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武侯庙与(精选49条)

2023-11-21 11:51:35

说说武侯庙与

1、课后记:学生居然提到了杜甫的《蜀相》比杨慎的引诗要有顿挫感,比如开头的设问,文中的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2、一千多年前,杜甫用诗句描绘出武侯祠在森森古柏掩映下一派静谧肃穆的景象,从此赋予古柏与武侯祠诗意化的联结。千百年来,历代社会贤达与文人墨客在祠庙前、于古柏间,咏史抒怀,倾诉鞠躬尽瘁之衷肠,寄托对诸葛武侯的敬仰之情。

3、2020一2018年高考默写题、文化常识题汇编

4、漂泊五年:老病孤舟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5、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后,开始成都没有建祠祭祀。当时朝廷认为:“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就是说,在成都建祠,不合礼制。一段时间里,百姓便“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

6、明确:先通过刘备三顾茅庐询问诸葛亮平定天下的大计,来侧面烘托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再写他帮助刘备开创蜀汉基业辅佐刘禅巩固蜀汉基业,表现出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四字短语:雄才大略、赤胆忠心。

7、据《成都县志》:“九里堤,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以捍之……旁有诸葛庙。”还说:“在九里堤之南,名诸葛庙,创建年月无考。国朝乾隆九年重建。”

8、思维发展与提升: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把握诗歌的主旨

9、明确:七律句式的两种节拍。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

10、明确:设问手法,自问自答,自开自合,显顿挫,避平直,且启人深思。《拟行路难》的两句反问同样显顿挫,且加强了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11、锦官(仄平)城外(平仄)柏(仄)森(平)森(平)

12、说说颈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怎样的功业与品德?并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一下。

13、课后记:学生说以此为题还隐含有诸葛的被器重和自己的不遇。

14、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中,有了“自”“空”二字后对诗的意境有什么影响?(提示:“自”“空”的本义+没这两个字时表现的是什么意境+有这两个字后又表达的是什么情味)

15、说说本诗是如何做到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总结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16、明确: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为国为民肝脑涂地的忠心、殚精竭虑功业未成的遗恨。

17、课后记:学生回答时扣文本不紧。注意了后半句的意思,忽视了前半句的侧面烘托。

18、著名巴蜀文化学者李殿元在成都晚报撰文,讲述三国典故,原来,历史我们曾有7个武侯祠。

19、杜甫的诗充满了身世之感、家国之思、羁旅之愁。

20、明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21、明确:包括自己在内千百年来所有那些有志未遂的仁人志士。

22、与草堂并列的武侯祠为明代中叶所建。诸葛亮在南郊的专祠被蜀献王朱椿废祠移像后,百姓便把刘备墓侧的昭烈庙称为武侯祠,“遂谓以武侯庙庙先主”。认为是刘备跑到诸葛亮的祠里来了。

23、120个实词精编(词义推导+词义例释+成语助记+语段巧练+高考链接)

24、“节约粮食,制止浪费”之素材积累与写作指导

25、安史五年:人民疾苦 《春望》 “三吏”“三别”

26、议论文立论角度训练大全:经典选材、超细做工、极强操作!

27、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兴起于南朝成熟于盛唐。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每句的第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28、丞相(平仄)祠堂(平平)何处(平    仄)寻(平)

29、作为一名有文化积淀的成都人,面对外地朋友可以这样展示底蕴:

30、这一武侯祠极少为人重视,而前代记载混乱,又往往将它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混为一谈。《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载:“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而刘备墓“在府南八里”。故宅和墓旁的武侯祠是各在一方的。

31、记录:高考语文146分的唐楚玥以网名“琴生”在知乎社区第一次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32、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33、明确:不同意。杨慎的引诗的确“情韵声律,无不合也”,似乎也无可挑剔。在内容上,也充分肯定、赞扬了诸葛亮的功绩。在这些方面,似与杜诗并无多大不同。但还是逊了一筹,它显得有些刻露浮薄,不及《蜀相》含蓄深厚。这主要与杜甫、杨慎引诗作者的不同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情感有关。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杨慎引诗作者不可企及的。

34、咏史怀古诗的主旨大多为借古讽今(李商隐《马嵬》(其二)讽谏君王不要玩物丧志要励精图治)、怀古伤今(王勃《滕王阁诗》感叹滕王阁的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和怀古伤己(杜甫《咏怀古迹》(其一)借昭君貌美失宠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等,说说这首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35、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行路难》,今天我们用杜甫的《蜀相》验证之,再次感受世路的艰难和人生的多忧患。

36、位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在唐宋时,是成都的一大名胜,前来拜谒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有的立石为记,有的吟诗抒怀。杜甫上元元年(760)春来此踏访时写下的《蜀相》诗。此外,岑参的《先生武侯祠庙》、李商隐的《武侯古柏》、陆游的《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等诗,也不失为凭吊感怀之佳作。

37、君臣合祀武侯祠:在唐宋时代,刘备和诸葛亮有祠庙,并列于刘备墓旁。宋人任渊在绍兴三十年(1160)撰的《重修先主庙记》指出:在刘备墓东侧,即今天祠庙的位置上,有刘备庙、后主祠、武侯祠,三者约呈“品”字形相毗邻。此武侯祠始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可能建于南北朝。

38、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升庵诗话》所引《武侯庙》诗“为最”,“情韵声律,无不合也”(《明诗别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将杨慎的引诗与杜诗进行比较,说说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武侯庙》见教材15面)

39、“柏森森”,即柏树繁盛茂密,这是诸葛祠的标志,表明祠的悠久,人们对武侯的爱戴,也象征着武侯伟大的人格。

40、明确:寻,即为“寻找”,可见诗人一边问一边找的情形,表现了诗人急于凭吊诸葛祠的迫切心情,为下文颂扬诸葛亮张本。

41、假如杜甫穿越时空隧道见到了诸葛亮,他们会有一番怎样的交流?试写一个片段,描述当时的情景。

42、朝真观毁于明末,观西偏的武侯祠可能在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已荒废。

43、课后记:学生对“设问”的启人深思与反问的加强语气还有些含糊。

44、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及相关高考真题汇总

45、因此,在明嘉靖廿一年(1542年),四川巡抚王蘖谷奏请蜀王,另辟一地为诸葛亮建祠。他说:“侯之功德大矣,不专何崇,不崇何称?”诸葛亮的功德是必须建专祠祭祀才相称的。蜀王同意后,就在草堂寺旁建起了一座武侯祠。此祠毁于明末战火,其他情况不详。

46、首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提示:还可与《拟行路难》的反问手法比较一下。补充:李商隐学杜甫的顿挫笔法,《马嵬》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47、宋人魏了翁的《鹤山集·成都府朝真观记》记载,武侯故宅之祠当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前,章仇为剑南节度使时,该祠才圈入观内。后乘烟观改名为朝真观。

48、明确: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慨叹他的壮志未酬,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慨叹。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说说水多的女人(精选28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