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阳楼说说(精选11条)
游岳阳楼说说
1、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2、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而到了西晋南北朝时又称"巴陵城楼。一直到唐朝中期,李白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自那以后,才开始叫做“岳阳楼”。我一直以为《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老先生当年登上岳阳楼之后有感而发才写出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文章,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自始至终都没去过岳阳楼。那年他的好友滕子京被贬至湖南岳阳,并且想要重修岳阳楼,而行将落成之时,他函请了范仲淹为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之后,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孕育而出。岳阳楼也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而名扬天下。
3、学生时代,你要问我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排第一的我绝对要说就是背诵文言文了,那些个“之乎者也”的句子读起来很是拗口,读完一篇文言文瞬间就有种上头的感觉。那时候心里一直在想,怪不得鲁迅先生当年一直在推崇白话文,千方百计摈弃文言文,那时候刚在课本上学过他的《故乡》,学完之后我还特意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他的《朝花夕拾》,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障碍。
4、岳阳楼和武汉的黄鹤楼以及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而岳阳楼是唯一一座从未离开过原址的楼阁,并且整座楼建在城墙之上,它虽没有黄鹤楼那样的壮观,也没滕王阁那样的宏伟, 甚至远没有另两座楼那样高大的身躯。但它却多了几份的优雅,远远望去,就是一座简简单单的亭台楼榭,楼高也只有三层,背靠着洞庭湖,金黄色的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高贵,配上那湖光山色,简直就是一幅活的《洞庭晚秋图》。难怪范仲淹先生对着这样一幅山水画就能写出这么曼妙的文章。也许是对千古风景名胜的人文气息有所感悟,细细观察在楼顶所悬挂的“岳阳楼”三字匾额似乎显得没有那样铿锵有力,也许这是当年范仲淹先生对于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抒发的感叹,一生都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己任的真实写照吧!他的高尚境界,也代表了历史上众多仁人志士的思想抱负和高尚的情操。
5、潘毅,南湖区大桥镇人,在税务系统工作十余年,爱好阅读写作,虽常年跟数字打交道,心中却一直有个文学梦。学生时代在《南方人物周刊》等杂志发表过文章,希望借此平台能继续追逐文学梦想。
6、《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写出洞庭湖湖面气势阔大烟波浩渺的句子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7、《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胸襟阔大不被外在因素左右心态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岳阳楼记》中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具体举措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9、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10、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