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鸡抓说说(精选35条)
给公鸡抓说说
1、(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给公鸡抓说说)。
2、“这就过八月十五了,这几个公鸡,看看送给谁,晚上逮了,快送去。”一大早,老父亲就对我说。
3、小鸭子的“子”,在这里读轻声,我们要读的轻而短,再来一次。
4、这两个词语,我们放到句子里面,看看你们能不能和老师配合着来读一读。(给公鸡抓说说)。
5、出示:吃得__________ 急得__________
6、 骑着骆驼赶的鸡--不识高低 起重机吊鸡毛--大材小用 牵着骆驼数着鸡--高的高来低的低 三个厨子杀六只鸡--手忙脚乱 杀鸡的刀子--派不上大用场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含有不值得的意思)
7、(1)请同学们看插图,你能根据插图说一句话吗?(学生自由说,教师注意指导说出谁、在哪儿、干什么。)
8、(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相机识记“行”“信”“跟”。
9、(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10、小公鸡和小鸭子去了哪里?他们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1、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4《猜字谜》教案设计
12、我们再来看看,要写好他和地,还要注意些什么?
13、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14、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他们当时的心情怎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1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词语和句子,加强了对生字的复现,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而借助随文识记生字,再次巩固了生字。同时“身”和“死”的字源识记,让学生在了解汉字演变的同时,知道汉字的意思,传承了中国汉字文化。另外,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书写指导。
16、(2)哥:上小下大,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上面的“可”字竖钩变成竖。
17、一 块儿 捉 不 到 急得直 哭 小 河 不 行 淹 死
18、②哪个句子让你一下子就知道了小公鸡的想法?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公鸡?
19、其中,包括那两只在山上生活了十三年的老母鸡。
20、小眼睛真亮。那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吗?
21、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22、这是我们今天要写的3个生字,一个是独体字,两个是合体字。
23、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24、“哈哈,我叫你精,叫你狂,叫你欺负老母鸡。”父亲笑了。夜色里,父亲大手提着无助的,声嘶力竭的小公鸡,父亲扔下手电,早就备好的绳子,麻利地将公鸡两条粗腿挷了,不能再紧了,又用力勒了一下。小公鸡的眼里,除了泪水汪汪,还有无耐、哀伤。
25、(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注意“一”的变调;“身边”的“身”读前鼻音;引导学生关注“捉不到”“不行”“不信”当中“不”的变调,强调“不”的本音读四声。再举几个“不”变调的例子。
26、嗯,把话说得真完整。你看,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7、我将父亲杀了的那只大公鸡,当时拿回老家,给了娘,让娘煮了吃。
28、“那个小公鸡,倒是机灵,天底下没有。白天下去,和院子里的6个老母鸡合了群。
29、好,你们来看看这4个生字,自己读一读,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30、草地上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他们又来到了哪里呢?谁来说说看,借助句式把话说完整。
31、姐家一年收入上千斤花生,去油坊榨了,打的上百个花生饼,都送到山上喂了鸡。
32、“你说说,这个小公鸡,比人还精。院子下领鸡的公鸡,叫我拦起来了,剩下在松树上宿的六只老母鸡。谁也想不到,这个小公鸡,下来合了群,很快就补缺了老公鸡的位置。”老父亲喋喋不休的抱怨着。
33、 豆芽炒鸡毛--乱七八糟 堵往笼子捉鸡--一个也跑不了 断了翅膀的野鸡--飞不了 踱脚青蛙碰着瞎臼鸡--难兄碰到难弟 二十一天孵不出鸡--坏蛋 房梁上挂鸡子儿--悬蛋
34、(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