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说说(精选37条)

2023-11-17 12:07:09

重阳节登高说说

1、宋人周密在所著的《乾淳岁时记》中,对宋代禁廷宫中每年重阳节的赏菊庆乐活动也有详细描绘。书中写道,每年九月八日宫中就开始做重届时在庆瑞殿分列菊花万株,名花珍品,五彩缤纷,灿烂炫目。而且,还要点燃菊灯,其盛况绝不亚于元宵庆典。同时,举办赏花赏灯之宴,席间丝竹悠扬,鼓乐并作,大庆重阳节。

2、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重阳节登高说说)。

3、到了中午,只听见一声怪叫,瘟魔冲出了汝河,来到了山下。(重阳节登高说说)。

4、登高望远,满目翠绿,令人舒畅无比,与秋之远眺自然是另一番盛景。

5、上述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南北极点,这九个点代表地球上各个坐标系的极点。“7+2”过程充满艰辛,但也无比荣耀。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俄罗斯人KonyukhovFedor第一个完成“7+2”计划,到目前为止的近十年间,迄今为止全球约有20人完成该壮举。

6、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7、阿空加瓜峰,还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死火山。公元1897年,人类首次登上阿空加瓜峰,考察证实它由火山岩构成,山形呈圆锥形,山顶有凹下的火山口,是座典型的火山。

8、恒景的父母也被一场瘟疫夺走了生命,恒景伤心不已,病愈之后,他辞别妻儿,决定访仙学艺,为民除瘟。

9、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停地登高的过程,永远有尚未攀登过的山峰等待我们去征服。杨万里有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人到中年诸事烦乱,恰似走进了乱山深处,四处都是要爬的山,不知道先翻越哪一座山好。在大学读书期间,“少年壮气当拏云”的我喜欢登高慷慨,和同学们经常相约郊游,重阳时节去登临香山赏红叶;刚参加工作的我仍然是“爱上层楼”的心境,游览了峨眉山、贺兰山等不少名山。年岁渐长,父母渐老,儿女成行,诸事烦扰,使我难以静下心来登临赏景,生活中的我需要不停歇地去登临奔波。但我还是觉得人生无常和悲哀谁都会遇到,“古往今来只如此”,应该像杜牧那样“菊花须插满头归”,珍惜片刻的宁静和瞬时的欢乐。所以,直到如今还没有“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的萧瑟心境,只要得闲,还是想和李白一样“且饮美酒登高楼”。

10、宫廷皇室也常举办这项活动。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吴县人顾禄在所著的《清嘉录》一书中,记述了孟嘉从桓温游龙山,亦九日登高之举,后遂相承为故事。隋唐时期,每到重阳,登高活动在民间较为盛行,文人墨客尤其热衷此项活动,它成为一项综合性的登高会。

11、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12、一般认为,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难度为:珠穆朗玛峰>德纳里峰>查亚峰>文森峰>阿空加瓜>厄尔布鲁士>乞力马扎罗山。

13、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14、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15、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风俗。重阳登高也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诗句便是表达了古人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

16、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17、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18、夏日,是生长的季节,是热烈的,是浓郁的,是奔放的,是酣畅淋漓的。

19、立夏马上来了,花落去,青果小,万物勃发,一片翠色。

20、在东汉时期,汝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每家都会有一个人病倒,所以天天有人丧命,百姓们生活在被瘟折腾的痛苦日子里。

21、突然,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着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

22、金秋九月,菊蕊笑绽。菊花千姿百态,氤氲芬芳,美不胜收,故而九月也叫菊月。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又称菊花节。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传说赏菊习俗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又以爱菊出名。后人纷纷效仿他,于是就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

23、著名评论家谢冕说:“‘7+2’不仅是身体的抵达,更是心灵和精神的抵达”。攀登的意义,不仅在于山顶风景的旖旎,更在于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意志力,不断超越自我;恰如生活的意义,在于以坚韧、无畏的精神,朝着目标不懈奋斗、一往直前勇攀高峰的过程。

24、重阳节的前一天,仙长对他说:“明天九月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该回家为民除害了。”

25、苏轼有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26、“日月百年宽,良辰天不悭。”今年的重阳节天气晴和,秋光万里,我带着儿子登上了逶迤绵亘的大青山。在高高的蜈蚣坝上,放眼远山近岭,漫山红叶黄花,儿子为登高所见雀跃欢呼。我想,他才刚刚开启登高望岳的人生,但愿他从小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我虽然已入万山圈子里,但仍然要继续登临,山至高处人为峰。

27、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28、大洋洲最高峰,海拔5030米。位于热带的新几内亚岛,它是地球上岛屿中最高的山峰。欧洲人叫它咯斯特斯金字塔,因为它是由荷兰人咯斯特斯发现的。这个岛的大部分时间是被荷兰人统治的,1960年印度尼西亚重新命名为查亚峰,意思是胜利之峰。

29、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30、知道重阳节有登高习俗,最早是从王维那首妇孺皆知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开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最早背诵这首诗时,我对“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同感,更对兄弟登高感到新奇,因为我们土默川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大青山在我们团结村北50多公里处,从小没有机缘爬山登高。而且,我们那一带农村好像没有过重阳节的习俗,那个年代不吃好吃的哪里是过节,不像现在天天过节一样,酒在当时的农村更是奢侈品。在我的记忆里,高中之前的重阳节过得像其它寻常日子,平平淡淡轻易放过了。

31、仙长送了茱萸叶,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紧回家。

32、1953年5月29日,来自新西兰的34岁英国登山队队员艾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盖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也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人登顶珠峰,这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此后的60多年里,有约300中国人登顶珠峰(数据来自网络)。

33、“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登临瞻仰之际肯定会思接千载神交古人,登临形胜肯定会感伤今古吟咏讽喻。唐代杜牧曾写作《九日齐山登高》这一名篇,写出了“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样不辜负良辰美景的名句。宋代杨万里又来到位于今安徽省池州贵池区的齐山,想起了杜牧,写下了“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的名句。唐人陈子昂登临幽州古台会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寞,一时间“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元代萨都剌登临石头城上,“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滚滚长江依旧东流,感叹“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在登临之际发思古之悠情,肯定会对千古兴亡人物风流感慨无限,就像辛弃疾登高看到了满眼风光,也感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元人的一首散曲里写道“怯重阳九月强登临情思幽幽,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其实,登临胜迹“今古一相接”后所生发出的闲愁,是一种会心不远的美好。

34、登高望远,满目翠绿,令人舒畅无比,与秋之远眺自然是另一番盛景。

35、在人生跋涉登临的途中,应该像杜甫那样即使遭遇再多的穷困与不幸,都不忘在诗歌艺术和人生境界上登高。少年“裘马颇轻狂”的他登临泰山写出《望岳》这样雄奇壮阔的诗篇,勃发着意气风发的青春朝气,他还写过两首咏华山和衡山的《望岳》,是中老年的作品,因为失意萧瑟而难以传诵,这也是人的心路历程。但经历了战乱兵燹的杜甫,尽管长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尽管一生穷困潦倒报国无门,但他不忘“诗穷而后工”,不忘“语不惊人死不休”,愈挫愈奋的诗人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这使他的诗歌笔追清风心夺造化,登上了艺术的巅峰,成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他更不忘“穷年忧黎元”,像“葵藿倾太阳”忠君爱国,这使他的诗歌境界“光焰万丈长”。

36、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为阳数,九九两阳相重,故曰“重阳”。民俗中,“九”有长久、长寿的意思,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期望与祝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下面来聊一聊重阳节的习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重阳节说说心情(精选59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