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大全61条
芝麻开花一一歇后语
1、歇后语大全500个
(1)、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友会,截止目前已建诗友会有:北京(吴铮),广西(李冰,黄绪明(副会长)),山东(许文丽),山西(段爱丽),安徽(李家灵),吉林(刘文辉),江西(付云帆),河南(宋高玉)更新中……
(2)、抓把红土当朱砂-不识货;糊糊涂涂;糊里糊涂
(3)、蜡烛芯花开,开成什么形状本是一个偶然事件,却被操持了一辈子农桑稼穑的长辈们解释成秋收的希望。不管是像大豆还是像芝麻,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解读。只可惜时光流转,条件改善,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过年的时候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请”一对高烛,燃个通宵;如今过年,只买一对小的红烛,三十晚上点一会儿,是“那一道”就可以了,而“烛花芝麻”的寓意传着传着就消逝了。
(4)、厕所里放芝麻——香臭不分芝麻开花歇后语下一句芝麻开花——节节高
(5)、农村冬季人闲的时候,还会用鏊子烙焦馍。将面饼用擀杖擀得薄薄的,上面重重的撒上一层芝麻,用鏊子烙熟,再用死火烤干,放凉后焦酥耐嚼,很有芝麻和面饼的香味。已经走过了那个所谓的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现在已经很难再吃到那种“古法焦馍”了。
(6)、芝麻小磨油,美味中华宝。史载书传久盛名,常食颜无老。
(7)、千年铁树开了花----枯木逢春;得之不易;今古奇观
(8)、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9)、麻雀飞到旗杆上――鸟不大,架子倒不小麻雀飞到糖堆上――空欢喜
(10)、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关于芝麻的歇后语蛀虫咬黄连-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11)、纸糊的老虎-吓不住人;不堪一击;不咬人;不用怕
(12)、不论做什么,先为别人的快乐着想,是超人。先为自己的快乐着想,是凡人。使别人不快乐,自己也不快乐,是笨人。
(13)、 大家好,我是邓雨彤。今天的“语文有意思吧”由我主持,歇后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语言形式。 据说,它起源于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短小、风趣、形象。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4)、农村有种芝麻的,它的茎中间的“输送管道”很粗,养份会先被下面的叶及果实吸收,所以开花时从下面往上面渐渐开。花朵像喇叭花,不过很小,大约1厘米左右,只有白色的,结成的果实和花很像,成熟后经阳光强烈照射会暴开。成熟后的主茎及分枝的中间都是空的。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用于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节节高”指象芝麻开花一样,一年比一年好。
(15)、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6)、芝麻地里的黄豆——数它最大(比喻显示自己有能耐)
(17)、芝麻杆略带一点油性,是农村用地锅烧火做饭的好材料。家乡有句歇后语:芝麻杆子喂驴——吃不吃,让到了。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但现实中对于家里饲养的一些大牲口,在缺少草料的漫长冬天里,能有芝麻杆吃,也是不错的。它们先可芝麻梭子吃,因为比较硬,牲口吃起来也只能细嚼慢咽。见到这个场景,悲悯之情油然而生。
(18)、每年的中秋节前,芝麻熟了,打下来的芝麻不耽误中秋节烙焦馍、吃香油。家乡人称“收”芝麻为“杀”芝麻。“杀”芝麻必须赶在芝麻成熟之际的当口,若“杀”早了,芝麻生,没熟透;若“杀”晚了,芝麻蒴子都炸裂了,张着嘴,轻轻一碰,芝麻粒就落地了。芝麻籽洒到地里,收不起来,都“抛咂”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黄豆亦是如此,不能等到豆夹开炸了再收割,那样就晚了。
(19)、我“水滴石穿一一非一日之功。”“早开的红梅一一一枝独秀”等。
(20)、农村有种芝麻的,它的茎中间的“输送管道”很粗,养份会先被下面的叶及果实吸收,所以开花时从下面往上面渐渐开。花朵像喇叭花,不过很小,大约1厘米左右,只有白色的,结成的果实和花很像,成熟后经阳光强烈照射会暴开。成熟后的主茎及分枝的中间都是空的。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用于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节节高”指象芝麻开花一样,一年比一年好。
2、歇后语大全
(1)、卖花的,说花香;卖茶的,说菜鲜――各有一套。
(2)、芝麻开花-节节高水仙不开花歇后语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说某人在某件事上“装糊涂”,无须多做解释,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若直说别人“装糊涂”,既显得乏味又过于直率,对方也不容易接受。所以,北京人说对方“装糊涂”时,总说成是“装傻充楞”,多数人又说成是“装蒜”,更巧妙一些呢,则说对方是“水仙不开花儿”,那后面的意思不言自明,自然就是“装蒜”了。因有“装蒜”即为“装糊涂”之意,所以北京人忌讳别人说“把蒜装进衣袋”或问“您口袋里装着蒜吗”?这种说法是不是多了几分含蓄的幽默呢?
(3)、芝麻,这个原产印度的物种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两千多年来和我们的先民生活形成了密切联系,因其特殊的价值占据了特殊地位;同时我们的先民也赋予了芝麻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白芝麻花,可以理解为“白芝麻的花”,也可以理解为“白色的芝麻花”,不管怎么看芝麻花都是那么的素净、美丽、馨香、甜美、芬芳。
(4)、纸里裹火——藏不住芝麻开花一一节节高竹篮打水——一场空丈二和尚一摸不着头脑猪鼻子里插大葱一一装相(象)猪八戒照镜子一里外不是人猪八戒败阵一一倒打一耙(pa二声)
(5)、芝麻根系浅,最适合在微酸至中性的疏松土壤中种植。芝麻的生长发育在昼夜平均温度20-24℃最为适宜,降雨量适度最好,旱了涝了都不利于芝麻收成。如果是夜晚下雨白天晴,适当的追一次氮肥,那芝麻苗绿油油、黑浓浓,就像是家里养的鹅娃子,三五天一个样,很快就“窜”起来。芝麻苗最怕连阴雨天,如果水大了,苗就会沏死,不死也会生病。
(6)、挖了眼当判官――瞎到底了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7)、芝麻全身都是宝,芝麻的好处说不完,芝麻的用途道不尽。家乡种植芝麻的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芝麻之乡”。如今县政府将芝麻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支柱之着力打造。不仅投资兴建了“芝麻小镇”,开发芝麻系列产品,还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经济,已经将“芝麻小镇”打造成了国家级AAA景区,应该说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8)、猫哭耗子――假慈悲毛驴和牛顶架――豁出脸来干
(9)、刚“杀”下来的芝麻杆很沉,半风干的芝麻杆就轻了许多,左手掂着一捆芝麻杆,右手拿着棍棒或镰把,敲击芝麻杆,那白花花的芝麻就从芝麻蒴子里哗哗流淌出来,落在地上铺好的细密的布单上。看到了收获,一家人欣喜开怀,毕竟这是庄稼人忙活了几个月的劳动成果,预示着这一年又有香油吃了。
(10)、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用于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
(11)、谢了花的南瓜----一天比一天有长进;一天比一天大
(12)、芝麻是个好东西,是最好的食用油料,不仅出油率高,而且芝麻油的用途广泛。家乡的优质小磨香油一般呈棕红色、橙黄或棕黄色,无混浊物。芝麻油香味浓郁,沁香飘远。每当我们小孩子胃口不好的时候,母亲就用一根筷子在香油罐子里蘸一下,再放在汤面条的碗里。闻着芝麻油的香味,我的胃口大增,能多吃一碗。芝麻油,是烹饪菜肴时的必备品,凉拌、热炒、羹汤都离不了。芝麻油还可以入药,习惯性便秘患者早晚空腹喝一勺香油,能润肠通便;也适宜患有血管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蛔虫性肠梗阻者等患者食用。
(13)、旧时杭州风俗,年初一把芝麻梗插在屋檐头,取“芝蔴开花节节高”之义以求日日进步,称为“节节高”。
(14)、兔子尾巴――长不了腿肚子上绑暖壶――水平比较高
(15)、收罢麦子,秋季庄稼如果种包谷相对要省劲儿一些,而种芝麻则要麻烦得多。三夏之际,理清了田地,赶上墒情好,要赶紧找个有经验的人挥芝麻。首先应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清除杂质、瘪粒和霉粒。为了保证出苗率,有的人家可能每亩地要用1斤半或2斤的芝麻种子。“挥”的时候最好选择没风的日子,免得芝麻出苗疏密不匀。如果挥的种子太多了,等苗出来之后会很密集,必须得间苗。疏密适度,光照通风才能高产。由于芝麻种子籽粒小,播撒密度难以控制,父亲就用少量干细土拌匀,再挥下,这样就能保证出苗相对均匀些,既节约了种子又省去了大量间苗。挥完种子之后,芝麻粒都裸露在地表,还要再耙一下,保证浅覆土,有助于抗倒伏。芝麻不能种太深,千百年来农民用“挥”形象而恰当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16)、芝麻地里的黄豆——数它最大(比喻显示自己有能耐)
(17)、最有讲究的是那高燃的蜡烛。传统大蜡烛制作工艺是用艾杆裹上棉花絮一层一层蘸的,必须保证红烛燃着时是“干碗”,蜡油不能淌出来,淌出来的蜡油像流出的眼泪,很不吉利;两盏蜡烛燃烧的速度要相当,不能一快一慢,否则待大年初一早晨熄烛时,剩下的蜡烛一高一低、一长一短,寓意不佳,也不符合中国人对称的审美习惯。大年初一要早起,家乡人谓之“起五更”,黑夜里看着堂屋当门蜡烛跳动的火光,孩子们表现得都很兴奋。学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孩子,想找一把剪刀将烛芯剪短些,进而“安抚”一下那跳动的烛火。母亲走过来说,大年初一不能动剪刀,动刀不吉利。父亲指着蜡烛说,你们仔细观察这火中的烛芯,如果它表面饱满圆滚,形状像大豆,那就预示着今秋种大豆丰收;如果它表面零散细碎,形状像芝麻,那就预示着今秋种芝麻丰收。
(18)、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说不出阎王爷写文章一一鬼话连篇一餐吃个大胖子一谈何容易油瓶倒了也不扶——懒到家了
(19)、淘诗词是以北京几所名校大学生为基础的一个年轻、公益性质的诗词平台。舍号情真,只待您的美丽参与!
(20)、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
3、八仙过海一一歇后语
(1)、田间的蜜蜂到处飞舞,见不得孩子穿着鲜艳颜色的衣服,否则就会追逐着孩子飞。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去扑打它,也不要吓得乱跑,要视而不见,不理它就是。但小孩子往往没有这个“定力”,我就有过被蜜蜂蛰的经历,好在这些蜜蜂不是毒蜂,将蜂针挑出后,抹上一点洋碱水,过半天就不疼了。
(2)、买了麦子习笼屉――不蒸馒头蒸(争)日气卖水的看大河――尽是钱
(3)、在家乡,直接将芝麻炒熟食用也是很常见的。炒熟后的芝麻,颗粒饱满,油鼓鼓的,用擀面杖碾碎了,和一些碎盐晶调匀了,用刚出锅的热馒头蘸着芝麻盐吃,也是很美味的。在漫长的冬季,没有新鲜蔬菜,能有半碗芝麻盐吃,也是很多像我一样农村孩子的梦想。
(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火车拉汽笛――鸣(名)声挺大
(5)、(比喻双主旗鼓相当,不分胜负、高下、优劣。)
(6)、或者是素汤快出锅时往汤里滴几滴,很香的噢。
(7)、还有一个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是因为这句寄托着美好祝福的话,家乡多了很多和芝麻杆有关的民俗。家乡人娶媳妇,娶亲的车回来之后,新娘子下车之前,会安排两个童子打着芝麻杆火,绕着车,正三圈、倒三圈,以预祝将来的生活幸福美满;如果遇上乔迁之喜,亲友会送上一扎芝麻杆,祝福未来节节高;过年的时候,农家的院子里特意会放些芝麻杆,让孩子踩在上面玩,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孩子高高兴兴,长高长大。而今,芝麻杆被染上色,已经成为了一种装饰品,像干花一样被插放在花瓶里,寄托着美好的寓意和积极的暗示。
(8)、家乡人种芝麻不说“种”而是说“挥”,概指播撒时的动作。芝麻粒小,人常用“丢了西瓜捡芝麻”来形容没有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一亩地67平方米,大约需要1斤芝麻种子。如何将1斤芝麻种子均匀的播撒在这67平方米内,应该说是个技术活。
(9)、孟获归降――口服心服孟姜女寻夫――不远千里
(10)、芝麻地里的黄豆——数它最大(比喻显示自己有能耐)
(11)、裤裆里摸黄泥巴――不是死(屎)也是死(屎)
(12)、老鼠啃碟子――全是瓷(词)老鼠碰见猫――难逃
(13)、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到集市上置办年货。年货可丰可俭,唯独不能少的是“请”香蜡纸炮。这里用“请”字,带有神圣、端庄、敬重之心;不能说“买”,说“买”则有亵渎、轻薄、怠慢之意,因为这些祭品是要到大年三十晚上供神敬祖的。家乡农村过年,三十早上家中男丁都要到先人坟茔之地,烧两捏黄表纸,燃三颗响炮竹,将逝去的列祖列宗唤醒,请回家过新年。三十晚上,在堂屋的条几或方桌上要立好牌位,奉上供品,燃上香烛,以供各路仙家和列祖列宗来飨。这既是慎终追远的习俗传承,又是美好期待的田园仪式。《诗经•商颂•烈祖》云:“来假来飨,降福无疆。”生活中,节日里,不能没有一点仪式感。
(14)、芝麻,颗粒微小如芥子,价值蕴含胜大千。每当回到家乡,见到芝麻开花,白绿相间,一片欣欣向荣,我都会神清气爽,浮想联翩。无意间,我想起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里面有一句开山洞门的咒语:芝麻芝麻,开门吧!为什么是“芝麻”开门,而不是其他?我特意请教了一个会阿拉伯语的老师,故事中“芝麻开门”这句咒语用阿拉伯语表述是إفْتَحْ،ياسِمْسِمٌ,读作(iftaħ,ja:simsim)“simsim”和“芝麻芝麻”的发音有些接近,这里直接用了音译;此外,芝麻是阿拉伯较普遍的日常食品,用“芝麻芝麻”更容易让人理解,符合故事发生的语境。如果故事发生在中国的话可能就说“小麦开门”“大豆开门”“花生开门”了。
(15)、芝麻开花-节节高,歇后语是比喻一次比一次好的意思。意指人的事业或学业越来越好,一步步达到顶峰。农村有种芝麻,它的茎中间的“输送管道”很粗,养份会先被下面的叶及果实吸收,所以开花时从下面往上面渐渐开。
(16)、如需帮助进会请您添加淘诗词客服号 taoshici-001
(17)、收集整理:方学文符佩 宦吉光 阮班奎王兆明王飞廖英忠 黄先艳黄先清王成 李克扬 杨帆吴昌龙张贵艳杨彦华张丹周立财葛歌等(排名不分先后)
(18)、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9)、上弦的月亮――两头尖(奸)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20)、安禄山起兵――反了4儿童笑话4爱情笑话4法官警察与小偷4医院笑话
4、
(1)、冒名顶替――以假乱真没弦的琵琶――从哪儿弹(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