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碗麻食说说(精选51条)

2023-12-30 10:15:06

吃碗麻食说说

1、   记忆中母亲做麻食给我们吃,大多是假日里雨天的中午。 雨天不能下田干活,大家都闲闲的在家,母亲便会提议说:”午饭吃麻食怎么样?”我们小孩子自然是非常欢喜的,不仅因为麻食好吃,最重要的是做麻食的过程好玩!

2、麻食这种食物很奇怪,一锅滚烫的麻食,盛到碗里,吃下去的时候,温度却总是适中的,让人感觉总是那么舒服,先暖了身,再暖了心,这就是一碗麻食的温度。对亲人,一碗麻食的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我和儿子的距离,也许就是一碗麻食的距离。

3、    在面团醒发的空档里,母亲便会指挥了我们小孩子摘葱剥蒜,自己则会拿一些粉条和黄花干来泡发起来,偶尔家里过年买的木耳有剩的,也会浸上一点。如果家里正好这些干菜都没有,那也不用担心,可以换成土豆或西红柿鸡蛋,或者豆角、南瓜、茄子等等。

4、做麻食要有心去做,因为搓麻食很费事,常常会搓得指头疼,如果寄托了一份感情,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以前我常在家里做麻食,因为儿子爱吃,一次能吃两碗。自从儿子上了大学,我就做的少了。但每次寒暑假,我还是会做给儿子吃的,因为儿子在外地上学,总是惦记着家里饭的味道。

5、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美食》编辑修改及发送。20日之内未收到回复者,可另投他处。

6、总的说来,麻食是陕西关中一带老百姓常吃的一种面食,似乎陕北、陕南人不吃,可陕北人吃荞面耳朵套,和麻食又不太一样。耳朵套是用大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合捏出来的,做的比麻食大些,用荞面做成,但都有花纹,这一点又较为相像。

7、找一个带花纹的篦子,纹路越细越好,过去的人用草帽,把面丁放在篦子上,用大拇指将面丁向自己反方向用劲一搓,面就卷了起来。

8、原创投稿发至:haochi@lifeweek.com.cn,此邮箱长期开放。

9、    现在生活好了,麻食的花样也更多了,比如用各种菜汁或水果汁和面做成的五彩麻食,也比如因烹饪方法而分为烩麻食、炒麻食、砂锅麻食等。另外还有了专门制作麻食的机器,省去了人工的麻烦和辛苦......

10、到了我外婆家,八九口人把个小小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我外婆弓着背,一步一踱,从电视下面的柜子里取出不知珍藏了多久的零食,给我们吃。

11、比起一般的面条来,麻食其实是个相当考验耐性的食物。须得先和面,揉面至面团软硬适中,柔中有筋。然后擀成厚片,切条。再搓成食指粗细,撒干面粉。七八根面条儿整理好,切小丁,拇指盖大小。然后,在院子里疯玩的小孩子们便会被喊到厨房来,洗了手,在长长的案板前站成一排,完成最后的工序——做麻食。

12、连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但还下不了地。这个时候,我妈就会和我姨约好了,拖家带口去二里外的邻村看望外婆。回娘家携礼是外嫁女的孝心体现,但农家人最是讲究个经济实惠。看望外婆带的往往就是奶粉、鸡蛋糕、香蕉一类好消化的食品。去我外婆家要翻越一座小小的荒埝,忙天少有人走,一下雨,路边就会长出一朵朵小小的地软。我们会提前准备袋子,然后钻进埝边的枯草间,一阵地毯式搜索,便摘了满满一袋子地软。

13、若说常规的面条是关中人的日常,麻食就更像是农闲时的花样。炎炎夏日,关中的气温常常能达到三十七八度。蝉在老槐树上不停歇地鸣叫,风扇呼呼吹个不停,人躺在铺了满地的凉席上,仍觉得浑身黏腻,稍一动便是一身汗。这时最渴望的,是这世间所有的凉。雪糕,冰镇西瓜,井水中冰过的糖渍西红柿;凉粉,过水面,凉拌面,浆水鱼鱼,样样吃了个遍。终于没啥吃的了,我妈大手一挥:今个儿吃凉拌麻食。

14、怎么做麻食更好吃呢?我认为,冬天最好做荤的,先将排骨汤或骨头汤炖好,羊肉汤也行啊,再将土豆、胡萝卜、老豆腐切丁,大白菜、木耳、蘑菇等切碎,依蔬菜成熟的先后顺序下锅炒,再添加肉汤,肉丁,和菜一起炖熟。这时最好将菜先盛出来,锅里另外加水烧开,下入麻食,要将麻食煮得锅里的面汤稍有些粘,说明麻食就煮好了,再重新倒入炒好的菜,充分混合,这样一锅香浓美味的烩麻食就做好了。

15、    母亲常说,小孩子的手灵巧,搓的特别快。于是我们一个个就更有干劲了,甚至学会了两个小手同时搓。如果还想让这“猫耳朵”更好看,就拿一个新买的草帽,擦干净了放边上搓,草帽上麦秆编织的花纹就这样印在了麻食上,看着特别的好看和精致......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搓麻食,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

16、吃的时候,用笊篱沥去水,盛入碗中。放一点韭菜胡萝卜炒的臊子,加盐巴、酱油、醋,再来上一大勺油汪汪的油泼辣子,坐在堂屋中,吹着过堂风,呼呼噜噜就是一大碗。

17、夏天最好做成素麻食,因为夏天蔬菜品种很多,以番茄为主打菜,可根据自己喜好配豆角、茄子等时令蔬菜,做一锅美味可口、红黄白绿相间、鲜艳夺目的麻食,岂不让人食欲大开,美不胜收。

18、在这片平原上生活了20多年,我也长成了天生的面食胃。即使现在早已定居南方,周末也必得亲手和面擀片,做一碗地道的关中面。而我最爱的,还是可汤可干可炒可拌的关中麻食。

19、   等麻食都搓好了,母亲会先用开水煮了,再捞出来和她炒好的配菜香香的烩了,于是满屋子飘香,再撒上切好的葱花,色香味俱全的诱惑了食欲。大家你一碗我一碗热热闹闹的抢着吃,把雨天的烦闷都吃进肚子里,留下的只有快乐和温馨!

20、老百姓把麻食又叫“麻什”、“麻什子”、“麻食子”,这是口语化的叫法,显得随意。据说麻食这种面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是蒙古军队的一种食物。史书里将一种叫作“秃秃麻食”的制法、煮法以及食用方法表述得甚为详细,大约我们现在吃的麻食是从这里来的。原来我以为只有陕西人吃麻食,但有一次我问一个甘肃人知不知道麻食,当时我认为她一定是不知道的,没想到她竟然知道,还会做。我一看,跟陕西人的做法有一点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21、午饭后往往会再闲谈上一会儿,才顺着原路往家走。外婆就一脚跨在门槛上,远远地叮嘱我们好好看路,不要打闹。我们一边应着,一边喊:“外婆,过几天麦收了我们还来,到时蒸地软包子……”

22、先麻利地捻出一桌麻食,什么豆角啦,香菇啦,木耳啦,小葱啦,全都切成丁,一锅炒。灶间的火烧得旺旺的,不一会儿锅就滚了。麻食被噗噜噜下进滚水里,案板上的面扫做一处,用手掬了,撒进锅。点一回水,不大会儿工夫又开了。麻食不断翻滚着,冒出泡泡,鼓涨得快与锅沿平齐了。这时,将炒好的菜倒进去,打散的鸡蛋沿着锅边淋一圈,几下就成了嫩黄的蛋花。青菜扔几棵,盖了锅盖,撤了柴火,让麻食和菜咕嘟得更浓稠一点。

23、茶水喝了两泡,家里的琐事地里的庄稼也说得差不多了,我外婆、姨妈还有我妈就进了厨房。有什么菜就用什么菜,通通拿来烩麻食。新鲜的地软扔进锅里,同着麻食菜丁亲亲密密地翻滚,煮得软韧的粉条也犹如乱云飞渡,带出些山野的气息。点上几滴香油,灶台上已齐刷刷摆出了八九个碗。外婆一声令下,我们几个小的端了热气腾腾的麻食就坐在门外的石墩子上,你撞下我的肩,我拍拍你的背,然后笑嘻嘻地吃完一碗麻食,一溜烟又跑去了灶间。

24、伴着远山近烟,伴着阵阵犬吠,以及滴成了线的屋檐水,热热乎乎地吃上这一碗雨天的烩麻食。

25、关中夏天多连阴雨。一下雨,农家人就闲下来了。年龄大的,往往会窝在炕上美美睡上一晌午,才好解一解田间劳作的乏。年轻人,往往三个五个凑做一堆,东家长西家短地说说闲话,一会儿捂着嘴小声唏嘘一会儿又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合。小孩子呢,更是精力充沛。打弹珠,拍画片,跳房子,农家砖铺的宽敞空地上,撒了欢地玩,尽了情地喊。

26、末了,这家的木耳干香菇,那家的黄花小香菜,都打发了小姑娘小小子送了来,然后一把放在厨房外的笸箩里,边喊着“我妈让我拿来的”,边用手遮了头哒哒地跑出了门。待女主人抓了两把新买的零嘴儿赶出去时,早就跑得没了人影儿。

27、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真的特别有竞争力!

28、你会看到卷起来的面背面有花纹,是那种麻麻的花,花花的麻,似乎你的手指也开了一点花的感觉,真不愧叫做麻食了。

29、在关中平原上,面食被心灵手巧的主妇们玩出了无数花样。单论面的做法,有韭叶面、棍棍面、裤带面、蝴蝶面、驴蹄子面……单论面的吃法,有烩面、汤面、炒面、拌面、油泼面、蘸水面、浆水面……若是将面的做法和吃法排列组合,便是一年365天都吃面,主妇们也能保证天天不重样。

30、麻食,并非关中所独有,甘肃宁夏一带亦食用。关于麻食的吃法,传说大约有24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早的记载大约在元代。当时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载:“秃秃麻食,一作手撇面。以面作之。羊肉炒后,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醋香菜末。”明朝人所辑著的《居家必用事类大全》里也说:“秃秃麻食,又名秃秃么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剂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可见,在元明之际,麻食已经相当流行。

31、我的家乡做麻食一般有两种手法。一种是搓麻食,即大拇指摁在面丁上,使劲往前一搓,筒状的一个小麻食就搓好了。还有一种是捻麻食。拇指仍是摁在面丁上,轻轻往下捻着按,成型的麻食中间薄四边略厚,因此又被称为“捻捻”。

32、   等这些菜都准备好了,母亲则会把它们一起洗净切好,然后舀上一勺油(碰巧有猪油,会更香),香喷喷的一锅炒了。说实话,单闻闻这炒好的配菜,我们一个个的就开始流口水了。

33、在这个冬天,你是不是也可以做一碗麻食,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34、麻食这种面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时令蔬菜,做好后,有面有菜,有主有副,有干有稀,有色有味,营养丰富。吃下去,暖心暖胃,所以是老百姓很喜欢的一种大众美食。现在街上也有卖现成的机器压制的麻食,可以买回去煮,省时省力,但口感还是差了很多,没有自己动手搓出来的好吃。

35、现在儿子又外出求学,隔着万水千山,大约我也不会常做麻食了。在儿子走之前,我特意和儿子一起做了一顿麻食,有意教会儿子麻食的做法。心想儿子出门在外,特别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也很好吗!

36、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喜欢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温暖自己的身体,除了火锅和羊肉,还有一种面食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就是麻食。

37、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和家人一起做的麻食最好吃,因为那麻食中不仅有面粉和各种蔬菜的清香,还有亲人们浓浓的爱和大家团聚在一起的快乐和欢欣!期待着下一次探亲,再同母亲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热热闹闹的做上一大锅烩麻食!

38、童年的情形一晃而逝,却常常出现在梦中。想家的时候,我就煮上碗热乎乎的烩麻食,吃着吃着,仿佛又回到那永远难忘的小时候。

39、不知里屋谁问了一句“几点了”,正聊得起劲的主妇们抬头一看墙上的挂钟,“哎呦”一声,该做午饭了。这家的女主人便拿把小刀,披一块塑料布,踩着瓦片走到菜园子里。这个大婶说“给我割把韭菜”,那个小媳妇羞答答地让“摘几个豆角”,还有那嗓门大的婆婆喊着“别忘了拔几棵小白菜,我家掌柜的爱吃”。

40、『放一点韭菜胡萝卜炒的臊子,加盐巴、酱油、醋,再来上一大勺油汪汪的油泼辣子,坐在堂屋中,吹着过堂风,呼呼噜噜就是一大碗。』

41、    然后母亲会把醒发好的面揉光擀成1厘米左右的面饼,然后再切成1厘米宽的面条,切好的面条用手轻轻搓成长长的圆柱,再均匀切成指头蛋大小的小面丁......

42、言归正传,再说麻食,现在就来说说麻食的做法:

43、我有一个姨,会捏这种耳朵套,记得小时候吃过我姨做的耳朵套,那时没有蔬菜,炒点葱花拌上,再调点盐、辣椒、醋,很好吃,让我记忆深刻。现在我姨也不做了,但我在山上的农家乐还吃过,用油泼面的做法,也很好吃。就是荞面不好消化,不能多吃。我还曾向师傅学捏耳朵套,心想学会了好回家自己做。看着别人捏得挺简单自如的,可面到了自己指头上怎么也捏不出那种好看的花纹,最后也没学会。

44、    每当看到母亲把小面丁切好,我们就开始兴奋,计划着如何一展身手了。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们在案板边撒一些面粉,拿一些小面丁,用大拇指在小面丁上轻微的摁一下,借着这摁劲往前搓,面就会随着手指向前卷起来,像一个“猫耳朵”的形状,麻食也因此拥有了“猫耳朵”这个别名。

45、将面擀成半厘米厚的面片,切成指甲盖大小的丁;

46、我爸殷勤地把风扇端到厨房插好,然后生火烧水。我弟就去院子里端干柴,割一把韭菜。我和我妈一人一侧,双手开弓,站在案板前搓麻食。搓好的麻食下了锅,点一回水,便可捞至装了凉开水的不锈钢盆中。

47、不待催喊,屋子里睡觉的,家门口风跑的,都循了香味儿钻进小小的厨房。

48、   麻食有很多别名,如麻什子、麻食子或猫耳朵等,是流行于西北,特别是陕西关中一带的居家小吃。母亲常说,麻食是一种“富饭”,言下之意做麻食需要配菜。当地农村妇女念叨说:麻食要得好吃,黄花、木耳、粉条子,再来二两肉!足见这麻食要想好吃,是需要下点本钱的。

49、麻食四季可食,但以夏季吃得最多。何也?春忙耕种秋忙收,冬季的小炭炉子小案板又难以施展,自然就夏天吃得多。

50、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投稿类型+文章标题”。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吃竹筒饭说说(精选66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