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总结说说(精选56条)
如懿传总结说说
1、玫嫔下线的那场戏,就像把还未愈合的伤口生生地撕开,她以为自己给孩子报了仇死而无憾了,可却被如懿点破凶手另有其人,她把报仇当成一生的执念,可到死也没有完成心愿,这该有多绝望啊。
2、后宫双绝:一个一定查不清案子,一个一定医死人(如懿传总结说说)。
3、至此,为孩子报仇就成了玫嫔活下来的精神支柱,也正因为这个执念,她才会几番被人利用,成为他人宫斗的棋子。
4、容珮给金玉妍带耳环时,看着耳朵流血的金玉妍,也只有玫嫔露出了不忍的神情。(如懿传总结说说)。
5、在那些四目相对的寂静长夜里,空气中流淌的都是回忆的味道。
6、在东厢赏过乍现的昙花,在西厢吃过流水的宴席,那一面发黄的铜镜,照映过发妻年轻的模样。
7、思想境界升级了吗?没有。与隔壁《甄嬛传》甄嬛修行归来就“没有心”了,沈眉庄被污蔑“假孕争宠”解了禁足以后看破后宫,永远消极怠工的人生观大进化相比,如懿什么都没变(除了刘海和眉形)。
8、是风吹过的痕迹,让一个人的一生,有了确凿的证据。
9、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兰怀孕后给自己下毒,于是有了和玫嫔当年一样的症状,玫嫔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还不断安慰海兰。
10、舒妃意欢曾说过,“烟花虽好,却只是热闹一时,马上就要回归寂寥”,这句话就是玫嫔一生的总结。
11、甄嬛传里面对和亲,甄嬛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我不出声,是因为不赞成这门婚事,却也知道更改不了。”高下立见。
12、?《心居》+《三十而已》:需求错位,活得特累
13、正例:大阿哥变成了一个争权夺位的皇子之后,如懿非常怀念过去那个与她亲近的纯真善良的孩子。这一段还演的很动人,这应该说明,她骨子里是追求人类本身的真挚情感,反感封建皇室破坏正常的亲情关系,搞得父不像父,子不像子。
14、历史问题一概不纠结,符不符合历史和故事好不好看没有必然关系。
15、?《神探大战》:可以爽一把。再多,就不必了
16、没有心机的玫嫔,受尽金玉妍的挑拨,先后误会如懿、阿箬、高贵妃、皇后是杀死自己孩子的仇人。
17、都不在了。富察氏、高佳氏、魏佳氏都不在了,那些承载过人生符号和意义的故人都不在了,唯有眼前的珂里叶特氏,周身往事气息,见了她,便似是故人来。
18、妃嫔们的魅力干瘪,尤其是说话艺术的干瘪,直接导致她们很多斗争都不能通过言语锋芒来完成,而变成了心狠手辣的大赛。大概是这群人实在想象不出上一届雍正的妃嫔们是怎样争奇斗艳的,所以只能在突破人性下限上使足了劲头,一个赛一个的品行裸奔,极度容易引起心理不适。
19、第一次和慧贵妃撞面,玫嫔就仗着自己年轻貌美,冷嘲热冷慧贵妃年纪大。
20、如懿的宫斗手腕升级了吗?没有。周迅是演出区分度了,可剧情本身没有区分度啊。不管进冷宫前后,如懿的宫斗手段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的水平,经常吃哑巴亏,大关卡都是海兰帮她过的。如懿从冷宫出来的时候,自带了一种人生赢家的气质,我还以为她要像熹妃回宫一样大杀四方了。可实际上只有阿箬的死算她一次成功的反击。高贵妃的死主要是太后害的,富察皇后的死主要是玫嫔和嘉妃。
21、如懿传这个IP,除了宫斗写得烂,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于人设,尤其是人设背后透出来的价值观。我现在觉得审了这么久都过不了也是情理之中,很久没有一部剧能让我闻到如此强烈的“糟粕味”。
22、在追《如懿传》时,玫嫔这个角色是让我情感起伏最大的,因为何泓姗之前演过多次反派,所以玫嫔刚上线时,我就把这个角色视为同之前那些角色同样讨人厌的心机白莲花。
23、因为同是母亲,玫嫔可以推己及人,感同身受,对比金玉妍知道海兰有孕后的嫉妒之心和害人之心,玫嫔的本能反应真的很善良很可爱。
24、桃花依旧在,人面何处寻,怎能忍住不去频频回首,去咂摸一遍,再咂摸一遍,咂摸那些已逝的青春和告别的故人。
25、且不论嬛嬛这种惊鸿舞十级,长相思十级,诗书十级,策论十级,连争个圣宠都能想出红梅深处雪地引蝶这种诗情画意的至尊王者,即使公认的小家子气安陵容同学,都精通歌艺,刺绣,制香,和冰嬉四大绝技。
26、️剧里一切设定都是(为了扩大目标人群)而来的,并不满足于讨好古装甜宠的固定目标人群。
27、因为她们自身的人格魅力都太稀缺了,啥都不会,只能拿出人性底线直接肉搏了。嘉贵妃跳个海底捞甩面舞就能征服皇帝,可见一斑。好不容易高贵妃的琵琶是国手级别,也不能给她一个好好展示魅力的舞台,全剧只秀了一次琵琶,还透着“看我不踩死白蕊姬这个贱婢”的妒妇傻气。
28、张国荣有一首歌叫《明星》,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歌词:
29、有趣的是,当了皇后以后,为了让帝后的矛盾激化,她又把这个意识捡起来了。所以中间几十集的如懿换了个人吗?
30、她敢爱敢恨又极度自卑,从不在后宫争斗中攀爬站队,她是《如懿传》里格格不入、独立战斗的个体,她所有的好与坏都源自对死去孩子深深的爱与愧疚,所以错付一生给了这冰冷的紫禁城。
31、一个人,但凡不被看见,不被需要,不被记住,他在这世上的一切痕迹,就真的被抹杀了。
32、这不仅仅是人设矛盾的问题,如懿传前期令人窝火窒息的压抑感,就是从她的“安安分分”传递出来的。一方面乾隆不停宠幸新的嫔妃(乾隆与慧贵妃,玫嫔,嘉贵妃,令妃的感情戏都比对如懿有热度),另一方面不太受宠的如懿痴痴相信“我和皇上有特殊的情分”,甚至从冷宫出来也轻轻松松就翻篇了。她对于自己和乾隆关系中已经冲破屏幕的不平等,不真诚,太缺乏情感波澜,既没有怨愤,也没有反思。所以如懿这个人会显得又死又假。
33、时间不变,今天,昨天,明天,历史上的任何一天,都一模一样,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空空洞洞,毫无意义。
34、也不是说不能使残酷手段,可是政治斗争都是用的手段越隐蔽越好,这群奇葩们,手段之低劣,个个堪比齐妃的“翠果送来一碗红枣汤”,闹出的动静一个比一个大,恨不得把紫禁城都给掀了,偏偏乾隆自己无能还要故作深沉,要么不查,要么查不出来,出了事,不是给如懿和稀泥就是折磨无辜侍女,你的后宫乱套那不是活该吗?
35、珂里叶特氏在,富察氏就在,高佳氏就在、魏佳氏也在。
36、因为对于更为广大的并不纠结的观众来说,弃剧者的公布的雷点反倒是他们的萌点:
37、甄嬛劝皇上留宿华妃,向皇上举荐安陵容的时候,都很直接地描写她的难过和失落。华妃向皇上举荐颂枝时甚至一晚上睡不着,这是用情时正常的反应。
38、《知否》:她凭什么打败盛明兰这颗朱砂痣,成为小公爷的白月光
39、?刘亦菲:平平无奇乡野村妇?为啥淡颜系也能侧颜出圈?
40、说起来不可思议,大女主戏,居然连女主的性格线都说不清楚,甚至还不如扎扎实实写个傻白甜。女主身上的矛盾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41、雪上加霜的是,没了孩子的玫嫔还落下了下红之症,之后想要再有孩子是不可能了。
42、一个人原本空洞而无意义的一生,是因为这一个个记录者而丰盈而填满的。
43、吃饭多好,酒杯相撞,人声鼎沸,一唱一笑间,都是活着的热闹。
44、最不可理喻就是高贵妃三番五次用毒蛇害人。你说后宫就你们宫双喜一个人展露过玩蛇的技术,他也不藏着掖着,连公主这种远离宫斗的人都知道。高贵妃是小学生吗?你说出了和蛇有关的问题是生怕怀疑不到你身上?
45、作为包衣出身、一朝上位的妃嫔,懂得收敛光芒才是上策,参考后来崛起的炩妃,像玫嫔这种目中无人的做法着实不聪明。
46、你一个曾经跑到皇帝面前追求一夫一妻的人,面对新宠上位的反应,居然是,辜负了人家的前男友的托付?hello?
47、?《甜蜜蜜》不完全解剖手册(3):他的故事——那是我的理想
48、正例:如懿曾经当面问乾隆一夫一妻质,遭到乾隆的不满。所以如懿显然是支持一夫一妻,对丈夫有独占欲的,这是很现代女性的精神。并且她既然敢于当面质问乾隆,就说明她对这件事本身的追求是热烈直接的。理论上来说,这正是两人后面决裂的导火索。
49、?女性主义和双处双洁能共建“和谐”《梦华录》吗?
50、描写迫害也是门精致的艺术,如果说单靠描写的手段的下作就可以揭露人性阴暗,那世界上最深刻的作品大概是《满清十大酷刑》吧?
51、后来皇后前来调和,她却连礼都不行,还打了皇后身边的掌事姑姑素练,这后宫高位分的娘娘,她可是得罪个遍。
52、皇子在封建皇权的影响下,变成夺权的机器,公主在封建皇权的影响下,变成和亲的工具,这两件事本质上是一件事——封建迫害。如懿有没有意识到,当她说出:“公主不懂做人的道理,我就教你道理”这样的句子的时候,她自己就已经成为封建制度迫害人性的那把大刀了。而且从如懿说出这些话时候的坚定表情来看,她不是为了报复皇后,她对自己这套逻辑是充分认同的。那么日后不管她如何被封建制度迫害,我都很难再对她同情了,因为她自己不仅就是这套吃人制度的一部分,而且还很双标。
53、之前弃剧声音大,当然是因为货不对版,不够甜宠。
54、演员与角色向来是相互成就,《如懿传》里再也不会有白蕊姬的琴声,但通过《如懿传》却让观众们发现了何泓姗这样一位有潜力的好演员。
55、如今选了言情气质很重的霍建华,又一直把乾隆往渣男上靠的结果就是:如懿的悲剧到底是因为弘历是见一个爱一个的渣男,还是因为后宫永远没有真正的赢家?是不是如果乾隆不渣,在妻妾堆里挣扎的如懿就会有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