刻掌握在某人的手里。因此评价一位思想家,除了其思想中所包含的真理性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看此一思想在历史中所发挥的影响是怎样的。而作为思想史研究工作者,我们通常所采取的也是“沿流溯源”的考察方法,譬如清代学术是以乾嘉时期的经典考据学为主要代表的,那乾嘉时期的经典考据学思潮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沿流溯源,上溯于清初顾、黄、王、颜等大学者、大思想家,我们会发现顾炎武等人的学术思想与乾嘉考据学思潮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顾炎武的学术地位亦因此而大为提高。这也许近似于中国古代社会“母以子贵”的道理吧?

(3)、顾炎武说:“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义论策表制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⑩他在《与人书》中明确提出自己治学为文的宗旨说:

(4)、夏: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花繁叶茂、热火朝天

(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6)、顾炎武后来把“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结合起来加以提倡,也是有鉴于明清之际风俗败坏的现状而提出的救治措施。顾炎武说:

(7)、“博学于文”要与“家国天下”之事相联系,不仅仅限于文献知识,还包括广闻博见和考察审问得来的社会实际知识。

(8)、据他自己说,开始是一身孤行,并无仆从;过了几年,才有人赠给他仆从三人,马骡四匹,这样走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一年之中,仍旧是“半宿旅店”,也就是说,生活相当动荡,很辛苦的。关于这点,请大家看一下《中国散文选》中的这则《金石文字记序》。文章提到,他每至“名山巨镇祠庙伽蓝之迹,无不寻求,登危峰,探窈壑,扪落石,履荒榛,伐颓垣,畚朽壤,其可读者,必手自钞录,得一文为前人所未见者,辄喜而不寐。”碰到一块前代学者很可能未曾见过的残碑,把上面乱七八糟的东西扒开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然后抄录下来——这么一个过程,既有访古的艰辛,也有探索的快乐。顾炎武感叹自己“身不逢时”,等到他来访古的时候,“名门旧家大半凋落”;再加上自己乃“布衣之贱,出无仆马,往往怀毫舐墨,踯躅于山林猿鸟之间”。关于搜书访古的艰辛,顾炎武有不少自述;这些文章,描述的是其二十五年间大半“在路上”这么一种生存状态。

(9)、顾炎武最后转到了陕西的华阴,准备在这里定居。可惜,死前不久,又受到威胁,不得已迁离。他住华阴,据说大有深意:此地扼守天下咽喉,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失利可以入山守险,得势则高屋建瓴,一泻千里。到晚年,顾还保持这么远大的志向!

(10)、昆山千灯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顾炎武先生是与黄宗羲、王夫之齐名的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他倡言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后世影响很大。人民日报将其评为中华72伟人之一。

(11)、(2)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

(12)、出自《日知录·卷三》。(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13)、顾炎武这段话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即“今之所谓理学”的学问含金量不高,称不上什么学问,而只有“古之所谓理学”即经学才称得上真正的学问,在这里顾炎武有明显的“黜(宋明)理学,尊(汉唐)经学”的意味。

(14)、一般认为,清代考据学的鼻祖是顾炎武。但是,后人很难有顾炎武那种生气淋漓的气象。其原因有二:一是后来者大多没有田野考察风餐露宿的经历,而只是在书屋里面做研究;二是后人一般没有像顾炎武那样强烈的欲望和痛苦。比如,乾嘉学者所做的专精研究,确实是沿着顾炎武的路子走下来的,但缺少压在纸背的东西。正因为有了压在纸背的欲望和痛苦,顾炎武的这类著述文章,与后人相比,可能显得粗疏,但大气。这是一种只有在乱世之中、在天崩地裂之际,才能形成的情怀和学问。这就难怪,像顾炎武这样有才华、有节操、有胆识、有心计的学者,真的很难模仿。

(15)、炎武小学和亭林中学都是以顾炎武(亭林)名字命名。炎武小学的“戏曲班”先后摘得三朵“小梅花”,收获13项全国大奖,更打造了炎武小学在老百姓心中的良好口碑。

(16)、第(1)问,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要结合明朝后期史实概括,可以从君主独裁、宦官专权、官僚腐败等角度回答。

(17)、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18)、出自《日知录·卷十六》。(译文)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设定一个格式然后按照格式写文章,这样的文章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19)、(11)顾炎武:《与人书》,《亭林文集》卷

(20)、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顾炎武的名言名句爱国

(1)、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2)、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游茅山二首其二)

(3)、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4)、⑧《钱宾四先生全集》第五十二册第八五○~八五一页。台湾联经出版社。

(5)、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6)、名言含义:指国家兴哀,每个人都有责任,就算平民老百姓也不例外。

(7)、垂头丧气、满面春光、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闭目养神、得意洋洋

(8)、(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9)、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日“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爱、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将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感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10)、但是,有一位日本学者井上进先生,找到了一则材料,基本上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条关键性的材料,是黄宗羲《明文授读》卷五十二所收的顾炎武《吴同初行状》。今天我们所用的《亭林文集》,是当年由顾炎武的门生刊刻的。《亭林文集》中的《吴同初行状》,有这样的话:“北兵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归庄参加了,至于顾炎武本人有没有参加,没说。而《明文授读》中的异文,则是这样的:“余从军于苏,亡归昆山为墨守,归生与焉。”诸位知道,等到顾炎武的门生为他刻书时,清代的统治已经非常稳固了。所以,刻书时,不能不刻意模糊顾炎武当初十分激烈的反清言辞。所以,《亭林文集》不说他参没参加昆山守城,可在黄宗羲早期编的《明文授读》里,顾明确无误地自称“归昆山为墨守”。关于顾炎武守没守昆山,有了这则材料,基本上可以定案。总而言之,这是一位于清兵南下时,曾血战苏州、昆山,直到感觉天下事一无可为后,方才开始浪迹天涯的大丈夫。

(11)、顾炎武治学方法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是把读书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他生平“九州历其五岳登其四”,在游历中“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全祖望:《鲒埼亭集》卷12)由于顾炎武的许多著述属于历史地理范围,他在游历时总是随身带着这些书稿,每到厄塞险要,都仔细调查访问,发现自己的著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就对照改正。他在考察中,还搜集了不少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他曾说:“比二十年间,周游天下,所至名山、巨镇、祠庙、……得一文为前人所未见者,辄喜而不寐。”同时,顾炎武通过接触实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潘耒《日知录序》),也加深了他对社会实际与民生疾苦的了解,有可能提出进步的主张。譬如他写的《钱粮论》,就是通过对历朝赋税制度的考证,又经实地调查写出来的。他在该文中说:“今来关中,自鄠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至征粮之日,则村民毕出,谓之人市”。这里所反映的情况是指陕西关中,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缺乏银钱,然清政府规定田赋要交纳银两,迫使农民把粮食换卖成银子再向官府交纳,造成谷贱银贵的现象,虽丰收之年,农民犹被逼得卖妻鬻子。针对这种状况,顾炎武提出交纳田赋,征银或纳粮,应据各地情况而定。

(12)、(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13)、正由于顾炎武在治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思想和学术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终于和同时代的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共同创立了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的新思潮、新学风,他们都以早期启蒙思想家载入史册。

(14)、原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7)、尽日沈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18)、中国古代经学思想史的发展,可以划分三个大的阶段: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经学(复归汉唐经学)。这似乎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路线。从汉唐经学到宋明理学的转折,有一个过渡期的标志,即如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所称:“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新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梗。”而由宋明理学到清代经学的转折,也有一个过渡期的标志,那就是顾炎武的这一段话:“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通也。”这一段极耐人寻味的文字,反映了一代宗师转移和引领学术方向的智慧。

(19)、顾炎武十分强调创新,他认为从事著述或写作,如盲目摹仿古人,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他曾写信劝告一位朋友说:“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他尤其厌恶剽窃抄袭,他说:“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并谴责这种人是“但有薄行而无俊才”的“钝贼”。他在著述和写作时,则抱定“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务求创新。每当发现其论著中的某些见解前人已经提出时,便毫不犹豫地删去,“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难怪梁启超说:“故凡炎武所著书,可决其无一语蹈袭古人”。(《清代学术概论》)因为顾炎武强调创新,治学态度又严肃认真,他所从事的学术研究领域,诸如政治学、经学、历史地理学,音韵学、考据学等各个方面,多有开拓创新之功。在社会政治学说方面,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后期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在经学研究方面,他提出“通经致用”,开启了经世致用的新学风;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他撰写了《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大大推动了清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他关于音韵学的研究,辨明古音源流,为清代音韵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简言之,顾炎武在多种学术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创新和贡献。

(20)、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5、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2)、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又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便成了他的审美对象,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

(3)、应当注意的是,孔子讲博学,是指君子应当具备的一种素质;讲有耻,是说作为一个“士”,应当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而顾炎武把“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是针对明末清初鼎革时期明臣变节投靠清廷的现实而发出的批判,一方面则出于实现治国平天下须改造士大夫自身的深刻构想。他批评明末士大夫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寡廉鲜耻,粘出“博学”“有耻”两条,作为求学做人的根本,并把它联系国家大事,可见他提倡“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是要在学问人格上行“拨乱反正之事”,破“明心见性之空言”,以立“修己治人之实学”。这些,显然都与他通经致用的治经本旨分不开。

(4)、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5)、在汉代以后的学术思想史上有所谓今古文之争与汉学、宋学之争,其中汉学、宋学之争尤为激烈。由于汉学的主要形态是经学,宋学的主要形态是理学,因而便产生出一个经学与理学的关系问题。经学与理学的关系原本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可惜历来学者很少深入讨论它。而汉学、宋学之争在历史上往往表现为“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形式,当年,宋学崛起,将流传千年的汉唐经学“整体推翻”,而入清以后,汉学复兴,学者又要将宋明理学“整体推翻”。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顾炎武提出了分判“理学”、“经学”的标准问题。他说:

(6)、心花怒放、惊喜万分、兴高采烈、心旷神怡、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欢天喜地、活蹦乱跳

(7)、依葫芦画瓢、换汤不换药、久旱逢甘露、空口说白话、

(8)、顾炎武故居,位于千灯古镇,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其中顾炎武墓及祠堂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曾遭到破坏。1984年、1987年、2000年昆山市分别拨款进行重建和修葺。经过修缮后的顾炎武故居,包括顾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顾园三个区域,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译文)一个人如果不廉洁,就会无所不贪;一个人如果没有廉耻,就会什么下作的事情都做。

(10)、(20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名言含义:不懂得廉洁的人,就什么东西都敢据为己有;不知道羞耻的人,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12)、第(2)问,材料一强调个人修养问题,材料二强化教化作用;功能从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总结。

(13)、考虑到学生们对明清散文普遍比较陌生,事先我编纂出版了包含长篇导读但不加注释的《中国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并指定每节课最低限度的研读篇目。讲授时,自然也就必须有所呼应。这一相对低级而且笨拙的教学方式,在以“方法”与“眼光”见长的北大课堂,也算“别开生面”。如此对症下药,虽不具普遍意义,但也隐约可以窥见当代中国文学教育问题之一斑——重理论阐发而轻个人体会,重历史描述而轻文本分析。我担心,长此以往,文学教育这一最具灵气与悟性的课堂,将变得像化学实验室一样严肃精确但枯燥无味。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15)、不讳言“财”“利”,而在于利民还是损民,在于“民得其利”还是“官专其利”。

(16)、出自《日知录·卷二十八》。(译文)水可以导致地势险要,酒可以使人陷于危险。

(17)、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18)、床前香烟香,疑是地上霜。举头问明月,低首烫衣裳。

(19)、(19)(23)顾炎武:《廉耻》,《日知录集释》卷十三。

(20)、“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

(1)、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3)、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

(6)、④据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二载:“太和中,上(唐文宗)谓宰臣曰:明经会义否?宰臣曰:明经只念经疏,不会经义。帝曰:只念经疏,何异鹦鹉能言?”由此可见,连设科取士的皇帝也轻视明经科。

(7)、2015年10月16日,昆山市一中成立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该课程基地以顾炎武精神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价值,实施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通过多样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将顾炎武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人格风范和脚踏实地的学风融入校园,浸润师生心灵。

(8)、亭林路,为纪念顾炎武(亭林)而得名。贯穿老城区,南北走向,南接前进路,北通亭林园。在马路东面有闻名全国的百年老店“奥灶馆”,每天早上往来的行人,都喜欢去奥灶馆吃碗奥灶面。

(9)、    (2)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2分)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2分)

(10)、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11)、(12)顾炎武:《日知录集释·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

(12)、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关于顾炎武的爱国诗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

(14)、赶鸭子上架、贵人多忘事、无风不起浪、无巧不成书、

(15)、八字没一撇、病急乱投医、不打不相识、防患于未然、

(16)、秋: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五谷丰登

(17)、述学文字,在顾炎武那里,主要落实在书札和序跋。诸位知道,古人写信,不仅仅为了沟通彼此的感情,往往还是一种发表意见的绝好途径。日后入集,变成了《与人书一》、《与人书二十》等,不但删去了收信了,连原先谈日常事务的部分也都被删除了,最后留下来的,往往只是作者自认为最有心得的部分。顾炎武的论学书札,好处是朴实无华,准确明了,一点没有玄虚繁冗之弊。

(18)、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19)、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空疏的学风;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0)、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1)、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的心态,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2)、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3)、名言含义:人生宝贵去白驹过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多做点好事,善事,留下好名声,也能给后人“书写”下一段难忘的“故事”。

(4)、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5)、一六四五年,清军南下,在江南一带受到了顽强的抵抗,其中包括苏州。而顾炎武和归庄等江南文人,都参加了苏州守城,和清军血战。苏州失守了,接下来又有昆山起义,坚持了二十几天,最后也失败了。关于昆山起义时,顾炎武到底有没有参加,学界有争议。这个争议因何而起?顾炎武有一篇《常熟陈君墓志铭》,里面提到了当年他奉母居水乡,距离昆山县城四十里。赵俪生先生出于对顾炎武的一往情深,强调说:顾和归庄等四个好朋友,因苏州守城失败退回来,其他三人都参加了昆山起义,他不可能一个人单独跑掉。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顾炎武奉母住在水乡,距离县城四十里,驾船一日可以来回。这丝毫不影响他晚上在水乡住,白天出来活动,参加守城。这样的论证办法,我觉得有些曲为辩解的意味。

(6)、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7)、欲明道以救世,顾炎武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展他带有实用目的的经学研究。他一生著述甚丰,仅经学类著作就有十余部,《日知录》三十二卷,积三十余年乃成,为其一生精力所注;从其由音韵文字而通经的经学思想出发,他深入研究古音,考证古韵,著《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韵补正》一卷,合称“音学五书”。此外还有《左传杜解补正》三卷,《九经误字》一卷,《石经考》一卷,等等,开辟了清代以音明经,通经明道,明道救世的学术路线。他颇为自信地说:

(8)、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

(9)、第二点,汰华辞,即把那些华丽的外衣统统拿掉。看看你除掉穿靴戴帽、花拳绣腿,到底还讲了些什么。写文章,把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讲清楚,这就行了。如此“辞达而已”的文章,也能产生美感。学古文献或语言学专业的同学,对文学论文的评价历来不高,他们经常说,你们的文章太多修饰语,是故意摇曳出来的东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2)、顾炎武出身乡宦,自小读书,十四岁参加复社活动。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是爱国的知识分子。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

(13)、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着。

(14)、“世久积弊,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乃至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的严重情况。

(15)、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银装素裹、皓月千里、晨光熹微、云雾迷蒙、风清月朗、春风化雨、暴风骤雨、风驰电掣

(16)、《顾炎武研究文集》采用锁线装订,露出的书脊,体现传统线装古朴的质感,绿色的封面,寓意顾炎武高尚之人格,不朽之学术精神历久弥新。

(17)、第顾炎武的基本思路是,“士当以器识为先”,并对纯粹文人表示特别的蔑视。《与人书十八》引了《宋史》中刘挚的话:“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诸位大概都知道这句话,念中文系的听了,难免胆战心惊。(笑)顾炎武称,他读了刘挚的这句话,告诫自己千万“不堕于文人”;并说以后“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的文章,一概不为。甚至说,韩愈虽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功绩,也写了诸如《原道》、《原毁》这样的大文章,但因文集中有很多一看就是应酬文字的墓志铭,还是有弊病。希望说的每一句话,撰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有用于天下,这里强调的,主要不是言说的社会功用,而是文人的道德修养。为什么把文人的言说看得这么重?那是因为顾炎武认定,正是因为读书人的自我放纵,没能担负起“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才导致今日局面之不可收拾。

(18)、(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19)、(21)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

(20)、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大家知道,写文章,史学家和文学家不一样。史学家的考证之文,如果没有新的史料与见解,别人写过的,你不应该再写。而批评家的文章不一样,同一件事,同一个道理,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表达方式,不妨再写。所以你会发现,文士之文——包括文章家以及批评家——容易“水”。比如说,讲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论鲁迅的《阿Q正传》,何止千人千面。但考证文章不一样,一旦有人考对了,你就不要再白费精力。就像我刚才讲到的,日本学者已成功地证明顾炎武确实参加了昆山守城,你还在那儿辩,没这个必要——除非你发现了足以推翻旧说的新材料。所以,写考证文章,能不能“每下一义,泰山不移”,那才是关键;写批评文章不一样,能有自家面目,且能自圆其说,那就行了。我们都知道,“有新意”和“有己见”,很可能是两回事。所以,章太炎认为,以疏证之法来写文章,你会对自家的“新意”是否雷打不动十分在意,而不会只顾发抒才情。

(4)、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虫鱼、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语此也。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而既以明道救人,则于当今之所通患,而未尝专指其人者,亦遂不敢以避也。(11)

(5)、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炎武《顾炎武诗选》

(6)、(18)顾炎武:《正始》,《日知录集释》卷十三。

(7)、(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

(8)、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张宝珠的回忆抖音说说(做一个开心的人,开心到别人见到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