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 现代72条
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
1、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有哪些
(1)、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2)、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3)、一共17本书,抱着怀里沉甸甸的,既是家长对孩子的深厚寄望,也是孩子的成长路上宝贵的精神食粮。
(4)、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5)、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6)、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7)、相信很多家长都发现了,书中的17位名人每个都如雷贯耳的大人物。放眼全世界,知名度都非常高。
(8)、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9)、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10)、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11)、《一本流水账:青岛、蓬莱、烟台、威海自助游小记(3)——长岛》
(12)、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3)、病人走后,老先生却越想越疑惑:我的这个徒弟怎么会开出这个方子来治这种疑难病症呢?我没教过他呀!除了我之外,这世上能开得出这个方子的人还有......莫非他就是华佗!。
(14)、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15)、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16)、《2019最佳动画+刷爆朋友圈的好爸爸视频!作为家长的您,看见了什么?》
(17)、《从来就没有独生子,至少还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陪着你》
(18)、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19)、松下刚刚陷入事业的困境,这天他无助地走在路上。一对姐弟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因为那时插头只有一个。“你能不能快一点开灯,让我怎么看书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说好了,都过了30分钟了。”
(20)、玄奘大师在越过大唐边境数道关卡后,好不容易踏上西行的路,可是,他却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就在他发现自己走错了路的时候,在解囊喝水的时候,他却把水打翻了。他想回去取水,刚刚往回走了几步,他想起自己发过的誓:“不到天竺,绝不东回一步。宁可向西死,不可向东而生。”于是,他在没有水、随时面临死亡的情况下,继续向西进发。正是因为他有这种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精神,所以才有西天取经的成功。读了这样的故事情节,哪个人不会感动呢?
2、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 现代
(1)、“希望引导大家对游戏的兴趣,特别喜欢可以去开发游戏,但开发游戏也需要艰苦的学习,需要科技历史的创意等等。我举例‘小凯西 玩游戏方十二建公司’,希望孩子们知道游戏和理想的关系,当他不被别人游戏,而是自己主动的人去创造游戏,转化成生产力,那它就变成一个社会价值了。”
(2)、到东北上学接受西学教育,思想受到启蒙。周恩来小时候在淮安,除了得到养母陈氏的文化教育外,还在私塾读书学文化,到东北求学开始接触西学。
(3)、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
(4)、越王勾践战败被俘后,被关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给夫差喂马当奴仆,时刻面临被杀的风险,但勾践不放弃复国的梦想,卧薪尝胆,回国后,亲自耕种,鼓励生产,奖励生育,最终造就“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5)、《"粗心"不是原因是结果,原因是...... 》
(6)、《朱元璋放牛读书》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7)、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
(8)、郝广才:为孩子展开人生的多种可能,应该趁早。《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有句经典台词:你不喜欢贝多芬,你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我们从小对《三国演义》的人物比较熟悉,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因为从小就有关于《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电影、小说,虽然里面有很多虚构的部分,可它对你有神秘的影响,会影响你的人格、道德、性格。
(9)、比尔·盖茨是要强的性格,他有着非常执着的精神,对任何事情认准了就一定要做好。
(10)、将相和主要是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不服蔺相如而蔺相如为了国家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两个人为了国家抛却前嫌,共同辅佐赵王,其情可嘉。
(11)、“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在晨夜清净环境中抱膝长啸。汉朝很多名士都有“啸”的记载,但诸葛亮晨夜抱膝长啸,显然异于常人,既怀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又怀有随心所欲的英雄豪杰的潇洒,对自己非常自信。
(12)、归纳一下,诸葛亮择主标准有三个,而唯有刘备全部符合。
(13)、《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14)、特蕾莎修女为慈善事业献出了全部的爱,同时得到了世界人们的敬爱。她那无私的爱的奉献,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更多温暖,特蕾莎修女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倡导和学习!
(15)、可是爱因斯坦的想象力附着在什么地方?他能够用具体的事物来想象。孩子知道爱因斯坦的故事,他就会了解人的想象力有一个方法可以发挥,这就等于教给孩子想象的方法。所以整本《爱因斯坦:宇宙的钥匙》都着重在这个部分:想象力。
(16)、最糟糕的是,孩子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要不然写不完,他们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慢慢想,有时间想得深入。所以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往往反应很快,但问题看不清楚。这就是达尔文讲的“问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如果问题没有问对,你就会走错方向,那么跑再快也没有用。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神的强度,可以带来自己的变化和外界的变化,甚至我借用了量子纠缠理论等一些宇宙神秘宇宙中神奇的因果关系。因为现在我们人类并没有完全破解这些,但是我相信精神的力量,也会能量转化总和守恒,就是鼓励人生,一定是积极向上。我也知道人生也要有回旋的智慧,真的是外界条件造成了很多事儿,不能成功,也没有关系。
(18)、我对比这些名人,不由得“自惭形秽”,他们为了自己远大的志向而发奋读书,而我呢每天睡到太阳晒屁股才慢慢悠悠地起床。“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啊!想想现在都觉得惭愧,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利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更加勤奋,天天向上,好好读书吧!我相信,只要勤奋努力,每个人都是天才!
(19)、比如你知道阿基米德小时候在沙滩上一遍一遍地演算难题,在石阶上与人辩论;牛顿小时候受到同学欺负,曾经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爱因斯坦小时候脾气古怪,很不合群,被人叫作“恼人精”……孩子将来学到相关数学、科学知识的时候,就会很有感觉,否则就只是在死记公式。
(20)、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3、志向远大的名人例子简短
(1)、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2)、名人之所以被大家争相效仿,不仅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让人学习的精神思想。这次故事会,孩子们的讲述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在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名人故事中,同学们感受着名人精神,激励着自我成长。
(3)、读小库:您是《罗伯特·斯科特:南极勇者》这本书的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人物来写?
(4)、《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5)、她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6)、“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7)、陈胜:秦朝末年的陈胜胸怀大志,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字涉,秦末阳城人。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8)、我们想做什么?说穿了就是想培养未来会做大事的小孩。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将来都是小人物,只做小事情,那就真的不用读这些名人传记了。因为这样一想,孩子现在什么也不用学嘛,加减乘除不会也没关系——计算机可以做。孩子只要成为一颗螺丝钉就行了,不要乱动。但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不是这样的。
(9)、“在新时代三字经的前面,主要讲精神品质,特别是我想强调:现在很多人怕竞争,怕攻坚克难。吃苦耐劳,不只学术需要,生活也很需要。很多人都脆弱:说,说不得,一说就哭,做,做不得,一做就病。
(10)、最近,我迷上《中外名人成长故事》这本书,我只要一有空闲就要津津有味地读上一读。
(11)、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
(12)、再像《李白:诗仙》这本书的画家杜莱特,很多人奇怪我们为什么找一个外国画家来画中国传统故事,因为杜莱特的爸爸是法国的汉学家,曾经翻译高行健的作品到国外,有很高的汉学素养。所以我们当时一拍即合。
(13)、乐毅是“以弱击强”取得大逆转奇迹的典型,而曹操、孙权都是一方诸侯,其中曹操是最强军阀,孙权是天下第二强的军阀,加盟这两位根本不可能实现“自比乐毅”的志向。而当时刘备依附刘表,连一块地盘都没有,惨的不能再惨了,诸葛亮加盟刘备实现大逆转,甚至还计划夺取天下,才符合诸葛亮远大的志向。简单的说,只要主公是明主,谁最惨诸葛亮最可能加盟谁。
(14)、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15)、理想就像星星,我们永远到不了那里,但是像水手-样。我们用它们指引航向,他也照亮着我们未来,照亮着我们的希望,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16)、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17)、最近,我看了一本《中外名人故事》的书,我认识了许许多多中外名人,有爱国诗人屈原,一片丹心的文天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华人首富的李嘉诚。
(18)、《中外名人故事》记录了上百位中外名人的生平和故事,涵盖了政治名人,军事名人,科技名人,艺术名人以及其他各领域的名人。本书中每一个成功者的故事,都蕴含着使他成功的价值条和思想信念,这有助于青少年朋友们的成长,无疑是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19)、每本书的封面都是来自跟千万级自媒体合作的插画界大神——棱小宇亲手绘制,精美典雅,让孩子眼前一亮。
(20)、想培养孩子的理科思维,就从居里夫人发现镭、牛顿发现三个基本定律、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故事中,一起领略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魅力,探寻理科世界的无穷奥秘。
4、中国有远大志向的人物事例
(1)、到1907年春天,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因家庭生活的操劳,在35岁时得了肺痨去世。不久养母陈氏也因病去世,10岁的周恩来作为长子就操办起养母的丧事,并用船把养母陈氏的遗体从清江浦运回淮城和小叔父合葬。
(2)、16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3)、周恩来:周恩来12岁的时候,己经懂得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这一天,校长集齐了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当官而读书,有的说为发财致富而读书,只有周恩来沉默不语。校长让周恩来起立,说说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和校长惊呆了,“你再说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5)、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叔叔问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心中构想已久的伟大抱负。
(6)、他在朝廷任太史令之官职,后来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当时他心情异常悲愤,甚至想过自裁,但是他没有因此忘记自己的使命,忍受着奇耻大辱,从逆境中爬出,完成了震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名著且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为其肩负的责任,让他没有在逆境中死去。
(7)、写完基本框架之后,我们再拿着这个框架去找画家。对画家的期待是他的画风能不能诠释文字和人物。比如《玄奘:万里取经路》这本书,我们找到罗伯特·英潘来画,因为玄奘取经路上有非常多不同的宗教文化,服饰、人种;地理、风景也都不同。而罗伯特·英潘是个人文素养很高的插画家,他从小出生在澳洲,对英文系统的故事非常熟悉,所以画起来能掌握精髓。
(8)、他7岁时就立定志向要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16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9)、罗伯特·斯科特有弱点,所以他失败了,他的对手阿蒙森和他性格完全不同,他们就是典型的“龟兔赛跑”。两种不同的个性,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是罗伯特·斯科特的失败也很感人,历史上没有绝对的成王败寇,时间的沉淀会慢慢让真相更完整、更丰富,这也是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的,这是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不是绝对的、片面的。
(10)、其中,三句话让年少的诸葛亮形象跃然纸上,与徐庶、石韬等名士截然不同。
(11)、蒙台梭利也是一个例子。在蒙台梭利所处的时代,欧洲还没有女生可以读医学院,她是意大利有史以来第一位医科女学生,但她还要忍受许多限制,比如家庭的压力、同学的孤立和嘲弄。
(12)、《中外名人故事》讲述了他们百味人生中的成长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名人是怎样对待困难和失败,名人是怎样对待兴趣和学习,名人是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这些故事或许就是他们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或许就是他们成功的一个诀窍,不管是怎样的故事,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故事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